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是瑞典女作家塞尔玛·拉格洛夫写给孩子的一部童话,也是她的代表作。这部作品生动讲述了小男孩尼尔斯骑鹅旅行的有趣经历,描绘了作者的祖国瑞典的美丽河山,书中还穿插介绍了大量瑞典的民间传说,让小读者在阅读申懂得了真诚、勇敢、友爱和爱国,并获得了丰富的地理和历史知识。这部作品获得了巨大成功,为作者赢得诺贝尔文学奖,现在已被译成50多种文字,还曾被改编为动画片。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世界儿童文学名著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
作者 | (瑞典)塞尔玛·拉格洛夫 |
出版社 | 现代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是瑞典女作家塞尔玛·拉格洛夫写给孩子的一部童话,也是她的代表作。这部作品生动讲述了小男孩尼尔斯骑鹅旅行的有趣经历,描绘了作者的祖国瑞典的美丽河山,书中还穿插介绍了大量瑞典的民间传说,让小读者在阅读申懂得了真诚、勇敢、友爱和爱国,并获得了丰富的地理和历史知识。这部作品获得了巨大成功,为作者赢得诺贝尔文学奖,现在已被译成50多种文字,还曾被改编为动画片。 内容推荐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是世界文学史上唯一一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童话作品。故事讲述一个不爱学习、喜欢恶作剧的顽皮孩子尼尔斯,因为捉弄小精灵而被变成了一个拇指大的小人。他骑在一只大白鹅的背上,跟着一群大雁出发进行长途旅行。通过这次奇异的旅行,尼尔斯增长了很多见识,结识了许多朋友,也碰到过好几个凶恶阴险的敌人。他在种种困难和危险中得到了锻炼。逐渐变得善良、勇敢、聪明,最后回到家中,恢复原形,成了一个人见人爱的好孩子。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由塞尔玛·拉格洛夫编著。 目录 一 阅读引擎 本书文学地位与历史影响 本书历史背景图解 本书作者生平图解 本书人物图解 本书故事图解 本书地标物语 二 阅读辅导 三 原著阅读 第一章 小精灵 第二章 骑在白鹅的背上 第三章 黑夜里的贼 第四章 新朋友和新敌人 第五章 狐狸的追踪 第六章 强盗山上的乌鸦 第七章 海底的城市 第八章 有魔法的笛子 第九章 铜像和木偶 第十章 马丁做了俘虏 第十一章 大雁的家乡 第十二章 干儿子 第十三章 猫头鹰的秘密 第十四章 回家 四 阅读体验 一、语言品味 二、情感体验 三、角色体验 四、感悟作品 五、人生思考 五 阅读拓展 本书的阅读链接 本书的文化链接 本书的思想链接 试读章节 大雁们的脚刚刚碰到湖岸,还没有喘息过来,就立刻钻到水中去了,岸滩上只剩下白鹅马丁和尼尔斯。尼尔斯从马丁光溜溜的背上滑了下来,好像从结冰的小山上滑下来一般。终于,他又回到地面上了,他先把麻木的手脚搓了一会儿,然后接着向四方望去。 这个地方很荒凉,密密麻麻的高大松树,好像黑色的围墙一般,一直伸展到湖边。在阴暗的松林深处,不时传来一阵阵沙沙的响声。其他地方的雪早已融化了,但在这里,到处伸展的松树根上还留着一层层又厚又结实的雪,好像这些松树不愿意跟冬季分手一样。 他们已经飞得很远了,即使马丁愿意回去,他们也找不到回家的方向了……不管怎样,马丁真是好汉子!……可是他在哪儿啊? “马丁!马丁!”尼尔斯叫道。 没有人应答,尼尔斯惊慌地回过头去。 可怜的马丁!现在的他已经没有任何力气了。他伏在地上,好像一只死鹅,翅膀毫无力气地垂在地上,脖子也软绵绵地伸着,他的眼睛像蒙上了一层浑浊不清的薄膜一样。马丁的这种状况使尼尔斯感到非常害怕。 “亲爱的马丁,”尼尔斯俯向他说,“喝点水吧!你一定要振作起来。” 但是马丁一动也不动。 于是尼尔斯用两手抓住马丁的脖子,使劲把他向水边拖去。对于尼尔斯来说,把马丁拖到水边,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在尼尔斯家的鹅群中,马丁是其中最强壮的一只公鹅,妈妈总是把他喂得很肥,但现在的尼尔斯仅仅跟麻雀差不多大小。不管怎么样,他要救马丁就必须要把他拉到湖边,还要把他的头浸到冰冷的湖水中去。 一开始,马丁只是躺在那里,接着他睁开了眼睛,喝了一两口水,勉强地站了起来。站了一会儿,晃了晃,然后就向湖中走去。他一直走到水齐脖子深的地方,这才浮了起来。他时不时地把嘴向水中一啄,又把头向后一仰,迅速地吞下水藻和小虫。 “他倒痛快,”尼尔斯嫉妒地想,“我从早上到现在都没有吃过一点东西。” 尼尔斯的肚子在咕噜咕噜地叫着。这时马丁已经游到岸边,嘴里还衔着一尾银白色的小鲈鱼,他把鱼放在尼尔斯面前,说: “在家里,你总是欺负我们,所以我和你不是朋友。但是现在,你在我最困难的时候帮助了我,因此我要谢谢你。” 尼尔斯从来没有吃过生鱼,也不知道生鱼是什么滋味。可是现在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吃,就只能吃这个了。他在自己的口袋里拿出可以折叠的小刀,这还是放在他右边的口袋里,只是已经变得很小很小,好像扣针那么大,放在口袋里刚好合适。 尼尔斯拉开了小刀,把鲈鱼的肚子剖开。 突然,他听到一阵喧闹的叫声和溅水声——那群大雁已经抖着翅膀走到岸上来了。 “记得,不要说你是人。”马丁嘱咐尼尔斯,然后恭恭敬敬地向大雁走去。 现在,马丁可以仔细地观察这一群飞行的同伴了。他们算不上很美丽,个子不高大,也并不漂亮。所有的大雁都是灰色的,好像盖上了一层灰尘,在他们身上休想找到一根白色的羽毛!特别是他们走路的样子,很是难看,他们每走一步都要跳一下,碰到石头都要颠一下,他们的嘴几乎要把泥土耕起来了。 一只年老的母大雁领着所有的大雁走来。看,她才“好看”呢!脖子是细细的,羽毛已经掩盖不住她的骨头,翅膀好像被什么野兽咬过一般。尽管这样所有的大雁都尊敬地望着她,她不开口,谁也不敢先说话。她就是阿卡,这群大雁的领袖。 阿卡曾经数百次地领着整群大雁从南方飞到北方,再从北方飞回南方,她对路上的一切都了如指掌。谁也不能像阿卡那样善于选择宿夜的地方,谁也不能比阿卡更善于躲开那些到处窥伺大雁的狡猾敌人。 阿卡把马丁从头到脚都看了一遍,看了好久,最后她说:“初次碰到的鹅,我们是不能收留的。现在站在你前面的这一群,都拥有大雁中最优秀的血统。可是你呢,连飞都不会,你到底属于什么血统,在什么家族出身的?” “我的出身很简单,”马丁悲哀地说,“去年我在斯万霍尔姆那个小地方出生,在去年秋天的时候,人家把我卖给了邻村尼尔斯家,一直住到现在。” “那你为什么跟着我们一起飞行呢?”阿卡惊异地问。 “因为自从我出生之后,我就经常听见别人提起拉伯兰,我很想看看拉伯兰到底是什么样子,”所以我很想看看拉伯兰到底是什么样子。马丁羞怯地回答。 “嗯,你是一只很勇敢的鹅。”阿卡说,“一只非常勇敢的鹅,一定会成为我们的好旅伴。” P34-36 序言 作者 塞尔玛·拉格洛夫是瑞典19世纪末出现的新浪漫派主义文学的代表。她一生创作了许多部长篇小说、短篇小说、回忆录和童话故事。她的多部作品被改编为电影在瑞典和北欧以及世界各地放映。她的作品也成为画家们创作的源泉。她于1858年11月20日出生于瑞典中部韦姆兰省的一个军官的小庄园——莫尔巴卡庄园,并且在那里度过了童年、青年和晚年。其中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尼尔斯骑鹅旅行记》也是在莫尔巴卡庄园完成的。 她的父亲是位陆军中尉,结婚后一直居住在莫尔巴卡庄园,从事农业劳动。劳动之余,全家人喜爱围坐在一起朗读诗歌和小说。她父亲酷爱文学这一特点以及热爱韦姆兰家乡风俗的传统习惯对拉格洛夫的文学生涯起了很大的作用。在她的作品中,特别是在她的童年和青年时代的作品中,她的父亲往往是她作品中的灵魂人物。即使父亲去世了但每年父亲生日——8月17日,她总是要邀请庄园里和附近的乡亲们来庄园聚会庆祝,以示对父亲的怀念。 除了父亲之外,祖母和姑姑对拉格洛夫的成长也有很大的影响。祖母和姑姑总是跟拉格洛夫讲韦姆兰民间传说和故事,这些民间传说和故事极大地影响了拉格洛夫写作艺术的早期阶段。 拉格洛夫出生后不久,左脚不幸成了残疾。3岁时,两脚完全麻痹不能行动,从此以后她总是坐在椅子上听祖母和姑姑讲故事。7岁以后她开始大量阅读,书籍给她病残的身体带来莫大的精神安慰。终于某一天,她读到一本关于美国印第安人的冒险小说,激发起将来她要从事写作的欲望。后来,拉格洛夫的双腿经过多次治疗,能像健康人一样行走,但是走起路来脚仍然有点跛。 1881年夏,拉格洛夫在妇女运动积极分子、女作家爱娃·弗里克赛尔的鼓励下,决定一边写作,一边把自己培养成一名女教师。她不顾父母反对,并设法筹借到一笔钱,于同年只身前往斯德哥尔摩求学,次年考入斯德哥尔摩罗威尔·女子师范学院。她于女子师范大学毕业时27岁,然后在兰德克罗一所名叫兰兹克罗纳女子学校任教10年。教学之余,她积极参加政治集会,投身世界和平运动,深夜则投身于伏案创作。 1902年,塞尔玛·拉格洛夫受瑞典国家教师联盟委托为孩子们编写一部用故事的形式来介绍地理学、生物学和民俗学等知识的教科书。4年后这部以童话形式写成的长篇小说《尼尔斯骑鹅旅行记》出版了,立刻就受到了大家的欢迎。 鉴于塞尔玛·拉格洛夫在创作上的杰出贡献,1909年,她由于“作品中特有的崇高的理想主义、丰富的想象力、平易而优美的风格”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914年,她被选为瑞典皇家科学院的第一位女院士。并且挪威、芬兰、比利时和法国等国家还把本国最高的勋章授予她。 作品内容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写的是一个有关小男孩尼尔斯的故事。尼尔斯住在瑞典的威明海格小村庄,他是一个调皮捣蛋的小孩,不喜欢读书,但好捉弄小动物。初春的一天,他的父母上教堂去了,他在家里因为捉弄一个小妖精而被它用魔法变成了一个拇指般大的小人儿。正在此时,一群大雁从空中飞过,家里的一只雄鹅马丁也想展翅跟随大雁飞行,尼尔斯看到马丁在试飞,他跳到马丁的身上,紧紧抱住鹅的脖子,一起飞上了高空。从此他骑在马丁的背上,跟随着大雁们飞到拉伯兰。可是,在飞到拉伯兰的整个路途中,他们经历了许多困难,饱尝了很多风险和苦难,也了解了一些传说故事。在漫游中,他从旅伴和其他动物身上学到了很多优点,逐渐改正了自己淘气调皮的缺点。培养了勇于舍己、助人为乐的优良品德。当他重新回到家,变成人之后,他已经不是从前调皮捣蛋的尼尔斯了。他开始喜欢上学了,也不再捉弄小动物了。作者通过这个故事启发儿童少年要有良好的品德和旺盛的求知欲,要善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作品影响 这部作品使拉格洛夫在瑞典享有崇高的威望,在瑞典出版的纸币中就有她的头像——正面是她的头像,反面是她的代表作《尼尔斯骑鹅旅行记》书影。不仅如此,这部作品不仅成了一部世界名著,并赢得了与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齐名的声誉,成为一个响誉世界的瑞典作家。 作品特点 和其他童话名著相比,《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最大的特点就是它所选择的视角——在天空中——给我们带来的新鲜感。相信每个人,不管他(她)是孩子还是成年人,都有过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翱翔的梦——然而这也只能是梦而已。正因为如此,当我们发现,居然有这样一本书,能够带着我们跟随骑在鹅脖子上的小男孩尼尔斯,经历如此多的或有趣或惊险的场景时,我们自然惊喜不已。 拉格洛夫的创作善于把幻想同现实交织在一起,把现实幻想化而又不完全脱离现实,把自然浪漫化而又不完全脱离自然,她的这一写作特点在《尼尔斯骑鹅旅行记》中尤为突出。在这部作品中,她别具匠心的构思和高超的写作技巧。使得世上的万物都有了思想和感情。书中大量采用拟人的写法,把人类世界发生的事情搬到动植物世界中去,使整部作品有了动感;人和人性化的动植物活跃于其间并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整部作品充满情趣,也极为生动浪漫。此外,她在书中还运用了形象而生动的比喻手法,穿插了大量童话、传说和民间故事,前呼后应的情节同独立成章的故事相结合是这部作品的另一个重要特色。《尼尔斯骑鹅旅行记》全书以尼尔斯从小孩子变成拇指大的小人儿,又从小人儿重新变回人为主线的故事中间穿插了许多独立成篇的故事、童话和传说,使得各章既自成一体,又互相连贯。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