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的哲学(经典畅销版)》编著者张笑恒。
本书向我们展现的马云,不是一个假大空的偶像,而是一个接地气的明星。华远地产董事长任志强在接受新浪财经主持人采访的时候说,马云的成功不可复制,希望今后的年轻人能有独立的思想。马云也曾说,你们不要跟我学去创业,你们不可能再做一个阿里巴巴了,也不可能再做一个淘宝网了,所以你们跟我学什么?学的是独立奋斗的精神。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马云的哲学(经典畅销版)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
作者 | 张笑恒 |
出版社 | 中国画报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马云的哲学(经典畅销版)》编著者张笑恒。 本书向我们展现的马云,不是一个假大空的偶像,而是一个接地气的明星。华远地产董事长任志强在接受新浪财经主持人采访的时候说,马云的成功不可复制,希望今后的年轻人能有独立的思想。马云也曾说,你们不要跟我学去创业,你们不可能再做一个阿里巴巴了,也不可能再做一个淘宝网了,所以你们跟我学什么?学的是独立奋斗的精神。 内容推荐 《马云的哲学(经典畅销版)》编著者张笑恒。 《马云的哲学(经典畅销版)》内容提要:作为商业奇才,马云始终备受关注,今年马云卸任,再度成为社会热点话题。本书以马云的人生哲学入手,细致解读了马云在做人、生存、心态、创新、财富等方面的看法和体会,引用马云原话的同时,用相关事例加以延伸,呈现一个全面、深层、个性的马云世界观。对当下年轻人树立正确人生观,争取个人幸福极具参考价值。 目录 第一章 马云的做人哲学——做事先做人 低调清醒,别太把自己当回事 2 能受大委屈,才能有大胸怀 5 先有大舍,后才有大得 9 自作聪明的人往往最愚蠢 12 做大事就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15 做人要有主见,不能随波逐流 18 谁都有欲望,但不是谁都经得起诱惑 21 第二章 马云的说话哲学——言辞是智慧的高度 越是简洁的话语,越是掷地有声 26 一个好比喻,就能让别人记住你的话 29 大胆说“我不知道” 32 说话“犀利”源自内心的洞察力 35 敢于自嘲的人内心强大 38 无敌公关的秘诀就是——永远讲真话 41 高谈阔论不如讲好一个故事 44 少打官腔,越平实的话越有穿透力 47 第三章 马云的目标哲学——把梦想变成蓝图 不给梦想机会,你就永远没有机会 52 大目标教人干事业,小目标教人过日子 55 目标太多就等于没有目标 58 有胆识,才能在危机中崛起 61 走少有人走的路 64 激情不难,难的是持续保有激情 67 第四章 马云的生存哲学——前路艰险,凛冬将至 居安思危,随时做好过冬的准备 72 没有变化时也要寻找变化 75 坚强活下去,生存才是硬道理 78 干一行,就要吃透一行 81 先活下去,再谈赚钱 84 要多想困难和失败,而不是成功 87 少看别人怎么成功,多看他们怎么失败 90 第五章 马云的乐观哲学——我选择相信明天会更好 心态决定命运 94 永远不要跟别人比幸运 97 给你的人生注入正能量——乐观 100 喜悦在生命转弯的地方 103 我与别人的不同,就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106 不要因为暂时的挫折而放弃所有希望 109 抱怨没有价值,意见才有 112 不能人人改变世界,但人人都可改变自己 115 在困难的时候,想尽一切的可能 118 第六章 马云的定力哲学——没有谁更幸运,只有谁更坚持 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 122 守得住寂寞,才能拥有繁华 125 比兔子跑得快,比乌龟有耐心 128 不要怕质疑,没有质疑才可怕 131 真正的勇气来自铁一般的信念 134 有一种力量来自拒绝 137 第七章 马云的创新哲学——只有与众不同方能成就传奇 成功的模式不可复制 142 好的企业应该不断让世界感到惊奇 145 你不成功是因为还不够“懒” 148 倒立起来看世界,敢于反其道而行之 151 把90%的人说“好”的决定扔进垃圾桶 154 外行也能引领内行 157 第八章 马云的经营哲学——抱着把企业做成百年老店的信念 精神领袖不靠股权也能掌控企业 162 机会与风险共舞 165 帮客户赚到钱,你就能赚到更多的钱 168 敢于面向所有的客户免费 171 忠实的客户随时都可能流失 174 产品不好,再好的策划也没用 177 第九章 马云的竞争哲学——竞争是件多么快乐的事情 不要小看任何对手 182 竞争是件快乐的事 185 潜心修炼,成就“金刚不坏之身” 188 对手死了,你一定也活不好 191 谁说竞争一定要“你死我活” 194 对手强大,你该做的不是挑战而是学习 197 第十章 马云的用人哲学——发现他,考察他,信任他 每个成功者的背后都有一个优秀的团队 202 唐僧团队是完美的“合伙人” 205 别把飞机引擎装在拖拉机上 208 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 211 对所有的猎头不屑一顾 214 相信年轻人,给应届生一个机会 217 不可忽略的激励作用 220 我们需要的是猎犬 223 第十一章 马云的财富哲学——想赚大钱就要先把钱看轻 做企业家,而不是做商人 228 “财散人聚”的价值观 230 如果得不到乐趣,赚再多钱都不算成功 233 “钱太多了,我不能要” 236 “小气”也会成就“大器” 239 把失败变成财富 242 没钱也能做大事 245 马云个人履历 248 个人荣誉 250 马云经典语录 252 试读章节 第一章 马云的做人哲学——做事先做人 低调清醒,别太把自己当回事 俗话说“花要半开,酒要半醉”,人生也是如此。马云曾说:“当你春风得意时,切不可趾高气扬,不可一世,要懂得内敛,学会‘装醉’。” 当年,曾国藩率领的“曾家军”攻破南京,平定了太平天国。他马上给他的弟弟曾国荃寄去一封信,信中附了一首诗:“左列钟铭右读书,人间随处有乘除;低头一拜屠羊说,万事浮云过太虚。”诗中告诫他的弟弟,千万不能因此而骄傲自大,越有功劳越得低头做人。 一个人如何名高功大,都要谦和礼让。一方面,名是相对的,满招损,谦受益;另一方面,如果你居功自傲,狂妄自大,别人也会不理你那一套。若你态度谦和,反而会受到别人的尊重和喜欢。 有一次,马云去参加地方与行业的网站峰会,在大会上,当有人问他对地方网站的站长有什么看法时,马云说:“感谢这些站长们,刚刚竞争的时候,没有小网站和站长们的支持阿里巴巴就活不下来,今天淘宝大了应该做一些思考。所有的活不是我干的,是淘宝客和阿里巴巴所有的工程师做的,而且今天阿里巴巴的发展也超越了我的能力范围,很多人在网上表扬我,马云你怎么那么厉害,我真的不厉害,我真的不懂互联网。前不久和同事开支付宝会议的时候,我两天之内都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我心里很慌!如果两年前我知道这么复杂的话,我可能就不会做支付宝了。” 马云还告诫青年们说:“希望以后大家永远觉得我们一样,事实上我们一样。我只是比你们早生了几年,我经历了一个好的时代,我有一些好朋友,有很好的一群人在帮我,我才会这样。十年以后你们也会,只要你说我也愿意这么去努力,肯定可以,没什么传奇的。” 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人太把自己当回事儿了!他总愿意人家在乎和尊重自己,认为自己是“有身份”“有背景”的人。做出了一些成就,出了一点名,就飘飘然,觉得自己就凌驾于众人之上了,值得大众膜拜了。 要做到别拿自己太当回事,还真难。有一颗平常心是最重要的,只有心放平了,情绪才会安稳,虚荣的欲望才不会乱窜。这样,你即便在高位,却不高高在上;即便坐拥财富,却不为富不仁。著名农业专家袁隆平面对滚滚而来的金钱时,淡定地说:“用金钱来衡量科学是庸俗的。”所以,他乐此不疲的是在田野上实现梦想。 海豹突击队在巴基斯坦执行捕杀拉登的任务时,奥巴马和幕僚们在白宫局势研究室,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监看卫星实时传送的视频。当时,会场内没有什么水果、饮料,只有一次性纸杯和水瓶。 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本应处在正中的奥巴马被挤到了墙犄角,绻着身子坐在一张小得可怜的椅子上,连他身边那穿着军装的人坐的椅子都比他的大,看起来也比他的舒适。如果不是他那张为世人熟识的脸,根本就看不出旮旯里的这个人,居然是美国总统。再细看一下他的那些幕僚,无论是坐还是站,一个个气宇轩昂,似乎他成了不起眼的陪衬人。而奥巴马对下属们这种在我们看来简直是僭越的行为,丝毫没有在意。 不让自己飘飘然,那就要把根扎在大地上。大力士安珂能战胜魔鬼、洪水、猛兽,却有个前提,那就是他的双脚必须踏在大地上,因为他的力量全部来自大地。后来这个秘密被他的敌人发现了,于是他的敌人把他引到树上而杀了他。我们的大地就是普通人。只要我们牢记,即便我们官位高、财富多、拥趸者众,也能做到清心寡欲、宠辱不惊,才不会放纵心魔而沦落红尘。 谁不拿自己太当回事,谁就可能活得心境好一些。事实上,当你自己不拿自己当回事的时候,反而会有更多的人拿你当回事。把名利当成身外之物,处之泰然,低调做人,高调做事,那“莫道桑榆晚,红霞已满天”,自然而然就“赢得生前身后名”了。 换个角度说,太把自己当回事,除了导致人际关系紧张外,还会使自己丧失许多理性的东西。现实生活中,那些“居功自傲”的人,不仅很难吸取失败的教训,而且对他人的建议和意见也很抵触,这自然会成为其成长的障碍。 另外,居功自傲者身边,由于其“功成名就”,容易出现一些“抬轿子”的人,他们当中有些人是出自对成功者的佩服尊敬,但也会有别有用心之人。如果你不懂收敛,爬到高处也难免会摔下来。 可见,如何正确对待已经取得的“功”,不仅仅是一个性格修养问题,还是一个事关生存发展的大问题。 春风得意也不可尽欢,功成名就时,与其“霸气”和“盛气”,不如营造“和气”。别拿自己太当回事,是自己看待自己的一种内在态度,是一种低调的处世之道,也是为了更好地摆正自己的位置。 能受大委屈,才能有大胸怀 学会承受,才能学会成长。 如果一个人的人生道路太过于一帆风顺,就会缺乏对失败的免疫功能。如果一个人从未受过什么委屈,那么他就不可能拥有博大的胸怀。 马云说:“男人的胸怀是委屈撑大的,受的委屈越多,胸怀越大。”今天的马云之所以能够荣辱毁誉不上心,和他创业以来受到的委屈是分不开的。 马云开始创立“中国黄页”时,中国人根本还没听说过互联网,哪里会相信他?他甚至成了别人眼中的“骗子”、“疯子”。马云当时心中的委屈、创业道路的艰难可想而知。 他受到的委屈不仅仅是误解,还有欺骗。1995年,有几个自称是深圳大老板的人找到马云,说自己愿意出资两万元,做“中国黄页”的代理商。这简直让马云喜出望外,因为当时的中国黄页正处于资金困境之中,“深圳大老板”对马云来说无疑是“大救星”。 于是马云毫无保留地将中国黄页的核心模式和机密技术全部和盘托出,并且派出技术人员亲赴深圳指导,帮助他们建立系统。中国黄页细致周到的服务,让深圳大老板很是满意,他们对就要返回杭州的马云说:“我们三天后就到杭州签合同!”可是这份合同马云至今也没有等到,而更可恨的是,这几位深圳老板已经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拿出来的东西和马云的中国黄页一模一样——这简直就是当头棒喝,马云说:“当时真的受不了,但我还是把它扛下来了。” 后来,互联网成了社会热点,马云的“中国黄页”蓬勃发展,厄运却没有就此结束。 为了在竞争中不致你死我伤,1996年的3月,马云和当时最大的竞争对手——注册资本三个亿,又拥有非常好的社会和政府资源的杭州电信合并,对方占70%股份。但两家终究不是同路人,不久之后,问题就暴露出来了。杭州电信急于利用中国黄页来赚大钱,而马云则认为做互联网公司就如培养自己的小孩,不到时候不能够挣钱。双方分歧日益加深,资本和权势高的一方自然拥有决定权。 马云觉得委屈,心里觉得不甘。但是,最后他还是硬起心肠,将自己当时拥有的21%的中国黄页股份送给了一起创业的员工,内心无比激愤地离开了重组后的“中国黄页”。 虽然这是马云创业以来最大的一次失利,但是马云从来没有为那次失败而掉泪。马云说:“这些事太多太多。每次打击,只要你扛过来了,就会变得更坚强。我又想,通常期望值越高,结果失望越大,所以我总是想明天肯定更倒霉,一定会有更倒霉的事情发生,那么明天真的有打击来了,我就不会害怕了。你除了重重地打击我,又能怎么样?来吧,我能够扛得住。抗打击能力强了,真正的信心也就有了。” 经受各种挫折、失败的委屈,是每个人必须面对的考验。有的人被委屈所困扰和折磨,以致怨天尤人,甚至自暴自弃;有的人则善于用委屈撑大自己的胸怀,任劳任怨,自强不息。 没有人生来就对委屈有良好的承受力,只有经历了,才会对它产生一定的免疫力。就像得过某些疾病,在身体内就会产生对它的抗体。 战国时,晋国的范氏和中行氏两大家族,准备反叛晋定公。 这时有人出来劝阻他们说,晋定公曾经饱经失败,还曾经流居异国,多次失败已经让他成为一个老奸巨滑的战争高手。就像一个三次摔断了胳膊的人,尝透了折臂的滋味,被治好以后,已经能从两次三番的折臂中,了解到其中原因和治疗的方法。如果起兵和他斗,可以说一点把握都没有。 这就是有名的“三折其肱”的故事。 正所谓“咬得菜根,百事可做”,越是能够成就大事的人,越是在逆境中得到了足够的锻炼。所以,做人要有一定的承受力,所谓心理承受能力是个体对逆境引起的心理压力和负性情绪的承受与调节的能力,主要是对逆境的适应力、对压力的容忍力、对失败的耐力。有承受力,才会走得更远。 著名作家沈从文先生曾在文革中被批斗,每天在历史博物馆打扫女厕所,到干校劳动改造……但,面对如此侮辱,沈先生没有沉沦抱怨。 一次批斗会后,沈从文从自己背上揭下“打倒反动文人沈从文”的标语,仔细看了一遍,道:“那人的书法太不像话了,在我的背上贴这么蹩脚的书法,真难为情!他原应该好好练一练的!” 对于一个上了年纪的文学老人来说,每天负责打扫历史博物馆的女厕所,真是一种侮辱。但沈从文对此却很看得开,他幽默地说:“这是造反派领导、革命小将对我的信任,虽然我政治上不可靠,但道德上可靠……” 终于,十年浩劫过去,垂垂老矣的先生得到了平反。1978年,全国第四次文代会后,沈家从门庭冷落又回到门庭若市,重新评价其文学成就的文章也屡见报端,一度盛传他将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对此沈从文表现出宠辱不惊的平静,他淡然地说:“那都是些过时了的东西,不必再提起它。” 庄子曾言:“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毁之而不加沮。”真正的智者,即使全世界对他都赞誉有加,他也不会自傲;即使全世界的人都诽谤侮辱他,他也不会沮丧。这种毁誉不惊的从容淡定,正是人生的一大境界。 当面对人生的灾祸和悲伤时,要学会从容地对待,把委屈羞辱看远些、看开些,怀着乐观精神忍受过了,好事也就跟着来了。 哲学家熊十力先生一生历经过好几次大起大落,几次走入“谷底”,但豁达坦然的性格让他每次都能够平静地面对失意,最终从谷底中慢慢走出。据说,1937年,在北京大学教书的熊先生不愿做亡国奴,连夜跳上一辆拉煤的火车逃往南方。当天正下着大雨,熊先生躺在煤堆上,又冷又饿,可谓倒霉透顶,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熊先生竟然还甘之如饴地欣赏铁路两边的风景。 别看人的心脏就拳头大小,但是它的精神力量的确可以包容天地河海。俗话说:“将军额上能跑马,宰相肚里能撑船。”一个人的心胸很大程度上能代表一个人的成就。 先有大舍,后才有大得 老子的《道德经》有句话说:“将欲去之,必固举之;将欲夺之,必固予之;将欲灭之,必先学之。”这段话的核心可以大致概括为:欲想取之,必先予之。说得更通俗些,就是一个人想要得到一些东西,必须先暂时给予一些东西。比如钓鱼,想要钓到鱼,必须先在鱼钩上放鱼饵。 做人也一样,要舍才有得。马云就是利用了这个法则,成功地将阿里巴巴和淘宝网推向世界互联网的前沿。 众所周知,无论是阿里巴巴还是淘宝网,成立之初,马云都承诺免费注册会员。尤其是淘宝网,2003年刚创办的时候,马云就放话出来:淘宝网给大家免费使用三年。这就意味着,三年期间淘宝网不会有收益,全靠阿里巴巴在B2B领域赚得的利润“养”着。 马云说:“中国的C2C市场还处于市场培育阶段,免费模式更利于跑马圈地。”马云不但在淘宝网实施免费策略,还曾呼吁淘宝网的竞争对手易趣网一起免费,被易趣拒绝。 eBay易趣的赢利模式是向用户收取店铺费、商品登录费、交易服务费等。即一个顾客在易趣网上注册,易趣网每月会有几十元的收入。淘宝网则所有费用一切全免,网站需要投入多少人力、物力,要烧掉多少钱,可想而知这是一条当时听起来多么不靠谱的路。 因此,在马云口出“狂言”“免费三年”让顾客先赚钱并遭受易趣拒绝的时候,很多人都在猜测淘宝网能撑多久,阿里巴巴要赔进去多少资金。 但是,那些等着看马云热闹的人都失望了。 根据艾瑞咨询2004年度调查报告显示,易趣的注册用户约为950万,淘宝网的注册用户约为400万。 到了2005年第一季度,仅仅数月,淘宝网的成交额已经后来者居上,2005年第一季度易趣成交额约1亿美元,与此同时,淘宝的交易额为11.3亿人民币,约合1.37亿美元。淘宝成功打败易趣,成为国内成交额最大的网上拍卖市场。至2005年第四季度,淘宝累计总交易继续增长,达到30.3亿人民币,用户突破1390万。单是12月份的成交额就突破了11亿元人民币,超过了该年第一季度的成交总额。与2004年的全年业绩相比,淘宝成交额增长70%。 回想淘宝网的成功之路,人们不得不承认,马云的免费策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于今天淘宝网的成绩,雅虎总裁曾鸣曾用“大舍大得”来形容马云的战略选择。因为舍得投资、舍得“烧钱”、舍得自己先不赚钱,马云才成功实现“跑马圈地”的目标。这和马云始终坚持的想法一脉相承:“淘宝要真正赚钱,我还是这句话:要开始考虑赚钱的时候,是你帮别人真正赚了钱的时候。” 亚当·斯密曾说过:“经济活动的起源来自于交易,而所有交易成本的高低都与信息的获取成本以及交易达成的运输成本有关。”互联网的出现引爆了“第三次浪潮”,信息的流通让商界重新洗牌,一切旧有的游戏规则支离破碎。 基于此,阿里巴巴让“中国制造”的成本优势展现无遗,市场也回馈了阿里巴巴丰厚的回报,正如马云所说:“我们不但不收钱,而且菜比他们的好。如果你的菜不好,免费也没有人吃——吃了拉肚子怎么办?免费只是一个手段,你必须创造出比收费更好的服务、更高的价值,你才有机会赢。” 一些商人不肯吃亏,为一些无关轻重的小利益与对方争得不可开交,最终不欢而散,到头来却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聪明的商人懂得将生意做活而不是做死,斤斤计较,最后失去的往往是大利益。古人云:有得必有失,有失方又得。利益获取同样尊崇这一点。 有一次,记者问小巨人李泽楷这样一个问题:“你父亲教了你一些怎样成功赚钱的秘诀?”李泽楷回答道:“赚钱的方法其实父亲什么也没有教,只教了自己一些做人的道理。”李嘉诚曾经这样跟李泽楷说,他和别人合作,假如他拿七分合理,八分也可以,那李家拿六分就可以了。 商人以利为重,但是不能见利忘义。做生意不仅靠精明的计算,还有良好的商誉。照顾对方的利益,利益面前让三分,才能获得更多的支持,赢得更多的利益。总喜欢捡小便宜的商人,最终会失去大利益,永远也不可能做成大生意。 李嘉诚曾说:“如果一单生意只有自己赚,而对方一点不赚,这样的生意绝对不能干。”他还说过:“重要的是首先得顾及对方的利益,不可为自己斤斤计较。对方无利,自己就无利。要舍得让利,使对方得利。这样,最终会为自己带来较大的利益。”正如《新京报》记者在采访马云时问,阿里巴巴上市,造就“上千富人帮”原因在哪?马云说:“阿里巴巴要做的事情首先是帮助客户赚到钱,然后才是让自己赚钱,这才是电子商务的根本,也是互联网精神的根本。”马云也正是利用这个法则,成功将阿里巴巴和淘宝网推向了互联网前言。 因为急于证明自己抉择的正确性,不少人刚创业,就迫不及待要看到立竿见影的后果,休说“一万年太久”,就连几年甚至一年都等不了,所以他们的眼睛只盯着客户的钱袋。但是,客户也不是好应付的,想让他们掏钱并不那么容易。由此,还是听听马云、李嘉诚的建议吧,先让别人挣到钱,自己再去赚钱! 自作聪明的人往往最愚蠢 “自作聪明的人总以为自己比别人知道得多。”洛克菲勒集团的副总裁布雷特恩·塞克顿说,“这离无知也就一步之遥了。”真正的聪明人,不会处处张扬他的聪明和才智,却懂得用愚蠢来掩饰自己的真本事。 提到“聪明”,马云感慨良多:“这个世界上小聪明的人很多。有一次我在上海五星级波特曼酒店宴请一位重要客户,当时一位很高很帅的服务员小伙子端着盘子进来,看到我说,我认识你,我用你们阿里巴巴的支付宝分期付账,仔细算了一下,可以省下一毛二分钱的利息呢。当时我就想,这种人就是太小聪明了,如果今天他不这么‘聪明’算计,也许已经是总经理了。” 马云说,其实最愚蠢的人就是那些认为自己聪明的人。他以前跟同事玩过当时很流行的“杀人游戏”,当时同事们串通好让他做“杀人者”,表面上大家还装不知道,看他一个人在那儿自鸣得意地表演,他以为大家都不知道他是“杀人者”。这次出丑让他明白了,永远不要把别人看作傻子。其实员工不会因为你不懂而看不起你,但会因为你说和做不一样而看不起你。 自以为聪明的人喜欢察颜观色,见缝插针,无孔不入,长于勾心斗角,鸡蛋里可以挑出骨头。而大凡大智慧、大聪明之人却正相反,他们都胸怀坦荡,胸襟豁达,眼光长远。 当年阿里巴巴刚刚起步时,很难招到员工,马云开玩笑说:“是把大街上能走路的都招进来了”。后来这些人中很多“聪明人”离开公司去创业,真正成功的也没几个,倒是一直留在公司“没地方去的那些不聪明的人”,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收入越来越高。所以马云感慨说,有时候小聪明还真不如傻坚持,守得住寂寞才能成器。 宋朝苏轼在《洗儿》中有:“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自以为聪明的人往往得不到好结果,《红楼梦》里,最精明者当属王熙凤,用书里的一句话说她“只怕有一万个心眼子”。但这样一个精明的王熙凤却不招人喜欢。别说是自己的丈夫贾琏,就是贴身丫头平儿亦对她心有畏惧。可以说,凤姐的心机实在太可怕,也实在太可怜。可怜到了没有一个人是值得她信任的,也没有一个人是真心爱她、帮她的。到头来,“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在20世纪90年代初,人们发现斯坦福大学使用纳税人的钱做一些与研究无关的事,诸如购买快艇和为校长唐纳德·肯尼迪的新偶举行招待会。事情败露后,肯尼迪并不愿为此道歉,反而狂傲地声称政府的基金是用来支付与研究有关的“间接开支”,诸如餐巾、桌布和他在家里举行的晚会。他傲气十足地说:“哪怕是我家里的一朵鲜花,也与研究活动有关。”肯尼迪自鸣得意的辩解引起社会舆论的一片哗然,一位斯坦福大学的职员说:“他似乎认为无论他做什么都是正当的——只要是他做的。”然而他这样的“不义而行”必将会遭到应有的报应,肯尼迪于几个月之后就被迫辞职了。 马云曾给创业者这样一句忠告:“我想给你一个建议,我刚才比较欣赏你说你的合作伙伴比你更聪明,我觉得这也是非常好的一个品德。” 不怕你没有横溢的才华,勤也能补拙,最怕你处处自以为聪明,瞧不起别人。就算你的确有点资本,但老是挂在嘴上当歌唱,就会贬值了。自以为聪明的危害有很多,最危险的结果就是让人变得盲目,变得无知,变得更加虚荣,而且你的这种姿态还会让你处处树敌。 老子有云:“大智若愚”,这非常有道理。内心本来是“清楚”的,但出于现实的考虑,在外人面前表现出“含糊”的模样,这更有助于达到“圆通”的境界,很多高明的人就善于运用这一策略。 著名小说家叶兆言先生曾说:“我觉得承认自己愚蠢,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我知道一个人,如果总是逞能,就会显得太累。我相信我的作品是写给那些聪明人看的,因为我知道自己的智商不高,而很多人恰恰又不爱看聪明人写的东西。聪明人太聪明了,有时候,他们需要一些聪明之外的东西。”正是有着这样的想法,他不仅在写作上获得了可观的荣誉,也同时为自己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在雅典一再告诉他的门徒:“你只知道一件事,就是一无所知。”而英国19世纪政治家查士德裴尔爵士则更加直白地训导他的儿子:“你要比别人聪明,但不要告诉人家你比他们更聪明。”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讲究“守拙”,“守拙”即在别人面前故意装傻,装糊涂,掩盖自己的聪明才智,让他人觉得比自己聪明,以赢得别人的好感。可以说,“守拙”是一种掩饰自己、保护自己、积蓄力量、等候时机的人生韬略,更是一种做人的大智慧。 所以,不管是生活还是工作中,即便你已经有了完全能战胜别人的把握,也要守拙,不要显示出你比他更聪明。只有这样,你才能在“众人皆醒,我独醉”的情况下,做一个真正的聪明人,有这块“盾”为你抵挡住外界更多的风雨。 做大事就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人生在世,必须有自己立身处世的原则和标准。在这种标准的要求下,有所为有所不为,即符合标准的,哪怕孤身一人,也要坚守到底。不符合自己标准的,即使有再大的诱惑,再多人的鼓舞,也决不随波逐流。 马云说:“在我看来有三种人:生意人——创造钱;商人——有所为,有所不为;企业家——为社会承担责任。企业家应该为社会创造环境。企业家必须要有创新的精神。” 对于娱乐行业,马云一直认为腾讯是做得比较好的。但是在原则上,马云却认为游戏不能改变互联网产业,因为人不能总是玩游戏,尤其是电子商务这块,未来十年一定是主流的市场,一定会越做越好,困难也会越来越多,竞争也会越来越多。 在一次商务会谈上,马云如实说道:“对于客户是谁,我认为应当锁定自己的客户,我们的客户是中小企业,创业者,这是我的定位。我为什么锁定中小企业,如果大企业来,我原则上不做这个生意,没有办法做。中小企业用阿里巴巴网站的时候,可能进来的时候是三五百万,后来变成了几千万或者是一亿元。但是我就会说,你变成了一亿元就要找别人去了,我只是做中小企业和电子商务,不能教小学的时候,中学也可以的,大学也包揽下去。我们的水平就是这样的,因为我们要想清楚客户是谁的情况下,就要锁定市场,去做该做的事情,在利益和诱惑的面前说NO,我反正是不干的,要学会说NO。” 马云对未来互联网发展利弊所做出的这段剖析可以说是十分到位的。尤其是在对如何定义客户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如何锁定市场这些问题时,马云秉持自己的初衷与原则,用非常肯定的语气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张其金说:“一个精美的花瓶放在展览架上,没有不被打破的。因为正是这个花瓶给了人们太多的享受,才会受伤。如果把这句话转变在我们的信仰方面,我们可以说,我们的信仰决定了我们的所作所为,尽管我们的信仰在别人看来是异端,在这样的情况下,受人鞭策是应该的,但我们所作所为是正当的,那就让他人去说吧。无论走到哪里,无论处于什么样的环境中,信仰都不失为一种企望,一种忠诚,一种对自己精神出路的应许。一个真正具有信仰的人,会自觉地通过信仰来铸就自己顽强的意志,来统领自己的精神生活。” 如果你能像坚守信仰一样坚守你做人的原则,那么你才能活出自己的风采,并有所作为。 崔永元有一次接受记者的采访时说:“一个著名的休闲品牌,一个著名的药厂,都是让我做形象代言人,每家开价500万元。如果我答应的话,15天内我就可以挣到1000万。中央电视台不许主持人做广告,那么我辞掉中央台的工作,因为在中央台我干到退休也挣不到1000万元。我辞掉了,挣完1000万,完事了。我想过,但我是看老电影长大的,我不会轻易放弃原则。” 古往今来,有以忠名留青史者,如伯夷、叔齐;有以智佐定天下者,如韩信;有以义折服世人者,如豫让;有以贤开创伟业者,如诸葛亮,皆有所为,有所不为。伯夷叔齐不食周粟,付出了生命的代价;韩信受跨下之辱,付出了尊严的代价;豫让自黥面,付出了身残的代价;诸葛亮不受刘备禅让,拒绝了帝王的荣位。正是他们都有所不为,所以才有大作为。 生活中,不能坚持自己的原则,这是困扰很多人的一个问题。我们常常会为了得到更多人的支持,为了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为了某一个目的,甚至仅仅为了减少解释的麻烦而不得不去迎合别人,以获取别人的喜欢和信任,而不惜抹杀自己的个性,失去自己做人的原则。 比如,我们常说常见的滥好人就是典型的没有原则的人,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有求必应。朋友叫喝闲酒,为了面子,去了;同学叫搓麻将,难却盛情,去了;同事邀请打牌,为了关系,又去了。他也知道自己已经计划好了去听一节课,或者写一篇文章,但又不好意思拒绝。这类人在人际关系中牺牲了很多,却往往得到的是“不能担此大任”的评语,甚至会成为别人算计、陷害的对象。 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为了不被孤立,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属人之常情。但是我们要把握一个度,你是不是经常在别人的意见里妥协?别人的言论对你影响有多大?你能否坚定自己?这并不是简单的问题,因为要避免别人消极思想的负面影响往往需要很大的勇气。说话做事总是丧失自己原则的人,往往也会丧失自己做人最基本的良心。 做人要有主见,不能随波逐流 从电影《摇摆的婚约》中的“婚姻摇摆族”,到考研与找工作两手抓的“考研摇摆族”,再到时下的各种各样的“购房摇摆族”,这些对自己不确定,对问题不确定,在各种选择之间没有自己主见的人,就如墙头芦苇,风吹两边倒,随波逐流,容易迷失方向。而有主见的人,恰似山中松柏,咬定青山不放松,任你东西南北风,我自岿然不动。 刚刚从西雅图回来,准备成立公司的时候,马云先是找了24位朋友到自己家里,他们大多都是马云在夜校教书时候认识的学生,其中还包括一个82岁的老太太。马云跟他们说:“哎,我要做这么个东西,Internet。”接着便给他们大讲Internet的好处。 说实在的,马云对技术一窍不通,要讲一个根本不懂的东西就像痴人说梦一样。马云讲得糊涂,大家听得也糊涂。朋友们都很吃惊:你好好的放着老师不当,去玩儿这个东西?脑袋是不是灌水了?当时这24个人里面有23个人反对。他们说你干什么都行,开酒吧也行,要么开个饭店,要么办个夜校,但这个肯定不行,干了是要闯祸的。只剩下一个人对马云说:“你要是真的想做的话,你倒是可以试试看,不行就赶紧逃回来。” 第二天早上,想了一个晚上的马云决定干,“哪怕24个人全反对我也要干。”于是,马云不得不天天出去跟人家讲互联网络的商业作用,说服他们同意掏钱并把企业的资料放在互联网上。他在别人眼里就是骗子,是精神病人。但他都没有动摇,他就是将这个一窍不通的互联网搞了下去,并做得风生水起。 人不是因为想有主见才变得有主见,而是知道自己想干什么,在做什么,结果会是什么。有主见也不是和别人做不一样的事,有主见是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的判断。比如马云说:“不要因为别人的一句话灵机一动就去创业。”但假如你已经考虑成熟,认为自己的做法正确,那么你就继续坚持下去,不要理会别人的想法、讥讽和指责。 没有主见的人常常没有辩别真伪的能力,或者囿于别人的权威,或者因为自己不够自信,而不敢坚持自己,只好通过随大流来避免自己犯错。 苏格拉底有一次拿着一个苹果进了教室,对学生们说:“这个苹果是我刚从果园里摘来的,你们闻到它的香味了吗?”他将苹果放在自己的鼻尖前面闻了闻,陶醉地说道:“真是香啊!” 然后又把苹果放在第一排的一位学生面前晃了晃,问道:“怎么样?闻到它的香味了吧。”那位学生不假思索地就喊道:“是的,我闻到了。”苏格拉底依次走到学生们面前让他们闻,结果每个人都说闻到了苹果的香味。 最后全班只有一个人依旧沉默着,苏格拉底问道:“为什么全班的人都闻到了香味,只有你闻不到呢?”那个学生有点胆怯地回答道:“我也不知道,但是我的确没有闻到任何味道。” 苏格拉底听了这话,哈哈大笑,他将苹果给学生们相互传看,原来这竟然是一个制作精美的假苹果。那个没有闻到香味的人就是柏拉图。 迎合别人,表面看来是和善之举,但实际上则是软弱的表现。软弱到一定程度就会逐渐失去自信,而没有自信的人是很难成就什么大事业的。有时,性格上的自卑和懦弱,也表现为没有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因为主见和信心是紧密相关的,有足够自信的人才能坚信自己,不人云亦云,不轻易接受别人的看法。 2011年3月16日,在网络上突然传出一条消息,声称由于日本福岛核电站的核辐射泄漏,导致周边海水受到污染,并且会影响到我们日常使用的食用盐。于是,一时间全国多个大中型城市出现了市民抢购囤积食用盐的盛况。还记得,当时微博上很多人的问候语都变成了“你买盐了吗?” 明明食用碘盐对于外部的核辐射是没有防御作用的,明明过量食用碘盐会引起身体疾病,明明国家声明我们食用的碘盐是来自国内的盐矿而非大海里,不会出现污染的……这么多“明明”的事实为什么还抵不住一个谣言有说服力呢?因为我们有随大流的心理,因为看到别人买,我们就失去主见,失去冷静分析和判断问题的能力。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一个独立性强、思维清晰、有主见的人,即便受到极强的暗示,也绝不会盲目从众,放弃思考和自省的。玛格丽特之所以能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正是因为她懂得做事情必须有自己的主见。玛格丽特从父亲的教诲中明白,不能因为别人在做某种事情,自己也去做或者想去做,而是要通过冷静思考决定自己该怎么办。如果有必要,不要随大流。 马云说:“脑袋是来给自己用的,不要东说好就说东,西说好就说西。永远用自己的脑袋独立思考,用自己的独立眼光去看待任何问题。任何人同意时,停一下,其实不差两秒钟;任何人反对时,也停一下,思考,也不缺这两秒钟。永远用自己的脑袋,永远保持今天一样,一种新生所具备的充满好奇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看待边上的人。” 但丁在《神曲》中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这句话用在这个独立张扬、想唱就唱的时代也很合适,就如张靓颖的粉丝们所说的那样:“唱自己的歌,让别人说去吧!” 谁都有欲望,但不是谁都经得起诱惑 在《奥德修斯记》一书中,海妖赛壬常坐在鲜花盛开的岛屿上唱歌,美妙的歌声会诱使船员改变航向划向岛屿。因而,许多船都在岛屿附近触礁沉没。为了避免被海妖诱惑,奥德修斯命令手下用蜡封住自己的耳朵,并将自己绑在桅杆上。他虽然还能隐约听到海妖赛壬的歌声,但被绑着的身体使他无法动弹,结果成功避开了诱惑。 P1-P10 序言 在企业界,马云一直是众人关注的焦点,尤其2013年5月10日,在淘宝十周年晚会现场,在4万人的见证下,这位叱咤互联网的传奇人物,正式宣布辞任阿里巴巴集团cEO。《道德经》云:“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马云的坦然离去,把他再次推向了媒体舆论的风口浪尖。 关于马云获得的各种名头、荣誉,大家都早已熟知,而几乎所有人说起马云,都会先从他的模样开始。2000年,《福布斯》杂志曾这样描述这个中国的商界奇才:凸出的颧骨,扭曲的头发,淘气的露齿笑,5英尺高,100磅重的顽童模样。 不少人喜欢以此调侃他,于是,有了马云那句著名的话:“男人的才华,与长相成反比。” 无论是他的模样、性格,还是做事风格,再或是思想理念,都那么与众不同,崇拜他的人和讨厌他的人可能一样多。 马云说:“当你成功的时候,你说的所有话都是真理。”其实,马云的魅力并不仅仅在于他把互联网引人中国,给中小企业打造从商平台,用淘宝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更在于他的人生哲学。 马云说:“做事前应先学会做人。”他认为做企业和做人一样,做人要承受得住委屈,做企业要有胸怀;做人要舍得,有舍才有得,做企业亦然;做人不能自以为聪明,做企业同样不能耍小聪明,小聪明不如阿甘的傻坚持。 马云曾获得“口才帝”的提名,听过他演讲的人,都很难不被他的号召力、感染力所影响。有人说他“忽悠”,而马云自己不介意,在杭州举行的第八届网商大会上,大会嘉宾、国际功夫影星李连杰在演讲中提到是马云“忽悠”自己第四次创业,推广“太极禅”的。马云笑言,的确是自己忽悠了李连杰做太极,忽悠了当年阿里巴巴的“十八罗汉”搞网购平台,忽悠了王中军成立电影公司,最后还忽悠了众多怀揣梦想的创业者成为网商。他表示,“我不后悔,我忽悠得很成功,点燃了很多人心中的火焰,我还会一直忽悠下去!” 马云吸引我们的还有他对目标、梦想的追逐。在马云和影星周星驰在中国传媒大学的一场名为“天马行空”的巅峰对话中,马云谈到了梦想。梦想到底多重要?他说:“人可以十天不喝水,七八天不吃饭,两分钟不呼吸,但哪怕一分钟也不能失去梦想。没有梦想比贫穷更可怕,因为失去梦想就代表着对未来失去希望。一个人最可怕不知道自己干什么,有梦想就不在乎别人骂,知道自己要什么,才最后会坚持下去。”而在马云看来,更重要的是,怎么去一步步实现自己的梦想,这才是目标哲学的核心内容。 马云虽然善于“画大饼”,擅长“忽悠”,但他绝不是个浮躁的人。他说:“我们是理想主义色彩非常浓的一家企业。但是我们也很务实,我们坚信互联网能帮助大家更成功。”他的务实体现在心可大,目标不要太大。在马云眼里,未来是属于小而美的,做大是很变态的。的确,那种动辄就说准备公司几年内上市的梦想越来越不切合实际,与其把比尔·盖茨当成榜样,不如把隔壁勤劳踏实卖馄饨的小李当做偶像。马云的“小”和他做的“大”并不是悖论,因为任何大都是源自小的积累。做小,更加现实,更加具有操作性。 马云也曾说,“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是绝大多数人死在明天晚上,见不到后天的太阳。”这就是马云的生存哲学。他说,小公司的战略就是两个词:活下来,赚钱。企业无论大小,都难免遭遇危机,坚持下去才是硬道理。马云说,最大的失败是放弃,“在艰难环境下做得好,才是英雄。” 此外,还有马云的乐观哲学、坚定哲学、创新哲学、经营哲学、用人哲学、竞争哲学等,带给我们的不只是做企业的启示,还有生活的启示。 本书向我们展现的马云,不是一个假大空的偶像,而是一个接地气的明星。华远地产董事长任志强在接受新浪财经主持人采访的时候说,马云的成功不可复制,希望今后的年轻人能有独立的思想。马云也曾说,你们不要跟我学去创业,你们不可能再做一个阿里巴巴了,也不可能再做一个淘宝网了,所以你们跟我学什么?学的是独立奋斗的精神。 我们不能赌马云隐退之后将迎来更多的辉煌和成功,但是他的过程一定吸引我们的关注。而他的过去,也从不曾被我们忽视。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