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飞虹——青藏联网工程全景实录》是一本报告文学,由国家一级作家徐剑历经8个月,采访了包括工程建设总指挥在内的全部参建人员150人后创作而成,用大气恢弘又柔美灵动的叙述,见证了电网建设者的英雄史诗。本书印制精美,内有多张反映青藏联网工程沿线的风土照片,与作者感性又大气的文字一起,反映了青藏铁路工程建设过程的全貌。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雪域飞虹(青藏联网工程全景实录)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徐剑 |
出版社 | 中国电力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雪域飞虹——青藏联网工程全景实录》是一本报告文学,由国家一级作家徐剑历经8个月,采访了包括工程建设总指挥在内的全部参建人员150人后创作而成,用大气恢弘又柔美灵动的叙述,见证了电网建设者的英雄史诗。本书印制精美,内有多张反映青藏联网工程沿线的风土照片,与作者感性又大气的文字一起,反映了青藏铁路工程建设过程的全貌。 内容推荐 《雪域飞虹——青藏联网工程全景实录》以被誉为“电力天路”的青藏联网工程为背景,诠释了工程建设的作用、意义和影响,反映了建设者直面艰险、勇于挑战、甘于奉献的时代精神,以及责任央企忠于祖国,服务人民的承诺与实践。 《雪域飞虹——青藏联网工程全景实录》由徐剑编著。 目录 第一章 引子 无法告别的西藏之旅 正极篇 艽野大梦 最后一个孤立电网 茫茫冬夜拉萨难熬 羊卓雍湖电站一波三折 生命守护神倚天青藏 民心工程——青藏联网工程横空出世 负极篇 往事如风 莽昆仑今夜难眠 第二章 正极篇 柴达木远 大风起兮沙如墙 一家人与一个青藏联网 高明蜗居梦高楼 虎父无犬子 负极篇 往事如风 清军最后一名管带与他的西藏娇娘 第三章 正极篇 昆仑汉子 横穿可可西里——柴达木、玉树、西宁成三角 踏破昆仑山阙 侠骨柔肠莽昆仑 前度赵郎今又来 昆仑论剑偶遇“军事迷” 负极篇 往事如风 铁马秋风莽昆仑 第四章 正极篇 格尔木人 一本《中国科学》改变一生 格尔木最多的绿色是军人 立峰倚天问鼎昆仑 27年坚守生命禁区 负极篇 往事如风 格尔木城之父慕生忠 第五章 正极篇 楚玛尔风 柔情五道梁,川军曾溃不成军 五块昆仑石,寓意无石(时)不安 壮哉!五道梁上过“八一” 楚玛尔风吹不走铁杆外协工 沉默之旅,风火山下九死一生 负极篇 往事如风 一位老人与一座冷山 第六章 正极篇 母亲河缘 长江源头又见君 温婉宜春——堪与雪山女神比肩 军中姐妹花,为圆一个温馨小家梦 仰望长江源,仰望拉萨 负极篇 往事如风 翻越唐岭遇巨兽 第七章 正极篇 唐拉雅秀 谁立唐岭唱大风 唐古拉山上有支“杨家军” 唐岭之上横刀立马 驶向唐古拉的故事 唐古拉山上长出“土豆树” 红龙惊天唐拉雅秀 负极篇 往事如风 大清帝国最后一支孤旅在长江边过年 第八章 正极篇 羌塘万里 唐南沼泽地带冰点之战 赤子丹心映冰雪 筑起一道生命屏障 遍地英雄下羌塘 负极篇 往事如风 魔咒之地——安多 第九章 正极篇 热振藏布 我看到了神兽白唇鹿 为吉祥之乌黑颈鹤让道 踏平坎坷成大道 山间铃响马帮来 追你追到恰拉山 负极篇 往事如风 热振藏布的晨钟暮鼓 第十章 正极篇 龙腾藏地 “走后门”上青藏的女总工 哀兵必胜 中国第十三个生肖属相一牦牛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矗立藏地 跋 拉姆纳错看前世今生 试读章节 这就是国家电网的作风,细枝末节考虑得极为周到,绝不比军队逊色。 飞抵长安城门外的咸阳国际机场,已是黄昏时分。暮霭沉沉,夜色从东边落下一道黑色帷幕,与地上的金帐扭曲着、缠绵着,交织在一起。等待,一个千年大荒的等待,等一个辉煌落幕,抑或一个不眠的初春之夜。 走下舷梯,登上西北电网有限公司接机的轿车,就像当年朝圣的驼队一样,朝迎宾大道踽踽而行,过了大唐年代铁骑远征哭爹又喊娘的咸阳桥,将渭河抛在身后,往长安城驶去。 前方有煮茶的铜炊,还有乡井水甜,可润干涸已久的灵魂。望不尽天涯路,却可见炊烟冉冉,灯火点点,古老的明城墙依稀可见。西望长安,徐郎夜归。我诧异万状,这部写西藏电力前世今生的长篇报告文学,采访之旅居然又从长安上路。 这可是当年唐蕃故道的零千米啊!驿道逶迤,穿越城郭、千村而去。也许,站在高巍的长安城堞之上,可以仰望——仰望昆仑,仰望唐古拉山,一座万众仰慕的神山,一座宗教的须弥山,似乎已经在前方视野中渐隆渐巍。 此刻,我仿佛伫立于西安古城的垛堞上,眺望艽野,远眺城垣般崛起的青藏高原,一缕命运的阳光从云罅中泻下来,暖暖的,照得人有点眩晕。恍然之间,忘了我现在身处何地?蓦地发现,埋在厚厚黄土之下的大唐长安城,几乎成了我写作生涯的零千米,写当年大唐学子灞桥折柳送别之地的《砺剑灞上》如是,写青藏铁路的《东方哈达》如是,写国家电网科技创新的《国家负荷》等几部书皆如是,而今写青藏联网的《雪域飞虹》亦如是。我不免有点惊诧,命中注定,写青藏联网的书,自然要从西安城郭展开采访的零千米。 对喻新强总指挥的采访,是在第二天上午九点半进行的。那是周六的上午,初春的晨曦照在西安城垛之上,懒洋洋的,有一种慵懒的华贵和从容。这就是帝都的太阳,干载不老,照着城郭苍山,亦照着苍生万千。我从东门(古称长乐门)外的一家宾馆步行前往西北电网有限公司的办公大楼,被引进会议室,刚落座,寒暄了一会儿,喻新强总指挥疾步走了过来。 这是我们的第二次见面和采访。 初次见面也是这样的季节,在抗冰抢险前线,时任国家电网公司建设运行部主任的喻新强本在长沙老家休春节假。可是雨雾三湘,冰凝楚山,一条线路接一条线路倒塔。郴州城黑,楚天冰封,为了让全城人民在2008年晚上除夕夜看上联欢晚会,国家电网数支送变电队伍挺进郴州。大年初一,喻新强奉刘振亚总经理之召而来,到郴州电铁督战。硝烟散尽,我在元宵节前夜的郴州采访了他。那时,七条电铁已通,喻总神采飞扬,向我讲述了冰雪之夜鏖战电铁的故事,让人欷欺感叹,撼冰雪楚山易,撼国家电网的送变电队伍难。 郴州一别,已经三载。士别三日,当刮目看。喻新强已经是西北电网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且身兼青藏联网工程总指挥。落座后寒暄了几句,便切入采访正题。 西藏是一个孤立电网。喻新强总指挥感慨道,和平解放六十年了。六十年间,从农奴社会一步跃入社会主义社会,其变化堪称地覆天翻。可是,却有一件憾事,就是缺电,是一个硬缺电的自治区。从表面上看,是一种枯水期或季节性的缺电,但是深究起来,却是结构性的问题。西藏一直是个孤立的电网,未与内地的电网相连接。 听到“最后一个孤立电网”后,我的思维突然发散开了,飘得很远。想起当年阴法唐老人讲过的一件事:1950年,毛泽东主席第一次出国访问,在开往莫斯科的列车上,发出了“进军西藏宜早不宜迟”的电报。一声令下,十八军官兵向雪域挺进,当时全军官兵心里唯有一个信念,就是解放大陆最后一块尚未解放的高原。 弹指一挥间,最后一块高原已经解放了六十年。一代代老西藏在青藏高原上留下了历史性的大手笔。20世纪50年代以后,先是青藏、川藏天路跨越昆仑山、唐古拉山以及横断山、喜马拉雅山脉,像金桥一样,连着内地与西藏;进入60年代,一条银线挂通了北京与拉萨,藏族同胞可以听到北京中南海的声音;而到了80年代,输油管道也进来了;新世纪第一个十年,列车于2006年7月1日清晨驶入昆仑山。美国人保罗·泰鲁说“只要昆仑山在,铁路就永远到不了拉萨”的武断之语被证谬了。一系列辉煌的成就,只待一个画句号的历史性工程,雪域飞虹与青藏铁路交相辉映,比翼齐飞,将最后一个孤立电网与国家电网联系起来。 喻新强说,这项工程得以上马,首倡者自然是国家电网公司和西藏自治区政府的领导。 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会议召开前夕,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站在中国电力的版图前,俯瞰山河,除华南、西南一隅划在南方电网界内,偌大的国家电网,覆盖了神州大地东西南北中,成为中国的巨大动能。然而,唯有一块高地,雄踞于人类的第三极之上,傲视天下。可是也因此成了最后一个孤立电网,与国家电网一直未曾联网,以至于枯水期和冬天的季节性缺电时,国家电网也无力出手相援,让西藏人民在寒冷的季节饱受缺电之苦,更无从奢谈西藏的工业发展。 每次西藏工作会议之后,中央都要送西藏人民一份大礼。刘振亚记得,20世纪80年代西藏自治区成立二十周年,是43份大礼。胡锦涛总书记当年主政西藏时,是各省市区定向援藏,一个省包一个地区,一个地区包一个县城,盖新房,建高楼,让西藏人民得到了真正的实惠,城市建设上了一个大台阶。进入新世纪的大门之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又给西藏人民献上了一份厚礼,修筑了跨越昆仑和唐古拉山的青藏铁路,这从战略的高度,将西藏与祖国内地襟连起来。 新世纪的最初几年,该给西藏人民一份什么样的大礼?刘振亚总经理沉吟再三,一双睿眸投向了青藏高原。他觉得此时西藏人民最缺的仍然是电,架一条进藏的输电线路,将制约西藏民生和工业瓶颈的电网结构问题彻底解决。 此议一出,立即得到国家电网公司党组成员的赞成。 之后,刘振亚总经理不顾高原反应,亲赴拉萨,与时任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张庆黎会谈,商讨为西藏人民谋福利之事。 两位一把手在拉萨一拍即合,将西藏电力厅所属的电力公司划归国家电网公司,但因为是政府的财产,必然要以持股来解决。按说,一家大型国有企业与政府签订合同,政府应该持资产和股权的51%,而大型国企只能持股49%。可是那天,精明的张庆黎书记却要让国家电网主导西藏电力的发展壮大。他仰起头来,对坐在对面的国家电网公司掌门人刘振亚说,我们拱手相让,就是为了以内地发展标准来帮扶西藏电力有限公司。 呵呵!刘振亚笑了说,张书记,五五开,西藏和国家电网公司各占50%吧! 还是国家电网公司占51%,西藏自治区占49%吧。张庆黎答道。 P9-11 后记 拉姆纳错看前世今生 我对拉姆纳错神往已久,膜拜已久。 那些年,在西藏的典籍和圣地神游时,拉姆纳错总是惊现在我眼前,我相信自己的灵魂早就漫游到了那里。 魂儿也扔在天上仙女湖之畔,相晤只是时间早晚而已。 2011年8月25日,我在西藏的采访落幕了,离藏还有四天时间,可以去神往已久的天上仙女洗马魂之湖一游了,幻影浮现,看看自己的前世今生。 第二天早晨,拉萨城阳光灿烂,万里无云。驶向神湖的路一直向上,从海拔三千多米的地方,一直在缓缓升高。经过加查县,穿过雅鲁藏布江,到了崔曲五村时,天已经黑了。藏族司机师傅索多说,青藏联网工程如果输电了,这里就不会再缺电了。 显然我马上要写的工程,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造福于藏族人民的祥云工程。爱挟着电来,一如浮在空中的佛光一样。 下午5:07,我们终于抵达拉姆纳错山脊下的停车场,虽然已经傍晚时分,但是阳光正好,一轮夕阳西下,普照神山圣湖。我仰首而眺,此时斜阳正浓,从西边斜照下来,泄在经幡之上,五光十色,吉祥之极。 于是,强巴师傅在前,我和朋友一家居中,索多断后,收罗掉队之人。强巴师傅脚下生风,而我紧随其后,跟了一段,上到三分之一的路程时,我便大口喘气,开始“拉风箱”了。登第二段台阶时,我坐在石阶休息了片刻,然后站起身来,接着往上攀登,背上的摄影包越来越沉了。以后每升高一百米,我便会坐下来歇息一会儿。 经过四五次的歇息,终于离经幡越来越近了。最后一程,我抓住扶栏,一级一级往上爬。终于钻过经幡条,一个山谷里的神湖奔来眼底。 天啊!我神情愕然,神山天佑,神山庇护,湖面晴朗,天上一朵云翳也没有,长长的拉姆纳错,犹如一面椭圆形的魔镜展现出来了。我们站在城垣般的墙头上,找了一个地方坐了下来。强巴师傅说,我们不要说话,各自看各自的。一个小时之后再走。 好啊!我选了一个没有经幡的平台坐了下来。掏出照相机一边装镜头,一边开始看自己的前世。 波澜不惊的湖面上,突然展现出一个巨大的水牛头,从水中浮现出牛头,两只牛角弧线尤其美,从东岸往西岸,凫水而来。 我大为惊诧,这就是我的前世?一头耕地的水牛,一头驮牛。俯首甘为孺子牛,今生也许就是一种耕耘之命。牛在湖中,往西岸越近,幻影渐次隐去。突然东南岸又出一景,一只狗站于岸边,水波渐渐放大,那只狗的显影也越来越清晰,仿佛汪汪地在叫唤。 一切都得到了印证,我的前世为牛,而今生属狗。牛与狗皆印证了我的前世今生,那么来世呢,我的来世会变成什么呢? 一边举起手中的相机拍照,一边等着水上波澜不惊,再变幻境。果然,一会儿水中的牛和狗已消失的无影无踪。突然,水中央出现了海市蜃楼,一个桃花岛浮现水中央,有树有房舍,俨然一种世外桃源的感觉,唯听狗吠鸡鸣。 也许只是三两分钟,抑或更短,桃花岛不在,东岸靠中间的边缘上突然幻化出一个身影,一个女性婆娑多姿,头戴一顶太阳帽,性感无边,颇像西方女郎。 我不由得大惊失色,来世我会成一个女性吗? 紧接着,女性的身姿在岸边不断幻化,最后一位吸烟斗男士的头像显现出来。 这是我的来世吗?!我默默叩问,按说一个凡夫俗子,要连续而来三载,才能看完自己的前世今生和来世,可是我却有神湖之缘,西藏之缘,佛法之缘,只一次,便将自己的前世今生和来世全看到了。 遥想当年,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嘉措圆寂四年后,五世热振为寻找转世灵童,骑着马从山南而来,走了三天多的行程,抵加查宗。然后过雅鲁,朝着崔曲而上,到了离神湖21千米的琼果杰寺。念经做法三天,才骑着牦牛上山,抵达山顶后,五世热振下湖走了三次。第一次看到神湖湖面云层中惊现三个藏字,看见的影像是三个西藏字母——Ah,Ka及Ma;一个读“阿”,一个读“多”,连在一起,暗示灵童会出世于安多方向,即现在的青海。而第二次、第三次朝湖时,他看到了在湖象里浮现一幅图画:一座翠绿色和金色屋顶的寺院和一间有蓝石瓦的房屋。一座小山,半山坡有一间藏家农舍,一条小路蜿蜒通向一座寺庙。这一影像被五世热振详细地记录了下来,雪藏心中,守口如瓶,不到说话之时,绝对守密不说。后来寻访灵童的格乌昌活佛据此,在青海的湟中县祈家川(今平安县红崖村)寻找到了第十四世达赖喇嘛的转世灵童。 波澜不惊,湖静莲花生。不能不步步凉心,不能不心生虔敬。不知不觉间,我们在神湖的山巅坐了一个多小时。太阳渐次西斜,待我们站起来拍照时,神湖犹如一块魔镜一般,骤然关上,波平如镜。同行的朋友喊照相,声音大了一点,一只灰头雁从头顶上掠过,叽叽地,几声啁啾,如哨声一样尖啸,穿破天空。湛蓝天幕上,此时并没有一缕云彩,可神鸟一叫,便落下几片瑞雪。 太神奇啦!同行的朋友朝天惊呼道。 该说告别了,我们纷纷合掌祈祷,留下一张张与神湖融为一体的照片,然后下山。随行朋友路上一再询问我,看到了什么,我嘘了一声,说这是秘密,不能随便说的。 说嘛!朋友急不可耐,说自己看到了前世原来是一只小兔子,后来变成了个吸烟斗的男士。说着便往下走,这位朋友在我后边几步,竟意外地跌倒了,一声惊叫,脚脖肿了,不能动弹,我们连忙回头去扶了起来,架着走。朋友惊呼,我泄露天机,遭了天谴,被神湖惩罚了……引得大家一阵哄笑。 下山之时,斜阳正浓,暮霭四起,雪风徐来。强巴师傅依然是第一个下到了停车场,他惊呼道,你们过来看呀,过来了一群盘羊。 我寻声而去,放眼眺望,将近一百多只盘羊就流连于车场前后不散,白白的屁股,与荒坡上的石头相近,隐蔽性甚好,有两只盘羊站在一块巨石上,离我们不到十米远,徘徊良久,不愿离去。 吉兆啊,我感叹道,刚膜拜了天上仙女湖,看到了自己三世,又见盘羊开泰。莲生因果,我们不仅看到了自己的前世今生,也看到了雪域高原的今生来世…… 2011年9月7日至12月18日凌晨02:22写于北京南礼士路剑雨阁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