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赵京华整理的这本《日本的间谍》是20世纪前半叶著名的国际间谍和新闻记者、中国籍意大利人范士白根据自己受雇于日本特务机构的亲身经历,所写就的一部揭露日本殖民者在中国东北以秘密特务网络、无所不在的宪兵警察乃至军队进行高压恐吓统治之真实状况的著作。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日本的间谍/20世纪人文地理纪实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意大利)范士白 |
出版社 | 中国青年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由赵京华整理的这本《日本的间谍》是20世纪前半叶著名的国际间谍和新闻记者、中国籍意大利人范士白根据自己受雇于日本特务机构的亲身经历,所写就的一部揭露日本殖民者在中国东北以秘密特务网络、无所不在的宪兵警察乃至军队进行高压恐吓统治之真实状况的著作。 内容推荐 1932年2月至1936年9月,作者在日本特务头领土肥原贤二的威逼下,被迫为日军在哈尔滨的特务机关服务,亲身参与了调查和改组在哈尔滨的白俄团体;组织和指挥土匪对活动于中国东北的犹太人实行抢劫、暗杀、排斥;并利用土匪破坏中东铁路的运营秩序以向苏联施加压力;暗中监视国际联盟李顿调查团的活动;同时又与东北义勇军和抗日游击队保持联系,多次实施了游击队与日军对换俘虏的联络工作;等等。而在从事这些卑劣、肮脏的秘密特务活动过程中,作者范士白逐渐对日本统治者无恶不作的高压统治产生了厌恶和切齿憎恨的情绪,也渐渐形成了批判和揭露日本特务统治内幕、同情于以东北义勇军和抗日游击队为代表的东北广大人民的政治立场。《日本的间谍》这本书就是对作者上述经历的如实记录。 《日本的间谍》由赵京华整理出版。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意大利人入中国籍 白奴贩卖者 张作霖怎样被害 第二章 日军占领沈阳 第三章 哀哉中国人! 我见土肥原 第四章 解释日本政策 长官训话 我的第一次任务 第五章 影,这土匪 长官发狂 我会见我的助手们 第六章 官办独占卖淫业 毒品和堕落 第七章 日军害人反害己 托尔克马达第二受挫 第八章 报应 第九章 李顿调查团 第十章 嘉奖,和一件小事 我所得到的报酬 第十一章 我去到游击队的营寨里 一个愉快的惊异 第十二章 绑票大流行 加斯普事件 我被监视了 第十三章 钱——来得不易去得快 钱——即使没有血污也是脏的 钱——独占中之独占 第十四章 结局将至 上海——不安宁的避难所 我的妻讲她的故事 收场语 试读章节 我回答道我的丈夫从来不和我谈论职务上的事情,他也从来不把文件或书信带回家去。 又过了九天,我又被提到板濑的办公室里,除了板濑而外还有一个我忘记了他的姓名的少佐也在那里。少佐用流利的英语问我: “你的丈夫为什么那样高兴看见绑架加斯普的人们被判处重刑呢?……谁主使他向那一方面尽力呢?……是那些犹太人吧?……或者是共济会呢?……我们得到报告,说你的丈夫在过去十八月之中从一个外国银行收到二十万元,而且这些钱是付给贼匪炸毁日本列车的经费。你的丈夫夜间常去极乐寺里会晤的那些前任中国官员是谁和谁呢?……他常常假装妇人出去么?……我们知道他是属于英国共济会的……他曾经出席哈尔滨共济会么?” 我回答说这些事情我一点也不知道。 “你的丈夫现在上海作书反对我们日本和满洲国,”少佐继续说,“你写信告诉他倘若他还想再看到他的家属,他必须不写他所知道的事。” 我说,“你们要他不写最好是放我到上海去,我不愿把你们的恐吓的话写去告诉他。” “你是一个很固执的妇人,”板濑说,“我们日本人知道怎样使固执的人说话……” 几分钟之间,牵进来一个俄国女人……真可怕。她的头上没有一丝头发……她的指甲全被拔掉了。 “看,”板濑说,“她不肯说话,我们就拔掉她的头发……一撮一撮地……看她的指甲。” 这可怜的年轻妇人恐惧得发昏了。但是我竭力振作,答道: “你也尽可以使我受苦刑,但是你知道我的丈夫是自由的……你说你知道他要干什么……那么留心你对待我的方法吧。” 我被带回那肮脏的土牢里。 在我被押在牢里的恐怖时日之中,我看见过许多中国人、俄国人从牢里提出去的时候是完好的身体,带回来的时候就不成人形了。我设法和几个牺牲者谈话,而且还记得他们的名字。 一个叫做韩玉英的十六岁的中国女子已经被监禁了六个月了。她受过许多苦刑,她的脚被电熨斗烫过两次,她的眼睫被火柴烧光了,当我出狱的时候这孩子还是关在里面。另一个中国女人,二十七岁,叫做曹玉梅,因为逼供被枪弹打穿脚板,她仍然不能说出他们要她说的,他们就用枪对准她的前额,打碎她的头颅。一个苏联妇人,克拉狄亚·马科夫娜·萨卡尔兼科,每天受各种苦刑至四十日之久,双手每个指头都被打烂了,头发全被连根拔掉,睫毛都被火柴烧尽,她曾经被倒吊几小时之后正吊几小时。结果,他们终于相信她完全无罪,才放她出去。 她到一个苏联医院里疗治,据说她已经成了终身残废者了。 我屡次被酷刑所威胁,要我写信叫我的丈夫回到满洲。为什么他们到底不曾实施那威胁呢,我到现在还不明白那原因所在。 在我被监禁的第一月尾,因为饥饿和睡在潮湿地面上,并无被褥,我的体重失去了二十五磅,而且时常昏厥。监狱医官亚辛斯基先生警告那警察局长:倘若不改善待遇,我就会死在那里。因此他们才准许我接受我家里送来的几条毡子和一个枕头,而且每星期两次收受一点食物。 在我被监禁的第八十八天早晨,他们告诉我可以出去和我的家属同住在西北利亚饭店里,但是不能离开哈尔滨。 当我离开监狱的时候,板濑告诉我: “你写信给你的丈夫,叫他不要在上海报纸上散播谣言。倘若他在满洲国的贼匪之中有朋友,我们在上海和他能去到的任何地方都有我们的特务员的。” 我在西北利亚饭店住了三个月,板濑来看过我几次。他现在很客气而且异常关心我的健康,常常劝我写信给我的丈夫说我平安,日本人待我很好,叫他断不可写出什么反满抗日的东西。 一九三七年二月十八号,我被传到警察总监的办公室里。我衰弱到不能单独行动,所以由我的女儿锦妮维弗陪我去。据说总监名叫荒井,只能日本话,所以牧野男爵的小姐来替我们翻译。请我坐下之后,那总监说: “我乐意通知你和你的孩子随时可以离开满洲。你到上海的时候,告诉你的丈夫,他被迫替日本人做事并不能解释他联络贼匪背叛我们。” 我要求赔还我日本警官在青岛丸上劫去的财物,但是他说他们在哈尔滨并不知道这回事。 二月二十一号我们终于离开哈尔滨到大连去。我们的朋友们全都喜欢听见这消息,但是不敢到车站上送别我们,恐个白他们自己被牵累在麻烦里面。有些人把花束放在列车的我们的座位上。日本宪兵军官知道送花的意思就把花都摔掉了,马狄尔饭店的一个年轻侍役还因此吃了两个耳光。 二月二十三号我们从大连坐大连丸到上海。上船的时候,我又遇见六月以前打劫我的一位日本警官,小新义,我问他归还我的财物,但是他讽刺地微笑了,说道: “你的丈夫干了那种事之后你还能够活着离开满洲,你就应该谢谢上帝喽。不要忘记告诉他不要以为我们把他无可奈何。日本总有方法捉住他的。” P189-192 序言 20世纪,是人类社会进展最快的世纪。20世纪的通行话语是“变革”。 就中国而言,自进入20世纪,1911年“辛亥革命”为延续数千年的中国封建王朝的谱系画上了句号,1919年“五四”运动,新文化普及,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为现代中国奠定了基础。20世纪前50年间,袁世凯“称帝”、溥仪重返紫禁城,北伐、长征、抗日战争……直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中国受到举世关注。此后,特别是从“文化大革命”到改革开放,这些历史事件亲历者的感受,深刻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20世纪是中国进入现代时期的关键的、不容忽视的转型期,以20世纪前半期为例,1900年,“八国联军”践踏中华文明,举国在抗议中反思;1901年,原来拒绝改良的清廷宣布执行新政;1906年,预备立宪……以世界背景而言,“十月革命”,两次“世界大战”,成立联合国……1911年到1949年,仅仅历时30多年,中国结束了封建社会,经历了半封建半殖民地到社会主义的巨大跨越。反思20世纪,政治取向曾被视为文明演进的门槛,“不是革命就是反革命”,不是红,就是黑,一度成为舆论导向,影响了大众思维。 无可否认,在现代社会,伴随社会的进步、发展,中华民族的民主、科学精神逐步深入人心的过程,是中国历史最具影响力的事件,是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力、中国现代时期的鲜明特点。 《20世纪人文地理纪实》则为这一影响深远的历史过程,提供了真实生动的佐证。 20世纪的丰富出版物中,一定程度上因为政治意图与具体事件脱节,人文地理著作长期以来未能受到充分关注,然而文学、历史、政治、文化、语言、民族、宗教、地理学、边疆学、地缘政治……等学科,普遍受到了人文地理读物的影响,它们是解读20世纪民主、科学思维成为社会主流意识的通用“教材”。 人文地理纪实无异于在社会急剧变革过程进行的“国情调研”,进入20世纪的里程碑。没有这部分内容,20世纪前期——现代时期,会因缺失了细节,受到误解,直接导致对今天所取得的成就认识不足。 就学科进展而言,现代文学研究是最早进入社会科学研究前沿位置的学科之一,《20世纪人文地理纪实》则为现代文学家铺设了通向文学殿堂的台阶:论证了他们的代表性,以及他们引领时代风气的意义。 与中华文明史、中国文学史的漫长历程相比,从“辛亥革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30多年短如一瞬间,终结封建王朝世系,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现代时期定位的标志。 “人文地理”,是以人的活动为关注对象。风光物态、环境变迁、文物古迹、地缘政治……作为文明进步的背景,构建了“人文地理”的学术负载与阅读空间。 关于这个新课题,第一步是搜集并选择作品,经过校订整理重新出版。民国年间,中国的出版业从传统的木刻、手抄,进入石印、铅印出版流程,出版物远比目前认为的(已知的)宽泛,《20世纪人文地理纪实》的编辑出版,为现代时期的社会发展提供了参照,树立了传之久远的丰碑。否则,经过时间的淘汰,难免流散失传,甚至面目全非。 《20世纪人文地理纪实》与旅游文学、乡土志书、散文笔记、家谱实录等读物的区别在于: 人文地理纪实穿越了历史发展脉络,记录出人的思维活动,人的得失成败。比如边疆,从东北到西北,没有在人文地理纪实之中读不到的盲区。21世纪,开发西部是中国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开发西部并非始于今天,进入了现代时期便成为学术精英肩负的使命:从文化相对发达的中原前往相对落后的中西部,使中西部与政治文化中心共同享有中华民族的丰厚遗产,共同面对美好前景。通过《20世纪人文地理纪实》,我们与开拓者一路同行,走进中西部,分享他们的喜怒哀乐、分担他们的艰难困苦。感受文明、传承文明。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与中华民族的文化,不会因岁月流逝、天灾人祸,而零落泯灭。 《20世纪人文地理纪实》是20世纪结束后,重返这一历史时期的高速路、立交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