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中国国际收支失衡及其应对研究
分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作者 姜凌
出版社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姜凌编著的《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中国国际收支失衡及其应对研究》结合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下全球经济失衡的国际背景以及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的特点,密切关注由美国次贷危机演变的国际金融危机的新变化,通过国际因素和国内因素两个层面的分析,对导致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和机理作了较为深入的剖析,并就促进我国国际收支的大致平衡,侧重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完善反周期政策等视角提出了较为系统且具有现实意义的对策建议。

内容推荐

全球经济失衡是困扰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国际收支的失衡也是我国宏观经济平稳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近年来,我国的国际收支保持着比较大的顺差,2008年达到4451亿美元;此后,尽管美国金融危机和西方国家主权债务危机,特别是欧洲国家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使得我国的主要贸易对象——发达国家需求市场萎缩、对外投资下降,但2009年我国经常项目顺差、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仍分别达到2971亿美元和1448亿美元;2010年这两项指标更达到3054亿美元和2260亿美元,分别较上年增长17%和25%。尽管2012年,我国国际收支资本和金融项目出现近年来少见的逆差1173亿美元,但扣除经常项目顺差2138亿美元,国际收支顺差仍为965亿美元。国际收支顺差的持续增加,导致我国的外汇储备余额由2008年年末的1.95万亿美元,急剧增加到2011年年底的3.181万亿美元;尽管到2012年年末该指标增长势头有所放缓,但仍高达3.31万亿美元,与上年相比,全年外汇储备增加约1300亿美元。国际收支顺差和外汇储备资产的大幅增长,加剧了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和国际贸易摩擦,不利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加快结构调整进程,亦增加了宏观经济调控的复杂性和难度,使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受到削弱。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已经成为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实现经济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

党中央、国务院对解决国际收支不平衡问题高度重视。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采取综合措施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提出“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推动对外贸易平衡发展”。在全球经济失衡的背景下,中国如何调整相应政策,以适应世界经济变化,改善贸易收支顺差,保持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姜凌编著的《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中国国际收支失衡及其应对研究》结合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下全球经济失衡的国际背景以及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的特点,密切关注由美国次贷危机演变的国际金融危机的新变化,通过国际因素和国内因素两个层面的分析,对导致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和机理作了较为深入的剖析,并就促进我国国际收支的大致平衡,侧重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完善反周期政策等视角提出了较为系统且具有现实意义的对策建议。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中国国际收支失衡及其应对研究》注重各章节之间的内在逻辑性,根据研究问题的需要,综合运用了现代经济学的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归纳与演绎相结合、历史分析与比较分析相结合等方法。同时,从文献研究入手,在充分运用国际收支理论的结构分析法、货币分析法,收集整理相关经济统计资料的基础上,利用计量经济模型分析强化了实证研究,不仅考察了某个时点的国际收支平衡状况,而且还从时间序列的角度考察国际收支的动态变化过程。就实现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的对策建议而言,本书结合全球经济失衡的国际背景,对于经济周期变化与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对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就促进我国国际收支大致平衡的对策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分析,注重理论的可解释性,思路对策的合理性。从内容安排上看,本书共分为五个部分,其主要安排如下:

第一部分,首先系统分析了经济全球化及国际收支失衡的国际背景、全球经济失衡的主要特征、形成原因及其对世界经济产生的深远影响。接着分别就全球经济失衡的原因、国际收支失衡的可持续性、解决国际收支失衡的对策建议等方面的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展开评述,为本书进一步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角度,深化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条件下国际收支平衡及其调节理论与政策的研究打下基础。

第二部分,依照我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从总量、结构与特点等方面结合项目的变化趋势及历史演进对经常项目与资本和金融项目进行深入分析,以对我国的国际收支情况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和评估。在此基础上系统分析了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现状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深层次影响。

第三部分,从导致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的国际因素层面考察,分析在全球经济失衡的大背景下,国际产业结构的调整、国际资本的流动、当代国际货币体系下美元的地位,以及美国金融危机和欧美主权债务危机等对我国国际收支的影响。另外,由于我国国际收支顺差主要表现为经常项目的贸易收支项目,美国是典型发达国家,并且是我国对外贸易主要顺差大国,因此本部分运用计量模型进一步实证分析了美国产业结构调整对中美贸易收支的影响;并结合欧美主权债务问题,特别是美国量化宽松政策所引致的国债上限危机及违约风险,以及国际评级机构相继下调欧美国家主权信用评级所带来的影响,作了初步探索。

目录

1.引言及文献综述

 1.1 国际收支失衡的背景——经济全球化

 1.1.1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及基本特征

 1.1.2 经济全球化的性质及其社会经济后果

 1.1.3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收支失衡

 1.2 国际收支失衡的背景——全球性经济失衡

 1.2.1 全球经济失衡的主要特征

 1.2.2 全球经济失衡的主要原因

 1.2.3 全球经济失衡的经济影响

 1.3 相关的理论文献综述

 1.3.1 全球经济失衡的原因

 1.3.2 关于国际收支失衡的可持续性

 1.3.3 关于解决国际收支失衡的对策建议

 1.3.4 对现有研究文献的评述

2.全球经济失衡下的中国国际收支及其经济影响

 2.1 我国国际收支的基本现状

 2.2 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情况分析

 2.2.1 我国经常项目差额的历史回顾

 2.2.2 我国经常项目顺差的特点

 2.3 我国国际收支资本与金融项目情况分析

 2.3.1 我国资本和金融项目差额的历史回顾

 2.3.2 我国资本与金融项目顺差的特点

 2.4 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现状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深层次影响

 2.4.1 双顺差使我国被动持有大量外汇储备,阻碍了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2.4.2 双顺差增加了国际贸易的摩擦,影响到我国对外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2.4.3 双顺差对投资和出口的高度依赖,使得我国面临的经济风险增大

 2.4.4 双顺差产业发展模式,不利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的优化

3.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的国际因素分析

 3.1 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和国际分工深化与我国国际收支失衡

 3.1.1 国际产业结构调整趋势分析

 3.1.2 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对我国国际收支失衡影响的路径

 3.1.3 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对我国国际收支失衡影响的实证分析——以中美贸易为例

 3.2 国际资本流动与我国国际收支失衡

 3.2.1 国际资本流动对经常账户的影响

 3.2.2 国际资本流动对资本与金融账户的影响

 3.2.3 国际资本流动对储备账户的影响

 3.2.4 国际资本流动对净误差与遗漏账户的影响

4.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的国内因素分析

5.促进我国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的对策思路

参考文献

后记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2:1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