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浮缘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石微娜
出版社 安徽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石微娜所著的《浮缘》描写的是三个人的传奇:一个平民中走出千万富翁的财富传奇;一个玉镯断成两截的爱情传奇;一个没有赢家的情感传奇。

这部都市题材的长篇小说从三个医科大学同学的人生、事业、情感轨迹,折射出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巨大时代变迁,也透视出色彩丰富的社会风貌与市井图。作品内容丰富,文字流畅,有一定的可读性。

内容推荐

石微娜所著的《浮缘》是一本描写现代都市白领事业发展、个人成长和情感纠葛的长篇小说。二十年前医科大学相知相恋的三个同学,在毕业分配的时候,选择了不同的人生道路并经历了各自坎坷的情感历程。三人重聚首后,本以为缘分已尽,后来才知道:爱是没有代价的携手,是一份比天大的责任……

《浮缘》情节跌宕起伏,有商战中的投机狡诈,黑社会里瞬息万变的血腥屠杀,官场中顺理成章的权钱交易、权色交易,情感中的卿卿我我,可以视作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一部演变史、一幅市井图。

试读章节

潘玉萍坐在妈妈的床前,眼睛盯着悬挂在支架上的那只输液瓶,病房里很安静,她仿佛能听见液体滴进妈妈体内的声音。这是1973年早春的季节,春的绿色并不急于撩开那温柔的面纱,而任凭冬的寒风肆无忌惮地吹着。瑟瑟的寒风中,那些早已变形而无法关紧的门窗,像打摆子的病人般卖力地抖动着身躯,屋顶上压着茅草的小青瓦也发出了噼噼啪啪的响声。

潘玉萍是个二十二三岁的姑娘,圆脸上一双不大的眼睛,中等身材,臀部较宽大,因而显得壮实,背后两条粗黑的大辫子,额上的刘海总要遮住眼睛。

妈妈的病情恶化了,几天前她因哮喘病发作,被人们抬到了公社卫生院。这卫生院是旧时的一座庙宇,进了大门有一个小小的四合院,土坯墙、茅草顶的房子,空荡荡的院子里是几根晾衣服的铁丝。物质生活虽然贫乏点,精神世界却是富有的,但见白天还要开灯的病房里,那坑坑洼洼的土墙上用红漆写的毛主席指示“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随处可见。让人温馨。

从潘玉萍记事起,妈妈就得了这哮喘病,发作最厉害时只能端坐在椅子上,这次抬到医院已经两三天没吃东西,只能靠每天输些葡萄糖。现在,妈妈嘴里不停地喊着爸爸的名字。起先潘玉萍觉得好笑,爸爸去世十几年了。上哪儿去找他呢?妈妈肯定是睡糊涂了!于是拼命地把她摇醒,反反复复地纠正她的错误。妈妈含含糊糊地答应着,瞬间又睡过去了,仍然继续着她的错误不说,还不停地打着哈欠,左一个右一个,好像疲劳得很。是的,妈妈是太累了。

爸爸是个小学教师,去世时妈妈才二十八岁。从此妈妈带着五个孩子,最大的潘玉萍七岁,最小的弟弟抱在手上喂奶。为了支撑起这个家,妈妈起早摸黑,白天在地里跟男人们一起干活,回到家里就是喂猪烧饭缝缝补补,每天都忙到深更半夜,日子过得清贫倒还安静。

现在,玉萍兄妹五人总算长大成人了,但妈妈的病却一年年加重。看着病床上她蜡黄的脸、乌紫的嘴唇,玉萍一边抹着泪一边想,妈妈的病还能好起来吗?

潘玉萍是不能死心的,为了妈妈她觉得自己什么都能做。前几天,为了妈妈的医药费,她偷偷地跑到城里卖了一次血,现在放在她贴身口袋里的那二十元钱是她的底气。她不止一次盘算着,交了住院费和药费,钱就剩不下多少了,还要想办法再买点粮食,家里快揭不开锅了。怎样才能再弄点钱呢?没有人会借钱给她,这一点她很清楚,一是谁也不会把钱扔给这孤儿寡母;二是大家一样穷,前庄后庄的乡里乡亲们一把能掏出几块钱?那可是比登天都难!想到这里,姑娘的眉头皱得更紧了。

潘玉萍只顾想着自己的心事,猛然间她发现妈妈的呼吸不均匀,嗓子里发出呼噜噜的痰声,她和妹妹潘玉琴放声痛哭起来。听到哭声,病房外立刻就围了一大群人,而且这人墙越来越厚,并缓缓地向病房内移动着,把个小小的病房围得水泄不通。没有人说话,人们眼睛里流露出的是同情,但更多的是冷漠。

闻声而至的医生迅速给妈妈打了一针,又做了人工呼吸,这一切起效不大,妈妈嗓子里呼噜噜的声音仍然不绝于耳。有人小声嘀咕:“她还有事要交代!”潘玉萍抬头看了那人一眼,刚要说话,一个威严的声音传了过来:“不要在这儿看热闹,有活的去干活,没事的也不要在这儿挡别人的路!”人们立刻闪出了一个过道,随之就知趣地散去了。

“王叔叔!”听到说话的声音,姐妹俩哽咽着向来人招呼,那人微微地点头并快步向姐妹俩走来。他叫王世平,近五十岁的年龄,矮个子,皮肤黝黑,精巴干瘦,穿了件皱巴巴的藏青色中山装,头上是顶褪了色的藏青色呢子帽,右耳朵根上夹了根香烟。这身赵本山行头,其实是当年标准的公社干部形象。推算起来,赵本山那会儿还没有资格穿这样的衣服,所以他老惦记着,上台就拿这身行头说事。

王世平一言不发,径自走到病床边,他握紧妈妈的手轻轻地摇摇,也怪,妈妈呼噜噜的痰声没有了她咽下了最后一口气。他又帮着医生合上了妈妈微微张开的嘴和没有闭拢的眼睛。医生们用非常尊敬的口吻向王世平汇报着:“王主任,我们已经尽到了最大的努力!”  这位当年的最高地方长官王世平主任也不难为医生,没做什么指示,只是很认真地点了点头,随后在王世平的示意下,玉萍和他一起走出了病房。两人面对面地站到那小小的四合院里时,看着泪水涟涟、满面愁容的姑娘,王世平用力擤了一下鼻涕,很没形象地掏出一个皱巴巴的手帕擦了一下。在把手帕重新装回口袋时,他从中山装贴身的口袋里掏出了十元钱,这钱对折再对折,带着他的体温,带着淡淡的烟草味,塞进了玉萍的手里。

玉萍本想拒绝,但终于忍住了,她知道,王叔叔——这个中国政坛上最末一级官员现在把钱给了她,这个月就只能抽点烟末子了。可她也没有办法,她太需要钱了,妈妈没有一件像样的衣服,总得有口薄棺材吧!

王世平和爸爸是同学又是同乡,爸爸因出身不好最终留在农村,做了名小学教师,离世已近十五年。而王叔叔在省城工作,因为相貌不佳,所谓“高不攀低不就”,至今还没成家。现在下放回了老家,担任公社革命委员会主任,在当地也是一名能呼风唤雨的人了。因为和爸爸是同学的关系吧,再加上他打心眼里同情这孤儿寡母,就常去玉萍家看看,难免招来一些闲言碎语。但玉萍一家人和王叔叔都没把这事放在心上,“不做亏心事,不怕半夜鬼敲门”,中国人信奉的是这古老的格言。

人们说着说着,看看这家人老的病得要死,小的还是群孩子,确实也安不上个把儿,自然也就不说什么了。这样,王叔叔到玉萍家走得更勤了,自从妈妈住院,王叔叔又成了公社卫生院的常客。

现在,王世平把钱塞出去后像完成了一个任务,在潘玉萍泪眼婆娑的注视中转身,径自向卫生院的大门口走去,把她一人独自留在了院内。快要走出大门时,他突然停住脚步,重又转过身来,郑重地对玉萍说:“公社党委已做出决定,让你去上大学!”

这时玉萍仍沉浸在悲痛中,甚至没有听清王世平在说什么。在他的提醒下,她模模糊糊地想起两个多月前,全国的高等院校恢复招生了!这是特殊年代教育革命的一个重要举措,学生不是来自于高中毕业生,而是来自于工人、农民和军队,史称“工农兵学员”。  当时公社有两百多个下放学生,上大学的名额只有三个,那可真是百里挑一啊!玉萍所在的小组就有好几个人报了名,玉萍也跟在后面报名,但大家都没有什么把握。玉萍属于回乡知识青年,而且最要命的是她出身不好,按理说怎么也轮不到她的。可潘玉萍之所以敢于报名,其实自己也是有优势的!

P3-5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16:2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