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教育诗意地哲思
分类
作者 吴成业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教育诗意地哲思》的教育随笔着眼于教育大背景,而较少从教育细节、平常事入手,阐述自己对教育的理解。所以行文风格有一种清新、清晰的味道,在文字中洋溢着一种见地、见识。

这些教育散文,有些是吴成业对教育理念的反思,有些是他对社会心理学效应的哲思。

内容推荐

《教育诗意地哲思》由吴成业编著。

《教育诗意地哲思》辩证地哲思教育问题,诗意地享受教育人生。

一隅之见,以富有哲理性的故事引出教育问题,在行云流水般行文中倾注笔者对教育的理解,意在透过那窄窄的井口,去看五彩斑斓的教育天空,旨在确立新的思考方向。

二话不说,以人所常见的教育效应引出教育理念,在简单朴素的文笔中蕴含笔者对理念的哲思,意在通过对教育问题的哲思,去深层探讨教育本质规律,旨在建构新的解读。

三言两语,以丰富多彩的教育现象引出独特思考,在轻松淡雅般清谈中展示笔者对教育的忧虑,意在以云端之外的视野审视教育问题,去寻求隐藏着的教育真谛,旨在明确新的教育观点。

目录

一隅之见——教育散文

从天鹅的故事说开去

从燕八哥的下场说起

从鹰的故事说起

从啄木鸟的故事说起

从小鸟的故事说起

从喜鹊和乌鸦说开去

从毛毛虫的故事说起

从跳蚤的故事说开去

从蓝色蝴蝶和蚂蚁的故事说起

从茧的故事说开去

从白蚁的故事说起

从狗鱼的故事说起

龙虾与寄居蟹

从蜜蜂与苍蝇的实验说起

不要和鼬鼠比赛

从土拨鼠的故事说起

从刺猬的故事说起

从狮子和羚羊的家教说起

从玫瑰与青蛙说起

从老鼠心态说起

从老鼠的提议说开去

从老虎的故事说起

有感于贝利的话

从唐僧师徒说起

由卢塞恩市长的道歉所想到

从居里夫人的奖章说起

从摩西奶奶和仲永的故事说起

浮浮沉沉是教育

从亚里士多德的教育说起

三个和尚的故事

从钟的故事说起

从石头的价值说起

从中间的音符说起

从门的故事说开去

从窗的故事说开去

从狐狸和乌鸦故事的教育价值说起

从乌鸦喝水的教育价值说起

从龟兔赛跑的教育价值说起

龟兔赛跑的公平性

从龟兔赛跑的故事说起

从坐井观天的故事说起

从刻舟求剑的故事说起

从猴子下山的故事说起

从我要的是葫芦说起

从守株待兔的故事说起

从苹果落地的故事说起

角色的转换

做一个在路边鼓掌的教师

由动物学校的故事所想到

由德国苹果所想到

留一点给学生

每个学生都是一本书

蹲下来看学生

你是学生的一棵树

你要站得很高

对起跑线的再思考

从鱼和渔说起

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教学要学会解心灵之锁

从雪化后是水说起

教育如水

学生如花

教师如诗

几何人生

二话不说——教育效应

蝴蝶效应

得寸进尺效应

破窗效应

罗斯塔尔效应

木桶理论

社会刻板效应

狮羊效应

首因效应

双胞胎效应

安泰效应

安慰剂效应

暗示效应

半途效应

贝尔纳效应

边际效应

布里丹毛驴效应

拆屋效应

超限效应

成败效应

从众效应

淬火效应

搭便车效应

定势效应

多米诺骨牌效应

凡勃伦效应

飞去来器效应

非零和效应

高原期效应

共生效应

过度理由效应

海格力斯效应

热炉法则

霍布森选择效应

缄默效应

结伴效应

进门槛效应

近因效应

禁果效应

竞争优势效应

空白效应

冷热水效应

马太效应

名人效应

墨菲定律

南风效应

鲶鱼效应

鸟笼效应

拍球效应

配套效应

瀑布心理效应

青蛙效应

情绪效应

权威暗示效应

手表效应

晕轮效应

酝酿效应

心理摆效应

自己人效应

酒与污水定律

三言两语——教育反思

教育机智

考试

批评

情商与智商

想象力

兴趣

学习动机

教育,需要诗意地理解

最近发展区

表扬

多元智力

艾宾浩斯曲线

黑点与白板

教育的底线

后记

试读章节

从茧的故事说开去

有一个人得到一个蝴蝶的茧。据说这只茧不久之后就会变成一只紫色的美丽蝴蝶。一天,茧的皮被咬破了一个小口。这个人坐在桌子前,仔细地看着蝴蝶宝宝费力地挣扎,好像母亲分娩一样。那个看不清形状的小生命折腾了好几个小时,还是没有什么进展。又过了一会儿,它好像筋疲力尽,停了下来。这个人决定帮它一把,于是把茧皮的口弄大了一点,小蝴蝶终于完全出来了。然而它战战兢兢地拉动着一对皱巴巴的翅膀,身体还像一只臃肿的小虫,它始终没有飞起来,它一直在桌子上,带着那对紫色的萎缩的翅膀和一个肿胀的身体哆嗦地蠕动着,直到死亡的来临。

大自然设计的每一步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在蝴蝶痛苦的挣扎中,它会把身体里多余的水分挤到翅膀里,这样,当它终于自由的那一刻,它才能拥有轻盈的身体和丰盈的翅膀。人为地让蝴蝶轻松地出来,看似为蝴蝶着想,似乎减少了蝴蝶的痛苦,殊不知违背了生命优胜劣汰的规律,其实,正是那人好心和性急断送了蝴蝶的生命。

仔细反思,教师有时有意无意地扮演着“好心人”的角色,生怕学生弄不懂,直接给学生“咀嚼”过的知识。知识,犹如花朵绽放,其有一个发芽、生长、成熟的过程,任何一个阶段都是一段美丽的历程。让学生在知识花园里摸、爬、滚、打不是对学生的放纵,而是对学生的放心。知识的来源一定要尊重学生原创性、独特性的想法,尊重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愿望和能力。

知识的习得犹如破茧而出,教师一旦人为地干预,将咀嚼过的知识直接给学生,就如“好心人”助茧的故事一样,最终让学生丧失咀嚼的兴趣,失去学习知识的能力。

知识的习得犹如破茧而出,教师一旦人为地干预,就如“好心人”助茧的故事一样,好心办坏事。然而,很多教师认为只要把知识理解清楚,然后向学生详细讲解,这样更有助于学生接受知识,教学效果会更好。这些教师认为消化知识需要“过程化”,给予学生咀嚼过的知识,能“缩短”学生学习的时间;并且他们还认为知识习得需要“重复化”,教师“咀嚼”多次,学生反复记忆、重复操练,自然而然就掌握了。

直接给学生“嚼烂”了的知识并不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知识的掌握有一个接触、学习、吸收、创新的过程,需要教师适时、适地、适人地给学生必要的辅助。因此,让学生充分地“咀嚼”,是对学生的信任、对教育的顿悟、对知识的尊重。

破茧,是蝴蝶在生命中必须经历的一个痛苦而又美丽的过程,而人为地将茧破掉,看似是为蝴蝶着想,实质上是害蝴蝶。咀嚼,就是学生求知的破茧过程,经过咀嚼才能使学生掌握知识、习得技能。李政道指出:“我国历来研究做‘学问’,可是现在学生只是做‘学答’。”教师把知识加工后变成了条理化的一项一项,学生像机器一样一问一答,教给学生的往往是“破茧而出”的知识!”

其实,让学生经历“破茧”过程而得的知识,比“咀嚼”的知识更有助于学生的成长。教师应投身到对教学情境的营造、对教学节奏的把握、对学生学法的指导上面来,让学生自己去经历知识的“破茧”过程,让他们走自己的路!

有时,教师不让学生经历破茧的过程,是对学生放心不放心的表现,是对教育尊重不尊重的问题。知识,只有经过身体力行,才是记忆最深、最真的本体性知识!

教师要相信,我们的学生有足够的能力独自破茧,有足够的智慧冲天一飞。教师要学会等待,学会期待!

P20-21

序言

开始写教育散文,那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我的第一篇教育散文《从天鹅的故事说开去》发表在《陕西教育》刊首页上,那是公元二零零六年。

用这种随意洒脱、自由流畅的文章倾注我对教育的理解,是我的最爱。教育散文,形散神不散。它行文上洋洋洒洒、论述上层层展开、结构上自由散漫,在看似漫不经心的文字间透露出作者对教育的理解。可以说,它兼具了教育论文和教育日记的优点,又摆脱了教育论文和教育日记的缺点,成为时下许多教师专业发展的时尚选择。

教师,不能在教育上无声无息,也应该留下自己的痕迹;而教育散文,就是一个绝佳的教育视角。它没有教育论文的古板,也没有教育日记的浅显,有的是天马行空的随心而为,有的是理念精辟的自在感慨!我一向这么认为:看一篇学术味很浓的教育论文,有时还不如看篇有内涵的教育散文来得有价值、有意义。

我也一样,当对教育有了一些自己的看法时,也偶尔倾注在文字中。用教育散文记下自己在教育生涯中的点滴感受,无疑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这里大部分教育散文,是我近一年来的教育心旅,更是从教十余年来的教育感悟!

外面的世界非常精彩,我一直在坚守着文学这片麦田,究竟有没有意义?是的,有些教师在教育成果上追求“快、好”,很快就有所收获。而我,只发表了一些不大不小的教育论文或散文,这究竟给我带来了什么?

其实,这数年如一目的坚持,确实是一种煎熬,但是,自己收获也不少。没有春天的辛勤耕耘,哪有秋天麦田的收获!可以说,教育散文的撰写,伴随着自己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从山区到城镇,从暖春到冷冬,可以说,我的每一个荣誉里,留下了文学深深的印迹。

要做学者先做师者,要做师者先做忍者,要做忍者先做凡人。选择了做教师,就是选择了平凡。既然自己没有机会站在大路的中央,那就做一个坐在路边鼓掌的教师,为他人,也为自己。也许,我的边缘行走,就是自己对自己的鼓掌,自己对自己的鞭策。

如庄子所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下之间,而心意自得”,只是我没有逍遥天下,唯一自得的也仅仅是所谓的“经验”又多了一点点,哪怕在世人的眼里是多么的微不足道!

曾经望着大山而感慨,曾经为了工作而困苦。但是,一旦到了教育散文的世界里,我找到了一种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不管我在路边,不管我有多忙,我会与教育散文一直同行。

决定写什么样的文章,有时也是一个痛苦的选择。当我决定写教育散文时,我预计是半年就写好初稿。正如墨菲定律所隐藏的意思一样,“任何事都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所有的事都会比你预计的时间长”。所花的时间大大超出了我的设想。

但是,这一年,我觉得是我的教育生涯中最充实、最有价值的一年。在键盘上敲敲打打中我收获着思维的成熟,在夜色里苦苦深思中我体验着教育的酸甜。看着文字形成,那种喜悦油然而生。

这本书中的教育散文,有些是往年发表过的教育文章,但绝大部分是自己一年来的心旅印迹。所以,如此短的时间内成文,虽然文章不免粗糙,但却是原创的。草根式的教育见解,虽然称不上什么教育理念,但绝对是一个曾长期扎根农村教育的教师自言自语式的想法和看法。

之所以用教育散文来记录自己对教育的见解或理解,为的是追求文章风格的统一,因为我不想用一种大杂烩式的教育文集来敷衍了事。但全用教育散文的文体,又带来了文章格式的单调,这确实是一个两难选择。  其实,教育、生活也是一个两难选择。选择了坚持,就失去了一些;选择了放弃,就得到了一些。其实,二者都没有错,就像在“路中疾跑”还是“路边鼓掌”都没错,只是你要选择适合自己的。适合自己的,就是对的,也许这也是“真理”。

教育需要反思,美国的波斯纳提出过“教师的成长等于经验加反思”,由此可见教育反思的重要性。

这些教育散文,有些是我对教育理念的反思,有些是我对社会心理学效应的哲思。我在想,以一个十几年教龄教师的教育沉淀,来重新演绎对教育现象、社会心理学效应的见解,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当然,我很清楚这能起到的仅仅是抛砖引玉的作用,但丢砖得玉,不也是一种不赔本的买卖?

经过自己的思考,我决定以一个“重磅集团式”的文集来演绎教育散文,求的是系统、全面、丰富、创新。由于自己的学识水平,我不能对教育有很精辟的认识,不免遗感。也许留点遗感给自己,以后才会有动力。

所以,既然是反思,就有主流价值观与非主流价值观的碰撞。我不在乎理念的先进、理论的正确,只在乎给大家提供了一个话题,如果多年以后,有一个教师想起在二零一二年有一个普通教师曾经提出了一个有点意思的观点,那我辛苦一年就值得了。

范文澜说:“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用一年的时间完成本书,确实仓促,很难成精品。跟那些大家穷其一生的力作相比,我的这些东西真令我很汗颜。但是,从教十几年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出这样一本集子,确实是对自己的鞭策。

看着教育专家们众多芸芸巨作,我曾经在路边鼓掌过。看着名师精彩的上课瞬间,我曾经在教室里默默喝彩过。社会的节奏太快了,只能哀叹自己没有教育效率。教育书籍太多了,只能惭愧自己没有教育成果。

尼·奥斯特洛夫斯基说过:“我像水牛一样地工作着,由清晨忙到深夜,直到用完最后一点力量,然后就安稳地睡着了。”其实,我也像水牛一样,在教学之余忙到深夜,不知是幸福还是辛苦?

很感谢在教育著作汗牛充栋的社会里,你抽空读了这本书,或者翻了这本书。倘若书中有某处能激起你共鸣,那就是对这本书最大的肯定。

感谢教育,也感谢你!

后记

很久以前就想出书,但是由于自己工作调动的因素,一直未能成行,2011年来到了新的学校,我才开始动笔。

写什么内容确实是一个难以选择的事情,我起先想写教育专著,又考虑到自己的水平和条件,以及这些书籍的汗牛充栋,于是我决定写教育散文,确切地说是有个人特色的教育随笔。

之所以这么说,我的教育随笔着眼于教育大背景,而较少从教育细节、平常事人手,阐述自己对教育的理解。所以行文风格有一种清新、清晰的味道,在文字中洋溢着一种见地、见识。但是我在写的过程中,一直在犹豫,这些文章写出来会怎么样呢?是不是嘘嘘声一片?其实,不管怎么样,都是自己的心旅历程,都值得自己珍视、珍惜,哪怕是班门弄斧,抑或闭门造车。

这本书稿中的文章,除了一小部分是往年公开发表过的教育散文外,其他的都是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完成。在灯红酒绿的社会里,我执著地挑灯夜“写”,在浮躁骚动的环境里,我无奈地边缘行走。爬格子是一种磨砺,是一种坚持!所以,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完成,自己替自己感到高兴。显然,质量可能是粗糙的,这点我非常遗感,水平有限,办法没有。

当然,由于个人水平有限,我深深地知道自己对所涉及的教育理论、理念在认识上稍显浮躁与肤浅,甚至是错误的,因此我希望大家能以一种理解、包容的心态去对待一位普通教师的无知与浅见。毕竟,在当今社会,一个曾经的山村教师出一本书,说不上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当然,在成书的过程中,我参考了一些类似的资料,有些观点借鉴了别人的意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向前看、向远看、向高看。因此某些地方可能有点点与你的观点雷同,或者部分文字与你的似曾相识,但是,我是努力在追求原创,也许我还没做到,所以,请你给予一定的谅解与理解。

对于教育中遇到的问题,我非常乐意与大家进行交流和探讨,我真诚地期待着您的批评和指正。

感谢所有关心着我的人,并对为此书的写作、出版和发行做出贡献的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0: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