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位心理咨询师妈妈呕心沥血、全力以赴的教育心经。
刘道容的《让孩子顺应天赋成长(与霍金对话的中国女孩培养之路)》所传递出的积极正面的教育理念、科学先进的教育方法,值得每一位家长学习、借鉴。顺应孩子的天赋,你也可以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让孩子顺应天赋成长(与霍金对话的中国女孩培养之路) |
分类 | |
作者 | 刘道溶 |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这是一位心理咨询师妈妈呕心沥血、全力以赴的教育心经。 刘道容的《让孩子顺应天赋成长(与霍金对话的中国女孩培养之路)》所传递出的积极正面的教育理念、科学先进的教育方法,值得每一位家长学习、借鉴。顺应孩子的天赋,你也可以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内容推荐 《让孩子顺应天赋成长(与霍金对话的中国女孩培养之路)》是一名心理咨询师刘道容兼教育工作者二十多年来的家庭教育手记,是她多年心血的凝结和科学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的具体实践,本书详细记录了作者如何从智力开发、品格培养到社会实践等方面用心培养女儿,使她顺利地进入全美最优秀的大学之一——加州理工学院,并且在人才济济的大学中不仅学习愉快,而且能够全面展现自我,多才多艺地成长,丰富多彩地生活。 《让孩子顺应天赋成长(与霍金对话的中国女孩培养之路)》所传递出的积极正面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值得每一位家长学习、借鉴,相信每一位妈妈都可以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目录 前言 谁都有可能教育出优秀的孩子 第一章 早教从家庭开始 1.尽早培养孩子的观察力 2.帮助孩子建立时间观念 3.抓住“关键期”,训练孩子的注意力 4.鼓励孩子看卡通片和漫画书 5.孩子的心事需要猜 6.有安全感的孩子独立性强 7.让孩子多使用右脑 8.早期识字阅读好处多 9.做一个敢于承认缺点的妈妈 第二章 培养孩子的多元智力 1.“沉得住气”是一种情商 2.让孩子自己选择“兴趣班” 3.“抓大放小”,只教孩子最重要的事 4.女儿学习成绩好的秘i夹, 5.当孩子犯错时要正确施教 6.不要剥夺孩子承担责任和付出爱心的机会 7.引导孩子正确地使用网络 8.坚决不娇惯孩子,让她学会分享与合作 9.让孩子学做一名“小老师” 10.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两性关系意讽 11.会玩的孩子有出息 12.做一个“弱势”的妈妈 第三章 在社会实践中成长 1.“获奖专业户”的背后 2.请校长为自己颁奖 3.允许孩子有自己的“青春偶像” 4.两次参加“儿童论坛” 5.转学风波 6.让孩子正确面对考试 7.做一个会“忍”的妈妈 第四章 人生需要挫折与规划 1.挑战高中的学习困难 2.各类竞争活动磨砺心志 3.高中生的苦与乐 4.规划出国读书 5.参加美国中考 6.申请美国高中 7.做一个会倾听的妈妈 第五章 PK美国高中生 1.喜忧参半的国外求学初体验 2.适应美国高中校园生活 3.力争成为校乐队的“一号长笛” 4.一学期内选修八门课程 5.美国高中对学生的评价方式 6.节假日里长见 7.报考美国大学 8.成为伯克夏中学“优秀毕业生” 9.做实习生的乐趣 10.妈妈应该成为孩子最亲密的朋友 第六章 考入加州理工学院 1.被加州理工学院提前录取 2.做全美“最用功的学生” 3.校园内活跃的本科生 4.与“科学大师”霍金对话 试读章节 当孩子犯错时要正确施教 诗仪自上幼儿园小小班开始,一直是老师心中的“乖乖女”,因学习成绩优异、行为表现好,在学校经常受表扬,几乎没有被人批评过。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她被选为班长,我耳边所听到的都是老师和朋友夸奖诗仪的声音。 二年级开学不久,有一天我去学校接她放学,数学老师将我拉到一边低语:“我跟你说一件事,但你回去之后千万不要骂孩子。”我大惊,不知发生了什么大事。数学老师说当天早上检查作业时,诗仪没有预习,老师让没有预习的同学都站起来时,却发现她满脸不在乎的表情,还振振有词地为自己辩解。老师觉得这样一个乖孩子,应该按照老师的要求做预习,犯了错理应表现出愧疚,担心她这种满不在乎的态度影响今后的学习。 我对诗仪“犯错”一事打心眼里感到高兴,诗仪终于也犯错了。假如她从来没有犯过错,我可能会为她担忧。 社会心理学家阿龙森做过一个实验:在一个竞争激烈的演讲会上,有四位选手,两位才能出众、实力相当,另两位才能平庸。才能出众的两位选手中有一位不小心打翻了桌上的饮料,而才能平庸的两位选手中也有一位打翻了饮料。实验结果表明:才能出众而犯过小错误的人最受欢迎,才能、平庸而犯同样错误的人最缺乏吸引力。实验揭示了一个道理:白璧微瑕比洁白无瑕更令人喜爱。有才能的人偶然犯点小错显得更具有魅力、更可爱。这就是人际交往中的“犯错误效应”。 诗仪生来性格平稳、做事细致人微,这类孩子多少有一些追求完美的倾向,对自己各方面的要求高,当然也能多几分收获。但这种“完美”追求会给自己和他人造成无形的心理压力。她时刻要求自己按规矩做事,不能破坏完美的自我现象,同时与她在一起的同学也有压力,因为她是如此完美,她自己不犯错,也不会容忍身边的人犯错,否则大家难以相处。诗仪犯错了,我反而感到释然——她终于和其他普通同学一样,享受片刻的罚站和老师的教诲。 诗仪被老师批评之后,我真的没有再数落她,只是试探她对这件事的看法和让她理解数学老师当时内心的真实感受。 我允许诗仪犯错误,原因是任何一个人根本不可能一辈子都不犯错误。从某种角度来看,社会的进步主要是靠人们不断犯错所推动的。 这使我联想到学校课本里介绍历史上伟大人物时,总是宣扬这些人的品德是多么高尚,其行为表现是多么的与众不同,对于他们的缺点却只字不提。但在美国学校课本里介绍美国第16届总统亚伯拉罕’林肯时,竟然写到他是一个性格中有重大缺陷的人。然而,在美国人心目中,没有人能代替亚伯拉罕.林肯的位置。多年来,他始终在最受美国人爱戴的总统评选中稳居第一。试想一下,一个有重大性格缺陷的人最终能够战胜、超越自己,那他是一个多么富有勇气和智慧的人啊! 在多年的学校心理辅导过程中,我看见有的家庭因为孩子学习成绩差、身上有这样那样的毛病而导致夫妻双方大动干戈。他们互相指责对方,极力证明自己是对的,孩子有问题完全是因为对方的教育方法不当。试想一下,假如父母双方都不愿担当自己的过失,犯了错的孩子怎么能够正视自己的错误呢? 孩子从出生那刻起就准备好犯错了。婴儿蹒跚着学走路时常常摔跟头、上学之后会写错别字……正是不断的犯错与不放弃努力才使孩子的人生之路走得更平稳。 只是,孩子犯错很多情况下是父母不断刺激与强化所形成的。我一个朋友的小孩刚上小学,一天我去她家,正看见她妈妈在数落她:“你看你,语文作业本上的字写得歪歪扭扭的,一点都不认真,握笔姿势也不正确。我就知道你想赶紧写完,好去看电视。”母亲不停地说,小女孩趴在桌子上没有任何反应。 我问朋友:“你什么时候发现她不认真写字的?…‘这个,我还真想不起来了。好像她的字一直写得不怎么样。”其实,在孩子第一次写作业的那一刻起,母亲已经为孩子贴上写字“不认真”的标签了。时间长了,使孩子…… 序言 谁都有可能教育出优秀的孩子 我和所有的母亲一样,无数次凝视着襁褓中孩子的小脸,在心中默默地祈祷:可爱的小宝贝,快快健康长大吧,长大后成为一个有出息的孩子。 时光荏苒,匆匆地跨过二十多个春夏秋冬。现在,我的女儿已然成为一个独立、自信、开放、有韧性和有责任心的人。读中小学时她学习成绩优秀,兴趣爱好广泛;17岁她独自远赴美国读高中,GPA成绩高达4.27,成为伯克夏中学(Berkshine Sch001)“优秀毕业生”;19岁她收到美国12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被享誉全球的加州理工学院物理系提前录取,跨入了爱因斯坦、钱学森曾经执教的大学校园;21岁时她站在讲台上与世界著名物理学家霍金同台对话…… 我为女儿自豪,也因为女儿而更加“出名”。 “她就是刘诗仪的妈妈”,至少在深圳,有一些朋友会向别人这样介绍我。 “啊,原来你就是刘诗仪的妈妈!”对方一般都会不自觉地表现出惊讶、羡慕的表情。 当我们聊起家庭教育这个话题时,他们渐渐意识到刘诗仪之所以这么优秀,并不是她天生就是一个聪明绝顶的孩子,家庭教育才是最重要的因素。 有一位母亲曾经感慨地对我说:“假如我再生一个孩子,就知道怎么更好地教育他了。” “假如我再生一个孩子,我真的想不出用什么更好的方式来教育他了,因为我每天都已经全力以赴了”,我真诚地表达着内心深处的感受。 许多父母说自己在孩子身上投入了几乎所有的时间和精力,已经做到了“全力以赴”。但孩子并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甚至令自己很失望。在我看来,“全力以赴”不仅仅是父母正在为孩子做什么,或者已经为孩子做了什么,更重要的是要考虑怎样去做、以什么样的方式去做才能收到最好的教育效果。 有人可能会说,“你是当老师的,天天搞教育,当然懂得怎样教育孩子”,其实,有的老师教育学生很在行,一遇到自己的孩子就束手无策了。所幸的是,我和丈夫刘根平始终都把教育孩子作为我们的“头等大事”,抽出不少时间来深入思考怎样做才能教育好诗仪。因为,我知道孩子的成长是一条单行线,错过了就永远错过了。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孩子与孩子之间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就智力水平来说,诗仪的智力和大多数孩子的智力没有多大差别,关键在于父母怎样根据孩子的天性来因材施教。 我教育诗仪有两个重要法宝:顺应孩子的天赋实施家庭教育;遵循孩子身心成长的自然规律实施家庭教育。 诗仪出生在寒冷的东北,幼儿时很少接触人,性格有些内向、胆怯,这种孩子极其需要心理安全感,于是我经常鼓励她,做事给她选择的机会,帮助她树立自信;诗仪智力正常、身体健康,我从她幼儿时期就开始训练她的观察力、注意力,开发她的右脑学习能力,为她上小学打下了很好的学习基础。在她每一阶段的成长过程中,我都尽力“预测”到她可能会面临的一些问题,从她健康成长的角度出发,而不是从父母的愿望出发,启发她独立思考,让她学会分析、辨别与选择。 读完这本书后,有些读者可能会觉得诗仪从小到大的成长轨迹非常完美、顺利。我则认为,一个人的成长绝不可能一帆风顺。诗仪读高中时遇到不小的学习挫折,17岁独自赴美求学,初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她所面临的困难都需要她自己去面对、解决,只是我们一直强调的正向教育方式让她从小就学会积极思考、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她怀有一种乐观的心态与人相处,遇到困难时也往往能迎刃而解,不致于给她带来太大的困扰。 我曾做过四年大学教师、四年中学教师、两年小学心理辅导教师和两年幼儿园园长。2001年至今,我一直负责深圳市南山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机会接触到数百个因为家庭教育失误而导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学习困难、情绪障碍、人际障碍及上网成瘾等问题案例。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我在接待来访者时,经常说的一句话是:“你不能改变的是什么?你可以改变的是什么?”孩子不能改变他们出生的家庭,但父母可以在学习与思考中不断改善家庭教育的方法。从这个角度来说,每一位父母都有可能教育出优秀的孩子,关键是大家是否用心,是否能够摸索出适合自家孩子的教育方法。 生命充满了神秘感,既是偶然,又是命运。我感谢诗仪在我27岁那一年来到我的身边,让我学会尊重一个人的生命和成长,学会做一个母亲,并品尝到孩子健康成长给我带来的幸福和快乐!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