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濒湖脉学白话解(第5版)/中医歌诀白话解丛书
分类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作者 刘文龙//刘兴仁//张保春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濒湖脉学》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编著。李氏采撷各家论脉精华,归纳成27种脉象,并将脉象、相类脉鉴别、脉象主病等,用韵语文体编成歌诀,读之朗朗上口,易诵易记,是后世学习脉学的良好读物,为历代医家所推崇。但由于韵文歌诀所限,文词简约,读之难以深悟。为方便读者学习,人民卫生出版社于60年代出版了《濒湖脉学白话解》一书。该书刊行后,深受读者欢迎,已二版24次印刷,印数达300余万册。为满足现代读者要求,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教研室对本书进行了第三版修订。新版恢复原著面貌,语译部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更方便读者学习记诵,为初学中医、西医学习中医者的良师益友。本书由刘文龙编著。

内容简介

《濒湖脉学》是中医脉学专著中的一部名著,为明代著名医家李时珍所撰。刘文龙编著的《濒湖脉学白话解(第5版)》由七言脉诀和四言举要两部分组成。用歌诀形式,依照体状诗、相类诗、主病诗的次序,具体表述27种脉的形状、部位、频率、节律特征等。全书以韵语文体编成歌诀,朗朗上口,易于诵记,是初学中医脉学的入门读物。由于所著用韵语文体,文辞简约,读之难以深悟。为此,人民卫生出版社于20世纪60年代就出版了《濒湖脉学白话解》一书,深受读者欢迎,屡印不衰,已成为最经典中医歌诀白话解之一。为使原著更好地适合现代读者阅读需要,我社对《濒湖脉学白话解》一书进行了多次修订,现已至第5版。本次修订在4版基础上,更为详尽地进行注释、语译,以期准确反映原文主旨。《濒湖脉学白话解(第5版)》内容全面,通俗易懂,是现代研究脉学不可多得的一本好书,可供广大中医爱好者、中医工作者学习参考。

目录

《濒湖脉学》歌诀辑录

一、七言脉诀

二、四言举要

濒湖脉学白话解

一、七言脉诀白话解

(一)浮(阳)

(二)沉(阴)

(三)迟(阴)

(四)数(阳)

(五)滑(阳中阴)

(六)涩(阴)

(七)虚(阴)

(八)实(阳)

(九)长(阳)

(十)短(阴)

(十一)洪(阳)

(十二)微(阴)

(十三)紧(阳)

(十四)缓(阴)

(十五)芤(阳中阴)

(十六)弦(阳中阴)

(十七)革(阴)

(十八)牢(阴中阳)

(十九)濡(阴)

(二十)弱(阴)

(二十一)散(阴)

(二十二)细(阴)

(二十三)伏(阴)

(二十四)动(阳)

(二十五)促(阳)

(二十六)结(阴)

(二十七)代(阴)

二、四言举要白话解

(一)脉的生理

(二)脉气行血

(三)重视寸口脉诊及呼吸和血行的关系

(四)寸口脉的分部及持脉要点

(五)三部的脏腑分属及男女脉象之异

(六)诊脉方法及诊断意义

(七)五脏平脉

(八)四时平脉

(九)脉贵有神

(十)辨表里寒热的四纲脉

(十一)辨四纲脉的相类脉及长短脉

(十二)诸脉主病

(十三)脉症阴阳顺逆

(十四)外感风寒暑湿的脉象

(十五)脉象变化与病情预后

(十六)饮食劳倦内伤诸疾的脉象及预后

(十七)咳喘的脉象与预后

(十八)劳极诸虚、失血、瘀血的脉象及预后

(十九)遗精、白浊、三消的脉象及预后

(二十)二便不畅的脉象

(二十一)癫狂痫的脉象及预后

(二十二)喉痹脉象及预后

(二十三)眩晕头痛的脉象

(二十四)心腹痛、腰痛、脚气等脉象及预后

(二十五)痿、痹的成因及脉象

(二十六)五疸的脉象及预后

(二十七)胀满的脉象及预后

(二十八)痈疽的脉象及预后

(二十九)妇人妊产的脉象及预后

(三十)诊小儿脉

(三十一)奇经八脉病变的脉诊

(三十二)平人无脉

(三十三)真脏脉的脉象及意义

精彩书摘

一、七言脉诀 

浮(阳)浮脉,举之有余,按之不足(《脉经》)。如微风吹鸟背上毛,厌厌聂聂(轻沉貌),如循榆荚(《素问》)。如水漂木(崔氏)。如捻葱叶(黎氏)。(浮脉法天,有轻清在上之象。在卦为乾,在时为秋,在人为肺,又谓之毛。太过则中坚旁虚,如循鸡羽,病在外也。不及则气来毛微,病在中也。《脉诀》言:寻之如太过,乃浮兼洪紧之象,非浮脉也。)【体状诗】浮脉惟从肉上行,如循榆荚似毛轻。三秋得令知无恙,久病逢之却可惊。 

【相类诗】浮如木在水中浮,浮大中空乃是芤。拍拍而浮是洪脉,来时虽盛去悠悠。浮脉轻平似捻葱,虚来迟大豁然空。浮而柔细方为濡,散似杨花无定踪。 

(浮而有力为洪,浮而迟大为虚,虚甚为散,浮而无力为芤,浮而柔细为濡。) 

【主病诗】浮脉为阳表病居,迟风数热紧寒拘。浮而有力多风热,无力而浮是血虚。寸浮头痛眩生风,或有风痰聚在胸。关上土衰兼木旺,尺中溲便不流通。 

(浮脉主表,有力表实,无力表虚,浮迟中风,浮数风热,浮紧风寒,浮缓风湿,浮虚伤暑,浮芤失血,浮洪虚热,浮散劳极。) 

沉(阴) 

沉脉,重手按至筋骨乃得(《脉经》)。如绵裹砂,内刚外柔(杨氏)。如石投水,必极其底。 

(沉脉法地,有渊泉在下之象,在卦为坎,在时为冬,在人为肾。又谓之石,亦日营。太过则如弹石,按之益坚,病在外也。不及则气来虚微,去如数者,病在中也。《脉诀》言缓度三关,状如烂绵者,非也。沉有缓数及各部之沉,烂绵乃弱脉,非沉也。) 

【体状诗】水行润下脉来沉,筋骨之间软滑匀。女子寸兮男子尺,四时如此号为平。 

【相类诗】沉帮筋骨自调匀,伏则推筋着骨寻。沉细如绵真弱脉,弦长实大是牢形。(沉行筋间,伏行骨上,牢大有力,弱细无力。) 

【主病诗】沉潜水蓄阴经病,数热迟寒滑有痰。无力而沉虚与气,沉而有力积并寒。 

寸沉痰郁水停胸,关主中寒痛不通。尺部浊遗并泄痢,肾虚腰及下元痫。 

沉脉主里,有力里实,无力里虚。沉则为气,又主水蓄,沉迟痼冷,沉数内热,沉滑痰食,沉涩气郁,沉弱寒热,沉缓寒湿,沉紧冷痛,沉牢冷积。) 

……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4 11:4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