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如何拓展你的社交网络--增加亲和力的11条法则
分类 经济金融-管理-公共关系
作者 (美)米歇尔·缇丽丝·莱德曼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米歇尔·缇丽丝·莱德曼编著的这本《如何拓展你的社交网络--增加亲和力的11条法则》向读者介绍了一种简单易行的人际交往方式。该方式基于这样一条原则:人们希望与自己喜欢的人合作。阅读本书,你将了解亲和力的特质有哪些,如何培养并表现这些特质从而能让自己更有效地建立、发展人际关系。此外,你还可以学到:如何发起话题,如何轻松自如地推进谈话;如何避免给他人留下工于心计或自私自利的印象;如何与仅有一面之缘的人成为知心朋友;如何根据他人的性格特点调整自己的处事风格,与对方建立起良好的互动关系;如何在初次交流中给他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内容推荐

《如何拓展你的社交网络--增加亲和力的11条法则》从作者米歇尔·缇丽丝·莱德曼多年来与人沟通交流的经验出发,结合自己在职场与社会生活情境中的真实案例,提炼出提升个人亲和力的11条法则:真实法则、自我形象法则、印象法则、能量法则、好奇心法则、聆听法则、相似性法则、心情记忆法则、熟悉法则、付出法则及耐心法则。《如何拓展你的社交网络--增加亲和力的11条法则》中分享了大量作者的生活感悟,写作风格生动自然,让读者可以轻松拓展自己的社交网络。

目录

第1篇 交谈前:做真实的自己

 第1章 真实法则/3

做真实的自己/5

真实缘何重要/7

你将怎么做/7

社交网络应用/17

本章回顾/18

 第2章 自我形象法则/19

首先要喜欢自己/21

“自我形象”缘何重要/22

正视当下的自己/23

从外在开始/34

本章回顾/36

 第3章 印象法则/37

你的印象是什么/38

选择你的认识/39

先假装,直到变为真实/53

做自己,留点心,要灵活/55

本章回顾/56

 第4章 能量法则/57

能量具有感染力/59

发现奏效的能量/60

社交网络应用:另一种能量/73

本章回顾/74

第2篇 交谈:一有机会就与他人交谈

 第5章 好奇心法则/77

从好奇心开始/78

好奇心创造联系/79

你知道如何提问吗/81

保持好奇心/92

本章回顾/94

 第6章 聆听法则/95

听懂他人说的话/97

了解你的聆听层级/98

请仔细听/103

你的聆听水平有多高/108

好的聆听是一种双赢/110

本章回顾/112

 第7章 相似性法则/113

人们喜欢与其相像的人/115

全都在于信任/116

发现相似处/116

如同照镜子/123

相似性影响心情/124

本章回顾/127

 第8章 心情记忆法则/128

与你说什么话无关/129

建立共鸣:运用其他法则/131

知道何时结束/140

给他们留下好感/142

本章回顾/145

第3篇 交谈后:构建人际关系

 第9章 熟悉法则/149

人们偏爱熟悉的人/151

你还记得我吗/152

人际关系网/157

理论之外/165

本章回顾/167

 第10章 付出法则/168

“我给你挠痒……”/170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72

善有善报/182

传递善行/183

本章回顾/185

 第11章 耐心法则/186

付出时间,终有所获/188

你总能找到回报的机会/193

友谊来自时间的积淀/195

保持耐心/197

本章回顾/199

结论 行动起来,实践本书/243

试读章节

真实缘何重要

再想想塞缪尔的事。起初,他跟我谈到博物馆募捐事宜和发展计划时,我从他坦率的交谈中,能感受到他愉快的心情。他的真诚打动了我。而几天后,我看到他在募捐活动现场的表现,从他笑僵了的脸上和刺耳的笑声中,我察觉到当时的场合让他十分难堪。结果,他对本职工作的执着和对博物馆的热爱,都没有传达给那些人——那些潜在的捐助者。

真实就是你自己——真诚的反应、自然的情感。把真实的自己展示给他人,是建立人际关系的重要一步。只有这样,他人才会真诚待你,彼此才能互相理解,情感才能慢慢升华。

你将怎么做

“真实法则”的精髓在于其朴素的观点:无须改变,就做自己。当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如今的生活节奏之快,我们都无暇顾及身边的交际场合,更不会意识到在交往中是否是真实的自己。就算我们意识到自己在“伪装”(假装自己的态度、口是心非、表里不一,或者在交际场合心不在焉,草率地沟通交流,因为你认为自己没有时间好好融入进去),有时也无能为力。但是秘诀就是停止扮演自己认为应该成为的那个人,无论是小题大做的领导,还是不敢直言的新员工。不要监督或事先计划自己的行为。不要多想,就做自己。

在我极少的闲暇时间,我会看一些电视真人秀,这给我带来欢乐,但也有些愧疚。这些真人秀大多是选手个性之间的竞争,我很喜欢看他们各色的表演。我喜欢一些选手的原因始终是:他们的真实吸引着我。在一个节目上,有个选手说话像机关枪一样,这一点有时会让人厌烦。她知道她有这个特点,也尽量在控制,可就是收不住,一直喋喋不休,越说越兴奋。即使有些选手因此不悦,但这是她的特质,再加上一点幽默感,就成了她真正有魅力的地方。在另一个节目上,有个女孩鹤立鸡群,像个自命不凡的“冰美人”,众人艳羡不已。但事实上,她是个“傻乎乎”的可爱姑娘, 她的傻劲收放自如,而且她对自己的美貌也不以为意,这都使她很讨人喜欢。

就博物馆那件事,我跟塞缪尔谈了谈他不真实的行为。之后,我也一直在指导他,在社交场合如何认识自己的弱势,发挥自己的优势。在某次指导练习中,我们分析了为何孩子们可以不顾自己的行为,完完全全真实地表现自己。我讲了一个故事,我有一个朋友是一所小学的校长,她的红色头发十分扎眼,非常引人注意。她知道学生们都如何评价她的发型,因为孩子们都直言不讳,脱口而出。“我喜欢你头发的颜色,和我的雨衣很配,”他们说,“你为什么把头发搞成这样?”每次她讲到这些事的时候,都面带微笑,透露着对孩子们真诚的敬佩之情。

当然,我们练习的目的并不是要像孩子们如此真实,也不是像当塞缪尔见到博物馆赞助者戴着古怪的帽子时就张口大笑。我们试图在成人的世界里,在改变自己的行为之前,能像个孩子一样无拘无束,做真实的自己。我们努力回想还没有成人的责任和困扰前的时光,那时我们的情感、目的和行为都不受外界的左右。

塞缪尔在交际中感到轻松自在时,他意识到尽管自己很厌烦跟一大群人打交道,也很厌烦成为交际场的焦点,却能在与一个人或一小部分人交谈时,感到完全的放松自然。只有这时,他可以很容易地引起博物馆赞助者(或潜在赞助者)的注意和兴趣,也有益于博物馆的发展。

P9-11

序言

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个交际能手,懂得如何与人相处、建立人际关系。直到有一天,我才恍然大悟,自己并非如此。那是在纽约大学的课堂上,我在为商学院大二学生讲授组织传播学,让学生们了解有效沟通的策略与技巧。尽管这一学期的课程内容较多,包括了解沟通对象、组织书面和口头演说等,但我要传达的最重要的信息是:每次交际必须有目的。我告诉学生,如果你没有想好目的,那只不过是浪费自己的时间和听者的耐心。一有机会,我就会给学生灌输这样的思想。

有一天我问学生:“这学期我的教学目标是什么?目的呢?”坐在第一排的小伙子急切地举起手,笑着说:“你希望我们喜欢你。”

我怔了一下,随口说了一句:“根本不是,我根本就不在意别人喜不喜欢我。”过了一段时间,想起这件事,我意识到其实我在说谎,我确实希望学生喜欢我,谁不希望别人喜欢自己呢?

让我后悔的是,我对学生说的那句话太过刻薄、不留情面,这缘于学生的回答让我感到不舒服。即使我的确希望别人喜欢我,也不想让学生知道。在我看来,渴望被人喜欢的人都是需要怜悯、不讨人喜欢的。

直到现在,我也弄不清学生的回答是为了出风头,还是发自肺腑,但这已无关紧要,重要的是那句话使我受益匪浅,思考颇多。我开始思考“亲和力”——为什么我们希望被人喜欢,为什么我们应该被人喜欢。这件事改变了我的职业生涯、教学方式,还有构建社交网络的方法。我开始关注亲和力的重要性,如何使自己变得讨人喜欢,如何喜欢自己,继而喜欢身边的人。

许多社交专家都鼓励人们在社交中要有策略性,要谨小慎微。他们注重的是如何迎合场合、接触到重要人物。而在社交中,这种刻意“寻找关系”的行为非常烦人。做一些不想做但又必须做的事情时,我们往往无法调动起自己的积极性,更不要说把事情做得漂亮。

不同于许多社交专家的忠告及我以前的观点,其实每次交际并不需要目的或具体的目标。我们不要太在意与人交谈的结果,因为交际不是交易,而是“交心”。建立人际关系,要为坦诚相待创造机会,并给交际各方带来益处,使大家互相喜欢。

保持亲和力并不意味着时刻都光鲜亮丽、热情活泼、开心快乐。有时恰恰相反,亲和力是挖掘最真实的你、他人及你们之间的关系。只有真实的力量才能把“交际”变成“交心”。社交网络是建立人际关系的另一种方式,我们与他人的关系就是我们自己的“网络”。无论这种关系是在职场还是在私下形成的,它都会支持我们、联结我们,并使我们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取得进步。

要充分利用亲和力的能量,我们需要知道何为亲和力及其如何发挥作用。显然,我们彼此不同,我们应该为此感到高兴,因为我们讨人喜欢的地方正是我们自身的特质。但对所有人来说,创造亲和力最基础的原动力都一样,我称其为“如何拓展你的社交人脉:增加亲和力的11条法则”。本书会逐一探讨这些“法则”,研究其在职场和社交场合中的作用,并使之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

基于“亲和力”的新型社交网络,会减少人们之间不真诚的往来,增加建立关系的机会。我会带领读者发掘自身的可爱之处,感染他人,建立真实可靠的人际关系,从而达到双赢。在人际交往中,从“亲和力”的角度出发,你会表现得更开心、更舒服,也更容易建立持久关系。

就连那些在接触新人、展开对话和索要需求时感到舒适自在的人,也会从转变建立关系的传统思想中受益。在构建自己的社交网络时,要开阔眼界,并用“亲和力”武装自身,这样才能为自己打下根基,建立更加持久、友好的人际关系。

建立良好持久的人际关系,扩展自己的人脉,首先要改变以“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这一思维似乎已渗透到我们的血液中,我们总是以自我为中心。今后,不要再想“他能为我做什么”,而要想“我能为他做什么”;不要再想‘‘我能得到什么”,而要想“怎么才能让彼此获益”。

你必须改变自己的思维:  ·从“我”到“他”。不以自己为中心,推己及人。

·从“工作”到“任何话题”。丰富话题,避免单一。

·从“现在”到“将来”。目光长远,着眼未来。

这才是建立人际关系的真谛:不是关于“你”,而是关于“你们(的关系)”。

书评(媒体评论)

“在这个信息膨胀的时代,我们要想成功,就需要获取无数的信息。米歇尔·莱德曼告诉我们,我们已掌握了与人打交道的所有真谛。对如何有效利用社交网络感兴趣的读者,此书不容错过。书中会给你答案,那就是做真实的自己。”

——蒂法尼·达夫

“白宫计划”主席

“真的不可思议,这本书太棒了,我爱不释手。要在职场或生活上努力取得成功,必须领会莱德曼的远见卓识及思想智慧。这本书不可多得,它给我们讲述了生活中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并为我们建立持久的友谊提出建议。非常感谢莱德曼及时地提供给我们这一重要思想。”

——乔治·C·弗雷泽

“‘亲和力’经常被认为是一个人的影响力中无形却重要的组成部分。米歇尔·莱德曼向我们展示了,我们可以研究并理解‘亲和力’。这本书对企业组织和个人都有启发。”

——欧文·辛克

管理沟通教授

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企业管理沟通课程主任

“这本书见解深刻,令人爱不释手。上班族妈妈们若希望扩大自己的社交圈、建立新的人际关系,本书是必读书籍。老实说,谁不会从有关有效开展对话的建议中获益呢?米歇尔·莱德曼提出在交谈前充分做好准备、稳扎稳打地开展对话使自己融入其中,并在建立人际关系方面给予了指导。这些知识和建议非常受用。”

——苏珊娜·瑞丝

“传统商学院课堂上讲授的知识并不能面面俱到,那些最成功的毕业生都知晓‘社交网络’的艺术所在。这一艺术的基础知识都蕴藏在本书的字里行间。这本书不仅是职场社交的向导,也无愧为在职场和生活中取得成功的向导。”

——琼·蒂萨尔瓦多

今日大学入学咨询总裁

前哥伦比亚商学院副院长

里海大学商务经济学院副院长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2 10:5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