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语言学与二语教学/理论指导系列/全国高等学校外语教师丛书》编著者文秋芳。
《认知语言学与二语教学/全国高等学校外语教师丛书·理论指导系列》深入探讨了认知语言学理论应用到二语教学中的理论依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其注意事项,对二语教学作出全新的阐释,为二语教学提供独特的方法。全书以“绪论”开篇,为读者提供相关背景知识。主体部分分为理论篇、教学篇与教学研究篇。理论篇共3章,分别阐述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语言观、习得观和教学观。教学篇共6章,选择了与二语教学关系紧密,且有成熟认知解释的语言现象作例子,说明将认知语言学理论应用到二语教学中去的具体操作,包括多义实词、介词、时态、情态动词、习语和句式的教学。教学研究篇包括4章,报告国内外研究者尝试将认知语言学理论应用到二语教学中去的研究成果,包括时体与情态、多义词、多词单位和构式语法的教学研究。书后还附有“重要术语”,帮助读者了解相关的核心概念。《认知语言学与二语教学/全国高等学校外语教师丛书·理论指导系列》的撰写突出科学性、应用性、操作性和简明性,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易读易懂,案例翔实。
总序
前言
绪论 认知语言学对二语教学的贡献及其局限性
1. 引言
2. 认知语言学概述
3. 认知语言学对外语教学的贡献
4. 认知语言学应用到外语教学中的局限性及教学建议
5. 结语
第一部分 理论篇
第一章 认知语言学的语言观
1. 语言是由构式组成的理据性符号系统(语言学视角)
2. 语言是体验性的概念化意象图式(心理学视角)
3. 语言是社会性的交际工具(社会学视角)
4. 结语
第二章 认知语言学的语言习得观
1. 引言
2. 以通用认知能力为机制的概念习得
3. 以具体的形义配对项为对象的理据习得
4. 以反复使用为方式的洞察性
5. 结语
第三章 认知语言学的外语教学观
1. 引言
2. 以构式习得为教学目标,以理据驱动教学过程
3. 以不对称频次输入为教学内容,以显性教学提升效率
4. 以体验性与交际性活动为主要教学活动
5. 结语
第二部分 教学篇
第四章 多义实词教学
1.引言
2.二语多义词习得与教学现状分析
3.多义词的认知解释
4.多义词教学中应用认知理论的建议
5.结语
附录:教学示例——多义词crawI
第五章 介词教学
1.引言
2.国内二语介词习得现状与介词教学的认知观
3.介词意义的认知解释
4.介词教学中应用认知理论的建议
5.结语
附录:教学示例——意象图式理论在介词over教学中的应用
第六章 时态教学
1.引言
2.时态教学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3.时态意义的认知解释
4.时态教学中应用认知理论的建议
附录:教学示例——Langacke模型在时态教学中的应用
第七章 情态动词教学
1.引言
2.国内二语情态动词习得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3.情态动词意义的认知解释
4.情态动词教学中应用认知理论的建议
5.结语
附录一:教学示例
附录二:基于力动态图式的英语情态动词道义情态示意图
第八章 习语教学
1.引言
2.认知语言学用于习语教学的核心思想
3.概念隐喻理论对习语的解释和分析
4.习语教学中概念隐喻理论的应用原则
5.结语
附录:教学示例
第九章 句式教学
1.引言
2.构式的基本特征及其对二语教学的启示
3.构式语义的认知解释及其对二语教学的启示
4.教学建议
5.结语
附录:教学示例
第三部分 教学研究篇
第十章 时体与情态教学研究
1.引言
2.研究概述
3.时体的教学研究
4.情态的教学研究
5.基本评价
6.未来研究展望
第十一章 多义词教学研究
1.引言
2.研究概述
3.认知语言学介入多义词教学的原理
4.目标多义词
5.研究局限与展望
6.结语
第十二章 多词单位教学研究
1.引言
2.研究概述
3.短语动词教学研究
4.习语教学研究
5.研究评价
6.未来研究展望
第十三章 构式语法教学研究
1.引言
2.研究概述
3.实证研究评述
4.启示及未来研究展望
附录 重要术语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