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上篇 灾荒救济
第一章 晚清时期的荒政
一、赈济
二、蠲缓
三、迁民
四、评价
第二章 丁戊奇荒的赈济
一、官方赈济
二、民间义赈
三、传教士的赈济
第三章 1920年旱灾的救济
一、四十年来未有之奇灾
二、国内外合作救灾
三、山东省内的救济
四、烟潍路与德临路的修建
第四章 1926年至1928年灾荒救济
一、天灾人祸叠加下的连年灾荒
二、山东灾民救济会的救济
三、河北山东赈灾委员会的救济
四、赈济计划书
第五章 1933年山东黄河水灾的救济
一、灾情与损失
二、山东省政府的救济
三、黄河水灾救济委员会的救济
四、民间捐款与赈济
五、总结与评价
第六章 1935年黄河水灾的救济
一、灾情概述
二、灾民安置
三、赈款来源
四、赈款使用
五、救灾中存在的问题
第七章 抗战胜利后的善后救济
一、善后救济的背景
二、鲁青分署的设立
三、物资储运
四、救济业务
五、解放区的善后救济
第八章 山东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的救济工作
一、1941年至1943年间的灾难救济
二、1947年至1948年间的灾荒救济
三、山东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的救灾经验
下篇 慈善救济机构
第九章 仓储的兴建与管理
一、常平仓的兴建与管理
二、社仓义仓的兴建与管理
三、民国时期仓储的重建
第十章 传统慈善救济机构的延续
一、养济院
二、普济堂和育婴堂
三、其他慈善救济机构
四、比较与评价
第十一章 新型慈善救济机构的兴起
一、慈善救济机构的种类
二、慈善救济机构的分布
三、特点与评价
第十二章 济南慈善救济机构
一、发展概况
二、组织与管理
三、经费来源
四、救济实务
五、特点与评价
第十三章 青岛慈善救济机构
一、青岛市救济院
二、中国红十字会青岛分会
三、世界红卍字会青岛分会
四、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鲁青分署
五、其他慈善救济机构
六、特点与评价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