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道观寻幽/沧桑河山
分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作者 张晓虹
出版社 长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道观寻幽》一书由张晓虹著,其实,我们今天能考察、观赏到的其他自然遗产和历史文化遗存,无论是巍巍五岳、浩浩四渎、淼淼五湖、茫茫大漠,还是通都大邑、宫阙楼台、金城雄关、巨津广梁、邮路驿站、古刹名寺、洞天福地,了解它们的历史地理背景,不仅能了解历史,理解文化,掌握知识,也增添了无穷的乐趣。

内容推荐

《道观寻幽》一书由张晓虹著,本书从中国道教的历史入手,充分揭示道教营造下的宗教圣地所呈现出的文化形态。在道教中,号称有三山五岳及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由此可见道教圣地的数量。另一方面,这些遍布神州的无论是洞天还是福地,其分布与形成都与中国历史、尤其是道教发展的历程息息相关。

《道观寻幽》适合大众阅读。

目录

序言

引子

第1章 真元妙道——道教的历史

 灵光初现——早期的黄老道

 黄天当立——东汉时期的太平道

 正一盟威——东汉末年的道教

 清虚幽玄——魏晋南北朝

 时期的道教

 终南捷径——隋至盛唐

 时期的道教

 符篆斋仪——盛唐到南宋

 时期的道教

 真一玄教——金元明清

 时期的道教

第2章 天地宫府——道教仙山体系

 真灵位业——道教神学地理概说

 瀛海仙苑——洞天福地的渊源

第3章 五岳朝宗

 造化钟神秀——泰山

 苍苍人紫冥——衡山

 落照在峰端——嵩山

 此处是仙乡——华山

 岩峦叠万重——恒山

第4章 洞天胜境

 此是高真成道处——武当山

 林间幽鸟恐成仙——茅山

 仙经最说青城峰——青城山

 夜上天坛月边宿—一王屋山

 玉殿珠楼空翠微——龙虎山

 吴汉神仙两道场~阁皂山

 海角天涯名景胜——崂山

 云横九派浮黄鹤——庐山

 嵯峨玉观隐千年——齐云山

 六六奇峰翠插天——武夷山

 随处寻幽意欲仙——天台山

 四百峰峦朝紫府——罗浮山

 重峦碧嶂插遥天——终南山

 揽胜唯依碧岫边——崆峒山

试读章节

灵光初现——早期的黄老道

在道教形成之前,流行在社会上的主要是方仙道,之后才是道教的早期形式黄老道。

大约在战国中期的齐国,经济繁荣昌盛,学术流派林立,形成了赫赫有名的稷下学派。黄老学正是起源于这一时期的齐国,他们习得黄老道德之术,并发挥旨意,形成了稷下黄老学派。由于学术思想非常活跃,逐渐形成了一个规模可观的学术队伍,并历经秦汉之际的战乱而生生不息。

汉初,黄老学的主流是帝王南面之术和阴阳五行思想,但潜流却是神仙思想。受生活环境的影响,燕齐地区的神仙家一直非常活跃。最初兴盛于齐地的黄老学,不免杂糅了不少神仙思想。汉武帝时,为迎合武帝长生不老的愿望,方士们更是以黄帝附会神仙学说,将神仙学与黄老学捏合在一起。当时,但凡言神仙者大都托名黄帝。不过,二者的真正结合却是在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在历经了汉宣帝“复兴神仙方术”漫长的历史过程,直到东汉桓帝时(147~167),黄老道才真正形成,并正式见诸史籍。《后汉书·王涣传》中就记载了延熹年间(158~167),桓帝事黄老道,毁掉诸房祀的事迹。桓帝不仅公开承认黄老道,并且事老子甚谨:一年内竟两次派宦官到苦县祭祀老子,这还不够,还在濯龙宫内专门祭祀黄帝与老子。正是由于东汉时黄老道流行于全国,因此张角才能利用黄老道成功地发动撼动东汉王朝统治的黄巾大起义。事实上,在黄老学和方仙道的结合过程中,方士化的儒生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尤其是今文学派的谶纬之学推动了黄老道的形成与流行。而在那个时代谶纬之学是东汉宫廷与上流社会的时尚。

可惜的是,这一时期的黄老道与方仙道一样,并没有形成系统的教义和宗教理论,宗教组织也比较松散,故我们还是认定它为道教的前身,离真正的道教还有一段不小的距离。

黄天当立——东汉时期的太平道

汉顺帝时,琅琊郡人宫崇向朝廷奉献了一部多达170卷的《太平青领书》。这本书据说是他的师傅于吉在曲阳泉水上所得的神书,内容以阴阳五行为主,但多巫觋杂语。尽管此时东汉的各代皇帝信奉黄老之道,但朝廷仍因为此书妖妄不仅没有公布,而是收藏在宫廷之内。可以想象,这本书内容有多么的荒诞。

但朝廷藏匿此书的企图显然没有得逞,因为,巨鹿人张角不知从什么渠道获得了《太平青领书》。张角读完此书后,大喜过望,发现其中的宗教政治思想非常符合他本人的想法。很快,张角就利用《太平经》,于东汉灵帝的熹平年间(172~178)创建了太平道,他本人自封为“大贤良师”。张角创立了太平道后,大规模地收养徒弟,并把他们培训成出色的“传教士”,在社会中广泛传播他们的黄老之说。当然,张角在具体操作上,并不书呆子气,而是采取非常世俗的做法:犯了错误要跪拜认错,生了毛病要用符水念咒。其中,恰巧有人竟然病愈康复,一传十,十传百,人们开始信服这一新生的教派。在乱世中,张角的“以善道教化天下”的做法,很快得到了人们的响应。十几年间,教徒竞达数十万人之多,遍及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

与以前的黄老道最为不同的是,张角将他的教徒组织起来:建置了三十六方,大方有万余人,小方也有六七千人,每方各立将帅加以统领。这些组织起来的教徒后来成为张角起义的主力。而张角在起义时所用的口号“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以及头戴黄巾,身着黄衣,都与他们所信奉的黄老道有关。

黄巾起义遭到了朝廷与地方势力的联手镇压,加之张角病死,其弟阵亡,太平道从此群龙无首,不再有所作为。但是随着教徒的流散四方,太平道也随之传播开来,后世民间秘密宗教——明教,尊张角为教主,显然应是太平道的余绪。

P013-016

序言

《沧桑河山》丛书于2007年出版后,颇受读者欢迎,现在经过作者的修订,即将再版了。作为主编,我自然感到欣慰,因为这说明了作者们的努力得到了读者的肯定,产生了预期的社会影响。这当然是全体作者和编者辛劳的结果,但更主要的,是因为这套书所要告诉读者的内容是大家所需要的,又是很容易接受的。

不久前,有网友在微博上问我,为什么古代一些关会起那么大的作用呢?难道真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吗?这样的问题,我不止一次被问过,特别是在现场。我到过中国大部分名关,还到过今天已在境外而在中国史上曾经赫赫有名的关隘,每次都会被同行者问到类似的问题。因为多数人到了现场都有些失望,甚至是大失所望——与他们读过的史书中的描述,与他们吟诵过的名句名篇,与他们想象中的雄关险隘差距太大了。记得2007年深秋,我们“重走玄奘路”的车队在-乌兹别克斯坦南行,在进入阿富汗的前一天途经铁门关。当我们停车摄影时,我甚至找不到一个稍显险要的地点,但见公路通过一个并不狭窄的山口,两边虽有逶迤的山岭,但并不陡峭,更谈不上巍峨。在公路两旁转了一圈,我甚至想象不出当初的关隘和城墙是建在哪里的。

如果我们从历史地理的角度加以观察和分析,这样的疑惑大多能迎刃而解。

在历史自然地理方面,由于地形、地貌、水文、植被、土壤、气候等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景观早已今非昔比。例如,由于河流改道或水源枯竭,原来的河道已起不到阻碍或防卫作用;因水土流失,沟壑发育,险峻的土峡深沟已成宽谷;原始植被消失后,山川一览无遗,已无藏身之地。

而历史人文地理方面的变迁更大,由于今天的人类所具备的能力已经远远超出了前人的想象,因此如果我们不能复原出当初的人文景观,站在当时人的立场,肯定是无法理解的。例如,用工业化后和热兵器时代的尺度去衡量古代的关隘等军事设施,似乎都不堪一击;当公路甚至高等级公路取代以往迂回曲折的道路,千年雄关早已被从顶越了。有的关城虽然不高,但要在一片戈壁荒漠上找到或制造一架梯子绝无可能,而如果要从数百里外运来,又谈何容易。长途用兵最难的还是粮食保障,一座关隘只要能阻滞敌军,即使他们毫发无伤,也会因为粮食耗尽而束手待毙,最终只能铩羽而归。

其实,我们今天能考察、观赏到的其他自然遗产和历史文化遗存,无论是巍巍五岳、浩浩四渎、淼淼五湖、茫茫大漠,还是通都大邑、宫阙楼台、金城雄关、巨津广梁、邮路驿站、古刹名寺、洞天福地,了解它们的历史地理背景,不仅能了解历史,理解文化,掌握知识,也增添了无穷的乐趣。

这就是我们希望提供给各位的,也是本套丛书再版的目的。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3 23:3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