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叶永烈笔下的十万个为什么(下)
分类 少儿童书-启蒙益智-科普百科
作者 叶永烈
出版社 少年儿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大气层有多厚?天空为什么会出现虹?为什么“月到中秋分外明”?为什么会产生龙卷风?为什么有露水一般是晴天?夏天有时会下冰雹,为什么冬天反而不下冰雹?蚯蚓是益虫还是害虫?蚯蚓切成两段以后为什么还能走动?鸡为什么常常吞食沙粒?鸡为什么会生软壳蛋?……

这本《叶永烈笔下的十万个为什么(下)》将告诉你答案。

本书由叶永烈著。

内容推荐

《十万个为什么》自从1961年由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以来,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家喻户晓的经典之作。《十万个为什么》同时也是叶永烈的成名作、代表作。1960年,年仅20岁的叶永烈应少年儿童出版社之约,参加了《十万个为什么》的写作,成为《十万个为什么》第一版最年轻也是写得最多的作者。迄今《十万个为什么》已经印行六版。叶永烈参加了《十万个为什么》第一版至第六版的写作,前后长达半个世纪。这本《叶永烈笔下的十万个为什么(下)》,收入叶永烈为《十万个为什么》所写的所有“为什么”。

目录

大气层有多厚

天空为什么会出现虹

为什么秋天的天气比较好

为什么“月到中秋分外明”

为什么会产生龙卷风

为什么有露水一般是晴天

夏天有时会下冰雹,为什么冬天反而不下冰雹

为什么河边、湖上、城市里的雾常常又多又浓

有办法叫天下雨吗

在西北高原,为什么白天热得像夏天,夜里冷得像冬天

为什么“北风寒,南风暖”

为什么会发生地震

地球在空中为什么不会掉下去

为什么当船西行时,一天比24小时长;东行时,一天却比24小时短

陨星在下坠时,为什么会射出极亮的光芒

太阳系的其他星球上有没有生物

太阳为什么能发光

太阳上的物质是什么状态

为什么太阳黑子增多会干扰短波无线电广播

在月亮上看地球,地球也发光吗

为什么地球有吸引力

为什么海水每天要涨落两次

为什么指南针老是一头指南。一头指北

站在地球上,能看到周围多远的地方

地球上什么地方全年昼夜都相等

“北京时间”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把摆钟从一个地方搬到另一个地方会走不准

蚕吃下绿色的桑叶,为什么会吐出白色的丝

为什么要保护青蛙

蚯蚓是益虫还是害虫

蚯蚓切成两段以后为什么还能走动

鸡为什么常常吞食沙粒

鸡为什么会生软壳蛋

鸭子从水里出来为什么羽毛不湿

为什么鱼塘也要施肥

鱼为什么能够浮沉

夏天池塘里的鱼为什么常常浮在水面

为什么鱼的背部常常是青色的。腹部是白色的

乌贼为什么满肚黑

海蜇上为什么常有小虾

为什么蛤、蚌的肚子里会长珍珠

为什么象的鼻子特别长

象是怎样被捉住的

花为什么香

为什么有的花又小又不漂亮,而有的花又大又香又鲜艳

“夜来香”花为什么要到晚上才放出香气来

为什么花有各种不同的颜色

树为什么吸收二氧化碳

有些植物的叶子是红色的,为什么也能进行光合作用

为什么种子要选粒大饱满的

为什么种子要贮藏在干燥的地方

种子放了很多年,为什么仍会发芽

为什么要用农药拌种子

发了芽的马铃薯为什么不宜吃

洋葱为什么晒干了还会发芽

为什么葵花会朵朵向太阳

为什么向日葵会有秕籽

茶树的叶子都是绿的,为什么茶叶却分红茶与绿茶

为什么“瓜熟蒂落”,能“瓜熟蒂不落”吗

为什么“绵”的苹果淡而无味,“绵”的水蜜桃却又甜又香

烂橘子为什么常常有蓝色或绿色的斑点

种西瓜为什么要搬家

为什么除虫菊的花能杀虫

没有水,庄稼为什么会枯死

霜降后的青菜为什么比较甜

有的萝卜为什么到春天会出现空心

树叶到秋天为什么会变黄

为什么常青树冬天不落叶

为什么柳树枝插在泥里便会生根发芽

为什么在树根周围要放一层大卵石

为什么冬天要把树木根部的泥土翻松

为什么会形成独瓣蒜

为什么切开了的茄子放久了表面会发黑

为什么银杏树被称为“活化石”

为什么铁树开花是件稀罕事儿

为什么说野生植物“看来是草,用来是宝”

为什么亚麻皮横着难拧断,竖着却容易撕开

植物的幼苗为什么朝太阳方向弯曲

植物为什么也进行呼吸

为什么植物会有各种不同的味道

含羞草为什么一受触动就把叶子合拢

海带不会开花结子为什么也能繁殖

为什么有时水稻一开始长得很快,到了后来反而会枯死

种过一年大豆的田,再种稻麦,为什么稻麦会长得好

为什么稻田秋冬要深耕,春耕要浅耕、密耕

为什么田里撒了信谷、信米以后,蝼蛄、田鼠就少了

化学肥料好呢,还是天然肥料好

为什么缺乏氮肥的作物长得又黄又小

为什么硝酸铵钙虽好,却不宜用于水田

在棉花根外喷磷肥有什么好处

为什么把过磷酸钙制成颗粒肥料,效果就好

为什么有些土壤施上过磷酸钙效果不大好

草木灰为什么能作肥料

草木灰与人粪、过磷酸钙与石灰等为什么不能混在一起使用

除了氮、磷、钾肥以外,庄稼还需要什么肥料

为什么人们常常往田里施些石灰

在施用硫酸铵时,为什么要先往田里施些石灰;而硫酸铵却不能与石灰一起混合施用

为什么有些地方常常把旧炕、陈墙捣碎了作为肥料施到田里

为什么说“马粪性热牛粪冷”

为什么猪粪特别肥

为什么施了没有沤烂的绿肥,水稻秧苗会发黄

为什么不可以用太浓或新鲜的大便、小便施肥

为什么施肥过多会引起植物枯萎

为什么不能把骨头直接施到田里当肥料

玻璃是不溶解于水的,为什么人们要往田里施加“玻璃肥料”

细菌肥料为什么怕太阳晒

为什么人们常常往田里喷射农药

为什么化学除草剂能够除草,而又不伤害庄稼

为什么喷了滴滴涕后,蚜虫反而会越发猖獗

六六六为什么不能与石灰一起混用

烟草水能杀虫,但是烟草上为什么还会长蚜虫

为什么滴过二四滴的番茄,不会落花,结的果无子且个儿特别大

为什么番茄越变越红

胡萝卜为什么是红色的

为什么土壤不能积水太多

为什么天旱要锄地,雨水太多了也要锄地

每年在同一块土地上种同一种庄稼,为什么往往会长得不好

为什么壤土是最理想的土壤一

为什么红壤荒土种花生最好

为什么盐碱地怕小雨

种苜蓿为什么能使土地肥沃

为什么在田间熏烟能防止庄稼受霜冻

为什么大多数人右手的力气比左手大

皮肤划破后为什么血会自动凝结

为什么我们会感到食物有不同的味道

我们吃下去的东西跑到哪儿去了

为什么胃不舒服,嘴里会吐酸水

为什么寝室里不要养太多花草

为什么应该用鼻子呼吸,而不要用嘴巴呼吸

医生在检查胸部时,为什么用手指在病人的胸膛上“勃勃”地敲

在雪地里耽搁久了,眼睛为什么会发痛

为什么听见金属尖锐的摩擦声会使人感到不愉快

吹口琴会生肺病吗

为什么经常吃新鲜蔬菜可以防治浮肿病

酸菜有什么营养

小孩子为什么不宜多吃菠菜

为什么要少喝浓茶

为什么吃白米、白面不好

维生素对人体有哪些好处

住在内地或山区的人,为什么容易患大脖子病

脂肪有什么用处

人胃能消化铁吗

为什么吃了生的苦杏仁会中毒

吃冰淇淋为什么不解渴

为什么吃焦山楂能治积食

冷冻能杀死细菌吗

在公共场所的饮茶处,为什么常常把茶杯泡在一种紫色的水里

食物相克吗

为什么最好不要生吃鸡蛋

松花蛋、腌蛋有没有营养

吃辣椒有什么好处

吃生葱、生蒜好吗

牛奶放久了为什么会变酸

有人说:牛奶是“热性”的,只宜在冬天吃,夏天吃就不合适,对吗

鱼肝油为什么不能受晒

煮豆时,为什么不宜过早放盐

为什么豆腐最好不要与菠菜同煮

为什么豆腐乳的味道比豆腐鲜美

为什么吃黄豆芽最好连豆瓣一起吃

为什么熟番薯比生番薯甜

白菜、番薯、萝卜到了冬天为什么会变甜

为什么生萝卜很辣,熟萝卜与腌萝卜不辣

为什么盐腌过的食物不易变质

煎中药为什么要用砂锅

为什么“暖宝宝”会自己发热

为什么退热贴能退热降温

为什么泡泡糖能吹出大泡泡

为什么跳跳糖能在嘴里蹦蹦跳

酸牛奶与鲜牛奶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有的牛奶要冷藏,有的不需要

为什么添加了三聚氰胺的牛奶是“毒牛奶”

三聚氰胺制成的仿瓷餐具是否有毒

为什么塑化剂成了食品中的“毒药”

饮料中的起云剂对人体是否有害

瘦肉精是什么

为什么不能食用地沟油

反复加热过的油为什么不宜食用

人造雪是怎么来的

为什么礼宾花能喷出彩带

试读章节

·大气层有多厚

地球表面附着的大气层随着高度的增加,越往上空气密度越稀薄,逐渐向星际空间过渡。整个大气层又可以分成几个层。

人生活在空气的海洋里,但是与我们关系最密切的,是从地面到10~12千米以内的这一层空气,它是大气层最底下的一层,叫作对流层。在对流层里,下面的热空气不断上升,上部的冷空气不断地跑下来补充,它们来来往往,不停地对流着。对流层里的水气最集中,尘埃也多,对地面的影响最大,主要的天气现象,如云、雨、雪、雹等都发生在这一层里。

在对流层的上面,直到大约50千米高空这一层,叫作平流层。平流层里的空气比对流层稀薄得多了,那里的水汽和尘埃的含量非常稀少,所以很少有天气现象了。只有流星和夜光云出现在这一层的顶部。

从平流层以上到80千米这一层,最近有人叫它为中间层,这一层内温度随高度降低。

在80千米以上,到500千米这一层的空间,叫作热层,这一层内温度很高,昼夜变化很大。

从地面以上大约500千米开始,到大约1000千米高的这一层,也叫作电离层。电离层在太阳光(主要是紫外线)照射下,气体分子被电离为带电的正离子和自由电子。其中从离地面80~500千米这些区域里,电离密度比较高。美丽的北极光就出现在电离层中。

在离地面500千米以上的叫外大气层,也叫磁力层,它是大气的最外层,是大气层向星际空间过渡的区域,外面没有什么明显的边界。在通常情况下,上部界限在地磁极附近较低,近磁赤道上空在向太阳一侧,有9~10个地球半径高,换句话说,大约有65000千米高。在这里,空气极其稀薄。大家知道,声音是靠空气来传播的。在外大气层里,由于空气那样稀薄,即使在你耳朵旁边开炮,也很难听到什么声音了。

·天空为什么会出现虹

谁都喜欢看灿烂夺目的虹。

夏天雨后,乌云飞散,太阳重新露头,常常会出现半圆形的彩虹。

在阿拉伯人的传说里,虹是光明神哥沙赫的弓,当哥沙赫休息时,就把自己的弓——虹,挂在云端。

多少年来,人们欣赏虹,讲述着虹的神话,同时也努力揭开虹的秘密。

最早用科学道理解释虹的成因,是法国科学家笛卡尔,他认为虹是由于阳光射到空中的水滴里,发生反射与折射造成的。然而,为什么经过反射与折射后,白光会变得色彩缤纷呢?笛卡尔不知道。直到17世纪60年代,这个谜才被英国物理学家牛顿揭穿。

牛顿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他把房间的窗户全都用黑布蒙上,只让阳光从窗板的一个小孔里透进来,使光束照在对面的白墙上。牛顿在阳光经过的路上放了一面三棱镜。咦,阳光经过三棱境,前进的方向发生了偏折,在墙上出现了一条美丽的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的带子——“光谱”。

牛顿的实验证明了白色的太阳光,原来是由七种颜色的光线组成的。每一种色光在由空气射人棱镜时,都发生了折射。不同的光,折射的程度不同,因此它们由棱镜射到墙上就落到不同的地点,形成彩色的光谱。折射最厉害的是紫光,折射最小的是红光。在紫光与红光之间排列着其他的色光。

虹,是由于阳光在水滴中发生反射与折射引起的。

在下雨时,或者在雨后,空气中充满着无数个小小的棱镜——水滴。当阳光经过水滴时,不仅改变了前进的方向,同样也分解成七色光,这就成了我们所看到的虹。

空气里水滴的多少和大小,决定了虹的色彩与鲜艳程度。当空气中的水滴很多,又不太大时,虹特别鲜艳。如果空气中水滴的直径是十分之一毫米那么小,虹中的紫色与绿色就最明显,而蓝色差不多没有。如果水滴很小很小,则不易看见红色,而其他颜色却特别明显。据测定,虹的平均宽度,大约是在地面上看到的太阳直径的5倍。天空中,不光是会出现一条虹,有时会同时出现两条、三条甚至五条虹。在1948年9月24日傍晚,当时苏联列宁格勒的涅瓦河上空出现了4条虹。在1877年6月15日,葡萄牙的沙塔——克维阡里,曾出现了5条虹。如果在人工的条件下,用阳光照耀喷泉的飞沫,甚至可以看到17条虹。多条虹生成的原因同样是由于阳光在水滴里发生反射与折射造成的,不过,光线的路线更加复杂罢了。我们都习惯于白天看虹,很少有人注意到夜里也有虹。夜里的虹是由月光的折射与反射引起的。雨后,当月亮从乌云里钻出来时,在月亮对面的天边也会出现“月虹”。月虹中色带的排列与白天太阳的虹一样,不过非常淡薄而透明,远不及太阳虹那么鲜艳漂亮。

P1-3

序言

自从1961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少年儿童出版社推出《十万个为什么》第一版的第一、第二分册以来,在半个多世纪中多次修订再版,2013年8月少年儿童出版社又推出了《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

在中国,《十万个为什么》可以说是一部家喻户晓的书,50多年间累计印数已经超过了一亿册。1999年,在国庆50周年的时候,《十万个为什么》被评为“感动共和国的50部书”中的一部。

我跟《十万个为什么》之间的关系,可以借用媒体的两句话来概括:

第一句话是“第一版《十万个为什么》最年轻也是写得最多的作者”——我与《十万个为什么》结缘于1960年,20岁的我被少年儿童出版社大胆起用,为第一版《十万个为什么》挑大梁。最初《十万个为什么》第一版共5册,971个“为什么”,我写了326个,占全书的三分之一,因此成为《十万个为什么》第一版最年轻也是写得最多的作者。

第二句话是“从第一版写到第六版《十万个为什么》的唯一作者”——从第一版《十万个为什么》出版之后,在漫长的半个多世纪里,我参加了《十万个为什么》每一版的写作。在2011年《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启动之后,我又蒙少年儿童出版社盛邀,为第六版《十万个为什么》撰写新作,因此被媒体称为“从第一版写到第六版《十万个为什么》的唯一作者”。

对于我来说,《十万个为什么》不仅是我的成名作,而且也是对我的人生道路产生巨大影响的一本书。尽管我后来写了那么多的书,但是《十万个为什么》始终令我难忘……

这本《叶永烈笔下的十万个为什么》,收录了我为《十万个为什么》各个版本所写的“为什么”。其中,有的“为什么”收在这一版之中,而在下一版出版时被删掉;有的则是为第六版新写的“为什么”。在这本书里,把这些删去的以及新写的“为什么”,全都收录。其中大多数是我为第一版《十万个为什么》所写的“为什么”,采用张之凡、赵白山、严折西、刘世德、朱然等画家为第一版《十万个为什么》所画的插图。

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叶永烈笔下的十万个为什么》中的“为什么”,悉照当时原文收录。其中大多数所写的基础科学知识,至今仍是常用常新。但是也有个别的“为什么”,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显得过时。为了保持原貌,这少数的过时之作,也收入本书——这也正是《十万个为什么》过了一段时间需要进行修订的原因。但是,即便是这些过时的“为什么”,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例如,“为什么电木碗不能盛醋”,由于“电木”——酚醛树脂的碗现在已经不用了而显得“过时”,但是仍旧收录,因为其中的科学道理仍然适用于其他类似的塑料制品。又如,“打过滴滴涕的喷筒为什么会长‘霜’”,在半个世纪前,家家户户普遍使用滴滴涕,所以小读者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如今滴滴涕已经被淘汰,“打过滴滴涕的喷筒为什么会长‘霜…成了“历史问题”,但是文中关于滴滴涕有趣的发展历史的描述,仍是有用的知识。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会在20岁的时候——当时我是北京大学化学系三年级的学生,被少年儿童出版社“委以重任”,成为《十万个为什么》第一版的主要作者?《十万个为什么》是怎么来的?《十万个为什么》为什么会一版再版,走过了怎样的曲折道路?《十万个为什么》为什么会成为印数逾亿册的超级畅销书?……关于这一连串的“为什么”,我将在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另一本书《(十万个为什么)背后的故事》中细细道来。您读了这本《叶永烈笔下的十万个为什么》,不妨读一读《(十万个为什么)背后的故事》。

叶永烈

2013年12月25日于上海“沉思斋”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8:3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