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梴的《医学入门》万历三年(1575)刊行于世。全书共8卷。首载医学略论、医家传略、经穴图说及运气、保养等。经络、脏腑、诊法、针灸。卷2为本草、六气为病,分述经络、脏腑、观形察色、脉诀、针灸等问题。卷3至卷7分述外感、内伤、杂病及妇儿、外科疾病辨证、疾病用药、食治、用药赋与急救诸方等。卷末附习医规则。全书分内外集,内集详于运气、经络、针灸、脉、药;外集详于温暑、伤寒、内伤、杂病、方论。自谓“医能知此内外门户,而后可以设法治病,不致徇蒙执方,夭枉人命,”故题之日《医学入门》。此次整理的《医学入门(上下)》以明万历三年乙亥刊本为底本,以清康熙刊本和扫叶山房校正本为参校本。
《医学入门》,成书于1575年,明·李梴著。李梃,字健斋,明代南丰(今江西南丰)人。年青时负奇才,轻名利,远官场,超然于物外,后潜心钻研医学,行医于江西、福建,声名大振,《医学入门》为其代表作。
全书8卷。其中卷首1卷,正文7卷。首卷,载先天图、脏腑图、用药检方总目、医家传略及运气、保养等内容;卷一,记述了经络、脏腑、观形察色问症、脉诀、针炙等问题;卷二,为本草,分述了风、热、湿、燥、寒、疮毒的用药及食疗方药;卷三至卷七,分述了外感。内伤、杂病及妇、儿、外科疾病的辨治、用药赋与急救诸方;卷末附习医规则。
全书内容丰富,除概要介绍了古今200余医家传记外,涉及到五运六气、摄生、生理、病理、诊断、方药及临床各科的内容。所述内容都以歌赋为正文,辅之以注释,通俗易懂,便于记诵。所选内容,均有底本;所论观点,言之有据。读书不仅汇集了各家学说,而且阐明了自己独特的见解,为历代医家所重视,是一部有影响的医学著作。
现存明万历三年乙亥(1575)刊本、崇祯九年(1636)补刻本、明敦古斋刻本、明大业堂刻本、清康熙三十年(1765年)书林余圣久刊本、清室仁堂刻本和1931年扫叶山房校正本、上海广益书局印行本等版本,此次整理《医学入门(上下)》以明万历三年乙亥刊本为底本。《医学入门(上下)》以清康熙刊本和扫叶山房校正本为参校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