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香咕全传”历经秦文君女士十载创作和精心打磨。小说描写寄居在外婆家的香咕和三个表姐表妹,组成了一个儿童的小世界,那里既是一个纯洁快乐的乐园,又是一个纷争不断,伤心不止,节外生枝的小天地。
“小香咕全传”全系列共15册,是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公认之扛鼎力作,拥有无数读者粉丝。《小香咕和软软的心事》是丛书的其中一册,供小朋友们阅读。
被誉为中国儿童文学“会发光的书”,柔软着孩子们的心灵,字里行间则洋溢着一种无与伦比的清纯之美。
著名文学评论家刘绪源、徐鲁,以及儿童文学研究者彭懿、儿童文学作家张洁、陆梅等众多名家联袂推荐。
特别声明:本版为作者唯一授权最完整版本,独家奉献十年磨一剑的“小香咕”故事大结局!
“小香咕全传”历经秦文君女士十载创作和精心打磨。《小香咕和软软的心事》是丛书的其中一册,《小香咕和软软的心事》的内容简介:小张舅妈办生日宴时藏了一份秘密名单,骗过了家里人,害得大家狼狈极了。可她一点也不难为情,来外婆家的次数一点不少,还说人多才体面。
香拉变得越来越霸道,她不再讨厌何桑了,还张口叫“大师姐”呢。大块头的何桑看见香拉也变得笑眯眯的,脸颊上的两块大肉鼓起来。香拉和何桑学拧人的“本事”。何桑还对香拉说了很多遍“让我做你的后台”,唉!香咕她们好担心啊,谁知道何桑安得什么心……
“王老五?”香拉冷不丁叫起来,说,“大姑不能要他,名字太难听了,像傻瓜怪物。”
小张舅妈用眼睛横横香拉,说:“小鬼头乱插嘴,到时候喝喜酒,不让你当新娘子的小伴娘。”
香拉嘟起小嘴,讪讪地问香咕,王老五到底好不好。
香咕说:“小张舅妈也叫崔先生‘钻石王老五’,看来王老五天底下有一大群人呢。”
香拉连忙说:“崔先生也是王老五?那就让大姑要王老五吧,到时我来当小伴娘。”
小张舅妈格外高兴呢,对外婆说:“小孩都说了这样的吉言,这婚事有指望。非把这一场姻缘促成了。我马上跟那王老五挑明了说。”
“娇娇会愿意吗?”外婆说。
“太愿意了。”小张舅妈大包大揽地说,“我早就看出来她对他有意思,是娇娇让我去打听那人的底细,说看见他特别亲切哩。”
“那位先生表示了吗?”外婆说,“到底有没有意思,男方的态度很要紧。”
“怎么会没有意思呢,我跟他说了娇娇的事,娇娇很有钱心眼又好,谁娶了她就像捧起一个聚宝盆。”
“他怎么说来着?”外婆问。
“人家是绅士,重礼貌,他让我问娇娇好,还称她为胡女士。”小张舅妈捂着嘴笑,说,“他能不动心吗?这样吧,我来当介绍人,促成这事,把话说明算了,双方相中了就定下来。”
“会不会太唐突了。”外婆说,“想周全了再说吧。”
“好事多磨,他们都很矜持,双方猜来猜去要到什么时候,急死我了。我想快点把这事搞定了。娇娇一会儿要过来的,干脆把他请过来坐坐,我来想个妙法。”小张舅妈看一眼小秧秧,说,“钻石王老五会乐哈哈地送上门的。”
小张舅妈躲到一边给“王老五”打电话,跟人家有说有笑,说:“请你快点来,越快越好,否则会出大娄子的。”
P4-5
我珍视小香咕。
“小香咕”主要描写寄居在外婆家的香咕和三个表姐表妹,组成了一个儿童的小世界,那里既是一个纯洁快乐的乐园,又是一个纷争不断,伤心不止,节外生枝的小天地。
它是我所有书中最令我心软的作品。为何特别偏爱?也许因为它格外童心灿烂,也许是它寄予了我的精神追求,也许是我在作品里浸润了太多的爱。
写小香咕时,我的笔触轻灵美妙起来,句子语感也柔软起来。写到香咕她们的一些小破事,小狡猾,我会自然而然地绽开笑脸,感到奇珍异宝般的灵感纷至沓来。这种妙趣,这种如飞翔般的愉悦,并非刻意求得,仿佛天赐,使人珍视,让我感觉异样的乐趣,仿佛写作这个系列时,我并不是一个客串的作家,而是整个心整个人陷入故事,成为小香咕的亲人。
珍爱小香咕的原因也与我的女儿有关,很多故事来源于她的童年记忆,连书里主人公的名字都是她起的。在我所有的书里,它是我女儿的最爱,她认为我应该把小香咕的故事不停地写下去,所以经常会来“催稿”。我们在一起时常会为小香咕设计新情节,每每说起小香咕无限快乐的趣事,我们两个你拉拉我,我碰碰你,相视大笑。有时说起可爱又小气的香拉也会会心一笑:而有时说到香咕的忧愁,又会感到心里发疼,彼此有些难过。小香咕牵动我们母女的心弦,让我们彼此更爱对方,我特别珍惜这样的过程。
很幸运,小香咕也令儿童痴迷。江苏一个叫张南溪的女孩,看了此书分外喜欢,模仿“小香咕”写了《小香咕和她的影子朋友》。她父母特意带着她和她写的“小香咕续篇”来上海看我,后来她的“小香咕续篇”被我推荐到杂志发表了,还分三期连载呢。还有一个叫白莹的小读者来信说最爱小香咕,她的腿骨折了,而小香咕在她养伤时安慰了她。还有一个年轻的爸爸和九岁的儿子一起成了“小香咕迷”,希望尽快看到全套的书。另外一个叫张文茗的小朋友用铅笔写来一封信,她太喜欢小香咕了,又收不齐,恳求我能把她缺少的那部分内容告诉她。还有小朋友来信说:“小香咕太,太,太,太有趣了!”也许那是小孩们最隆重的语言了。我觉得自己太幸运了,通过写作儿童文学作品,能飞翔在五彩缤纷的童心世界里。
“心香咕”酝酿了很多年,从2001年起我动笔写作“小香咕”系列最初的五本,完成后我难以释怀,常常怀想创作它时的美好感受,何况当年的素材无比丰厚,许多没有写进作品,还在手上。随着女儿的长大,又有新的素材,所以从2005年起我陆续写出“小香咕”的续篇,倾情描绘小香咕的心语和梦想,我希望能写出孩子能够察觉又难以倾诉、成人却早已遗忘的美妙感知。
也有遗憾,前后十余年断断续续写作的“小香咕”在社会上流传着各种版本,版权分散在各出版社,所有的版本都没有故事的结局。终于历经了很多年后,各出版社与“小香咕”有关的版权纷纷到期。2011年下半年起,我开始修订“小香咕”系列,使之文脉更流畅,故事更精彩,并创作了萦绕在心多年的“小香咕”系列故事的大结局。如今,我把新创作以及新修订的“小香咕”系列十五本全部交给同心出版社,这将是最完整的“小香咕”新版本,也是目前我唯一授权的版本。
特别值得自豪的是,2011年上海有了华丽童趣的“小香咕阅读之家”,小香咕成了可爱和幸运的象征,也成了爱阅读的小孩中的主角。由孩子们表演的皮影戏《小香咕和她的表姐表妹》即将在阅读之家演出。我相信小香咕会深得孩子们的青睐,陪伴他们欢度童年的好时光。
小时候特别依恋母亲,与父亲倒是不太亲善的,不太理睬他,或许是做学问的父亲过于严厉了吧。而母亲能编许多使我入迷的故事,还津津有味地把我的好玩生活也编进故事,那些富有情趣的“上学篇”、“吃饭篇”、“洗头篇”、“睡觉篇”,都有我的影子,让我觉得可亲,可爱。
“小香咕”的很多素材来源于我和表姐表妹一起玩的故事,当时父母时常出差,只好将我寄放至姑母家中“去和小朋友玩”。姑母有个与我年龄相仿的女儿,表姐一家和祖父母居住在一起,而表姐的两个堂妹也寄居在那里。姑父姑母时常不在家,表姐的祖父浇完了花便去公园,而表姐的祖母则喜好做完家务与她很老的“小姐妹们”话家常,和小香咕的外婆外公几乎一模一样呢。因而我们四个女孩便可无拘无束地玩耍嬉戏。我们厌倦旧式的儿戏,每次便由想象力最丰富的我筹划各式新颖别致的游戏。经历了特别有趣的游戏,回家后我便向母亲绘声绘色地描述一番。母亲便拿出一本厚厚的硬面抄,后来我方知道这就是她“传说中的”素材本,她把我和表姐表妹的事儿都悄悄地记下。
母亲的硬面抄记满了好几本后,便想写一写我们四个女孩所经历的趣事。就这样,小香咕的故事在那一个个夜晚从母亲的笔下一个接一个地流出来,汇入一本又一本“小香咕”系列丛书之中。母亲对小香咕故事的创作十分热忱和认真,甚至于时常“不耻下问”地拿着稿件来与我“切磋”。使我颇具成就感的是,故事中的一些人名,包括那可爱的女孩所拥有的“小香咕”这温馨别致的名字,以及有趣的猫名“小秧秧”与狗名“路易驹”都是我给起的,这种参与使得我对小香咕的故事更喜爱了。母亲和我一道编着小香咕的故事,双方时常会被那些充满趣味的小事感染,忍俊不禁:而编到略带伤感的故事时,又会被深深地打动而为其中的人物叹惋惆怅。
“小香咕”中的人物各自都有现实生活中的原型、包括某些“反面人物”也是。譬如,故事中所描述的总爱占便宜、出风头的“小张舅妈”和邻居家曾雇用过的人称“小张”的钟点工有不少相似之处呢。现实中的“小张”饶舌多事,喜好卖弄,常见她穿些镶着人造宝石的服饰,还有些贪小。每逢她来时,走廊中总会生出许多响声,或是她新买的高跟鞋踏出的“哒哒”声,或是大嗓门的吆喝声……但不管如何,她是个使人不会轻易忘却的人物,也正是她,经母亲的改造与精心刻画,成为了小香咕故事里的“小张舅妈”,一个同样多事,讨厌,却令人难忘的人物……
我长大后,对小香咕的故事热情不减,或许是经历过一些相仿的事儿,觉得亲切;或许是因为自己参与了创作的过程,所以熟悉:或许也正是因为这些小故事有着太多的可亲可爱、生动有趣、温馨感人之处。至今我和妈妈在说起某一个人时,仍会不约而同地说:“呀,他是阔佬崔先生”,或者“她脾气像小香拉”,或者“跟香露一样,肚子里藏着个大冰箱”。“小香咕”使我与母亲之间增添了一个永远感兴趣的话题,而变得更有默契,更亲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