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泉民所著的《移植与嬗变——西方合作经济思想在近代中国的境遇》以思想史为研究取向,想要达到的理想目标自然也是思想史。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所说的“思想史”,并非是传统意义上的思想史,而是通过考察群体的观点以及某种思想产品的缘起和社会影响,探讨思想的相互关联的结构、思想交流手段对思想产品的重要性等。
赵泉民所著的《移植与嬗变——西方合作经济思想在近代中国的境遇》讲述合作经济学说及其经济制度,奠基于西方的市场经济社会和个人主义。20世纪初,随着西学东渐深入,特别是西方经济学传入,西方合作经济学说也被视为一种“在经济学中寻找”社会变迁“终极原因”的思潮而引入中国。而且,其与当时的主流意识形态——民生主义相交融,终使合作经济制度成为实现“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的一种工具而得以扩散。同时,在合作经济制度本土化过程中,学界围绕着合作事业推进路线和模式、合作社性质定位、合作社经营管理及合作金融等诸多问题进行了富有建设性的争论。《移植与嬗变——西方合作经济思想在近代中国的境遇》中本质上而言,这些争论的深层次原因不外乎西方的合作经济理论及制度对中国社会的适用性问题。
然事实上,从当时人们的合作经济思想演化的内在逻辑来看,他们更多地是想把西方市民社会中既成的“模式”——合作经济制度直接“嫁接”到中国的“乡民社会”之上,这一“模式”缺少与之相应的制度运行环境,毋庸置疑造就了理论与社会现实及文化之间的紧张关系,最终带来的是合作经济理念与“依附性”社会的二律背反。
导论
第一章 西方合作经济学说疏义
第一节 西方合作经济学说兴起的背景分析
第二节 近代西方的合作经济学说
第三节 西方合作经济理论演进的趋势
第二章 西方合作经济学说的东渐与流播
第一节 新学的兴起与西方合作经济学的传入
第二节 “主义”话语与知识界合作主义思潮的勃兴
第三节 合作主义——力图“在经济学中寻找”中国社会变迁“终极原因”的思潮
第三章 合作经济理念的“合法性”基础:与主导意识形态——民生主义交融
第一节 合作经济理念的“民生主义化”——以薛仙舟的《全国合作化方案》为中心
第二节 三民主义的“合作化”——国民党人对合作经济理念的接纳与认同
第三节 合作事业:实现民生主义的经济政策
第四章 合作经济制度本土化过程中的论争
第一节 合作经济制度之推进路线:“合作运动”抑或“合作政策”
第二节 本位合作经济制度中合作社的发展模式的选择
第五章 “自有、自治、自享”之基础——合作金融制度的建设思想
第一节 合作社资本供给机制问题的检讨与思考
第二节 对建立健全合作金融制度的理论探讨
第六章 建立与完善合作社发展运行机制之理念
第一节 合作社组织的法人治理制度思想
第二节 合作社经营目标的实现机制思想
第七章 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张力:对中国合作经济困境的诠释——基于市民社会的逻辑
第一节 合作制经济困境内蕴之一:市场化力量的缺失
第二节 合作制经济困境内蕴之二:传统集体主义文化与无机群体意识的掣肘
第三节 合作制经济困境内蕴之三:二重社会制度结构的困厄
第四节 合作制经济困境内蕴之四:关系信任与有限合作
结语 合作制经济理念与依附性社会的二律背反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