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传奇特工/图说天下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世界政治
作者 祝江波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他们的实力让我们由衷的钦佩,但他们的手段也让我们莫名的恐惧。他们与我们熟识的“黑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手段有时极其毒辣、残忍,让我们不忍目睹——为了获取信息,绑架、暗杀、走私等,不择手段、无所不用;不论是什么样的隐私,在他们面前都将成为阳光下的“暴晒品”、“牺牲品”。

上至政要、下至平民的隐私,他们都可以轻松窥探;安装窃听器、偷拆信件、偷听电话等,他们又是“轻车熟路”;挑拨离间、栽赃陷害和造谣诽谤更是他们的拿手好戏。仿佛他们随时都有危及我们安全和利益的可能……

祝江波编著的《传奇特工》就为我们展现了这么一帮人——一帮被称之为“特工”的人。他们通过自己的行为,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地点,谱写了全球特工的各种奇闻秘史。

内容推荐

这是一群反应飞快、智商极高、心理超强、手段老辣、“性格”很不稳定的男人和女人。

他们来去如风、形影无踪,仿佛“世外高人”,让人浑然未觉;他们不择手段、残忍伪善,如同“绝顶恶人”,让人心惊胆寒……偷窥窃听,唾手可得;挑拨栽赃,信手拈来……

他们英俊潇洒、风流多情,她们妖娆性感、冷酷无情……与我们熟知的“黑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美国中情局、苏联克格勃、以色列摩萨德、英国军情六局……犹如“造星工厂”一般,为我们推出了大批神秘而耀眼的“super star”——佐尔格、马尔塔·里舍、玛塔·哈丽……在风云变幻的谍海中,他们正为大家上演着一部精彩绝伦的传奇特工秘史。

祝江波编著的《传奇特工》从大量真实的间谍案例中,选取了一些精彩的故事为大家一一呈现。他们既真实又诡异,既引人入胜又充满神秘色彩。读者翻开《传奇特工》,不仅会读到精彩的故事,也会了解到神秘莫测的间谍人物。

目录

中国历史上的谍战秘闻

 甲午战争中的日本间谍案 6

 真实《色戒》之郑苹如间谍案 10

 黄浚汉奸间谍集团覆灭记 14

 “龙潭三杰”力挽狂澜 18

 红色电台案 22

 刺杀中共叛徒白鑫 26

 军统“十八罗汉”追杀汪精卫 30

 军统刺杀天皇特使案 34

 中西功冒险获取日军情报 38

 胡宗南身边的“中共小组” 42

 民国第一刺客王亚樵之死 46

 重庆村17号主人 50

 专题:美国中央情报局 54

“一战”中的谍战秘闻

 图哈切夫斯基元帅之死 58

 萨拉热窝的暗杀 62

 “云雀”马尔塔·里舍 66

 毛姆在俄国的间谍生涯 70

 史上最性感女间谍玛塔·哈丽 74

 法国情报机构与潘文中尉 78

 卢齐托与德军化学毒剂秘密 82

 英国“40号工作室” 86

  洛克哈特阴谋 90

 奥匈帝国的列德尔间谍案 94

 专题:苏联克格勃 98

“二战”中的谍战秘闻

 “恩尼格玛”破译记 100

 “厄尔特拉”的超级机密 106

 珍珠港的日本间谍 110

 “火炬”行动中的“尸谍” 114

 “推翻”计划 118

 丘吉尔身边的“超级鼹鼠” 122

 美军击落山本五十六座机 126

 佐尔格与“拉姆赛”小组 130

 “诺曼底”号的纵火者 134

 “皇家橡树”号的沉没 138

  “瑞典辛德勒”下落之谜 142

  纽伦堡计划被故意泄露 146

  多重间谍蒂默尔 150

 假尸引出的间谍 154

  “北极圈行动”之谜 158

  死而复活的间谍 162

 专题:以色列摩萨德 164

铁幕时期的谍战秘闻

 海豚计划 166

 法国间谍窃取苏联外交邮袋 170

 美国原子弹间谍案 174

 美国陆军上校情报官 178

 以色列军情处的“苏珊娜行动” 182

 摩萨德“绑架”艾希曼 186

 专题:英国军情六局 190

试读章节

甲午战争中的日本间谍案

1894年9月8日,中日两国在朝鲜交战正酣,而北京的皇宫里也是“热闹非凡”:江南道监察御史张仲词锋激烈地要弹劾李鸿章,还列举了他腐败、通敌等罪名。而其中最严重的,是前不久发生在天津的“日本间谍案”。一时间,朝中群情激愤,纷纷上奏皇帝,要求严惩此刻正在指挥清军作战的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

老练的石川伍一

1868年,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国力迅速增强。但囿于国土狭小、资源匮乏,近代的日本一开始就有着非常浓重的对外扩张的野心。主要的扩张目标自然就是与其有着千余年友好关系的中国。

为了适应扩张的需要,日本从19世纪中期开始就有意识地对中国进行情报收集活动。尤其是在甲午战争前,在中国内地组建的各种间谍机关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他们都以各种合法身份做掩护,有的甚至剃发易装,直接冒充中国人。而最恶劣的就是大肆收买那些丧失民族尊严、贪婪的汉奸,为发动战争做好准备。到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前后,清政府就接连侦破了数起日本在华间谍案——张仲弹劾状中所提到的天津日本间谍案,就是这一系列间谍案中最大的一起。而事件的主角便是老练的石川伍一。

石川伍一又名义仓告,18岁时从日本来到中国,随后加入了设在汉口的乐善堂(乐善堂是甲午战争前日本在华最大的间谍机关)。乐善堂很快就将他派往中国西南地区进行调查。历经艰险回到汉口后,他和同伴一起将途中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并且还附上十分精密的地图。而这份西南考察报告后来受到日本军事当局的高度重视,被当作极为珍贵的资料保存。

1893年石川来到天津,继续从事间谍活动,以日本松昌洋行的普通职员做掩护。

收买汉奸刘棻

1894年7月25日,英国商船“高升号”载着千余名清兵,航行在朝鲜附近的洋面上,但很快就被日本军舰拦住了去路。当时,清政府租用“高升号”商船,主要是考虑到日本应该不会对一艘挂着英国国旗的船只开炮。但日本人似乎早已洞悉了内情——不顾中日当时尚未开战的关系,断然发射了鱼雷及大炮,击沉了该船,最终酿成“高升号事件”。

那么日本人是怎么得知这艘船上运载的是中国士兵呢?这里不得不为石川伍一“记上一功”。

1894年2月,清军驻天津护卫营的一个名叫汪开甲的前来兑换英镑。石川想借机在军营中安装内线,便有意与他接触。汪开甲是一个见钱眼开的人,经不住石川百般讨好、贿赂,最后两人关系就熟络起来。汪开甲也是个聪明人,知道石川拉拢自己绝对不是单纯的交朋友,应该还有更大的目的。但对汪开甲来说,只要能让他每天花天酒地地享受,其他什么都无所谓。

有一天,汪开甲笑着告诉石川,想带他去见一个人,问他是否有兴趣。石川猜出这个见钱眼开的家伙已经察觉了自己的身份,也就不再掩饰,问让他去见谁。后者告诉他要见的人就是时任军械局书办的刘棻。石川喜出望外,这个人可不简单,他的舅舅可是当时清廷的重臣李鸿章。

石川见到刘棻后,通过交谈和观察很快就看出了面前这个中国人也是一个贪婪之徒,可以好好利用一番。从此,利欲熏心的刘棻就这样掉进了石川伍一所设的陷阱之中,唯石川之话是从,不断为石川提供情报。日本大本营也根据他提供的情报,不断调整在朝鲜的兵力部署,从而使清军的所有作战意图和兵力配置完全暴露在他们眼中。1894年7月23日的“高升号事件”就是因情报而为。

身份暴露

就在石川伍一和那几名中国败类扬扬得意之际,他们的行动暴露了。天津城守营千总任如升几次得到报告,说汪开甲最近和日本人走得很近,行为鬼鬼祟祟,很值得怀疑。捉来一审,汪开甲便供出了石川伍一。而就在此时,日本领事馆也出了事情。

原来,“高升号”惨案发生不久,全国各地的民众极其愤慨。当时,中日甲午战争即将爆发,日本领事馆人员及其家属,准备搭乘重庆号撤离天津。这个消息不胫而走,天津当地民众怒不可遏,决定不能让日本人就这样跑了。于是他们冒充清军冲进日本领事馆,抓住日本人就打。意外的是,在这起骚乱事件中,竟然搜到了日本间谍泷川具和发给天津领事馆武官的密信,其中就有石川伍一的动态。石川的间谍身份就此暴露。

不久,上海、杭州也接连破获了几起日本间谍案。这一系列案件中,石川伍一案发现最早且危害最大,因而成为焦点。另外两起间谍案如何处理,必然要以此案作为参照。

在初审中,石川声称自己是一名守法的日本侨民,不承认自己的间谍身份。与此同时,美国因为接受中日两国政府委托为中日两国分别保护侨民,也开始积极干预此案。美国婉转地希望将石川伍一就近遣送回国,但被中国政府拒绝,而总理衙门也表示将根据国际公法,处死战时间谍。

多行不义必自毙

刘棻属于石川案的重要角色,而他又是李鸿章的直系亲属。因此,李鸿章在审理过程中,自然有不少忌讳,加上此案比较复杂,迟迟没有进展。此时,朝野上下一片质疑,朝中政敌乘机连连上书,直斥李鸿章袒护罪犯。于是就出现了文中开头那一幕。

8月15日,在沉默了十二天后,李鸿章终于向总理衙门正式报告了石川一案。不过,这只是初步的案情进展,其他的还在审理之中。

此时的石川案已经与前线军情、中美外交及中国内政瓜蔓相连。清廷对此案也表现出了极大的关注,光绪皇帝还亲自派人不时传话催促。

9月17日,案情彻底审理完毕,李鸿章终于向总理衙门提交了结案报告:石川伍一按公法枪毙,刘棻处死。

9月20日,石川伍一、刘棻如期被处决。

此案轰动全国,行刑当天,引来无数围观群众。行刑后,围观者一致拍手称快。当日,李鸿章将该案所有案卷包括供词等呈交总理衙门。有了这起案子的定理结果,另外两起美国干预的日本间谍案也办理得比较顺利。

10月8日、10月27日,两起案子主犯分别在南京和杭州被处决。

真实《色戒》之郑苹如间谍案

1939年12月21日傍晚,上海有名的西伯利亚皮草行门前传出一阵枪声。这是当时潜伏在上海的军统特工实施的一起刺杀行动,目标是汪伪76号特工总部头目丁默。行动没有成功,但事件的关键人物郑苹如在身份暴露之后,决定再次暗杀丁默。

接受谋刺汉奸任务

19世纪30年代的上海滩,郑苹如也算是个小有名气的名门闺秀。她的父亲郑钺是国民党元老,早年曾追随孙中山奔革命,后来任江苏高等法院第二分院首席检察官,兼任复旦大学教授;母亲则是日本名门闺秀木村花子——美丽端庄,举止优雅。1937年7月,《良友》画报第130期还将她作为封面女郎。这份报纸可是当年上海的第一大画报。

抗战爆发后,面对国家民族危难,深受父亲爱国思想影响的郑苹如毅然参加了抗日救亡运动,不久成为中统上海站特工。上海沦陷后,她受命潜伏下来,以自身的优越条件执行地下抗日任务。

郑苹如是一位优秀的特工,凭借母亲的关系,与上海日军高层扯上了关系,如日本首相近卫文麿的儿子近卫文隆、和谈代表早水亲重以及华中派遣军副总参谋长今井武夫等。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近卫文隆还对她产生了感情。郑苹如曾想利用这一点绑架他,以此要挟日本首相作出停战的让步。但上级认为这样的想法近乎幼稚,所以没有同意她的这个行动方案,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近卫文隆也就逃过了此劫。

不过,在与这些日本高层的交往、接触中,郑苹如打探到了不少重要信息,如汪精卫可能是叛徒的情报就是她首先获得的。但当时她的情报并没有引起重庆国民党政府的重视,直到汪精卫真的叛逃后,重庆高层才想起郑苹如的密报。从此,高层对她重视起来。

汪精卫从河内抵达后,马不停蹄地建起了他的伪政权,到处搜罗大大小小的汉奸。为了压制上海地下抵抗势力,汪精卫政权还在上海极司菲尔路76号设立了特工总部。而出任76号特工部主任的就是大名鼎鼎的丁默邨。丁默邨早年参加过中国共产党,后来叛变,担任军统第三处处长,成为国民党CC系重要人物。在李士群等人的拉拢下,1938年冬,他加入了汪伪政权。丁默邨熟悉国民党特务运作规律,故对重庆方面威胁极大,中统决定利用他好色的弱点,施“美人计”除掉他。而制裁汉奸丁默邨的重要任务就交给了只有21岁的郑苹如。

巧遇丁默邨

郑苹如领受任务后,不免犹豫起来。她知道丁默邨可不是普通角色,抗战前此人就以心狠手辣、行踪诡秘而闻名。现在成为汪伪政权人物后,为防范重庆方面对他的暗杀,更是防卫森严,每次出行都有贴身保镖随行。但郑苹如犹豫的不是这个——有风险的行动她参加过好几次,从来没有恐惧、胆怯过,也从来没有失过手。而这次行动与此前的任何一次行动都不同,因为她要使用的武器不是别的,而是自己的美色。她也知道重庆方面之所以选中她,显然是相信以她的美貌,好色之徒丁默邨肯定是无法拒绝的。经过反复的思索,郑苹如最终接受。

一次,丁默邨轻车简从出现在电车上,正好与同车的郑苹如相遇。郑苹如认出了她的校长,这也让丁默邨感到很兴奋。丁默邨在敌伪圈中是出了名的好色,看到如花似玉的郑苹如,一开始就有些控制不住,得想办法把眼前这位美女揽入自己的怀抱。他的心愿当然很快就达成了。为掩人耳目,丁默邨干脆将郑苹如聘为自己的秘书。

丁默邨到底是特工出身,行动极为谨慎,与郑苹如约会频频,却让郑苹如始终找不到下手的机会。

刺杀行动再次失败

中统有些等不及了,要求郑苹如尽快采取行动。郑苹如决定找机会请丁默邨到家中做客——事先在附近安排好特工人员,等丁默邨一到,便将其狙杀。

1939年冬的一天,丁默邨接受了郑苹如的邀请,乘坐他的那辆黑色雪铁龙轿车来到郑家。埋伏在四周的特工看到丁默邨的车在门口缓缓停下,既紧张又兴奋。眼见猎物就要进入射击圈时,丁默邨突然改变主意,告诉郑苹如自己有急事不下车了,然后让司机开车迅速离开。郑苹如和特工们只好眼睁睁地看着丁默邨的车扬长而去。这一次刺杀以失败而告终。

新任中统上海区负责人的张瑞京,很快又制定了第二次刺杀行动的方案:安排郑苹如届时以购买皮大衣为由,把丁默邨诱杀在西伯利亚皮货店。然而,行动还没开始,张瑞京就被李士群的人发现了。在李士群的一番游说下,张瑞京很快就交代了“刺丁”计划。李士群夫妇早有心除掉丁默邨,听到这个计划,决定暗中助中统一臂之力。但他们也留了退路,先将张瑞京藏了起来。中统上海区没有发现他们的领头人已经出卖了他们。计划照常执行。

12月21日,郑苹如接到丁默邨的电话。丁默邨说他现正在沪西朋友家吃中饭,邀郑苹如前往。郑苹如知道机会来了,紧急通知了执行人员后,动身与丁默邨会合。随后,他们在沪西待到傍晚才同车返回。

当汽车驶至静安路和戈登路西伯利亚皮货店时,郑苹如突然央求丁默邨为她购买大衣——因为圣诞节快到了,就当是跟他要的圣诞礼物。她还要丁默邨亲自帮她挑选。丁默邨警觉地看了看外面的人群,没发现什么异常,就随她下了车。

就在郑苹如挑选皮衣时,丁默邨突然看到玻璃橱窗外有两个形迹可疑的人正往店内张望。丁默邨突然掏出一沓钞票往空中一抛,说:“你自己挑吧,我先走了。”随后他冲出商店大门,迅速钻进车内。司机早已看得清楚,赶紧发动引擎,开车远去。而此时的狙杀人员猝不及防,立刻拔枪射击,但子弹全打在防弹车门上。

秘上黄泉路

事后,郑苹如感觉自己身份并未暴露,便试着给丁默邨打了电话,以表慰问。丁默邨没有表现出任何异样。为保险起见,郑苹如又谎称缺钱,要他送些钱来。丁默邨很快就派人将钱送了过来。在第三天与丁默邨通电话时,郑苹如发现他还是一副深情腔调,还要约自己晚上见面。此时自信的郑苹如没有察觉出这是丁默邨假意敷衍,为自己设下的圈套。蒙在鼓里的郑苹如决定趁此机会,暗杀丁默邨。

第三天傍晚时分,郑苹如暗藏了一把勃朗宁手枪,驱车来到76号。但还没有进去,她就被守候多时的李士群抓住了。

其实丁默邨原本没有杀她之意,但他的夫人赵慧敏对郑苹如勾引自己的男人恨之入骨,决意要杀掉这个女人。她让人将郑苹如移解到忆定盘路37号的“和平救国军”第四路军司令部内。

郑苹如被抓后,汪精卫的夫人等曾亲自来劝她投靠日伪。但劝说无效后,又以郑苹如为人质,要挟其父出任汪伪政权的司法部部长。但同样遭到毅然拒绝。最后,汪伪政府的首脑人物恼羞成怒,一致主张杀掉郑苹如。

1940年2月,郑苹如被秘密执行枪决。

P6-13

序言

一部“007”系列的电影,让詹姆斯·邦德的名字蜚声海外,也让我们对他的敬仰之情犹如滔滔江水,绵绵不绝。他的能力、功力和魅力让无数人为之倾倒。

究竟是什么样的原因让我们对这样的人物如痴如醉呢?没错,就是他的特殊身份——特工。我们对这个行业知之甚少,对他们充满了无限好奇,甚至将他们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作为自己的“终极理想”。

他们来无影,去无踪,让我们眼花缭乱,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但他们又是真实地存在。他们可能与我们擦肩而过,或者突然出现在我们的身边,让我们毫无反应;他们可能让我们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仿佛“世外高人”,让人浑然不觉。

他们的智慧及神秘,是常人所不能达到的。我们只能望尘莫及。他们的实力让我们由衷地钦佩,但他们的手段也让我们莫名地恐惧。他们与我们了解的“黑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手段有时极其毒辣、残忍,让我们不忍目睹——为了获取信息,绑架、暗杀、走私等,不择手段、无所不用;不论是什么样的隐私,在他们面前都将成为阳光下的“暴晒品”、“牺牲品”。

上至政要、下至平民的隐私,他们都可以轻松窥探;安装窃听器、偷拆信件、偷听电话等,他们又是“轻车熟路”;挑拨离间、栽赃陷害和造谣诽谤更是他们的拿手好戏。仿佛他们随时都有危及我们安全和利益的可能……

本书就为我们展现了这么一帮人——一帮被称为“特工”的人。他们通过自己的行为,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地点,谱写了全球特工的各种奇闻秘史。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5:2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