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花文化/新版雅俗文化书系
分类 生活休闲-家庭家居-宠物
作者 黄偲奇
出版社 中国经济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在中国,在文学艺术,包括音乐、绘画、书法、舞蹈、歌唱等等方面,甚至在衣、食、住、行,园林布置,居室装修,言谈举止,应对进退等方面,都有所谓雅俗之分。

《花文化》(作者黄偲奇)分为“中国文化与花”“日常生活中的花文化”“花卉的文化印记”“花神、花仙与花妖”四个部分,不仅对中华花文化进行了整体的梳理,还精选了牡丹、梅花、兰花等十种深受人们喜爱的花卉进行展开介绍;不仅集合了众多以花卉为题材的浪漫诗篇,还容纳了许多跟花卉相关的动人故事。

内容推荐

美丽的花朵,是大自然给予人类宝贵的馈赠,也渐渐成为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一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与花相关的点点滴滴早已渗透至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灵魂之中,彤成了源远流长的花文化。

《花文化》(作者黄偲奇)分为“中国文化与花”“日常生活中的花文化”“花卉的文化印记”“花神、花仙与花妖”四个部分,不仅对中华花文化进行了整体的梳理,还精选了牡丹、梅花、兰花等十种深受人们喜爱的花卉进行展开介绍;不仅集合了众多以花卉为题材的浪漫诗篇,还容纳了许多跟花卉相关的动人故事。《花文化》知识性与趣味性并重,是每一个爱花之人的必备读物。

目录

序一 季羡林序

序二 新版“雅俗文化书系”序

前言 我辈皆是爱花人

第一章 中国文化与花

第一节 桃之天天,灼灼其华——花与美人

芙蓉如面柳如眉/淡妆浓抹总相宜/“解语花”

与“买笑花”/石榴裙和金凤甲

第二节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花与君子

爱花须敬“四君子”/“海棠巢”与隐者心/君子

为朋花为友

第三节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与情感加

一草一木亦有情/暂借咏花以抒怀/落红不是

无情物

第四节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花的寓意

花中自有手足情/紫薇花对紫徽郎/坚贞不移

看苏铁

第二章 日常生活中的花文化

第一节 一朵佳人玉钗上——古人戴花l

更烦云鬓插琼英/菊花须插满头归/四相齐簪

“金缠腰”/干花绒花仿真花

第二节 莫将攀折为花愁——文人插花

袁氏《瓶史)养插花/闲情插花来记趣

第三节 寻芳不觉醉流霞——赏花习俗

游春共享赏花宴/百花生日是良辰

第四节 夕餐秋菊之落英——花与饮食

老夫自要嚼梅花/杨花粥与玫瑰饼/请君共饮

鲜花酒/菊花也可制火锅

第三章 花卉的文化印记

第一节 虚生芍药徒劳妒,羞杀玫瑰不敢开

——牡丹

国色天香在大唐/洛阳牡丹甲天下/药到病除

寓吉祥

第二节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梅花

处处逢梅是旧知/散作乾坤万里春/折梅聊寄

一片情

第三节 婀娜花姿碧叶长,风来胜隐谷中香

——兰花

知有清芬能解秽/赏兰描形亦重意/文人心寓

兰花中

第四节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荷花

荷花一身都是宝/出自淤泥而不染/莲(怜)藕

(偶)多言情

第五节 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

——菊花

自有渊明方有菊/理用相兼宋人爱/傲霜气势

悲秋意

第六节 日日锦江呈锦样,清溪倒照映山红

——杜鹃

杜鹃花里杜鹃啼/至今染出怀乡恨/今日多情

唯我到

第七节 借水开花自一奇,水沉为骨玉为肌

——水仙

请君来识水仙花/分明真是水中仙/山谷笠翁

爱水仙

第八节 裱丽最宜新著雨,娇娆全在欲开时

——海棠

嫣然一笑欲倾城/夜夜寒衾梦还蜀/只有断肠

花一种

第九节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桂花

月中桂树高多少/桂林一枝享富贵/清芬可比

君子德

第十节 满树如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

——桃花

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得气美人中/妖艳桃花

自有德

第一节 尚劳点缀贺花神

——民间传说中的十二花神

花开枝头春似锦/花满人间夏抬头/花香四溢

秋意浓/花傲寒冬别样红

第二节 花妖树怪亦多情

——《聊斋志异》中的花与情愁

只因疑心失葛巾/良友丽人皆菊花/纱衣莲女

长相思

第三节 爱花成痴终遇仙

——《醒世恒言》中的惜花传奇

痴人护花一片心/诚心感神终成仙

试读章节

秋翁护花,几乎到了极致的程度。他每天清晨起来,必先清扫花下落叶,一一灌溉,晚上还要细心浇灌一遍。但凡有一朵花开,他都欢欣雀跃,或暖一壶酒,或煮一壶茶,先向花儿深深作揖,浇奠一番,才坐下品赏。而到花谢之时,则连日叹息不已,甚至悲伤坠泪。他舍不得那些落花,都小心收集起来,放在盘中,不时赏玩,等到花瓣都干枯了,就把它们装进干净的瓮中。每装满一瓮,就将其埋在长堤之下,谓之“葬花”。而若有花瓣被泥玷污,他就用清水将花瓣洗涤干净,再送入湖中,谓之“浴花”。

他平时最恨有人攀折花朵,原文中有精妙论述:

凡花一年只开得一度,四时中只占得一时,一对中又只占数日。他熬过了三时的冷淡,才讨得这数日的风光。……况就此数日间,先犹舍蕊,后复零残,盛开之时,更无多了。又有蜂采鸟啄虫钻,日炙风吹,雾迷雨打,全仗人去护惜他。却反恣意拗折,于心何忍!

在秋翁眼中,花的生长就如人一般,花儿盛开之时被人采折,仿佛人春风得意之时突遭灾祸;花儿一旦离开枝头,枝干一旦被折损,就再无重接的可能,仿佛人之一死,不可复生;还有那些未开的花蕊,因为花枝被人折去,只得含苞而死,不正像那些童年夭折的人一样吗章 倘若摘折回去,好好爱护欣赏也就罢了,偏偏有一些人,只趁着一时之性随意攀折,然后随手丢弃在路边,毫不顾惜,那些被抛弃的花朵,就如同横祸枉死的人一样,无处申冤,多么可怜!

有了这样的念头,秋翁平时绝对不折一枝,不伤一蕊。就是看到别人家院子里有心爱的花儿,他也宁可天天去看,而绝不接受主人赠送的一枝一朵。旁人若要摘花,他一旦看见,必再三劝说,若他人不听劝,他情愿低头下拜乞求。那些摘花的人看他一片诚心,大多也就住了手。而那些已经损伤的花儿,他就小心取些泥土封好,谓之“医花”。这样,也救了不少花儿。

他自己的花园更是不轻易让人游玩,生怕别人伤了一花一草。偶尔有亲戚邻居要观赏,他也先叮嘱万分,才放人进园,且只许远观,不容亲近。有那么一两个人不识时务,偏偏要摘他一花一蕊,秋翁一旦发现,必然面红耳赤,大发雷霆,下次决然不让摘花者进园了。渐渐地,周围人们都了解了他的脾气,连一片叶子都不会轻易动了。

人可以挡着,禽鸟则难防。为了不让禽鸟啄伤果实,秋翁便在空地上放置米谷饲养禽鸟,还特别向群鸟祈祝。那些鸟儿似乎也通人性,渐渐就不伤害花蕊、果实了。因此,秋翁园子里的果子总是长得又大又甜。每到果熟之时,他必先摘取最好的祭祀花神,然后才敢自己吃。其余的果实,街坊四邻都送个遍,然后才拿出去贩卖,挣来微薄的收入,倒也足够应付粗衣淡饭的生活。如还有若干盈余,秋翁绝不吝啬,全拿去周济村中的贫苦人家。 这样年复一年,秋翁在花园中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无忧无虑。然而天降横祸,一日,宦家子弟张委发现了秋翁的大花园,非要闯进去看花;而后意图强买花园不成,便随意采摘、糟蹋花卉。秋翁上前阻止,却被张委及随行一众恶少暴打一顿,花园里的花卉也被张委等人全部砸坏。

这是一场善与恶的较量。善良的秋翁一心只想保护娇花,却不想一人微薄之力根本抵挡不了恶势力。他只见有人要伤害他心爱的花,便不管不顾,豁出去要与人拼命:

秋公揪住死也不放,道:“衙内便杀了老汉,这花决不与你摘的。”众人道:“这老儿其实可恶!衙内采朵花儿,值什么大事,妆出许多模样!难道怕你就不摘了章 ”遂齐走上前乱摘。把那老儿急得叫屈连天,舍了张委,拼命去拦阻。扯了东边,顾不得西首,顷刻间摘下许多。秋老心疼肉痛,骂道:“你这班贼男女,无事登门,将我欺负,要这性命何用!”  这段文字将秋翁满心的哀痛描绘得淋漓尽致,那些不能言语的花卉对于秋翁来说,就像他的性命一样重要。失去了花儿,他也失去了括下去的意义。

恶人走后,秋翁独自一人对着残花哭泣,场面十分感人:

且说秋公不舍得这些残花,走向前将手去捡起来看,见践踏得凋残零落,尘垢沾污,心中凄惨,又哭道:“花阿!我一生爱护,从不曾损坏一瓣一叶,那知今日遭此大难!”

也许是秋翁的一片诚心实在感人,瑶池王母座下司花仙女都被他感动显灵了。在仙女的帮助下,所有落花重回枝头,且比起原来更加鲜艳。秋翁是个真心爱花的人,遇到这样的奇迹,忽然豁然开朗。他认为自己平时不让别人看花,实在是心胸狭窄,所以才会遭此劫难。因此第二天一早,他就把园门打开,任人来看,只在一旁叮嘱不要随意采摘。村里的男男女女听闻这个消息,全都来秋翁的花园看花了。

然而,祸不止于此,无恶不作的张委听说这件事后。串通宫府,将秋翁诬告为妖人,并将他抓进监狱,而自己则霸占了秋翁的花园。他的所作所为,终于触怒了园中众花之精。众花合力掀起一阵大风,将张委及其爪牙吹进粪窖淹死了。P206-208

序言

在中国,在文学艺术,包括音乐、绘画、书法、舞蹈、歌唱等等方面,甚至在衣、食、住、行,园林布置,居室装修,言谈举止,应对进退等方面,都有所谓雅俗之分。

什么叫“雅”?什么叫“俗”?大家一听就明白,但可惜的是,一问就糊涂。用简明扼要的语句,来说明二者的差别,还真不容易。我想借用当今国际上流行的模糊学的概念说,雅俗之间的界限是十分模糊的,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决非楚河汉界,畛域分明。

说雅说俗,好像隐含着一种评价。雅,好像是高一等的,所谓“阳春白雪”者就是。俗,好像是低一等的,所谓“下里巴人”者就是。然而高一等的“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而低一等的“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究竟是谁高谁低呢?评价用什么来做标准呢?

目前,我国的文学界和艺术界正在起劲地张扬严肃文学和严肃音乐与歌唱,而对它们的对立面俗文学和流行音乐与歌唱则不免有点贬意。这种努力是未可厚非的,是有其意义的。俗文学和流行的音乐与歌唱中确实有一些内容不健康的东西。但是其中也确实有一些能对读者和听众提供美的享受的东西,不能一笔抹煞,一棍子打死。

我个人认为,不管是严肃的文学和音乐歌唱,还是俗文学和流行音乐与歌唱,所谓雅与俗都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其目的只能是:能在美的享受中,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净化人们的心灵,健全人们的心理素质,促使人们向前看,向上看,向未来看,让人们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人类,愿意为实现人类的大同之域的理想而尽上自己的力量。

我想,我们这一套书系的目的就是这样,故乐而为之序。

季羡林

1994年6月22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0 15:2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