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大湖之旅(环巢湖旅游文化大探访)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张向东//桑林兵
出版社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张向东、桑林兵主编的《大湖之旅:环巢湖旅游文化大探访》通过记者大量一线实地亲历探访的方式,结合对相关部门、原住居民以及专家的访谈,对环巢湖带的人文、自然、历史景观及民俗风情进行了一次全景式的梳理和展现。报道共有三十余篇,十二万余字,并配有大量现场一手图片。是一本贴近现实、非常新颖的旅游指南。

巢湖自然资源独特,人文历史资源丰厚。凌家滩遗址、和县猿人遗址还回荡着远古遗音;有“安徽小九寨”之称的万年台风景区、王安石笔下的褒禅山、巢湖的紫微洞和王乔洞彰显了合肥的山魂水魄;文峰塔、中庙、霸王祠是合肥的独特历史,而柘皋古镇、烔炀古镇则是古代生活在巢湖岸边人的一个“活化石”。除此之外,巢湖温泉中蕴含的“秘密”,柘皋早茶、庐江小红头和东关老鹅汤怎么吃才够味……这些在书中都有详尽的描述。

内容推荐

2011年8月,安徽省部分地区进行区划调整后,原巢湖市的庐江县、居巢区并入合肥市,作为我国第五大淡水湖的巢湖由此成为了合肥市的“内湖”。张向东、桑林兵主编的《大湖之旅:环巢湖旅游文化大探访》即是在这一大背景下,由合肥市旅游局和合肥晚报社组织记者以实地亲历探访的方式,并结合对相关文化部门、原住居民,专家的访谈,对环巢湖地带的人文历史、自然风景、文物景观及民俗风情等进行了一次整体的、全景式的梳理和展现,撰写了大量生动优美的文章,并配有拍摄精美的图片。《大湖之旅:环巢湖旅游文化大探访》力求在“大合肥”的框架下,让合肥市民的本土文化视野得以拓展与融合,本土文化概念得到新的加强,从而推动合肥市的乡土文化建设。

目录

壹 远古遗音

 穿越两亿年“回访”地球

 凌家滩遗址:遥看沉寂五千年的辉煌

 和县猿人遗址:过去、现在与将来

 一块碑默守一片遗迹

 一把铁锹挖出一个时代

 巢湖水下古城之谜

贰 山魂水魄

 雨水初春万年台

 四顶山:沉睡千年待唤醒

 一山分四顶三面瞰平湖

 一篇文章成就一座山

 神秘褒禅千年谜

 巢湖岸边别有“洞”天

 “九福之地”在半汤

 “平疴”须得“太子汤”

叁 庙光塔影

 黄金塔:十里三黄金,凤凰赶麒麟

 塔影凌云,诉说着先祖的梦想

 文峰塔,为出状元而冲天

 中庙,一艘面向巢湖的普度船

 “三月三”庙会好热闹

 变革中的老街

肆 老村旧街

 古镇安好?老街安在?

 三寻老街,何时可以重见新容颜?

 古镇访老街:喧嚣之外的慢生活

 故居·故事(上)

 故居·故事(下)

 古街悠情

 “九龙攒珠”今安在?

伍 食古博话

 紫云英开食鹅正当时

 柘皋早茶:藏在合肥后花园的食色诱惑

 庐江小红头:一口吃进去一个“非遗”

陆 艺·人

 沉睡百年“凤凰涅槃”几多绚丽

 “凤凰”再生展翅欲高飞

 “望风采柳”唱出好歌无数

 全新包装展示全新形象

 谁与范增旗鼓相当?

 周郎风流今犹在

试读章节

一把铁锹挖出一个时代

赵亚平/文 郑成功/图

从和县县城到姥桥镇并不远,但是想找到乔家庄遗址却不容易。路上并没有发现到乔家庄遗址的指示牌,不过,一路上问了几个村民,竟然都知道乔山乔家庄遗址。

“现在不许人挖了,去了也没用。”有村民一听说我们要去看遗址,就立刻警觉地说。而旁边另一个人则说,“宝贝已经全被挖走了,现在去看,也已经没东西了。”直到我们解释了此行的目的非挖掘宝贝时,他们才把路指给我们。

有了“村村通”,车子一直开到了村子里面。我们找到了村里的文物保护员乔义海。他正在家门口坐着剥花生。一听我们是来看遗址的记者,乔义海立刻停下了手中的活儿,把我们请进屋子坐着,然后去房间里拿了几份材料出来给我们看,其中就有一个和县文物管理所2010年10月印发的“业余文物保护员证书”。

在证书里明确了业余文保员的职责:“带头学习、宣传、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各级政府有关文物管理方面的具体规定:认真保护国家文物不遭损毁和流失:严禁盗掘古墓、乱挖遗址和走私文物等非法活动:及时传递信息,保持上下联系,协助政府和文物部门抓好市场管理。”乔义海介绍,自从他当了乔家庄遗址的文保员,已经有很多单位、媒体来过了。而他的职责不过就是看管遗址,不要有人乱挖乱动就好了。

乔家庄并不大,仅60多户人家。而遗址就在村子北面的一个土墩上。东至山脚下水渠,西至乔山脚下农田,全长265米,南至乔庄民房北沿,北至乔山脚下农田,全长94米。部分民房也在遗址的范围内,乔义海告诉我们,“如今这些民房已经没有人居住了,也不允许人在这块土地上再建房子了”。

遗址的中心地带,则是高出周围地面约10米的一个土墩,土墩上长满了野草,乔义海说,这块地本是他家的晒场,如今,到了夏天仍然要使用的,只是不许人开挖罢了。

“这片遗址好不好看管?”记者问道。“好管,没事儿我就来这边看看。”乔义海说。

“有没有人来乱挖的?”记者问。“平时都没有人来挖。已经挖不到什么东西了。”乔义海当文保员的时间不过一两年时间,而这片遗址被发现,已经是近30年前的事情了。

据了解,当时是一位农民在盖房子时,无意挖出一把石斧,之后是陶盆、石碑、陶盘等,其中陶鬲、陶罐的内外壁上刻着波浪形的花纹,当中几尾类似于儿童简笔画的小鱼,相当清晰。再之后,来了许多专家,他们用放大镜照,又用仪器测,后来告诉村民们,这些都是5000年前的东西,是难得一见的文物。这位农民一锹竟然挖出了一个时代,史书上称作“新石器时代”。

得知这块土地是“新石器时代”的遗址,附近的村民也争相来到这里挖“宝贝”。据说,一段时间里,乔家庄的村民几乎家家都珍藏着“宝贝”,而我们问乔义海,能不能到附近村民家里看看挖出来的文物的时候,他说,自己家里没有,不过,他可以带我们到其他村民家里看一看。

刚好看完遗址之后,碰到有卡车来村子里收花生(乔家庄盛产花生),我们碰到了乔义海的堂弟——正在卖花生的乔义生。乔义海对着他弟弟喊道:“你们家的那个瓦罐呢?拿来我们看看?”乔义生一听说瓦罐的事情,立刻变了脸色:“没有了,打碎了,早打碎掉了。”乔义海再问:“拿来看一看?”乔义生几乎要动怒了,“说了没有就没有!”我们也没有坚持再问,而乔义海则无奈地对我们笑了笑:“他说打碎了。没有了。”

然而记者看过前年(2010年)的报道曾说,乔义生有过一个古代的花瓶和一个完整的带着盖子的瓦罐。当时他拿宝贝的时候小心翼翼,连上面沾满的泥土都舍不得洗去。如果真的是打碎了,那真的是很可惜。但是,记者了解到的另一种情况是,该县文管部门要在村里进行细致的普查,对村民所收藏的文物进行鉴定,同时将目前收藏在村民手中的文物收回文管所进行更加专业的保护。或许因为这一点儿,村民们并不再愿意将自家宝贝的事情“透露”出去。

虽然没有看到村民收藏的“宝贝”,但是乔义海仍旧带我们看了一些那个时代遗留下来的砖瓦。在遗址上的民房附近,有一个废弃了的菜园子。而菜园子周围低矮的围墙上所用的砖瓦,有些便是从遗址里挖出来的。这些砖瓦呈深灰色,如果按照同样体积的来比较,倒比现代烧制的砖头更重一些。瓦片上有一些形状各异的纹路。“这些砖瓦都是挖出来的”,乔义海说,类似这种瓦片在村里还有很多,没有人捡、也没有人要。  资料链接:乔家庄遗址

乔家庄遗址,位于姥桥镇乔山乔家庄村北土墩,距和县城16公里。墩成椭圆形,为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距今约4000—5000年,与淮安青莲岗文化遗址相近。遗址高出地面约10米,东西长约220米,南北宽约170米,总面积达3.74万平方米。遗物有生产工具石、石斧、石箭头等,以及生活用品陶鬲、陶罐、陶釜、陶尊、陶盆、陶盘、陶豆等。遗迹还有灰土层、红烧土层和猪、狗颌骨、鱼鳖背腹甲及蚌壳等。乔家山遗址为研究长江中下游北岸的原始文化增添了新的资料。1982年4月1日,经和县人民政府批准,乔家庄遗址为全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P29-32

序言

在区划调整后,合肥已成为全国唯一怀抱五大淡水湖之一的省会城市,这是合肥的一个重大契机。巢湖也已成为合肥的独特资源、靓丽名片。巢湖的治理与开发,不但是建设区域性特大城市的重要支撑,更是打造“生态强省”的重要支点。而以城湖共生的理念,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这也已成为合肥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最大特色和核心要求。我们城市发展的终极目标,是生态宜居城市。大湖,更决定了未来合肥的质量和品质。

环巢湖带不仅有着优美的自然风光,更有着深厚的人文历史积淀和广为流传的传说故事,从这里,你能感受到巢湖的烟波浩渺和贯通古今的无尽诉说,感受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大西湖”美景,领略到这座城市蕴藏在天地之间和人们心中的大美。为了让更多的朋友,更多的合肥市民,能够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巢湖的大美,从而能更加关注和关心巢湖的综合治理开发,合肥晚报与合肥旅游局携手,特别派出多个报道组,通过一线记者们的亲历探访,结合对相关专家、环湖居民的深入走访,对环巢湖带的自然风光和历史人文进行了一次梳理式展现。并将这次走访的成果集结成书,以此献给所有关心和关爱巢湖的人们。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