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问泉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胡海泉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东非行记

漫长旅途

2002。2。14午夜飞往曼谷的飞机上

离开,是为了发现。

越远的离开,是为了越多发现的归来。

之所以义无反顾地和黄征去东非的肯尼亚旅行,更多的原因应该是心中一直以来对于未知的向往,对于不可知的冒险经历的追求。远行给思考一个不固锁的空间,也给心灵一段不设防的时间。

想必此行不会一帆风顺,出行前本想戴上那串许久未戴的佛珠以求神明保佑,可最后还是换上了防水表,前卫而实用。看来,对神明还不够虔诚……

在情人节这一天出发,心里自然会痒痒地期待一番泰国的艳遇,哪怕只是一杯酒红色的陶醉也好,可惜抵达时将近后半夜,曼谷的过境之行可能只剩下午后闹市中的走马观花了。

许久不记刻心灵的深度与广度,人对于自我的理解自然会渐渐模糊。每天睡前的自问渐渐被省略,或者只有自问却不再整理答案。好久没在白纸上和自己聊天了,才发现另一个心底的自己已苦忍寂寞太久,久得生疏于表达。那么,希望这次远行也成为一次对另一个我的唤醒,让梦醒来,让哑口说话,让严肃的沉默轻松活跃起来。我不是一直坚信双重自我的功效吗?OK!两个自我的对话将是放任思考的最佳方式。

情人节过后的午夜两点,飞机引擎的轰鸣中叠加着同行者的鼾声。人们的梦太多太多类似,梦的色彩太多太多雷同。类似与雷同没什么不好,只是缺少一点别致,稍欠一些刺激。而我,无畏地执着于另外的梦里……

2002。2。15曼谷时间18:25曼谷机场

从候机厅的巨大玻璃窗展望曼谷黄昏,超短的泰国过境之行结束在即。海湾航空的办票人员对持中国护照的我们很不客气,执意要我们托运又长又大的背囊,而我们要从曼谷飞转两个中东国家的首府马斯喀特和阿布扎比,最后才抵达终点内罗毕。一旦运气不好,转机时行李被遗落或运错,那么我们只有两手空空迷失于东非的街头了。可海关态度强硬,只好屈从,于是大包被翻开,几叠现金和饮料饼干一起被塞进临时找来的洗衣袋里。我背起它,整个一个落魄的云游者,自觉脸上无光,也就不再东张西望,径直入了关,躲进这候机厅的角落里。

飞行将甚是漫长,在地球可爱地自转中,我们高速地向西、向西,向一片神秘的陆地飞去。在浓重英国口音的空姐轻声细语的问候中,我困倦得迫不及待要进入一片归属于西亚海湾的梦乡……

2002。2。15阿布扎比时间凌晨3:25内罗毕

二十四小时之内第三次升上三万五千英尺的高空。

机舱内肤色比我深或浅的朋友们几乎都深睡去了。此时北京应该是早上七点半了,依然沉浸于春节喜气当中的北京,想必也已经再次喧闹起来。我北京的朋友们都醒了吗?你们能体会此刻我正飞向非洲大陆的心情吗?

在阿联酋候机时还在和黄征讨论旅行的益处。这些益处是只属于向往旅行的旅行者的—做不停留的过客;铭记或忘却眼前变幻的风景;陌路人眼中熟识的温情;体会或忽略片刻掠过的心境;向往未知,善意关注一切与自身的不同……大多云游者之所谓“心无牵挂”,我想,一方面是因为无以为牵挂;另一方面,在游历的过程中,原在心中的那些牵挂渐渐恍惚淡然了……

我在如此高的天空,想俯望大地上沉睡或醒着的如蚂蚁般微小的人群,他们自分种族、自划地位地忙碌着。如果真有上帝,想必他也是个永在高空的云游者,才会将世事彻悟于心胸。信仰他的人们每天也在寻觅俯览人生的眼界,以求开启心门,心境明朗得不再为阴霾所动,那么爱也许是提升眼界与心境的最温柔而和谐的方式吧……而我也终会回到我牵挂或我被牵挂的生活中,因为,我也是一只有自己所属巢穴的小蚂蚁。

蚂蚁需要生活的智慧以求生存吗?有所谓生活的智慧就不用去背负米粒儿或分食虫尸吗?—我不知道,谁也不会知道,我宁愿主观判断蚂蚁也会有蚂蚁的生活智慧,而智慧所在终将让每只蚂蚁都大不相同!

我此次的旅行还并未真正开始,它将开始于几个小时以后,当我从内罗毕的城镇驶向无际的非洲原野开始。那里,正因为不太适合人类生存而人迹稀少,也因为人迹稀少,反倒成了人们寻求自我的最佳去处。我将会目睹什么、发现什么、抛弃什么呢?这得与失的猜测让我激动不已……P15-19

后记

对自己发问,是从很小的时候开始的。问在心里,寻思在心里,答也在心里。所以,身外的世界是无从知晓的。问和答,变成了陪伴自己长大的一种习惯。那些睡不着的时刻,那些看似放空发呆的时光,心里的问答相当不着边际也相当无厘头地存在着。回想七八岁时的我,时常在自家的小阳台上对着星空静默,家人哪里知道,其实那时我正在和自己所属的那颗看不到的星球对话。儿时的我不认为自己属于真实所在的这个世界,即使到今天,我也偶尔会有那种对眼前的一切突然陌生到底的瞬间的茫然。那个瞬间,身边都市的楼宇、车流人海等等自己能感知的所有物质都变得奇怪和不可理喻,仿佛一只穿行在宇宙间的精灵突然闪落到人世间,那种恍惚不可言明,于是许多问与答就无限蔓延开来。

少年时,前人精辟的哲学论著读得少,无处寻觅有关生命终极疑问的答案。于是找到一个可以自我安慰的解释,将前述的那种虚无感统称为“宇宙孤独感”。这个词是当时的我自己发明的,如果与其他前人的说法有雷同,纯属巧合。伴着这种时不时就闪出来的“宇宙孤独感”,也伴着学校里学到的越来越多的文学、历史、地理、物理等前人累积出来的知识,青春期的时光里开始铸就两个截然不同的我:一个是继续在心灵世界天马行空求解终极谜题的“外星人”;一个是急于对现实生活有更多了解和理解的入世的“地球人”。这两个我有点儿像林语堂先生在《中国人》里说的,既是出世的道家,也是入世的儒家。少不经事的我哪里懂得什么是道家、什么是儒家,更分不清什么顺境向儒、逆境向道的心境。只是越来越习惯同时存在的两个不同的自己:一个爱动也爱静的自己;一个喜欢热闹也向往独行的自己;一个常讲荤段子也常写朦胧诗的自己。因为深知了自己,于是自己成为了自己的知己。

今天的社会里,不知已,也属常事儿。沉浸在现实社会的人际关系和责任中,沉迷在琐碎生活的欲求不满和忧患里,常常会变得不知自己——不知自己是谁,不知自己在哪儿,不知自己需要什么。甚至不再关心自己……做不成自己的知己,其实挺可怜、挺可悲也挺可怕的。悲喜被身外的人和事所摆布;忙忙碌碌也无法掩饰庸庸碌碌;找不到逻辑却还要为自己的言行辩解;找不到节奏却还要继续与同行者残酷地竞走。每每突然意识到某段日子里可能陌生了知己的自己,我都会恐慌,怕白费了所付出的努力、怕荒废了所投入的时间。更担心失去自己人生的逻辑和节奏,变得任人摆布、随波逐流。任人摆布和随波逐流的人生在我看来是失败的人生,即使看似光鲜亮丽或自觉满载收获那也等同于失败。

我一直觉得,写作,首先要写给自己。我的很多文字是那个在无语中自问自答的自己下意识留下的笔录。当然,我也会希望把这些“笔录”分享给他人去看。作为地球人,证明自己存在感的首选方式是沟通与分享,寻觅人生满足感的关键是思想结晶被更多人认同。要不,我们还要文学干什么?心学和玄学所能带来的存在感和满足感实在是缺斤少两。

于是,有了这本对于文学品位来讲尚缺乏推敲斟酌的作品集。这本作品集,大多是只言片语,不成系统。没有统一的主题和内在逻辑。想到哪儿,写到哪儿。问到哪儿,答到哪儿。所以,看客且做看客,别要求太多阅读的快感或贪图发现陌生的天地。我思想深度有限,格物不求甚解,所以,也没对自己有高规格的文学要求。如果说大家可以从文格猜人格、从文品测人品的话,那么从这本集子里,倒是可以对我这个人有更多一些的理解。在这里,你既会遇见那个随遇而安、知难而退的我,也会遇见另一个心思缜密、入世进取的我。

我想,自己将在求解关于生命的终极问答中永远继续下去……

永远是……?是的,永远。

我这个宇宙中偶然而渺小又转瞬即逝的生命只是“永远”这个词汇的一个纳米级别的占比。现实世界的生老病死、真实人生的喜怒哀乐,既给了我寻找答案的线索,也成了我寻觅真理的羁绊。不过,这太正常不过了,没什么可窃喜或沮丧的。在变幻无常的人生里找到生命的存在感才是收获,在起伏颠簸的路途中结识真正的知己才最满足。

古文里,我最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一句,看了以上这些文字,朋友你会懂得这是为什么。

俗话中,我最常念的是“人生之败,非傲即惰”。说实话,对于混沌的世界,我有些傲;而对于文学来说,我实在是惰得惭愧啊!

目录

序一 独享幽香/刘欢

序二 比歌唱更热烈/郭敬明

一、在奔波中苦苦寻觅

 东非行记

 北极日记

 冲绳印象

 在贝多芬出生的阁楼里冥想

 散记三则

二、活着的理由

 孤而不独,还是独而不孤?

 仰望繁星

 胡聊人文

 从归园田居说起

 用一公升的眼泪探求生命的意义

 感悟三则

三、逍逍遥遥笑看天地

 不抽二手烟,不做二手人

 糯米和粽子

 另一种捐助

 愤怒是什么?仇恨是什么?

 公益是一门“生意”

 想做英雄,暂且不论英雄

 为什么音乐圈没有真正的行会?

 评论二则

四、真正的成长伙伴

 我们俩

 给MJ的瞬间

 听李明讲那从前的故事

 醒醒吧—写在某不靠谱的选秀之后

 五虎下山时刻

 老鼠世界没有地产业咋分贵贱?

五、问泉

 梦想·事业·生活

 人生·友情·爱情

 读书·功课·追求

后记

序言

我认识海泉是在很多年前,这些年来见面的机会很少,偶尔联系,关键时刻泉哥总是对我支持帮忙。虽然接触的时间不多,但却有一种莫名的熟悉感。可能也是因为我和大众老百姓一样,经常在各种屏幕上看到他,觉得亲近。

我想很多人和我一样,都是习惯了他在舞台上热情昂扬的演唱,习惯了他在荧幕上的魅力四射,却没有想到,跃动的旋律背后,还藏着一颗诗意的心。

但仔细想想也对,一个擅长把生活里的点滴感悟谱写成歌的优秀音乐人,不管对于生活本身,还是对于文字,都会有他自己独到的理解。这是属于一个创作者最本质的东西,也是把创作者从芸芸众生中区分开来的东西。就像风从大地吹过,一个羊群里,永远只有几只,会抬起头看着风来的方向。

海泉的文字风格充满了想象力与鲜明的个人色彩,热忱、灵动、真实、梦幻,这些看似各自不沾边的语感在他笔下却被融为了一种特有的风格。

更让我觉得难得的是,这些文字没有仅仅停留在阅读的那一刻,阅读完成之后,书里的一些话会持续在脑中回绕那么一段时间。

我一直觉得透过文字要比对话能更直接地了解一个作者的心灵和想法,甚至比表演和歌唱更直接更强烈。

那么透过这本书,我想人们将认识一个卸去了明星光环,拥有清醒感悟,同时又保持着少年不羁的胡海泉。

内容推荐

生活不该是奔波不停的日复一日。穿过繁华喧嚣的城市,停下来,问问自己,我是谁?我想要什么?我将奔向何方?

胡海泉就是在这种自问自答中,成为了自己的知己。

在阳光温暖的下午,在月朗风清的夜晚,安静地读读《问泉》,或许你也能成为他的知己。

《问泉》由胡海泉编著。

编辑推荐

《问泉》是胡海泉的一部散文随笔集,内容丰富新鲜,读后会给人获益匪浅的感受。其中有他这些年“东奔西跑”的各种见闻,有各种经历之后的人生感悟,有对当下社会生活的深刻思考,还有与粉丝们就事业、婚姻、学业、读书等各种问题的精彩解读。图文并茂是本书的另一特色,经过精心挑选、高质量的图片穿插在简洁的文字里,会给人灵动、轻松、亮丽的感觉。透过文字与图片让人了解到勤奋、睿智、乐观的生活态度对于走向成功之路有多么重要!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9:2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