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俊森主编的《大学基础化学实验(第2版)》继续保持第一版原有的加强与工程实践的联系、因材施教、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考虑学科之间相互交叉渗透等特点。此次修订对第一版的内容做了调整、充实和改编,进一步加强了与工程实践的联系,编写了一些新的应用性实验,如水中碱度的测定、溶解氧的测定等,并增加了部分附录内容及新型设备的使用方法。
本书实验主要包括:练习基本操作的实验;与化学理论教学内容有关的实验;培养科学研究能力的研究性、设计性及综合性实验。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大学基础化学实验(第2版高等学校教材) |
分类 |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化学 |
作者 | 吴俊森 |
出版社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吴俊森主编的《大学基础化学实验(第2版)》继续保持第一版原有的加强与工程实践的联系、因材施教、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考虑学科之间相互交叉渗透等特点。此次修订对第一版的内容做了调整、充实和改编,进一步加强了与工程实践的联系,编写了一些新的应用性实验,如水中碱度的测定、溶解氧的测定等,并增加了部分附录内容及新型设备的使用方法。 本书实验主要包括:练习基本操作的实验;与化学理论教学内容有关的实验;培养科学研究能力的研究性、设计性及综合性实验。 内容推荐 吴俊森主编的《大学基础化学实验(第2版)》在保证原四大化学实验基本教学要求的基础上,对实验内容进行了优化。本书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基础化学实验基本知识,分为绪论、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设备的使用、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实验中的数据表达与处理等,使学生能够较系统地掌握化学实验基础知识。第二部分是实验,共计56个,在选取实验项目时,考虑到学科之间相互交叉渗透,编写了与材料科学、生命科学及环境科学相关的应用性化学实验,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也有利于不同专业的学生使用。 《大学基础化学实验(第2版)》为高等院校化学、化工及近化学化工专业的实验教材,也可供从事化学实验工作或从事化学研究的工作人员参考。 目录 第一部分 基础化学实验基本知识 1 绪论1 1.1 基础化学实验课的教学目标1 1.2 基础化学实验课的学习方法1 1.2.1 实验预习1 1.2.2 实验操作及注意事项1 1.2.3 实验报告2 1.3 实验报告的基本格式2 1.4 基础化学实验的安全知识3 1.4.1 实验室规则3 1.4.2 安全防火措施3 1.4.3 中毒的预防及处理5 1.4.4 灼伤的预防及处理5 1.4.5 割伤的预防及处理5 1.4.6 水电安全6 1.4.7 实验室废物的处理6 1.5 化学试剂常识6 1.5.1 化学试剂的分类6 1.5.2 化学试剂的选用7 1.5.3 化学试剂的保管7 2 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设备的使用7 2.1 常用玻璃仪器及其使用7 2.2 部分常用玻璃实验装置13 2.3 玻璃仪器的洗涤与干燥13 2.3.1 玻璃仪器的洗涤13 2.3.2 玻璃仪器的干燥14 2.4 基本度量仪器的使用14 2.4.1 量筒14 2.4.2 吸管15 2.4.3 滴定管15 2.4.4 容量瓶17 2.5 分析天平的使用18 2.5.1 电光天平18 2.5.2 电子天平19 2.5.3 称量方法20 2.6 分光光度计的使用21 2.6.1 测定原理21 2.6.2 721型可见分光光度计21 2.6.3 722型可见分光光度计22 2.6.4 752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23 2.6.5 UV-2100型紫外分光光度计24 2.7 酸度计的使用24 2.7.1 工作原理24 2.7.2 25型pH计使用方法25 2.7.3 pHS-3C型精密酸度计的使用方法27 2.7.4 PB-10型酸度计的使用方法28 2.8 电位差计的使用28 2.8.1 工作原理28 2.8.2 ZD-WC精密数字式电子电位差计的使用方法29 2.9 DDS-307型电导率仪29 2.9.1 工作原理29 2.9.2 DDS-307型电导率仪的使用方法30 2.9.3 注意事项31 3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31 3.1 萃取和洗涤31 3.1.1 液-液萃取31 3.1.2 液-固萃取32 3.2 升华32 3.3 沸点的测定及校正33 3.3.1 测定方法与微量法装置34 3.3.2 装样34 3.3.3 测定34 3.4 简单蒸馏34 3.5 减压蒸馏36 3.6 简单分馏38 4 实验中的数据表达与处理38 4.1 误差分析39 4.1.1 系统误差的发现及消除39 4.1.2 偶然误差40 4.1.3 过失误差40 4.2 有效数字及其应用40 4.2.1 正确选用仪器 40 4.2.2 正确记录数据 40 4.2.3 正确表示分析结果 40 4.2.4 有效数字运算规则40 4.3 数据的精密度及其表示方法41 4.4 可疑值取舍41 4.5 标准曲线的回归分析41 第二部分 实验内容 实验一 氯化钠的提纯43 实验二 气体常数的测定44 实验三 醋酸电离常数的测定46 实验四 氧化还原反应与电极电势48 实验五 元素化学——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50 实验六 溶度积常数的测定——分光光度法测定碘酸铜的溶度积常数54 实验七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56 实验八 化学反应速率与活化能58 实验九 熔点的测定62 实验十 重结晶64 实验十一 醇、酚、醚的化学性质68 实验十二 醛和酮的化学性质70 实验十三 羧酸及其衍生物的化学性质72 实验十四 糖类化合物的化学性质74 实验十五 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化学性质75 实验十六 乙醚的制备76 实验十七 乙酸乙酯的制备77 实验十八 从茶叶中提取咖啡碱79 实验十九 葡萄糖酸钙的制备81 实验二十 滴定分析基本操作练习82 实验二十一 水中碱度的测定(酸碱滴定法)84 实验二十二 食醋中总酸量的测定85 实验二十三 酸试样中酸含量测定87 实验二十四 钢铁中碳硫含量分析89 实验二十五 镀液中Cl-及CN-的测定92 实验二十六 钾盐镀锌液锌含量及镀镍液中镍含量测定94 实验二十七 铝合金中铝含量测定95 实验二十八 自来水总硬度的测定97 实验二十九 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99 实验三十 高锰酸盐指数的测定(高锰酸钾法)100 实验三十一 水中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钾法)102 实验三十二 溶解氧的测定104 实验三十三 镀铬溶液中Cr(Ⅵ)及Cr(Ⅲ)测定106 实验三十四 合金钢中铬、锰的测定108 实验三十五 铜含量测定109 实验三十六 重量法测定镀铬液中H2SO4含量111 实验三十七 水中氯含量的测定112 实验三十八 电位法测定溶液的pH值114 实验三十九 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115 实验四十 生铁、铸铁、合金铸铁中硅、锰、磷、铜、钼、镍的联合测定118 实验四十一 燃烧热的测定121 实验四十二 原电池电动势的测定及其应用——电极电势的测定124 实验四十三 过氧化氢的催化分解126 实验四十四 溶胶电性的研究——电泳128 实验四十五 凝固点降低法测摩尔质量130 实验四十六 液体饱和蒸气压的测定132 实验四十七 二组分合金相图的绘制135 实验四十八 溶液表面张力的测定138 实验四十九 蔗糖的转化144 实验五十 电导及其应用149 实验五十一 碳钢阳极钝化曲线的测定154 实验五十二 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的制备157 实验五十三 环境化学实验——水中挥发酚的测定158 实验五十四 洗衣粉中活性组分与碱度的测定161 实验五十五 蔬菜中叶绿素的提取、分离和含量测定162 实验五十六 有机混合物的分离、提纯和鉴定163 附录 附录1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164 附录2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165 附录3 常用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167 附录4 配离子的稳定常数(温度293~298K,离子强度μ≈0)169 附录5 标准电极电势φ169 附录6 弱酸和弱碱的离解常数172 附录7 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298.2K)174 附录8 物质的溶解性表175 附录9 水的饱和蒸气压177 附录10 水的表面张力178 附录11 水的绝对黏度178 附录12 水的密度178 附录13 常用溶剂的物理常数180 附录14 不同温度下液体的密度181 附录15 常见离子及化合物的颜色182 附录16 常用基准物质183 附录17 常用试剂的配制184 附录18 常用指示剂及试纸的制备185 附录19 常用缓冲溶液及洗涤剂189 附录20 常用缓冲溶液的pH范围190 附录21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191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