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孔子后裔在浙江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郭学焕
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孔子堪称一位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两千多年来,他和他的思想一直影响着我国社会,而且还将继续发挥影响。如今,孔子后裔遍居全国各地、世界各国,据2009年出版的《孔子世家谱》记载,今存世可考可续者已逾百万人……《孔子后裔在浙江》(作者郭学焕)追溯孔子后裔迁徙和生活在浙江的历史,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内容推荐

孔子堪称一位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两千多年来,他和他的思想一直影响着我国社会,而且还将继续发挥影响。如今,孔子后裔遍居全国各地、世界各国,据2009年出版的《孔子世家谱》记载,今在世可考可续者已逾百万人。在浙江也有众多孔裔,可以说,浙江是孔子后裔徙居最多的省份之一,不仅有南宋初南渡的大批孔裔,而且此前也曾有孔裔任职或迁居浙江。

《孔子后裔在浙江》(作者郭学焕)追溯孔子后裔迁徙和生活在浙江的历史,旨在理清浙江孔裔的主要宗派、支系脉络及分布情况。《孔子后裔在浙江》为填补空白之作,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目录

自序//001

开篇

浙江孔子后裔概况//002

第一篇

历史上的会稽孔裔——寻访会稽孔裔之一//016

山阴道上行何处会稽孔——寻访会稽孔裔之二//020

闻迹青浦会稽孔——寻访会稽孔裔之三//034

第二篇

孔子世家浙江平阳派//046

孔桧再隐大日里//056

平阳孔裔分迹四甲、新渡//062

第三篇

祥楷回故乡//072

孔氏南宗袭封记略//088

楷木圣像之古今//112

东南阙里家庙生辉//122

孔氏南宗的祭孔盛典//133

三衢道中访孔裔//142

杭州万松书院与孔家山//154

三支孔裔聚居温岭江绾//164

温岭延集支再徙玉环、乐清//175

青山绿水衍孔裔——寻访宁海孔裔//185

护衣守章钱塘孔//193

寻访慈溪派孔裔//203

韩岭四明慈水支//216

三支孔裔落居慈溪//226

散落各地皆珠玑——岱山长涂岛上觅孔裔//231

江南名镇访孔裔//238

徽州支孔裔徙居金华//253

好之者,乐之者——记孔子七十五代孙孔祥有//263

为国捐躯浩气长存——初识抗日将领孔墉//273

燕山下桧木青葱——深山里的孔氏家族//292

榉溪孔氏家庙//302

迁居永康、东阳的若钧后裔//309

砾山孔裔古今事//318

萧山临浦觉山孔//333

觉山孔裔枝繁华阳——小记孔凡章、孔祥明父女//346

诸暨孔裔劫后余生//357

新现四明章水孔//366

第四篇

光山孔裔在长兴、南浔//376

附图

一、圣祖至四十二代世系图

二、衍圣公承袭图

三、南宗世系图

四、中兴祖至分二十派世系图

五、中兴祖至分二十派世系图(增加部分浙江孔子后裔支系)

参考文献//387

试读章节

记述孔子后裔在浙江,这里,便先简说孔子。

孔子生于周灵王二十一年(鲁襄公二十二年,前551),卒于周敬王四十一年(鲁哀公十六年,前479),年七十有三。

孔子所处的时代,正是春秋末年,周王室衰败,旧礼制日遭否定,社会规范失衡。这是一个诸侯割据、群雄争霸、战事不断的动荡年代;也是诸子百家纷纷登场,各抒己见,思想极其活跃的时代。孔子20岁以后曾做过小吏“乘田”、“委吏”。他自幼好学,曾赴郯国向郯子学习少昊氏时代职官制度。他人太庙,则每事问。有人质疑,孔子闻之,则日:“是礼也。”意谓不耻下问、勤于学习本身就是礼。《史记·孔子世家》内有记:

鲁南宫敬叔言鲁君日:“请与孔子适周。”鲁君与之一乘车,两马,一竖子俱,适周问礼,盖见老子云。辞去,而老子送之日:“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孔子自周反于鲁,弟子稍益进焉。

这段话,说的便是鲁国南宫敬叔与孔子一同到周国学礼仪,他们在那里见到了老子,老子送之以言。

孔子对当时的社会形态作了深入的考察与思考,并有了深刻的了解和认识,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体系。正如孔范今、桑思奋在为《孔子文化大典》作题为《孔子——永远的人类伟人》的“代序”中提出的:他以济世爱民为己任,带着与统治者在政治、哲学上的巨大差距,转化、更新了“天人合一”的传统哲学基础,形成了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形式的一整套儒学理论体系。力图通过“忠君尊王”,实现“圣君、贤臣、良民”和谐的“太平盛世”的理想。

鲁定公十三年(前497)春,孔子因不满鲁国政治逾礼,当政者怠惰“无道”,弃官离鲁,携带弟子十余人,开始周游列国。他风尘仆仆,试图推行“仁政德治”的政治主张。直到鲁哀公十一年(前484),孔子68岁那年才返回鲁国,在外历时14年。

孔子晚年集中精力聚徒授业,在以往经验的基础上,他的教育思想更加系统和成熟,形成了他完整的教育体系。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如颜浊邹之徒,颇受业者甚众。”他一生中教育业绩显著,培养出了一批才华出众的弟子。弟子们将孔子授业和平时与门人或别人的谈话收集起来,便有了传世的《论语》。

孔子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也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2000多年来,他和他的思想一直影响着我国社会,而且还将继续发挥影响。他堪称一位光辉千古的文化巨人。《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太史公日:《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

2000多年后,如今,孔子的后裔遍居全国各地、世界各国,据2009年出版的《孔子世家谱》记载,今在世可考可续者已逾百万人。衢州是南宗孔氏集居地,建炎三年(1129),衍圣公、孔子第四十八代孙孔端友随宋高宗扈跸南渡,高宗念其忠诚,赐家衢州。从此,孔子后裔在衢州建立孔氏家庙,祭祀先圣,繁衍生息,发成望族。

可以说,浙江是孔子后裔徙居最多的省份之一,不仅有南宋时期南渡的大批孔裔,而且此前也曾有孔裔任职或迁居浙江。梳理一下,孔裔南来浙江主要集中在三个历史时期。

第一个时期,孔潜避迁并仕会稽。

东汉末年,北方战火连绵,孔子第二十二代孙、太子少傅孔潜避迁会稽(今浙江绍兴),因家焉。孔潜成了最早迁居江南会稽的孔子后裔,此后他的子孙们在这里生活,历代名人辈出,在东吴、东晋、宋、齐、梁、陈的六朝时期是江南显赫的家族。历史上官宦、名士不少,如有“会稽三康”之称的孔愉(字敬康);有官至侍中、特进左光禄大夫的孔季恭;有被追赠金紫光禄大夫的孔灵符;有南朝时拜为吏部尚书的孔奂;有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文集五十卷传世的孔绍安;有居官耿直,奏劾权贵,卒后追赠太常的孔琳之;还有召为谏议大夫兼皇太子侍读,精通地理,本末详明,为人称善,后再三上表请辞,德宗恩准,以太子宾客赐紫金鱼袋离任返乡的孔述睿,等等。

第二个时期,四十二代孙孔桧避居浙江平阳。  后梁乾化元年(911),孔子世家遭遇一场劫难,孔府家丁孔末起乱,杀泗水令、孔子四十二代孙孔光嗣。孔光嗣堂兄孔桧于后唐庄宗同光二年(924)避乱至浙江温州平阳,以“教授生徒为业”,后居平阳白石街。孔桧有三子:孔演、孔涣、孔泗。16年后,孔桧携孔泗再隐居瑞安大日里,卒后葬瑞安静水山后。

孔桧来平阳至今已有1000余年,世称“孔子世家浙江平阳派”,繁衍人丁近20万。孔桧后裔分布:一支孔演之后主要居住在平阳;二支孔涣子孙主要在江苏高淳、溧阳,湖北阳新及河南邓县等地;三支孔泗子孙除在温州以外,还在安徽庐江、江苏江阴和吉林等地。

第三个历史时期,北宋灭亡,南宋建炎三年(1129),宋高宗南渡,孔子四十八代孙、衍圣公孔端友与族长孔传等扈跸南渡。高宗念其忠诚,赐家衙州。从此孔端友和孔传居衢州,并建家庙,繁衍生息,发成望族。是为}L氏南宗。相随南渡的孔裔亦寓衢州或浙江各地。

衍圣公、四十八代孙孔端友之后,有四十九代玢,字锡老,绍兴二年(1132)袭封;五十代捂,字季绅,绍兴二十年(1150)授承奉郎,袭封;五十一代文远,字绍先,宋光宗绍熙四年(1193),袭封;五十二代万春,字耆年,宋理宗宝庆二年(1226),袭封;五十三代洙,字思鲁。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奉召赴阙,载封奉祀。洙以庙墓在衢,让爵予曲阜宗弟孔治。

从此衢州南宗失爵。直到五十九代彦绳,字朝武,经衢州知府沈杰奏请,弘治六年(1493),皇上准以孔洙直系嫡孙彦绳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是为孔氏南宗再受袭封之始,从此以南宗嫡长继承制度沿袭。

民国2年(1913)2月20日,袁世凯以大总统身份颁布《崇圣典例》,规定:“圣贤后裔旧有五经博士等世职,兹均改为奉祀官、世袭、主祀。”如此,七十三代孔庆仪的翰林院五经博士改为“大成至圣先师南宗奉祀官”。民国13年(1924)4月,七十四代孔繁豪接任“南宗奉祀官”。民国37年(1948),七十五代孔祥楷任“南宗奉祀官”。新中国成立后,再无沿袭,于是孔祥楷成了大陆孔子子孙最后一任“奉祀官”。P2-4

序言

35篇文章,叠起来有七八厘米厚的手写文稿,静静地摆在我面前,电脑里存着数次修改后的文稿。撰写《孔子后裔在浙江》一书,历时两年,终于画上了句号。时在2013年6月1日。呵,今天是六一儿童节,我也像儿时那般开心地乐一会吧!

山水江南,诗画浙江。

浙江地处我国东南沿海,东临东海,南接福建,西连江西、安徽,北与上海、江苏接壤。土地面积10,18万平方公里,现有人口逾5600万。

浙江是我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也是吴越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浙江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人杰地灵,被誉为“丝绸之府,鱼米之乡,文物之邦”。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浙江大地一派欣欣向荣,为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浙江各族人民,正在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勤劳,建设美好的家园,创造幸福的生活。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文明古国,几千年来,人口不断繁衍、迁徙,姓氏也随之增加,仅《中华姓氏》中收录的姓氏已逾6300个,这是中华民族一个特有的文化现象。浙江也一样,众多的姓氏分布在浙江各地。本书将介绍孔子后裔在浙江主要世系及其繁衍生息的脉络。

驱使我撰写《孔子后裔在浙江》的缘由,主要有三:

首先,我从小受儒家文化的启蒙。记得上学的第一天,我曾懵懂中随着老师拜过孔夫子像。上学后,慢慢地知道孔夫子是2500多年前的一位思想家、教育家。后来,我还学过“子日”。从读书上学开始,学校里、社会上、生活中,接受的教育里,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社会主义新思想结合在一起,对我们这一代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是,我1990年1月至1995年5月曾在衢州工作,任市长、市委书记,有缘走近孔氏南宗。我逐步了解到北宋灭亡后,建炎三年(¨29)南宋皇帝高宗避难临安(今杭州),孔子后裔在衍圣公、四十八代孙孔端友和族长孔传率领下,扈跸南渡,高宗念其忠诚,赐家衢州,并建立家庙的这段历史。如今大批孔裔散居浙江各地,他们在浙江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他们成了浙江人。同时,他们将老祖宗的思想和宗义族规融入浙江的文化之中。1991年10月我在衢州市人民政府市长任上,衢州市人民政府与中国孔子研究基金会、浙江省社科联共同发起,在衢州市召开了“儒学及浙江文化研讨会”。我任上还邀请孔子七十五代孙、最后一代孔氏南宗奉祀官、时任沈阳黄金学院副院长的孔祥楷回到故乡工作。我与衢州有感情,也与孔氏南宗结了缘。

三是,我自幼爱好书法、篆刻和文学。高中毕业时本当报考文科,由于某种原因,改变报考文科类的初衰,而改考理工科,入浙江大学机械系就读。但是文学的爱好伴我人生,工作时如此,如今离开工作岗位、开始积极的休闲生活后亦是如此。我乐于笔耕,赋闲以来连续写作出版了《岁月金兰》、《饮马衢江》、《骋驰浙江》和《求学路上》四本散文集。孔子后裔徙居浙江及儒学在浙江的传播,已成了浙江文化的一部分,了解它,梳理它,记写它,应是一件有意义的事。同时,也是响应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文化大省”号召的实践和尝试。

确定选题后,我跑图书馆、博物馆查阅资料,到省内孔子后裔主要的集居地考察、寻访,还向有关专家学者求教。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重新作了梳理、求证和归纳。

据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年出版的《孔子世家谱》记载,孔子后裔遍居全国各地、世界各国,已逾百万人。在浙江也有众多孔裔。如此大范围内徙居的众多孔裔。我不可能一一记述。本书旨在理清浙江孔裔的主要宗派、支系脉络及分布情况。

为此,我抓住“三个重”来写,即:重要的历史时期;重要的历史事件;重要的历史人物。这在本书首篇内我作了叙述。

我如是写就本书,只是试图如实记写孔子后裔在浙江的一段史实。

2011年3月,《求学路上》出版,稍事休息,我便开始创作本书。两年里,不管是查询资料、寻访孔裔,还是撰写文稿的过程中,得到了各方面的支持和帮助。在上海图书馆、浙江图书馆、嘉业堂藏书楼、天一阁博物馆、衢州市档案馆、衢州市博物馆、绍兴市图书馆、磐安县图书馆等处查询资料时,他们给我提供了很多方便。在寻访孔裔的过程中,有的地方甚至一地三访,各地的有关单位和我的交通系统同仁、我的朋友,往往都帮助先行查找、联系,使我的寻访变得顺利、有效。所到之处,所访之人,他们都很认真、热情地介绍情况、提供资料。初稿形成后,我尽可能地让当事者审阅,他们亦都能认真审阅,提出宝贵的修改意见。省交通运输厅科教处处长吕新龙、厅办公室原主任王彬帮助审阅全部书稿。凡此种种,我不会忘记他们对我的帮助!

在此我要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帮助完成本书创作的领导、同仁、朋友,还有为我创作多留时间的妻子,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追溯孔子后裔迁徙和生活在浙江的历史,时间跨度大,涉及人数多,记述时难度较大,既不可能一一都涉及,也难免有疏漏之处;加之我水平有限,形成的文字定有诸多差错和不足。恳请专家学者、广大读者不吝赐教、指正。

2013年7月于杭州宝石斋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1 17: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