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本书书名《课改背景下的数学教育研究》所清楚表明的,2001年正式启动的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可以被看成为本书所包含的各项工作的直接背景,特别是,如果说《数学教育:动态与省思》主要反映了笔者在2005年以前的工作,那么本书就集中于笔者在2005年以后的工作——两者在一起则可被看成为笔者在过去10年中所从事的各项工作提供了较为完整的一个写照。本书由郑毓信著。
2001年正式启动的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可以被看成为本书所包含的各项工作的直接背景,通过本书,笔者希望能从学术角度对课程改革的健康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包括深入的理论分析与必要的批判。
《课改背景下的数学教育研究》由郑毓信著,本书包括“关于中国数学教育未来发展的若干思考”。“聚焦澡程改革”,“小学数学教育面面观”、“数学教育理论研究”四个部分,不仅是对于我崮数学教育在过去几年的实际历程,特别是课程改革的一个回顾与总结,也表明了笔者对于我国数学教育未来发展的思考与展望。
《课改背景下的数学教育研究》收录了笔者近年来发表的与“课改背景下的数学教育”有关的文章,总体上如实地保留了研究工作的本来面貌。希望读者能用历史的眼光对这些研究工作作出评价,同时也希望这些研究能够促使读者更加深入地去思考我们所从事的数学教育工作。
第一部分 关于中国数学教育未来发展的若干思考
1.1 国际视野下的中国数学教育
1.2 中国数学教育的当务之急、重要生长点与更高追求
第二部分 聚焦课程改革
2.1 关于数学课程改革的若干深层次思考
2.2 从课程改革看数学教育理论研究
2.3 考试高压下的中国数学教育:现状与对策
2.4 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与开放性
2.5 展望“后课标时代”
2.6 立足专业成长,关注基本问题
2.7 数学教育的误区与盲点
2.8 我们应当如何发展自己的传统与教学经验
2.9 教学模式研究的必要深化
第三部分 小学数学教育面面观
3.1 关于小学数学教材建设的若干想法
3.2 由“工厂要建造污水处理系统吗”谈开去
3.3 理论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学
3.4 “植树问题”教学之我见
3.5 “找次品问题”与数学思维
3.6 学生无限观的形成与发展
3.7 算术与代数的区别与联系
3.8 关于“尝试教学”的几点想法
第四部分 数学教育理论研究
4.1 学习共同体与课堂中的权力关系
4.2 数学的文化价值何在、何为
4.3 数学教师的三项基本功
4.4 语言视角下的数学教学
4.5 “多元表征理论”与概念教学
4.6 教师“实践性智慧”的内涵与发展途径
4.7 聚焦“课堂文化”与“中观文化”
4.8 HPM与数学教学中的“再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