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当代作家评论》杂志主编林建法主编的《说莫言》共60万字,内容全部从《当代作家评论》近30年来所刊发的有关莫言的评论中选取。作者皆为国内外一流专家、学者。在本书中,他们将揭开诺贝尔文学奖之所以属于莫言的奥秘。
莫言说:诉说就是一切
影响的焦虑
中日作家鼎谈
向中国古典小说致敬
捍卫长篇小说的尊严
小说与当代生活
文学个性化刍议
当历史扑面而来
第二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杰出成就奖”授奖词及获奖演说
诉说就是一切
翻译家功德无量
文学应该给人光明
类妖精书——《摇曳的教堂》序
文学创作的民间资源——在苏州大学“小说家讲坛”上的讲演
从《红高粱》到《檀香刑》
我的故乡与我的小说
说说福克纳这个老头儿
清醒的说梦者——关于余华及其小说的杂感
说莫言:叙述的极限(上)
面对历史纠结时的精准与老到——再论莫言《蛙》的文学贡献
“现代化”刺激下的欲望疯狂病——《酒国》、《受活》、《兄弟》三部小说的批判指向
喧哗与静默
重新拾起“人的忏悔”的话题——试论《蛙》的忏悔意识
本土性、民族性的世界写作——莫言的海外传播与接受
莫言作品英译本序言两篇
和善先生与刑罚
时代的书:你几乎能触摸一个中国农民的“二十二条军规”
“历史一家族”民间叙事模式的创新尝试
人畜混杂,阴阳并存的叙事结构及其意义
重生——评《生死疲劳》
莫言:欣赏美丽的“误读”
莫言:与鲁迅相逢的歌者
魔幻化、本土化与民间资源——莫言与文学批评
莫言的“变形记”
天马的缰绳——论新世纪以来的莫言
不驯的疆土——论莫言
论《天堂蒜薹之歌》
“胡乱写作”,遂成“怪诞”——解读莫言长篇小说《生死疲劳》
复苏民间想象的传统和力量——由莫言的《生死疲劳》说起
寻找一种叙述方式——论莫言长篇小说对传统叙述方式的创造性吸纳
叙述就是一切——谈莫言长篇小说中的叙述策略
说莫言:叙述的极限(下)
神话结构的自由置换——试论莫言长篇小说的文体创新
开篇:莫言传
苦竹:两部中国小说
在叙述中穿越民间与历史
叙述的极限——论莫言
当死亡比活着更困难——《檀香刑》中的人性分析
挑战阅读
一种孤独远行的尝试——《酒国》之于莫言小说的创新意义
莫言作品印象点击
《火烧花篮阁》
《四十一炮》
《檀香刑》
《檀香刑》
《檀香刑》
《倒立》
《藏宝图》
《师傅越来越幽默》
《野骡子》
《司令的女人》
《天花乱坠》
民间的现代之子——重读莫言的《红高粱家族》
变化中的莫言——谈莫言近期中短篇小说
感官的王国——莫言笔下的经验形态及功能
莫言小说的基本主题与文体特征
当代小说中土匪形象的修辞变化
探讨《红高粱》中的暴力
莫言文体多重结构中传统美学因素的再审视
“酒神精神”高扬之后——当代文化思潮史一页
莫言:一个物化时代的感伤诗人——读莫言的几个近作
回到寓言——论莫言及其近作
酒国的虚实——试看莫言叙述的策略
评张志忠的《莫言论》
在另一面——莫言三年前的一篇小说
荒野弃儿的归属——重读《红高粱家族》
红高粱家族演义
莫言小说里的“恶心”
幽闭而骚乱的心灵——论作为一种文学现象的莫言小说
现代人的民族民间神话——莫言散论之二
莫言小说中的性意识——兼评《红高粱》
莫言小说“写意”散论
现实世界·感情世界·童话世界——评莫言的四部中篇小说
心灵的渴望与追求——读莫言的小说集《透明的红萝卜》
《透明的红萝卜》的美学意蕴
《当代作家评论》视域中的莫言(代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