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28岁赚千万(从负债百万到赚取千万的真实创业经历)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穷富弹指间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穷富弹指间编著的《28岁赚千万》内容简介:17岁,他赚到了生命中第一个十万元。20岁,第一次创业,他成了百万富翁。21岁,经历第一次破产,一无所有。23岁,第二次创业,赚了将近一千万。25岁,经历第二次破产,负债百万。28岁,绝地反击再次创业,赚取数千万。1.中国第一部自传体财经创业图书,作者被誉为“中国三亿草根创业青年的教科书”,其致富的秘密就是“小本赚积累,大本做大单”、“闷声发大财”。2.天涯论坛+豆瓣小组百万粉丝膜拜贴,拥有超高的点击率和回帖量,未出之前赢得读者一致追捧,认为这是一本相当骠悍又实用的致富秘笈。3.致所有想发财的80后,正在抢饭碗的90后,如果想改变命运,《28岁赚千万》可以让你少走5年,明白真正的强者并不是梦想家,而是练摊帝。全书传递一种励志向上、有点腹黑的奋斗精神,是一本地道的创业者和致富者实践手册。

内容推荐

穷富弹指间编著的《28岁赚千万》是中国第一部自传体财经小说,同时也是一部能够引发所有创业者思考的教科书。12年的时间里,一位17岁的少年从负债百万开始奋斗,最终赚到了数千万财富。在这个过程中,他品味了世间的人情冷暖,见识了商海的风云变幻。从一个天真懵懂的少年到一个老谋深算的老板,他的身上发生了太多太多的蜕变。这期间,风光的时候他可以一掷千金,落魄的时候他可以吃糠咽菜,只为生存。

《28岁赚千万》从失败到成功,从幼稚到睿智,他闯出了一条不寻常的道路。他善于在生活中挖掘点点滴滴的商机,每一笔财富都能够让他领悟至深。他的生财之道很简单、很朴实,就是用最不起眼的方式去关注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

亿万身家的神话不是不可复制,他的每一次蜕变都会给人带来沉思,他的每一次成功都会给人带来思路,他的每一次感悟都会给人带来共鸣,他的每一篇文字都会给人带来激励。这就是他的故事,一个值得所有创业人追捧的传奇故事。

目录

1.一个从天堂到地狱的家庭//1

2.命运的宣判//7

3.17岁少年的蜕变//13

4.我用自己的方法让自己成长//21

5.穷则困,困则思,思则变,变则通,通则富//29

6.一天打三份工的煎熬历程//35

7.我人生的第一桶金//43

8.享受孤独//51

9.与老板的心理博弈//57

10.直面心灵的选择//65

11.销售的精髓//71

12.所有的行业都有可衍生的利益,关键在于你是否有一双慧眼//77

13.我的“拼缝”生涯//83

14.新的机遇和挑战//89

15.管理者的“腹黑”手册//95

16.商场如战场,随时都可以干掉别人,也可能随时被别人干掉//101

17.贪婪与良心的对责//107

18.对于金钱,活着的人永远不会停下追逐的脚步//115

19. “小割肉鬼”的由来//121

20.我的欲望没有止境//129

21.从扎啤和肉串中挤出的财富//137

22. “欢乐”的餐饮概念//143

23.一个人的生存环境取决于他的生存态度//151

24.面对高薪诱惑,我放弃了钞票,而选择了环境//157

25.创业法则与商业理念//163

26.利益至死的厮杀//169

27.完美的营销策略//177

28.惰性永远都是最致命的“杀手”//183

29.以诚信为本,以勤勉为基,以稳妥为胜//189

30.在致富的道路上,我一路狂奔//195

31.我要爬上金字塔顶端//201

32.头脑风暴//209

33.有时候,金钱就是陷阱//217

34.欲壑难填的躁动//225

35.南下北上,我创立了自己的家电王国//231

36.人,终究要为自己的愚蠢埋单//239

37.20岁,我成了百万富翁//249

38.从身家百万到一无所有,我经历了“冰火两重天”//257

试读章节

一个从天堂到地狱的家庭

我出生在一个临近东北省城的小城市,这个小城市只有几十万人口,却承载了我所有童年的美好。

父母都是“铁饭碗”,典型的双职工家庭,家境谈不上好也谈不上坏,一家人蜗居在50平方米的职工家属楼内。这种家属楼都是红砖码砌而成,名义上是楼房,实际上还得自己烧煤取暖,房子里有火炕有炉灶,房前有小仓库,房后还有一片自留地,可以种些应季的蔬菜。记得父母还种过几垄草莓和几棵樱桃树,每到成熟的季节,我都会吃得满嘴泛甜,那种甜是真甜,从嘴里甜到心里,是我无数次都魂牵梦萦的味道。只可惜,那种味道早已一去不复返了。

父亲是个小富即安的人,他没有什么雄心壮志,每天老婆孩子热炕头就满足了。由于一次意外他受了工伤,随即办了内退,基本上就是不干活还能照常拿工资的好差事。闲下来的父亲整天无所事事,靠打牌度日,整日都以小赌打发时间,那一年他43岁。

母亲天生就有一颗不安分的心,她不甘于现状,她不向贫穷妥协,于是她办了病退,只身下了海,做起了服装生意。那年月,铁饭碗很值钱,很多人的脑子里都没有下海经商的概念。所以我一直都觉得,先富起来的那一部分人毋庸置疑是先动起来的人。他们的成功就是他们毅然决然“下海”带来的回报。这种成功不需要羡慕,不需要嫉妒,因为那是他们应得的。事实上,很多时候机遇都很公平地摆在每一个人面前,只是有的人抓住了,有的人错过了而已。

母亲下海的时机很好,那时候在我所居住的城市里只有一个供销百货大楼,几十万人的大部分生活需求都来源于这个百货大楼,其利润是可想而知的。母亲的思路也很活泛,她租了几节柜台卖起了各式各样的服装,其中有男装、女装,还有童装,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更换。总之,就是看什么衣服赚钱就卖什么。在那个朴实的年月里,百货大楼都是柜台制,还没有精品屋、专卖店这一说,与那些早市、夜市、地摊相比,这些柜台卖的就是精品货。

在我的记忆中,母亲做服装生意发达主要靠两种货:第一种就是成套的西装。就当时而言,能够穿上一身西装那就是一种潮流,也是一种体面的象征。甭管是夹包的公务员,还是蹬三轮的苦力,谁都得备上这么一身,等有重要的场合时穿戴。记得那一年我上初中二年级,母亲也给我配了两身笔挺的西装,尽管穿上去有些大,甚至袖子都能遮住手,但我仍是乐得穿在身上,因为我是全校第一个能够穿上西装的学生,就是跟校长那一身西装相比,我这身西装的料子和款式也毫不逊色。所以说,虚荣这个东西,不分年纪大小,打从娘胎出来就在心里打上烙印了。

第二种就是皮货买卖。那年月,东北的气温尤为糟糕,一到冬天就是零下三四十度,几分钟的时间就把一个人浑身上下都冻透了,那刺骨的寒风就像一把把小刀子,把人的脸割得生疼。还记得有个笑话形容东北的天气:一哥们冬天靠着墙根小解,结果没等他尿完,那刚刚还冒着热气的尿液就被冻成冰坨了。虽说这个笑话有些夸张,但足以证明其寒冷的程度。遥想当年,我的耳朵和手脚都被冻伤了,每天都用温水配中药洗两遍,等到开春的时候,冻伤的地方一揭就是一层皮,那种难受的滋味简直无法形容。

很多没到过北方过冬的南方朋友可能无法完全地理解这种寒冷,所以我建议这些南方朋友有机会可以亲自去东北体验一下。体验东北寒冷程度的方法有很多种,用舌头就是其中最为便捷的一种。胆大的南方朋友可以随意找上一个露天的铁器,如单双杠、铁栅栏等,把舌头贴上去,保管让您知道什么叫作悔不该当初。出于人道考虑,我建议跃跃欲试的南方朋友先做好准备,如随身携带一个温水壶,待舌头被粘住之后可以浇灌铁器脱困。千万不要以为用手机就可以解围了,因为舌头被铁器粘住后根本说不出话来,电话打给谁都无济于事,这是我亲身体验过的蠢事,那种哇呀哇呀却说不出话的感觉简直让人抓狂。

那年月,东北御寒只能靠棉衣,直到皮货盛行才有所改观。于是,各式各样的皮夹克、皮大衣外带各种动物毛领就涌进了东北的市场。就当时而言,这些都是紧俏货,也是稀罕货。在寒冷的冬日能够穿上一件皮衣,那绝对既抗风寒又体面,甭管男女老少,谁家都能豁得出一两个月的工资买上一件。

母亲看准了这个商机,把全部的家当押了进去。那时候母亲所在的百货大楼只有几家店经营皮货买卖,基本上都是去哈尔滨拿货,母亲却剑走偏锋,直奔辽宁西柳,找了一家皮货加工厂,定做了一大批皮夹克、皮大衣。这些皮货的款式都颇为新颖,而且皮质上乘,价格又比从哈尔滨进货便宜了一多半,其竞争力是可想而知的。

很快,母亲通过皮货买卖就捞到了第一桶金。临近年关的时候,她已经承包了百货大楼近20节的柜台,卖货的营业员就请了十多个。那时候正逢寒假,我也被叫到百货大楼里帮忙,主要就是看管柜台的皮货,以防丢失。因为每天试皮衣、买皮衣的顾客太多了,可以说络绎不绝,所以难免有一些皮货被一些动歪脑筋的顾客“顺手牵羊”。

我依稀记得那时候母亲每天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数钞票,她鼓鼓的皮兜里总会装满百元大票,平均每天的卖货款都能有十几万元,过年的时候一天的卖货款还能超过20万元。所以我打那时起就养成了数钞票的习惯,趁父母不注意的时候,我还会偷偷地往衣袖里藏上两张,留作自己的私房钱。

母亲靠皮货赚了多少钱我很难统计,总之,第二年我们全家就搬到了市中心的新楼盘。不久,母亲还买了一台黑色的桑塔纳,特意请了司机,早晚负责接送我上学放学,白天就跟着母亲去商场。那时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还没有私家车的概念,满街跑的除了一种叫作“大头鞋”的两厢出租车外,基本上都是各机关领导所乘坐的公车,以至于学校的同学们都把我误认为“干部子弟”。其实,我心里最清楚,自己只是普通百姓家庭而已。

富裕后的家庭生活水平直线攀高,父亲抽的香烟从2元钱一包的“大庆”改成了“红塔山”,以前顿顿喝的散装白酒也变成了瓶装的品牌酒,动辄就去参与千百元一局的麻将牌九,每场输赢都在万元左右。我以前上学的时候每天的伙食费和零花钱只有2元钱,自从母亲下海经商后,我兜里每天基本上都装满了百元大钞,这些钱有母亲给的零花钱,有父亲赢牌后给的赏钱,还有我从父母衣兜里偷来的钱。好在那个时候父母的衣兜里钱多得没数,我每次也只是偷一两张,所以这种小偷小摸的行为从来没有被父母发现过。

人一旦有了钱,就会有想法,就会有欲望。欲望从来就不分年纪大小。于是我变得不安分了,学习对于我来说不再有吸引力。那年月,跟我有着同样想法的穷孩子也很多,所以很快他们都加入了我的行列,而我则成为了这群孩子的头儿。和他们在一起,我得到了从未有过的尊重和推崇。但是我心里明白,这一切都来源于我的优越感,这份优越感很纯粹,就是用母亲的血汗钱所堆砌出来的虚荣。

现在想想,孩童时候的我能够成为焦点人物,很大程度上得归功于我的心态。我是个乐得分享的人,愿意把我所拥有的分享给那些肯陪我玩耍的伙伴,他们让我享受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而我能成全他们对于物质的向往和需求。从小我就喜欢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决定,也曾有一些小流氓打过我的主意,想从我的手中捞些钱花,对此我无一例外全部都用拳头打了回去。最严重的一次还用刀子捅伤了一个小流氓,惹得父母用皮带狠狠地抽了我一顿。尽管被抽得遍体鳞伤,但我从不后悔。我就是这样,要用自己的方式去告诉所有人,我有支配自己的权利,我可以心甘情愿地和你分享,但若硬抢,绝对没戏。

不得不说,那个纯真的年代是我最为豪爽和阔绰的一段美好时光。由于钱来得容易,所以花起来毫无算计。记得那年月有一种薄荷味的香烟叫作“英雄”,普通包装的8元一包,扁盒包装的15元一包,我每天至少要买2包扁盒的“英雄”香烟放在身上,一是自己抽,二是发给小伙伴抽。到放学的时候如果没有抽光2包,干脆就送给小伙伴们,以免回家后被父母发现。还记得当时的罐装可口可乐是每罐3元,我每天至少要买十多罐,送给一起玩耍的小伙伴,送给听话的男同学,送给漂亮的女同学,就连老师我也照送。总之,就是你能让我舒服,我对你就绝不吝啬。

很快,我的小团体就发展到了十几人,被一群小伙伴众星捧月的感觉实在是好到了极点,我乐得混在其中吆五喝六,也乐得替他们埋单。那年月,娱乐项目远没有现在的丰富,但足够让我们去消遣和放纵了。当时游戏厅的游戏币大概是1元钱8枚,一些经典的游戏,例如95格斗王、街头霸王、三国志等,我基本上用一个游戏币就能打通关。录像厅的门票应该是2元一张,循环场,整天都放一些打打杀杀的老电影,偶尔还会放一些低俗的影片,常常看得我提心吊胆,既激动又担心。

在当时,不单单是男孩不愿意学习,很多女孩也都很叛逆,她们对书本不感兴趣,反倒对我们这种淘气学生情有独钟。于是,她们也加入了我们的队伍,总是陪着我们出没在大大小小的旱冰场。在那年月,滑旱冰是一项很时髦的娱乐项目,5元钱就可以租到一双旱冰鞋,随便你滑到什么时候。其中滑得好的男孩会吸引很多漂亮女孩的目光,就算滑得不好的男孩也能乘机拉一拉女孩的小手,正可谓一项强身健体、勾妹搭哥的实惠运动。P1-5

序言

写这个序文的时候,我不禁回想起了那一段斗志激昂的混沌岁月,那些刀光剑影、尔虞我诈,那些钩心斗角、笑里藏刀……无一不是我在商海中所经历过的沉浮。

商海不是游乐园,商海也不是福利社。若干年前,很多与我有同样梦想的人同时下了海,能够在这片“海”里畅快遨游的人并不多,更多的是一批批前仆后继的不幸者,他们败给了自己,败给了梦想。而我,也只是艰辛地挣扎在海面上,直至上岸……

或许是年纪大了的缘故,我早已看透了人情的冷漠,也早已习惯了世态的炎凉,所以,当看到昔日的伙伴或对手走投无路的时候,我的心中既不叹息,也不欣喜,我只是庆幸,庆幸那高空坠落的倒霉蛋不是我,仅此而已。有时候,麻木就是一种态度,而回忆和总结则是一种理性。

17岁,我赚到了生命中的第一个十万元。

20岁,我第一次创业,成了百万富翁。

2l岁,我经历第一次破产,一无所有。

23岁,我第二次创业,赚了将近一千万。

25岁,我经历第二次破产,负债百万。

28岁,我绝地反击,第三次创业,赚到数千万财富。

至今,我依然在路上,我只是想把我的故事和需要的人分享,无论你有一颗创业的心,还是正走在创业的途中,我的故事都值得琢磨和借鉴。

我不会给予你财富,我只能告诉你发财致富的窍门。

我不会领导你创业,我只能传授你商海必胜的法则。

我不会陪伴你生活,我只能教给你做人做事的方式。

或许你不是下一个比尔·盖茨,也不是下一个乔布斯,但只要你有想改变生活现状的决心,那就请跟随我的脚步,走入我的商海沉浮,走进财富的领地。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7 16:3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