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我的摄鹤生涯/纸阅读文库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吴绍同
出版社 内蒙古教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纸阅读”是一种阅读理念,是就传统的朴素阅读而言,并不是简单支介质方式划分,也并不是反对网络阅读。在浅阅读、泛阅读现象大量存在的今天,我们提倡的是原典阅读、沉思阅读、高贵阅读、既读者抚摩着散发着油墨香味的书页有感有悟进而产生提升的愉悦,这才是国家倡导全民阅读、尤其是深度阅读的精髓,也是出版肩负文化传承发展使命的实现。吴绍同编著的《我的摄鹤生涯》是一套值得藏阅的高水准原创随笔,记录了作者摄鹤过程中的所见所闻。

内容推荐

吴绍同编著的《我的摄鹤生涯》是纸阅读文库之一,《我的摄鹤生涯》讲述了:从一九九○年至二○○六年的十七年间,吴绍同倾力投入摄鹤做工,背负着总重量超过十五公斤的摄影器材,从台北出发。远涉欧、亚、美、大洋、非五大洲,探寻了十五个国家的五十四个“有鹤之乡”,把世界上所有的十五种鹤悉数在其原生地进行了拍摄。

截止到目前,世界上把全部鹤种在原生地拍遍的摄影家,仅有三人:一个是瑞典摄影家托朗尼文,一个是德国摄影家阿布雷,一个是台湾摄影家吴绍同。

吴绍同不但擅摄影,还嗜好读书、勤于观察(他随身带着小本子和笔,每有心得或问到有意思的资讯,就马上记录下来),写得一手质朴无华的随笔,是“摄影家中的作家”。他发表在各地报纸上的专栏文章以及鹤类摄影集中的附注,一图一文,皆生动干净,十分耐看。吴绍同把这些长短不一、浑然天成的拍摄手札谦虚地比喻成是“一罐草药”。

他虽“含泪告别摄鹤”,是悲壮也是释然,因为他追寻着自然深处的召唤,彻底完成了“拍遍世界鹤”的心愿,尽享了“忘我”之苦乐。

他曾在一九九八年五月二十三日用粗笔题赠给內蒙古赤峰摄影家孙国辉一张字条:“大宇宙的乡愁,呼唤我们回归自然。”我想,这句话,恰是对吴绍同十七年云水万千的摄鹤生涯之最精当脚注。

目录

五湖四海随鹤飞

 中国——鹤种最多的国家

 美国——赴国外摄鹤之首站

 南非——也有三种鹤的国家

 塞内加尔——能上树的冠鹤之国度

 印度——古老的有鹤之国

 加拿大——美洲鹤的重要栖息地

 日本——爱鹤的民族

 澳洲——原住民鹤的家乡

 俄罗斯——西伯利亚摄鹤行

 越南——有赤颈鹤的国家

 瑞典——北欧的鹤乡

 蒙古——大草原上摄鹤行

 不丹——世上最后的香格里拉

 缅甸——佛教的古国

鹤的世界

 鹤的世界

 黑冠鹤

 灰冠鹤

 蓑羽鹤

 蓝鹤

 肉垂鹤

 白鹤

 赤颈鹤

 澳洲鹤

 白枕鹤

 灰鹤

 白头鹤

 黑颈鹤

 丹顶鹤

 美洲鹤

 沙丘鹤

摄鹤生涯

 中国摄鹤行

 内蒙古摄鹤故事两则

 摄鹤工作者

 摄鹤匆匆十一年

 摄鹤生涯十二载

附:吴绍同世界摄鹤地点

编后记:一个黄皮肤的追鹤人

试读章节

中国大陆,是我摄鹤的始发地,自一九九〇年开始,在六年的时间中,有十次到大陆,奔走于二十二个保护区和鹤乡之间,虽在一九九七年开始到世界各国去摄鹤,但仍多次重返大陆各个鹤乡,作温故知新、精益求精之旅,以求完成最初拟定的“摄鹤工程”。

在中国大陆拍摄鹤影之初,由于对摄鹤的环境和鹤情缺乏了解,对鹤类的知识亦严重不足,花了很长的时间去探索学习,逐渐进入摄鹤的境地,进而能充分掌握时间和时机,完全适应了摄鹤的情况。

在中国大陆现存的七种鹤中,在东北地区繁殖的,有丹顶鹤、白枕鹤、蓑羽鹤和白头鹤。在齐齐哈尔的扎龙自然保护区内,已有一小群的丹顶鹤和白枕鹤,因冬季有投食措施,而成为留鸟不再南下越冬了。其他白鹤和灰鹤在东北,则都是迁徙途中的暂息地。丹顶鹤的越冬地,在江苏盐城自然保护区的沿海滩涂地。白鹤多数在江西鄱阳湖越冬,是所知最多的白鹤越冬地。白头鹤则是到湖北的龙感湖及安徽的升金湖度冬。黑颈鹤是世界上仅有的高原鹤种,也是中国大陆所独有的,它们在西藏和青海高原繁殖,在西藏南部和云贵高原越冬,平均高度都在海拔两千公尺以上,云南的会泽和大山包,贵州的威宁草海等地,是数量较多的越冬地。

P3-4

序言

吴绍同的“第一故乡”在广东省顺德县,他一九二五年出生在该县桂洲乡。

幼年,他随父母移居上海,并在那里长大,上海是他的“第二故乡”。吴绍同十馀岁便对摄影具有天然的痴迷,据说小时候为了玩一下别人的照相机,被骗走了一件新做的棉袄。一九三七年,他得到了一台勃郎尼相机,正式开始接触摄影。一九四。年以后,他熟悉了暗房技术,已经能够自行冲洗放大黑白照片,并有机会跟随著名摄影家康祖艺学习,还到上海新华电影制片厂任练习生。据吴绍同回忆,在抗战即将胜利时,一次,他曾到吴淞口为某报拍日军行动,结果被日本宪兵抓去,遭到毒打。一九四六年,他从上海中国新闻专科学校毕业,到天主教创办的《益世报》做摄影记者。

一九四七年,吴绍同赴台湾工作,先后任职于台湾陆军训练司令部新闻处和国防部中国电影制片厂,一直负责新闻及纪录片拍摄。一九六一年,他转到荣工处摄影组,负责重大工程纪录片的拍摄制作,凡三十年,直至退休。台湾是吴绍同的“第三故乡”,他在这个故乡生活的时间最长(居住得久了,他乡也便成了故乡)。作为新闻及纪录片拍摄专家,吴绍同是极其敬业和优秀的,一九六五年曾获中国摄影学会博学会士荣衔,一九七八年和一九八三年两次捧得最佳纪录片金马奖。

把“馀热”当成“正热”来发挥

吴绍同于一九九。年五月一日退休(放了一个最长的“五一”长假),那一年他六十五岁。虽云“告老”,但他内心澎湃,毫无老态,哪里能闲得住,去过“看电视、抱孙子、等死”的残年日子?在一篇文章中,他这样描述自己退休后的心情:

……虽然亦将摄影艺术的创意,融于工作中,但毕竟工

作的范围有其局限性,无法完全体现自己创作的理念。直到届龄退休,才一下子抛掉了羁绊,海阔天空,可以让自己尽情发挥了。

吴绍同把“馀热”当成“正热”来发挥,而且发挥得极佳。退休后不久,他即来大陆旅行,在黑龙江省扎龙自然保护区第一次见到丹顶鹤,立刻被它温文潇洒的气质所迷住,随即把“鹤”当做主题目标来进行拍摄,自称“摄鹤工作者”。

后记

我们在策划“纸阅读文库”之“原创随笔系列”时,本来就没有什么拘泥和模型定式,再加上关注的是世界华人的范围,台湾自然在视野之内了。根据手头上的人脉资源情况,决定吴绍同先生的一本人第一辑,这里有面上的考虑,也因为他的文章很轻灵,更由于这些原创的隽永美文出自一直推行维护生态环境的摄影家之手,意义也就不同于一般了。

阿泉君一直强调说:吴绍同已经八十多岁了,又是一个极重承诺的人,可是老先生现在的情况是眼睛半盲、“前途无‘亮”’(吴绍同自语)了,需要我们来为他编这本集子。于是当时就敲定由阿泉君来负责此事,并要求他转告吴先生,一定要给我们出版社一个出版授权(包括图片),以避免出现其他麻烦,影响到整个项目的进程。

阿泉君行动倒也迅速,有了一个完整思路后便开始进行打印。由于打印社的水平和速度都有限,我们便拿到出版社的排版公司来做,目的是与第一辑其他各本同步。当阿泉君将三大本鹤摄影集和三册报纸剪贴复印集交到我手时,这才有了深入了解吴先生的机缘(以前只知道他是个台湾摄影家,拍鹤的,没有读过他的文字)。及至细细品味之后,我决定改变我们以前确定的按时间先后顺序来编的想法,而是全部重新调整。于是向阿泉君建议,这项工作改由我来完成。

三本“鹤”摄影集,分别于一九九六年、二〇〇二年、二〇〇三年在台湾发行。

《鹤摄影集(一九九一至一九九六)》(方开本,彩图繁体字,部分中英文对照,无目录),主要有“鹤的世界”、“摄鹤生涯”、“中国摄鹤札记”几个部分。“鹤的世界”又分为“鹤的分类”、“鹤的文化”、“鹤的繁殖”、“鹤的食性”、“鹤的种类”、“鹤类保护”六个小节,可以视为是一篇关于鹤的理论概论文章;“摄鹤生涯”是吴先生一九九一年至一九九六年在中国大陆摄鹤情况的介绍和总结。这两部分后面附了“参考文献”。“中国摄鹤札记”是拍摄过程的记录和随感。

《鹤的世界(一九九七至二〇〇一)》(方开本,彩图繁体字,中英文对照,有目录),主要由“摄鹤匆匆十一年”(自序)、“鹤的世界”、“五湖四海随鹤飞”组成。“鹤的世界”记录的是世界十五种鹤的拍摄过程及花絮;“五湖四海随鹤飞”则是鹤原生地的十四个国家的鹤情介绍及风土人情。

《瑞鹤——吴绍同鹤影精选集》(方开本,彩图繁体字,中英文对照,无目录),除了可以理解为序的“摄鹤生涯十二载”总结之外,另外两大部分是前两本“鹤”摄影集的精选、补充和整合。可以看做是吴先生十二年摄鹤的精品集成。

那三册报纸剪贴复印集,有文章二百四十九篇,分别为“一照一故事”、“写(摄)鹤手札”和“摄鹤生涯”,是吴先生在摄鹤过程中发表在报章上的散记,大部分已经提炼收进摄影集里。

面对眼前这样六册原材料,怎样调整、组合,重新编排,成为一本精致的原创随笔集呢?看样子是要费一番思量了。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8:4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