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淳编著的《人文贫困与基础教育援助(日本的非洲策略研究)》的研究以日本对非洲的基础教育援助为研究对象,从削减贫困的视角探究教育援助的实质性效应。该研究的选题具有现实意义和独创性,研究资料来源宽泛,涉及到中、日、英三国资料。研究也用了不少数理统计方法,尤其在国际教育援助的绩效评价上提出了函数模式的解释。本书的研究成果对于服务我国教育外援工作需要、强化我国教育国际话语权有着积极的贡献价值。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人文贫困与基础教育援助(日本的非洲策略研究) |
分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国际关系 |
作者 | 熊淳 |
出版社 | 上海三联书店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熊淳编著的《人文贫困与基础教育援助(日本的非洲策略研究)》的研究以日本对非洲的基础教育援助为研究对象,从削减贫困的视角探究教育援助的实质性效应。该研究的选题具有现实意义和独创性,研究资料来源宽泛,涉及到中、日、英三国资料。研究也用了不少数理统计方法,尤其在国际教育援助的绩效评价上提出了函数模式的解释。本书的研究成果对于服务我国教育外援工作需要、强化我国教育国际话语权有着积极的贡献价值。 内容推荐 目前,全世界近1/5的人口在贫困线下挣扎,其中大部分在非洲国家。贫困所带来的战争、恐怖、动乱、犯罪、流行性疾病、环境与资源破坏等问题,严重威胁到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因而,削减贫困是我们人类社会自20世纪中期至21世纪初一直面临的重大全球性战略性课题,国际社会与发达国家在帮助发展中国家削减贫困的道路上做出了各种努力和尝试。直到1990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提出了“人文贫困”的概念,人们由此看待贫困问题已不再停留在其“有什么”的层面,而是更侧重于看待其“是什么”和“能够创造什么”,从而预测其将来能够“获得什么”和“怎样获得”的问题。同时,这一概念也蕴含着在对发展中国家的国际援助政策中,不再单纯着眼于对其进行直接物质上的援助支持,而将着眼点放到了通过支持和推动当地“人和社会”本质的发展和突破上来,从而推动其自发地摆脱贫困。这是一次从“外因主导”向“内因主导”认识论上的转变。而这一转变也对教育领域的国际援助产生了巨大影响。传统上以人力资源开发为目的的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在帮助发展中国家减贫中的贡献价值开始受到质疑,而人类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开始成为国际教育援助的核心思想,从而将基础教育援助推上了第一线。非洲长期性的贫困使得非洲基础教育发展严重滞后,全世界失学男童和女童近乎一半是在非洲国家。教育不公平、教育质量低下和教育管理滞后已经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公认的问题。鉴于减贫战略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应该说非洲基础教育的普及和发展,在减贫战略中有着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熊淳等编著的《人文贫困与基础教育援助(日本的非洲策略研究)》以“人文贫困与基础教育援助:日本的非洲战略研究”为题,主要基于如下考虑:其一,日本长期以来GDP占世界第二位,人均GDP高于美国,是典型的发达国家;其二,日本作为亚洲援助大国,其地域、文化特征在教育理论(尤其是教育价值取向)、政策制定和实践经验中的表现尤其适合于我国借鉴;其三,日本出于对自身资源、国际地位战略考虑,对外援助时间跨度长、地域范围广、投入力度大、形式多样化,其指导方针、理论在国际形势发展和演变中体现出显著的历史沿革特征,尤其是其大规模的对非基础教育援助,是我们研究的理想范本;其四,非洲作为长期以来世界最贫困的大洲,在对旧殖民主义取得独立斗争的普遍胜利后,并没有获得长足的经济、社会发展,反而陷入贫困与动乱的泥沼。其与日本没有历史遗留问题和矛盾,对非洲的投入最有利于日本获得国际社会承认和获得矿产资源,因此在日本对外援助史上具有突出重要性。 《人文贫困与基础教育援助(日本的非洲策略研究)》充分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实证调查法和个案分析法,围绕日本对非洲基础教育援助所采取的政策、方略,对其在帮助非洲削减贫困中所具有的实效性进行研究。书中首先提出“何谓贫困”,并从发展经济学和发展社会学的角度对贫困问题的释义及两个研究领域在减贫战略思想上的异同进行了比较分析,让我们清晰地理解日本对非洲基础教育援助的动机认识论。而透过对贫困问题的认识,如何削减贫困则是本书中的核心问题。本书从人力资源开发理论和人类安全保障理论对于该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进一步的阐述了基础教育对于削减贫困的重大意义,由此明确了本书的研究对象日本之所以将基础教育援助置于减贫战略框架下的思想基础。依此,笔者通过梳理和分析日本对非洲基础教育援助所采取的政策方针和实施方略,并理论联系实际地分析了日本对非洲基础教育援助所具有的减贫效应。研究得出的基本观点是:日本对非洲基础教育援助的减贫效应是通过投入与产出的累积效应来实现的,同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优化这种累积效应,使之更加接近预期效果。最后,在系统性研究了日本对非洲的基础教育援助之后,本书根据我国目前对非洲教育援助的现状及问题,提出了对我国具有启示性意义的建议。 本书文共十章,可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就是第一章的导论;第二部分由第二章、第三章和第四章组成;第三部分包括第五、第六、第七章;第四部分具体分为八、九两章;第五部分就是第十章的结论与启示。 第一部分的导论作为全书提纲挈领的部分,它阐述了本书选题的缘由与研究的问题、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国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研究特点与研究创新以及本书的研究基本结构。 第二部分是本书的研究理论基础部分,主要围绕3W(what—whPhow)来具体展开,即要解决“日本对非洲基础教育援助的战略认识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战略认识?”以及“如何实现战略目标?”这三个问题。具体第二章将从发展经济学与发展社会学的视角去解读贫困问题,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减贫战略框架的制定背景和内容进行梳理,来探究日本对非洲进行基础教育援助的战略认识。第三章笔者从人力资源开发理论和人类安全保障理论的角度来解读日本对非洲基础教育援助的思想基础。第四章对基础教育的定义、基础教育援助的意义、基础教育的主要发展指标等这些关于基础教育援助的基本问题逐一进行梳理和探讨,在此基础之上介绍目前基础教育援助的国际现状。 第三部分作为本书的研究实践基础,包括三章内容。第五章主要围绕非洲基础教育发展历史的特点和现状,就非洲基础教育援助的环境与课题展开探讨。第六章笔者从日本援助非洲的历史背景和ODA(Offical Development Assistance:简称ODA)政策的变迁入手,梳理和探究日本对非洲基础教育援助的政策和方略,以及实践举措。第七章通过介绍日本对非洲基础教育援助所实施的三个典型案例:横滨非洲六国教师短期研修项目、尼日尔居民参与型学校运营改善计划和肯尼亚共和国中学理数科教育强化计划,以此来分析日本对非洲基础教育援助的具体实践效应。 第四部分是本书的评价与比较部分。第八章是评价部分,笔者从理论层面上结合第六章的案例来对国际教育援助的实践效应进行评价分析,从而验证日本对非洲基础教育援助实践是否具有减贫效应?这种减贫效应如何实现?以及效应成果、结果优劣、利弊矛盾等问题。最后通过介绍日本神户大学小川启一教授针对日本基础教育国际援助所做的问卷调查的部分结果,进一步对日本援助非洲基础教育的实践效应进行评价性验证。第九章是比较部分,介绍了法国、美国、瑞典和荷兰这四个典型的援非国家在对非基础教育所采取的援助政策与方针,并将各国对非洲援助的动机、目标、政策手段与日本作比较分析,从而探究国际教育援助的行为本质。 第五部分是本书的结论与启示。这一章在前面研究结果的基础之上,综合归纳和分析日本对非洲基础教育援助的行为特点,并根据我国的目前对非洲教育援助的现状及问题,提出对我国具有启示性意义的建议。 目录 摘要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问题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第三节 核心概念与专业术语的释义 第四节 文献综述 第五节 研究方法、研究特点与研究创新 第六节 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第二章 日本对非洲基础教育援助的战略认识 第一节 关于贫困问题的理解 第二节 减贫战略框架的制定与国际行动 第三章 日本对非洲基础教育援助的思想基础 第一节 人力资源开发理论 第二节 人类安全保障理论 第四章 基础教育:日本援非减贫战略之主题 第一节 基础教育援助的基本问题 第二节 基础教育援助的国际潮流 第五章 非洲基础教育发展的历史特点及现状 第一节 非洲基础教育发展的历史特点 第二节 非洲基础教育危机现状与问题 第六章 日本援非基础教育之战略举措 第一节 日本援非的历史背景 第二节 日本援非基础教育之政策与方针 第七章 案例研究 第一节 横滨非洲六国教师短期研修项目 第二节 尼日尔居民参与型学校运营改善计划 第三节 肯尼亚共和国中学理数科教育强化计划 第八章 国际教育援助的实践评价 第一节 投入与产出的绝对绩效评价 第二节 投入与产出的相对绩效评价 第三节 日本基础教育援助的评价调查 第九章 非洲基础教育援助的国际比较 第一节 法国:自上而下的精英式教育援助 第二节 美国:倡导人力发展的教育援助 第三节 瑞典:维护人权的教育援助 第四节 荷兰:促进自力更生的教育援助 第五节 各国与日本基础教育援助比较 第十章 结论与启示 第一节 日本对非洲基础教育援助的特点与减贫效应 第二节 日本援非基础教育给予我国之启示 附录一:关于日本ODA对EFA国际援助的问卷调查 附录二:JICA近年基础教育援助的主要案件 参考文献 后记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