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一篇随笔,就像与老友促膝而坐,轻松谈心,没有任何负担;更像是在观赏一个生活的万花筒,让我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惊异地发现熟悉的生活的另一面,从而得到很多启示。
《感动中国的名家随笔》(作者安红霞)收录了多位名家的随笔佳作。文字中没有冗长的说教、晦涩的思辨,有的只是发自灵魂深处的思索……文采在不刻意中显现,情调在不夸饰中渗透。他们一路行走,留下一路芬芳美文,让我们沉浸其中,让人几多回味,几多思索。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感动中国的名家随笔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安红霞 |
出版社 | 中国画报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读一篇随笔,就像与老友促膝而坐,轻松谈心,没有任何负担;更像是在观赏一个生活的万花筒,让我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惊异地发现熟悉的生活的另一面,从而得到很多启示。 《感动中国的名家随笔》(作者安红霞)收录了多位名家的随笔佳作。文字中没有冗长的说教、晦涩的思辨,有的只是发自灵魂深处的思索……文采在不刻意中显现,情调在不夸饰中渗透。他们一路行走,留下一路芬芳美文,让我们沉浸其中,让人几多回味,几多思索。 内容推荐 经典是经过时间的沉淀与千淘万漉的洗涤后留存下来的精品,它们是对人生的感悟,对人性的诠释。经典的意义在于常读常新,无论时光如何荏苒,它依然是读者书架上不变的风景。 《感动中国的名家随笔》精选了多位名家的随笔佳作,有生活的乐趣,有心灵的感悟,也有人生的随想与智慧,随意从容中有一点矜持,机趣俏丽中有温和的底蕴,我们在细读他们的文字的同时,可以倾听他们心底的声音,吸取有益的养分,给自己注入感悟人生的思想,让我们从此对生活有更深的认识。 《感动中国的名家随笔》的作者是安红霞。 目录 第一辑 清风·灵韵 莲叶荷花(林清玄) 春的林野(许地山) 春(朱自清) 地下森林断想(张抗抗) 爱晚亭(谢冰莹) 蛛丝和梅花(林徽因) 蝉与纺织娘(郑振铎) 鸟的天堂(巴金) 紫藤萝瀑布(宗璞) 古树(秦牧) 白马湖之冬(夏丐尊) 第二辑 感味·顿悟 人生自然的节奏(林语堂) 山之想(三题)(韩少功) 中年(俞平伯) 案头清供(张中行) 寿则多辱(张中行) 尼亚加拉的彩虹(迟子建) 南极断想(周国平) 黄玫瑰的心(林清玄) 生命的面貌(席慕容) 写给幸福(席慕容) 幸福的幻影(鲁彦) 轻轻地走与轻轻地来(史铁生) 渐(丰子恺) 第三辑 醉爱·痴念 西山的月(沈从文) 致王映霞(郁达夫) 致陆小曼(徐志摩) 梦(聂绀弩) 爱情篇(张晓风) 红豆(陆蠡) 雷峰塔下——寄到碧落(庐隐) 给亡妇(朱自清) 墓畔哀歌(石评梅) 第四辑 风逝·残梦 风雨中忆萧红(丁玲) 感情的碎片(萧红) 初恋(周作人) 爱(张爱玲) 残梦与怅惘(丽尼) 心灵的安慰(叶灵凤) 苦笑(梁遏春) 秋海棠(何其芳) 迟暮的花(何其芳) 第五辑 悠念·绵思 赋得永久的悔(季羡林) 思台北,念台北(余光中) 乡愁(三毛) 藕与莼菜(叶圣陶) 跟陌生人说话(刘心武) 苏州拾梦记(柯灵) 我的母亲(邹韬奋) 中山先生逝世后一周年(鲁迅) 胡适先生二三事(梁实秋) 怀念曹禺(巴金) 傅雷家书(节选)(傅雷) 儿女(朱自清) 给我的孩子们(丰子恺) 一个人在途上(郁达夫) 第六辑 絮语·琐话 幽径悲剧(季羡林) 窗的话语(梁晓声) 风筝(鲁迅) 卖书(郭沫若) 红烛(靳以) 茶酒篇(李国文) 无情的多情和多情的无情(梁遇春) 蜘蛛的网(韦素园) 男人和女人(庐隐) 秃的梧桐(苏雪林) 病榻呓语(冰心) 养花(老舍) 附录:名家简介 试读章节 就像那一切火山爆发后留下的痕迹一样,在这里,黑龙江省宁安县境内距镜泊湖一百八十公里的山林里,早已沉寂的火山留下了七个不规则的深坑,四面均为悬崖,险岩峭立,怪石嶙峋。深处百十米,浅处少说也有三四十米,谷底开阔,散落着万年前山摇地动时崩塌下来的巨石。 火山制造了峡谷、深渊,却没有留下生命,山是光秃秃的,谷是光秃秃的,太阳依然高悬,可是山没有颜色,谷没有颜色…… 多少年过去了,风儿把山顶上岩石的表层化作了泥土,瘠薄而细密;它又不辞辛苦地从远处茂密树林里捎来种子,让雨水把它们唤醒。坡上青翠的小苗讨得阳光喜欢了,便慷慨地抚爱他们。于是,灰黑的火山石变绿了,悬崖上,山岭间,一片郁郁葱葱,鸟儿也回来,为的是歌唱生命。 然而那幽暗的峡谷,却依然如故。黑黝黝、光秃秃、阴森森、静悄悄。樵夫听得见泉水在谷底的石洞里激起的滴答回声;猎人追踪狼嗥虎啸至此,除了厚厚的青苔外什么也没有。几千年过去了,大自然的生命无处不在,峡谷却没有资格得到哪怕一株小草…… 也许鸟儿掠过山崖,衔叼的草茎曾在这里落下过草籽儿,但是草籽儿没有发芽;也许山泉流过谷底,携带过几粒花种,但是小花儿没有长大。都说阳光是公平的,在这里却不,不!它沉湎于高山大川平野对它的欢呼致意,却从来没有走到这深深的峡谷的底部来过。它吝啬地在崖口徘徊,装模作样地点头。它从没有留意过这陷落的大坑,而早已将它遗忘了。即使夏日的正午偶有几束光线由于好奇而向谷底窥测,也是睥睨着眼睛,没有几丝暖意。 阳光不喜欢峡谷,峡谷莫非不知道? 阳光是公平的么?峡谷莫非不明白? 不幸的峡谷,它本可以变成一串明珠也似的小湖,像德都县的高山堰塞湖“五大连池”那样,轻而易举就可赢得人们的赞美。可是它却不。它悄然无声地躺在这断壁底下,并不急于到世上去炫耀自己,它隐姓埋名,安于这荒僻的大山之间,总好像在期待着什么,希望着什么。它究竟在期待和希望着什么呢? 长空的大风经过这里,停下了脚步。不等探询,便很快理解了它。它把坑口的石块碾成粉末,一点一点地撒落到峡谷的石缝里去。 洁净的山泉日日与它相伴,也终于明白了它。它从石洞里流出来,又一滴一滴渗进石缝里去,把石块碾成的粉末变成了泥土。 山顶的鱼鳞松时时顾盼着它。虽然相对无言,却是心心相通。它敬仰峡谷深沉的品格,钦佩峡谷坚韧的毅力,它为阳光的偏爱愤懑,为深渊的遭遇不平。秋天,它结下了沉甸甸的种子,便毅然跳进了峡谷的怀抱,献身于那没有阳光的“地下”,也许为它所感召,纯洁的白桦,挺拔的青杨、秀美的黄菠萝,它们勇敢的种子,都来了,来了。一粒、几十粒、几百粒。不是出于怜悯,而是为了试一试大自然的生命力究竟有多强…… 几千年过去了,几万年过去了。 孱弱的小苗曾在寒冷霜冻中死去,但总有强者活下来了,长起来了,从没有阳光的深坑里长起来。 几千年过去了,几万年过去了,进入了人类的文明时代。终于有一天,人们在昔日的死火山口发现了一个奇迹,一个生命史上的奇迹——幽暗的峡谷里竟然柞木苍郁,松树成林。整整齐齐、密密麻麻地耸立着一片蔚为壮观的森林。只因为它集于井底一般的深谷之中,而又黑森森不见阳光,有人便为它起了一个恰如其分的名字,叫做地下森林。 如果它早已变成漂亮的小湖、奇丽的深潭,也许早就免除了这“地下”的一切艰辛,但是它不愿意。它懂得阳光虽然嫌弃它,时间却是公正的,为此它宁可付出几万年的代价。它在黑暗中苦苦挣扎向上,爱生命竟爱得那样热烈真挚。尽管阳光一千次对它背过脸去,它却终于把粗壮的双臂伸向了光明的天顶,得到了自己期待和希望已久的荣光—那不是人们赞美,而是它无私地奉献给人们的伟岸的成材!坚硬、挺直,绝无半分媚骨。 我为寻你爬上了高高的岭,原只是因为好奇,却想不到你如此强烈地震动了我的心怀。我不愿离去了。我望见涧底闪烁的泉水,我明白那是你含泪的微笑。 秋日的艳阳在森林的树梢上欢乐地跳跃,把林子里墨绿的松、金色的唐棋、橘黄的杨、火红的枫,打扮得五彩缤纷。瞧!阳光现在多么喜爱它们,好像它从来就是这么慷慨。 风儿从我脚下的林子里钻出来,送来林涛愉悦而又深沉的低吟。你的歌是唱给曾在困难中真诚地帮助过你的伙伴们听的吗?它们如今都到哪儿去了呢…… 干枯的小草儿在我脚下发出簌簌的响声,似乎在提醒我注意它。它确实比你这地下森林要高出好几分呢,这得意的小草儿。然而我却想攀着古藤爬下去,爬到深深的谷底去。那儿的树木虽然远不如山上的小草高,但它却可以自豪地宣布:我是森林! 呵,我听见了,听见了那莽莽群峰和高高天庭上震荡的回声:我是森林! 大自然每一次剧烈的运动,总要破坏和毁灭一些什么,但也总有一些顽强的生命,不会屈服,绝不屈服呵!地下森林,我们古老的地球生命中新崛起的骄子,谢谢你的启迪。 我景仰那些曾在黑暗中追寻光明的地下的“种子”。愿你们创造更多的奇迹!P9-11 序言 文之甘露簌簌落下, 滋育着一束束心灵之花。 心灵的干涸者。 请吸吮那甘露吧, 让滴滴文字浸润你那颗渐枯的心灵的种子! ——编者 随笔是散文的一种,这种文体可以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严密的结构,其形式可以不受体裁的限制,灵活多样,不拘一格,可以观景抒情,可以睹物谈看法,可以读书谈感想,可以一事一议,也可以对同类事务进行综合议论。总之,它轻灵自由,有感就发,有事就记,率性而为,毫不拘泥。 也正因为是有感就发、率性而为,所以在品读这类文章的时候,我们才真实、亲切地感受到作者的内心世界,并为之动容。 阅读一篇感人的随笔,能够让我们充分体验作者的心境,与作者产生心理和情感上的共鸣。它有时如舒缓的小夜曲,让我们如痴如醉;有时如催泪的悲情剧,使我们黯然神伤;有时如知己的家常话,让我们为之倾倒;有时又如智者的经验谈,使我们得到最真诚的人生指导……细细品味这些作品,我们会不由自主地被包含其中的情感所感动。 不仅如此,读一篇随笔时的心情也是无比轻松的,就像与老友促膝而坐,轻松谈心,没有任何负担,更无须紧张;还像是在观赏一个生活的万花筒,让我们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惊异地发现熟悉的生活的另一面,从而得到新的启示。 本书收录了中国文学史上著名作家的代表作品,名为“感动中国的名家随笔”,这既是本书的主题格调,也是一种心绪的表达。不管是自然的清韵,还是人生的感喟,或是情感的衷曲,都在本书中得到完美的揭示。本书中的一篇篇随笔,仿若一段段醉人的旋律,动人心弦,悦人耳畔,让每个人都能得到惬意的享受。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