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王石说(影响我人生的进与退)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我很欣慰,这是一份来源于第一现场、真实又直接的记录,毫不回避地反映了自己在环保道路上所面临的困惑与矛盾、内心的焦虑与感念。重观此书,是一个很好的自我审视的过程。或许,通过这样的审视,才能部分回答自己的使命。——王石

三年跟拍实录、百万字文本记叙,《王石说(影响我人生的进与退)》还原后《道路与梦想》时代,最真实的王石。

王石亲自作序,华大基因研究院院长汪建、时代纪录创办人洪海共同作序推荐。

内容推荐

《王石说(影响我人生的进与退)》贴身跟拍王石三年,剖析最真实的王石。王石挚友汪建、洪海作序推荐!

他做企业,万科是中国最好的房地产企业之一;他登山,是全球第9个登上七大洲最高峰、徒步到达南北两极的人。唯有王石,无论是做企业还是生活,他都遵循内心、做到最好。

登上珠穆朗玛峰的时候在想什么?为什么要潜心做环保?什么样的生活更能令内心满足?《王石说:影响我人生的进与退》源于时代纪录对王石三年的贴身跟踪拍摄,记录者随王石登上珠穆朗玛、走遍世界各地,《王石说(影响我人生的进与退)》中选取了最能表现王石对生活、对生命的积极态度的言论,让读者从王石那些或平实、或诚恳的言语中,体悟他绝处逢生、勇攀高峰之后日趋平和的心态和更为广阔的胸怀。

目录

总序

序言

【我看见,最美丽的风景】

 登山不怕死,怕死不登山

 登顶珠峰,我什么感想都没有

 传授登山技巧

 赛艇是最健美、最诗意、最滋润的运动

 登珠峰要花多少钱?

 宝岛台湾,风景独秀

 希夏邦马山上的随想(上)

 希夏邦马山上的随想(中)

 希夏邦马山上的随想(下)

【我路过,最澄净的地球】

 环保,从我做起

 环保是一种态度

 上8000米捡垃圾,完成不可能的任务

 别了,乞力马扎罗的雪

 中国人是小巧而环保的人类

 与美国财长鲍尔森先生谈环保

 以环保之名走到一起

 创造一个环保公益的奇迹

 公益慈善不是攀比的游戏

 盲女塞布瑞尔的故事

 从保护白海豚到保护生物多样性

【我走在,最宽广的路上】

 成功的事业是为了让生活更美好

 成功不在一时,而在坚持

 成功会让你产生自以为是的错觉

 做事情就是要求极端、求彻底

 择邻而住,择友而行

 学习能力是最大的财富

【我感悟,最幸福的人生】

 人总要做一些“不高兴”的事情

 我的第一身份是父母的儿子

 人在贫穷的时候烦恼最少

 我宁可做“羊”也不要做“狼”

 古代企业家之命运

 因为短缺,所以幸福

 写书是为了证明自己

 现在的我比24年前更纯真

 不是一切科学都带来文明

 “80后”是很有希望的一代人

 童年的乡村

 皇岗往事(上)

 皇岗往事(下)

【我主张,最朴质的健康】

 学会“放下”,过“没有规律”的生活

 如何吃饭才能节能减排

 心理年龄应该和生理年龄保持一致

 “贵族”是要有品位、有担当

 读一本书,让人茅塞顿开

 儒释道与西方文化完美结合的建筑

 和马未都聊收藏、登山

 科技让住宅更美好

【我发表,最积极的态度】

 精彩的生命应该饱含激情

 一往无前,永远不满足于现状

 真正的体育大国

 做事情需要激情,更需要冷静

 从一腔热血到职业化

 不赚“亏心钱”,睡觉都舒服

 中国缺少脚踏实地做事的精神

 中国人没有资格住大房子

 每个人都是公民

 武汉垃圾场风波

 多谈些乐趣,少谈些意义

 给年轻人的一些话(上)

 给年轻人的一些话(下)

试读章节

2003年5月登顶珠峰的经验,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因为很多人都好奇登顶的时候是什么感觉。

我的感觉是,在快要登顶的时候“心有余而力不足”。一方面告诉自己一定要上去,要加快脚步;一方面就是上不去,每迈一步就得喘七八口气,不想走,觉得时间像凝固了一样,你看着顶峰就在那儿,而且是很缓的坡,上面的队友都在那儿,可是你就是上不去。

上去之后呢,我环顾四周,发现能见度极低。你看珠峰的照片,都是雾,你在雾里面什么都看不到。所以什么“一览众山小”啊、“只缘身在最高层”啊,都是瞎扯。这时候你有两件事一定要做。第一是取证,不是照一张相,而是要拍360度的照片,证明你上去了。因为你照一张很容易造假,360度环拍作不了假。第二是展旗,把国旗“哗”地展开,拍个照,拍完赶紧走人。

下来之后,记者问我:“你珠峰都上去了,有什么感想?”我说:“我现在没有感想,但以后一定会有的。”你想,那时候在山顶,缺氧,下山之后人还是糊里糊涂的,能有什么感想?没有。一年之后感想才出来,真的。

感想有两点。

第一,我们七个队员,上去没上去的都有伤,只有我没有伤。这个现象很有意思。为什么呢?显然是和我登山以外的经历,和我的年龄是有关系的。登珠峰要面对什么呢?要面对荣誉。人都有虚荣心,这一点我看得很通透。我都登上珠峰了,我希望不希望自己出现在中央电视台一套、五套、十套、十二套呢?我希望不希望公司的员工看到董事长在珠峰登顶了呢?当然希望了!但当这种荣誉和生命安危相冲突的时候,就要另外考虑了。但人往往不会意识到,面对镜头人一定会摆出“英勇姿态”。我非常清楚这一点。所以,我跟中央电视台的人讲:“不允许你们拍我,因为我知道我有虚荣心,你们一拍我,我就要撑起来,这样会把自己撑垮的。”其实这和登山经验是没有关系的,反而和人生经验有关,没有这个经历的小年轻常常控制不了。

第二,人要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大家都知道我是喜欢照相的,还专门出了一本登山的影集。可是在登山途中,我专门躺在帐篷里休息,队员都纳闷为什么老王不出来拍照。为什么?要保持自己的体力。我最大的目标是登顶,其他多余动作都不做。所以我保存了大量的体力。下来之后第二天,我就跟总指挥请假,说我要去飞滑翔伞。我不是显摆自己,而是想说明我懂得“储备”。

我准备60岁的时候再登一次珠峰。为什么?因为当时我52岁登顶珠峰,是中国年纪最大的,可是这个成绩我很不以为然。我们中国人不能只和中国人比。在我登顶之前,有一个叫三浦雄一郎的日本人登上去了,他当时是71岁,他30多岁的儿子陪他一块儿登到顶峰。登顶之后他们打电话给三浦雄一郎99岁的父亲,告诉他:“你的儿子、孙子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了。”他父亲虽然99岁,但还是个滑雪教练,打电话的时候正在上班呢!你看,人家71岁都登上了珠穆朗玛峰,我这个52岁又算什么呢?我们的参照物要放宽一些,中国强不强大,不能总是自己和自己比,要和美国、德国、日本比。

顺便一提,过了几年,这位三浦雄一郎突然宣布说他要打破自己的纪录。因为,不久之前又有两个日本人登顶珠峰,其中一个也是71岁,但是那个人的出生月份比他大,也就是说破了他的纪录。他说他要比,于是就和中国登山协会联系了,准备2008年庆祝北京奥运会,联合中国登山协会一块儿登顶。而医生诊断他的心脏已经不适合登珠峰了。怎么办呢?他动手术搭桥,动了两次手术,一意孤行要登珠峰。结果2008年的时候,西藏发生突发事件,中国登山协会取消了这次联合登顶的活动。三浦雄一郎还不死心,从尼泊尔上去,终于登顶成功。但是,让他郁闷的是,就在他登顶前一个星期,有一个尼泊尔老头儿成功登顶,那个尼泊尔老头儿78岁。P6-9

序言

受时代纪录小友洪海之托,要我给王石的新书写个序。这本书是时代纪录用三年时间对王石全程跟踪拍摄,然后用视频场记文字整理而得的,其真实性、故事性,都很好。是很有意思的纪实。

洪海也是我们的山友,所托之事是要办的。

在一群诺贝尔奖获得者和国际著名大牌科学家为主的华大基因研究院的理事会成员中,王石是仅有的三位中国成员之一,他还是华大的独立董事。华大为参与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而诞生,已成长为目前世界规模最大的基因组学中心,是世界生命科学领域中国崛起的代表与品牌。王石与他们有何关系?

2003年SARS期间,王石登上了珠峰,成了英雄。我所服务的华大基因研究院解析了SARS序列,在科技界小有名望:这一年我被查出高血压、高血脂,并确诊为冠心病。遵从“管住嘴、迈开腿”的原则,加入了业余登山队,我与王石的缘分由此而生。

2004年,我们共登欧洲最高峰——海拔5600余米的厄尔布鲁士。攻顶时我头疼不已,勉强到顶,又喷射式呕吐不止。下撤途中呈酒醉状,头重脚轻,飘飘然,嘴中还说没事没事。队友对此多无经验,无人在意。唯老王发现不妙,先是停下等我,后来在路窄坡陡处,又走在我的侧上方,拽着我的安全带。到危险处,他移步到我的下侧方,用肩膀顶着我的腰,一步一挪地往下蹭。也不知这样走了多久,大概下到5000米左右,脚步逐步稳了下来,人也开始清醒。老王松了一口气,对我说,我看你是脑水肿,以后别登山了,有危险。我不爱听,但心想此人于我有恩,我欠你半条命,还不知如何答谢,哼哼,不与你争辩就是。

2005年,在崇礼万隆滑雪场偶遇,我滑双板,老王单板,告我单板酷。受刺激,改滑单板至今,果然酷。

2006年,我由卓奥友登顶归来,接老王电话,“你真的上了8200米。佩服、祝贺”。

2007年,50多度高温下,共同穿越罗布泊。途中谈及想离开北京,到南边闯闯。老王当即鼓励去深圳,至少员工住房万科可以帮忙解决。一晃华大到深圳盐田五年,与万科总部近邻。由几十人发展到几千人,连续两年进入中国科研机构10强(由世界顶级学术期刊《自然》评定),迄今还盼望政府给地,万科盖房。

2008年,我们同攀海拔8012米的希夏邦马,共举万科、华大旗帜顶峰留影。

2010年,珠峰之巅,我们同举上海世博会的旗帜。

2011年,老王为老汪颁CCTV“2010年经济人物创新奖”。

2012年,老王、老汪与美国排名第一的费城儿童医院策划共建中国第一个研究型儿童医院。

九年流水账,记载了共同的经历、共同的道路探索与延续、颠覆与创新,夫何求?

2011年,老王过了60岁生日,背起书包,远赴美国学习。这是一次重新出发,常人难以理解,但对于登山者并不意外。每次站在山脚下,都是一次从零开始的历程,我们已经习惯。当然,哈佛求学,绝不是简单的圆梦和寻求精神慰藉,而是为人生的更高境界寻找突破点,无疑是一次极具挑战的探索,既是道路延续也是创新。这次老王也邀了我,我拒绝了,我总不好意思与我女儿在同一时间混在同一学校吧。况且我于老王主要是取长,而非一起补短。

天生国际化的、一直处于科学前沿的华大基因,虽已享誉国际,但对一群自由奔放的科研工作者如何进行必要的管理,如何进行团队建设、制度建设,如何聚焦和“瘦身”,是华大必须补的课。老王无疑是一个好老师,更是一本活教材。  老王在以上各个方面给了老汪很多启发,还派万科创始人之一黄胜全来担任华大的“负全责”。老黄分文不取,是华大“雷锋班”的核心成员。所谓“雷锋班”,是一群来自社会各界的精英,受华大事业感召,不取报酬,甚至“自带干粮”冲锋陷阵。老王是华大“雷锋班”的倡导者和践行者,也成了华大发展的重要支撑和精神力量。

老王和老汪,万科和华大,是一对互补,也是中国产业从追赶到引领、从投资驱动转向科技驱动的缩影。创新不能没有传承,发展道路的延伸和持续也不能没有创新。华大的拓展,需要补充产业化发展的经验;万科的提升,也需要创新突破点。

未来中国,需要更多这样的有机互补,需要更多的企业家和科学家之间的心灵对话,以实现创新、传承、延续和再创新。这是为什么老汪要交友老王、要读老王的书。这些不知道会不会对你也有一些启迪。

是为序。

书评(媒体评论)

人们往往有美化自己的习惯,一些曾经有过的错误、矛盾或不成熟的想法都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出现“选择性记忆”或者“选择性表述”。而本书的所有文字都来源于当事人身处第一现场的真实、直接的影像记录,这也给了我一个审视自己的机会,或许,也给了那些质疑的人一个答案。

——王石

这3年,我们用“贴身观察”的方式,用镜头见证了王石从企业到生活几乎所有重要的事件。3年中,我们积累了10万分钟的影像素材,800万字的视频文字场记。经过吴晓波团队共同整理、汇集成书。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以王石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家们正在创造着一段史无前例的中国历史,这里有激动人心的变革与成绩,也有常人无法想象的压力和责任。

——洪海(时代纪录创始人)

未来中国,需要更多这样有机互补,需要更多的企业家和科学家之间的心灵对话,以实现创新、传承、延续和再创新。这是为什么老汪要交友老王,要读老王的书。

——汪建(华大基因研究院院长)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9 17:2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