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日记》是犹太少女安妮·弗兰克在二战期间遗留下来的一本个人日记。真实地记录了为躲避纳粹的迫害,安妮一家和另外两个家庭在“密室”中度过的长达两年的艰难生活,同时也记录了她对战争、人性及未来的思考……坚强、乐观的安妮虽然没有亲眼看到战争的胜利,但她留下的日记却成为人们深刻反思那场人类悲剧的珍贵教材。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安妮日记(名师1+1导读方案)/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
作者 | (德)安妮·弗兰克 |
出版社 | 北京教育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安妮日记》是犹太少女安妮·弗兰克在二战期间遗留下来的一本个人日记。真实地记录了为躲避纳粹的迫害,安妮一家和另外两个家庭在“密室”中度过的长达两年的艰难生活,同时也记录了她对战争、人性及未来的思考……坚强、乐观的安妮虽然没有亲眼看到战争的胜利,但她留下的日记却成为人们深刻反思那场人类悲剧的珍贵教材。 内容推荐 《安妮日记》是犹太少女安妮·弗兰克在二战中遗留下来的一本个人日记,它真实地记述了她与家人以及另两个犹太家庭为逃避纳粹迫害躲在密室里而度过的长达两年的隐蔽生活。 《安妮日记》包括以下栏目:“名师1+1导读方案”:是本书的理论讲解部分,以简洁、精炼的语言讲解名著阅读的几大要点。每一点都以书中的具体例子来分析说明,并配上精美的图画,图文结合,生动易懂。“点评”:对文中精彩词语、精妙修辞、精美描写一一赏析,挖掘语言的美,扫清阅读障碍,帮助学生理解内容。“我的好词好句积累卡”“写一写,练一练”“我的读后感”:让学生在读完每一章后,思考本章内容,加深对内容的理解。 目录 名师1+1导读方案 一 理解关键词语的含义和作用21 二 积累好词好句好段31 三 了解作品的主要内容和主题41 四 把握人物形象的特点51 五 感受语言的优美51 六 有自己的体会和看法61 序71 1942年6月14日星期日91 1942年6月15日星期一121 1942年6月20日星期六151 1942年6月20日星期六181 1942年6月21日星期日201 1942年6月24日星期三221 1942年7月1日星期三241 1942年7月3日星期五271 1942年7月5日星期日291 1942年7月8日星期三312 1942年7月9日星期四342 1942年7月10日星期五372 1942年7月11日星期六392 1942年8月14日星期五412 1942年8月21日星期五432 1942年9月21日星期一442 1942年9月25日星期五462 1942年9月27日星期日482 1942年9月28日星期一512 1942年9月29日星期二542 1942年10月1日星期四562 1942年10月9日星期五582 1942年10月14日星期三602 1942年10月20日星期二622 1942年10月29日星期四642 1942年11月9日星期一662 1942年11月17日星期二682 1942年11月19日星期四712 1942年12月7日星期一733 1942年12月10日星期四753 1943年1月13日星期三783 1943年2月27日星期六803 1943年3月12日星期五823 1943年3月25日星期四843 1943年4月1日星期四873 1943年4月27日星期二893 1943年6月13日星期日913 1943年7月11日星期日933 1943年7月13日星期二953 1943年7月16日星期五983 1943年7月26日星期一993 1943年8月3日星期二1013 1943年8月4日星期三1033 1943年8月5日星期四1063 1943年8月9日星期一1083 1943年8月10日星期二1113 1943年8月18日星期三1133 1943年8月20日星期五1164 1943年8月23日星期一1184 1943年9月16日星期四1204 1943年9月29日星期三1224 1943年10月17日星期日1234 1943年10月29日星期五1244 1943年11月8日星期一1264 1943年11月11日星期四1284 1943年11月27日星期六1304 1943年12月22日星期三1324 1943年12月24日星期五1344 1944年1月6日星期四1364 1944年1月6日星期四1394 1944年1月12日星期三1424 1944年1月22日星期六1454 1944年2月3日星期四1474 1944年2月16日星期三1514 1944年2月23日星期三1544 1944年3月1日星期三1574 1944年3月2日星期四1595 1944年3月7日星期二1625 1944年3月14日星期二1665 1944年3月15日星期三1695 1944年3月17日星期五1715 1944年3月22日星期三1735 1944年3月23日星期四1755 1944年3月29日星期三1775 1944年3月31日星期五1795 1944年4月3日星期一1805 1944年4月5日星期三1825 1944年4月14日星期五1845 1944年4月18日星期二1865 1944年4月27日星期四1875 1944年5月3日星期三1895 1944年5月8日星期一1925 1944年5月16日星期二1955 1944年5月20日星期六1975 1944年5月22日星期一2005 1944年5月26日星期五2036 1944年6月6日星期二2066 1944年6月9日星期五2096 1944年6月27日星期二2116 1944年7月8日星期六2136 1944年7月15日星期六2166 1944年7月21日星期五2216 参考答案2236 试读章节 1942年7月8日 星期三 亲爱的凯蒂: 从星期天到现在,时间好像一下子过去了好多年。发生了太多的事情,整个世界好像一下子都翻转了。但我还活着,凯蒂,这是最要紧的,爸爸这么说。 是的,我确实还活着,但别问在哪儿,怎么活。你肯定摸不着头脑,那就让我从星期天下午发生的事情跟你讲起吧。 三点钟(哈里刚走,不过稍后又回来了)有人按前门门铃。我当时正懒洋洋地躺在阳光下的走廊里读书,所以没听见门铃声。稍后,玛格特一脸惊恐地出现在厨房门口。(对比:“我”懒洋洋读书的轻松状态和玛格特恐惧的状态形成鲜明的对比,前后两种状态的对比写出了召集令带来的恐惧程度之深,暗示了“我们”无忧无虑的生活即将过去。)“党卫队给爸爸送来了召集令,”她低声说道,“妈妈已经去见凡·达恩先生了。”(凡·达恩是爸爸的一个朋友,公司同事。)我十分震惊,召集令?谁都晓得那是什么意思。我脑子里立刻闪现出集中营和阴森森的牢房的画面——我们会让他受此厄运吗?“他当然不会去的。”玛格特说得很肯定,一边和我一起等着。妈妈去找凡·达恩家商量我们要不要明天就搬到藏身的地方去。凡·达恩一家会和我们一起走,所以总共会有七个人。 沉默。我们都说不出什么话了,心里惦记爸爸,也不知道究竟怎么样了,他当时正在乔德赛·恩瓦利德(犹太福利院)探望老人,也在等妈妈。炎热加上心头的悬疑,一切使我们充满了畏惧而又沉默不语。 突然门铃响了。“这是哈里。”我说。“别开门。”玛格特拦住我,紧接着听到楼下妈妈和凡-达恩先生跟哈里说话的声音,我们这才松了口气,接着他们进来了,随手关上了身后的门。(细节描写:用具体的事例写出了恐惧来临时大家的小心谨慎状态,暗示了我们内心充满恐惧和害怕。)每次门铃响,我和玛格特都会轻轻地猫着身子看是不是爸爸,别人谁也不开门。 后来玛格特和我被支出了房间,凡·达恩先生想和妈妈单独谈谈。当我们俩单独待在卧室里的时候,玛格特告诉我召集令不是发给爸爸的,而是给她的。这下我就更害怕了,并哭了起来。玛格特16岁了,难道他们真的要把这种年纪的姑娘单独带走吗?感谢老天爷她不会去的,妈妈亲口这么讲的;爸爸跟我谈到我们要躲起来的时候,也一定就是这个意思。 躲起来——往哪躲呢?是小镇还是乡下?是大房子,还是小农舍?什么时候?怎么走?在哪里……(心理描写:一连串的疑问显示了“我”对于躲藏起来的疑惑和不解,反映出此时局势的紧张。)我知道这都是些不允许问的问题,可我的脑子怎么也赶不走它们。玛格特和我开始把一些最要紧的东西往一个书包里装。我放进去的第一样东西就是这本日记,然后是卷发筒、手帕、课本、梳子、过去的信。我收拾着这一件件最奇妙的东西,心里想着我们就要去躲起来了。但我不难过,对我来说,回忆比漂亮的衣服更重要。 五点钟爸爸终于回来了,我们打电话给库菲尔斯先生,问他晚上是否能过来一趟。凡·达恩先生出去找梅爱朴。梅爱朴从1933年以来就一直和爸爸共事,已经是老朋友了,她的新婚丈夫亨克也一样。梅爱朴用她的包装了一些鞋子、外套、大衣、内衣和袜子走了,并答应说晚上会再来的。 接着寂静降临整幢房子,大家谁也没心思吃东西,一切都显得特别怪异。我们把楼上的一间大屋子租给了—个叫古德施密特的先生住,他是个三十几岁离了婚的人。可偏偏在这个特别的晚上,他好像特别闲,要是不动粗我们简直就赶不走他;他一直在我们家赖到十点钟。十一点,梅爱朴和亨克·凡·森腾到了。同样,又一批鞋子、袜子、书和里面的衣服被塞进了梅爱朴的包和亨克的深口袋里。十一点半他们再次次消失。 我已经困死了,尽管我知道这是最后一晚上睡在我自己的床上了,但我还是倒头就睡着了,直到第二天早上五点半妈妈叫醒我。幸亏天气没有星期天那么热。 我们穿得里三层外三层的,好像马上要去北极似的,这样做是为了尽可能随身多带走一些衣服。在这种情况下,谁也想不到我们会拎着满满一箱子衣服出门的。我身上穿了两件背心、三条扎口短裤、一件上衣,外面再套上一条裙子、一件夹克、一件夏季风衣,还有两双袜子、一双系带的鞋子、毛线帽、围巾,等等。还没动身我们就快闷死了,但谁也没说什么。 玛格特把她的课本塞进书包里,骑上自行车紧跟在梅爱朴后头消失了。到现在我还不知道,我们那个秘密的藏身地在哪里。七点半,我们身后的门关上了。莫蒂,我的小猫咪,是唯一跟我道别的生灵。它会跟它的邻居过上好日子的。这都写进了一封留给古德施密特先生的信里。 厨房里有一磅留给猫的肉,早餐用具都搁在桌子上,床已经被扒得光秃秃的,这一切都给人留下我们在狼狈中撤离的印象。但我们已经顾不上印象了,我们一心只想着离开,只想着逃走并安全抵达。明天继续。 你的,安妮 P31-33 序言 “只要我还活着,能从布满灰尘的旧窗帘缝里看到这阳光,这无云的天空,我就不可能不幸福!”这样乐观、坚强而又令人辛酸的话出自一位犹太少女——安妮·弗兰克的笔下,出自经历了25个月的“密室”躲藏生活,酝酿而成的一本日记。 1942年6月12日,在安妮13岁生日的那天早上,她得到了一本花格布封面的日记本作为生日礼物,她开始写日记,并把日记本当作自己最知心的密友。最初,安妮的日记只是为了写给自己,1944年的一天,荷兰流亡政府教育部长从伦敦广播电台宣布,希望在战争结束之后能搜集和发表有关荷兰人民在德军占领之下的苦难生活的一切,他特别提到信件与日记作为例子。安妮收听到这段话后很受鼓舞,于是决定在战争结束之后,要根据自己的日记出版一本书。 《安妮日记》从1942年6月12日写到1944年8月1日,这期间,只有1942年7月8日前安妮是自由的,她和其他女孩一样享受着读书、交友、运动的乐趣。但局势很快恶化,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沦为德军占领区后不久,纳粹对犹太人的逮捕和屠杀愈加疯狂。为了躲避纳粹的迫害,安妮的父亲带着一家人躲进了自己公司大楼后面的隐蔽房屋里,也就是安妮称之为“密室”的地方。后来,日记中提到的人陆陆续续也躲藏进来。1944年8月4日,他们被盖世太保抓走后,在同一幢楼里工作的两个秘书,梅爱朴和爱丽·沃森发现安妮的日记散落一地,于是将这些纸页收好,藏在梅爱朴的写字台里,未加阅读。战争结束后,安妮被证实已经过世,吉斯便将这批日记交给了安妮的父亲。安妮的父亲最终完成了女儿的夙愿,以书的形式出版了日记。 安妮的日记,绝大多数内容就是在这间位于阿姆斯特丹普林森拉赫特街263号的密室里写成的。她忠实地记录了大家为食物的分配、子女的成长、战争前景的预计所引发的争论,也记录了许多节日场面,以及她和彼得的互相爱慕和吸引。在关进密室一年半后,安妮逐渐意识到了自己的理想:她有写作才能,希望在战后成为一名记者或作家,她希望这些写于密室里的故事能够公开发表。但盖世太保发现并逮捕了密室里的躲藏者,把他们送往集中营。安妮因患上斑疹伤寒而在集中营里悲惨地死去,她没能看到日记公开发表的那一刻。 然而,历史总是会呈现出它的本来面目的。安妮的日记最终被“密室”中唯一幸存下来的父亲编辑后出版,从1947年出版荷兰语版本之后,这本书成为“二战”后最有影响的作品之一。它被翻译成50多种语言,在全世界的总印数达到了近3000万册,成为“感动世界的日记”。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