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管人就是管心理(挖掘员工潜能的心理学方法)/管理心理学书系/管理学习力书架
分类 经济金融-管理-管理学
作者 孙正元//莫雅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1.让他从过错中学习,而不是苛责

1.1 主题案例:我犯了—个天大的错误

李女士是某企业咨询公司的老总,鉴于当前企业管理市场的强烈需求,也为了公司更好的发展,她需要一位具有独立思考、分析能力,且视角敏锐的员工。对于这次招聘,她亲自参与了筛选。

从众多简历中,她选择了20位应届毕业生进入面试阶级。综合评审下来,方某是最合适的人选。首先,他立志从事这个行业,这个从他为了进入这个行业所做的准备就可以看出;其次,他在面试环节,表现出来的领导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都远远超出了其他应聘者。

被录用后,方某对待工作很有激情,而且尽力将工作做好,很珍惜现在的工作机会。他认为自己可以很愉悦地做好自己的事,而且做得很漂亮,但是他骨子里害怕批评。在他看来,批评意味着自己不好,意味着自己没有能力。

或许是越害怕就越会得到什么。入职一个月后,方某就被领导叫进办公室批评了一顿。原因是让他写的文件不符合规范,领导认为他对待工作不认真。

听了这些批评,方某觉得很委屈。从这一次批评之后,他做事比以前更认真了,但是工作效率却明显下降,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也不敢向领导请示。

大概这样过了一个月,他开始失去工作的兴趣,总是担心犯错误,精力已经完全不在工作上了。

1.2 心理分析:优秀的人职者,为何在批评之后表现截然不同呢

像方某这样的人通常都会表现出过分听从领导指示,不敢表露自己的想法。尽管他们是以优异的成绩进入公司,最后却因为不能做出业绩,而淡出领导的视野,成为职场的“牺牲者”。这对他本人、对公司来说,都是重大的损失。

那么怎样才能使这样的员工发挥其潜能呢?我们从主、客观的原因来看看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1)缺乏安全感,缺乏对自己的正确认识  渴望得到别人的反馈,又害怕得到别人的反馈是缺乏安全感的典型表现。

害怕犯错误、害怕受到批评的人多数缺乏自信,不能看清楚自己的优、缺点。即使自己很有能力,但是仍然需要别人的肯定。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缺乏安全感的人,经常感到被人拒绝,不被别人接受。

像方某那样,一开始可以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努力完成工作,但是一旦收到外界不好的信息,内心世界就会完全崩塌。如果不能调整好心态,整日处于担心中,最终必定埋没了自己的才干。

(2)批评导致消沉或对抗

任何一个员工都希望自己的工作得到别人的赞赏。而作为管理者,批评员工,其实是希望员工能够将工作做好,发挥出他的真实水平。

但是每个员工所能接受的教育方式是不一样的。如果你对所有的员工都采取同样的教育方式或者只根据你的f青绪教育员工,必定会适得其反。一类员工会就此消沉,另一类员工可能会和你对着干。总之,都不能达到管理的目的。

1.3 管理要求:给他安全感,.让他专于工作

人都是害怕犯错误的。都不想自己的付出被全盘否定。

对于那些不自信的,需要从别人那里得到肯定的人更是如此。作为新进的、不熟悉职场的人,会因为你的批评,患得患失,不能把心思集中在工作上。

管理者既要让错误得到改正,又要让员工安心于工作,发挥自己的能力。这就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看到他的成长,而不是缺点

一般而言,管理者都希望员工能够在工作中得到锻炼,尽快成长起来。但是如果不尊重个人的成长规律,任何的激励方式都不能很好地激励员工的潜能。

P2-4

目录

第1章 没有安全感就没有创造力 / 001

 1.让他从过错中学习,而不是苛责 / 002

 2.是对是错,都要给他反馈 / 009

 3.支持他大胆地创造 / 015

 4.给他一点自我发挥的自由 / 022

 5.落后的员工,更不能忽视 / 029

 6.让员工对自己的工作有控制感 / 035

 7.不要让员工无所适从 / 041

第2章 潜力是逼出来的 / 047

 1.有勇气才可能去挑战 / 048

 2.看得见潜力才能将潜力发挥 / 054

 3.一些必要的新鲜刺激,不能忽视 / 059

 4.在艰难任务面前要多鼓励员工 / 064

 5.不要让他在温水中“死去” / 069

 6.情绪没有出口,工作就没劲头 / 075

第3章 适度的鞭策,让他动起来 / 081

 1.做做“老虎”,提升他的行动力 / 082

 2.必要的惩罚才能将工作做到位 / 087

 3.你实现承诺,他付出行动 / 092

 4.引进“鲶鱼式人物”,刺激他的“前进神经” / 097

 5.有意识地训练他精深的能力品质 / 102

第4章 传递追求卓越的行为信条 / 107

 1.“动起来”比语言更有激励意义 / 108

 2.和他一起做,让他体验你心中的完美 / 113

 3.专注是什么?给他上一堂职业课 / 118

 4.训练思维是一门精细活 / 123

 5.如果你缺乏热情,他也会如此 / 129

 6.当他出了差错,你可以率先担当 / 133

第5章 调动他内在的追求欲 / 137

 1.从他最擅长的地方引导他 / 138

 2.有平台才能挖掘潜力 / 143

 3.用组织目标激发他对未来的渴望 / 148

 4.用具体的梦想激励他奋斗 / 153

 5.把他当家人,他会更具有创造力 / 158

 6.积极关注他的进步,他就会更进步 / 163

 7.对他的创作感兴趣 / 168

 8.告诉他,“他很棒” / 173

第6章 思维训练是块硬骨头 / 179

 1.同一件事情让他用不同的方法做 / 180

 2.思维散漫必不精 / 186

 3.锻炼他以终为始的思维 / 191

 4.强迫抉择:给“亦进亦退”的员工一个思维导图 / 196

 5.给他一些权力,让他树立全局思想 / 201

 6.逆向思维助创新 / 206

 7.破除他对权威的迷信,让他更灵活 / 212

第7章 助他发现自我价值 / 217

 1.给他一面“镜子”,让他看到自己的优势 / 218

 2.让他明白,他并不是自己看到的样子 / 224

 3.帮他反思:这样行动能否得到最佳结果 / 230

 4.使你对他的信任,变成他的自信 / 236

 5.将他对兴趣的热爱转移到工作上 / 242

 6.“作秀”激发他的自我价值 / 248

 7.这不仅仅是“谎言”,也是期望 / 253

序言

为什么不懂心理的管理者,带不好队伍

就企业的人事管理来说,过去多年来,中国的企业家、企业管理者,当然也包括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即使不是全部,至少大部分人在大多数时候强调的是制度、规范、指令等,我们称为“硬管理”的基础建设。毫无疑问,这种建设在我们过去的数十年里,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我们正是从借鉴西方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起步,磨炼和发展了中国企业在人员管理方面的基本功。

时至今日,我们发现局面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知识经济本身的需求;其二,劳动者意识的转变。

有过管理经验的人都知道,相对于管理简单劳动作业的员工,管理一个知识性工作者要复杂得多。例如,管理生产车间的工人和管理一个医药研究员,这两者的差别就相当大。显然,你不能用管理车间工人的方法管理药研员,同样,你也不能用管理药研员的方法管理车间工人。这是因为知识性工作者的价值产出,取决于他们自主的创造力和进取精神。管理者需要他们自觉地去工作,而工人职位在这方面的刚性需求明显要低一些。

然而,即使是工人,我们也发现仅仅用严格的制度、规范和指令,也就是那种“硬管理”方法,其效用也越来越受到质疑了。这背后的原因就是前面提出来的劳动者劳动意识的转变。当下的劳动者,即使从事最低端的生产流水作业的工人——更别提那些带有部分自主创造力工作的职员了——他们都越来越个性化,越来越强调自由、兴趣方面的追求,同时他们也越来越容易逆反,而且率性(而不是服从于威权),他们往往从自我的角度出发考虑工作,而不是遵从组织或者管理者的意愿。

这是时代的进步。在这个时代,我们需要有创造力的、有个性的、能够自主创造价值的人,而今天你的每一个员工都可能是有个性的,这是你的隐形的资产。但是,这也是一个问题:我们如何管理这样一群人?管理这样一群人,需要管理者本人做出什么样的转变?我们的立场是:如果你能够让你的员工充分、自觉、充满激情地发挥自身的能力和热情,投入到工作中,那他们将成为你最大的财富,也将成为你管理生涯中最值得大书特书的一笔。反之,那将是一场灾难,你的团队将死气沉沉,你也将劳心劳力并且仍然无所作为。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华通咨询的管理实践研究者撰写了《管人就是管心理》这套书。无须我们多强调,员工的创造力、自觉的精神、热情的态度……几乎无一例外地与他的心理活动有关。

我们这套书就是试图传达这样一种精神:管理者,首先应该是一个懂得心理的协调工作者,他必须懂得什么时候该严格一些,什么时候该宽松一些;必须懂得什么情况下严厉惩罚,什么情况下要通融……简而言之,他必须懂得如何从心理乃至人性的角度,对员工的行为做出反应,或者设计更好的管理制度。

显然,我们每个管理者过去在这方面的关注虽多,然而系统的思考、尝试,却很少,实际上过去也没有现成的研究或者实践,供我们深入学习。这套书在这方面是一个尝试,目的是为当下的管理者开启一扇窗,以便使管理者看到更有效的、更适当的人事管理方法。

有必要强调一点:这套书的编写,只是我们初步的成果。这套书在编写之初,首先确定了“执行”、“潜力开发”、“心态”、“激励”四个方面。分别为《管人就是管心理:提升员工执行力的心理学方法》、《管人就是管心理:挖掘员工潜能的心理学方法》、《管人就是管心理:调节员工心态的心理学方法》、《管人就是管心理:激发员工热情的心理学方法》四部。这只是一个开端,在后面的工作中,我们仍然会持续关注管理中的心理学问题,为读者朋友提供更丰富的管理实践参考。

最后,我们想说的是:管理不在知而在于行。过去我们可能想过很多关于为什么员工就是不听话,为什么员工就是喜欢偷懒等问题,我们也许隐约知道答案,但是我们鲜有行动。在这套书中,我们告诉你行动的方法,也告诉你为什么要这样行动。但前提是,如果你过去经常碰到这样的问题,那么今天你就要动起来,做出改变,陷于习惯之中本身也是心理问题的一种表现。

期望读者朋友们都能成为最优秀的管理者!

作者

2013年3月

内容推荐

人才的价值是企业发展的根本,是管理者要重点关注的基本管理要素之一。孙正元、莫雅所著的《管人就是管心理(挖掘员工潜能的心理学方法)》重点介绍了员工潜能开发的实务和方法,力图从员工潜能开发的价值促进企业人才价值的提升。《管人就是管心理(挖掘员工潜能的心理学方法)》内容共分为7个部分,包括安全感的建设、适当的压力、追求卓越的信念,以及如何调动员工内在的追求欲望等。本书不在于传递某种理念,而在于介绍科学的方法,是一本非常新颖和实用的管理指导图书。

编辑推荐

管理者,首先应该是一个懂得心理的协调工作者,他必须懂得什么时候该严格一些,什么时候该宽松一些;必须懂得什么情况下严厉惩罚,什么情况下要通融……简而言之,他必须懂得如何从心理乃至人性的角度,对员工的行为做出反应,或者设计更好的管理制度。

孙正元、莫雅所著的《管人就是管心理(挖掘员工潜能的心理学方法)》重点介绍了员工潜能开发的实务和方法,力图从员工潜能开发的价值促进企业人才价值的提升。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8 8:4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