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玛丽莲·梦露自述传记(我行我素)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美)乔治·巴瑞斯
出版社 南方日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玛丽莲·梦露无疑是一位荧幕女神!但是很少人真正了解她。每次看到别人写关于她的东西,她都说是“谎言!谎言!谎言!”现在,终于有了一本玛丽莲·梦露独白性的报道。1962年6月1日,玛丽莲·梦露三十六岁的生日那天,著名摄影记者乔治·巴瑞斯(George Barris)去拜访她,此时她正在拍她人生中最后一部未完成的电影。他们在8年前见过面并成为了朋友,那个时候就计划出一本图文自传书。现在,时机到了。在接下来的6周里,巴瑞斯一直在拍摄并采访她。“别相信你看到的任何关于我的报道,除了我告诉你的……”

乔治·巴瑞斯编著的《玛丽莲·梦露自述传记(我行我素)》是一本真实的自传,收集了150张黑白或彩色的照片,很多都是从未发表过的。最精彩的部分是“最后的影像”,记录了在海边沙滩,玛丽莲天然未经化妆修饰的样子。这本令人感动的书让玛丽莲梦露重新回到了我们身边——美丽、轻浮,像初吻般甜蜜——一个喜悦的告别。

内容推荐

《玛丽莲·梦露自述传记(我行我素)》由乔治·巴瑞斯编著。

《玛丽莲·梦露自述传记(我行我素)》讲述了:

没有人有像她那样的神态,没有人有她那样的走路风姿,也没有人有她那样的谈吐。

玛丽莲·梦露性感妩媚却又脆弱不堪,加上不可思议的天分,她绝非一位普通的银幕佳人,但是很少有人真正了解她。

每次看到别人所写的关于她的东西,她都会说:“谎言!一派谎言!”

现在,终于有一本玛丽莲·梦露自述的传记问世了。

1962年6月1曰,玛丽莲·梦露36岁的生日那天,著名摄影师乔治·已瑞斯到片场去拜访她,此时她正在拍摄她人生中最后一部——也是一部未完成的电影。

他们在8年前首次见面并成了朋友,那个时候就计划出版一本玛丽莲·梦露自传,现在,时机到了。

在接下来的6周里,乔治·巴瑞斯一直在拍摄并采访她。

“别相信你看到的任何关于我的报道,除了我告诉你的……”她对巴瑞斯说。然后,她开始吐露她的心声……

目录

前言

1.谎言,谎言,谎言

2.多希望有个爸爸啊

3.他把手伸进我的衣服里

4.我把自己当成梦游仙境的爱丽丝

5.我觉得自己冷冰冰的

6.就是太性感了

7.我现在是玛丽莲·梦露了

8.第一部电影后的间歇

9.好女孩不拍裸照

10.我终于超越了六十秒的片长

11.事业腾飞

12.起初,只是好玩儿

13. 36岁对我来说只是刚刚开始

14.我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是现在

后记

致谢

试读章节

我的妈妈格拉迪斯,于1900年出生于墨西哥(父母是美国人),不久举家迁回洛杉矶。他们最早就是住在这里的。格拉迪斯与当时的丈夫杰克·贝克生下了两个孩子。那两个孩子后来被杰克强行带走,跟着他在肯塔基生活。格拉迪斯后来又嫁给了爱德华·莫滕森。如我之前所说,我是格拉迪斯与一个离异男子有染之后生下来的私生女。那男子是个销售员,叫斯坦利·基佛德。与我妈妈同在一家电影实验室工作。我刚出生时叫诺玛·简.因为爸爸不想与我和妈妈有任何瓜葛,所以当我6个月大时,修女艾米·麦克弗森在加利福尼亚州西南部城市霍桑的四方福音教堂为我施行洗礼的时候,所登记的名字为诺玛·简·贝克。

从我记事起。我就一直喜欢人多热闹。小时候最美好的记忆就是在妈妈和她的朋友们身边尽情玩耍,感觉像有了一个幸福的大家庭。

每当我们出去散步或看电影,我妈妈和她朋友都会给我买冰淇淋蛋卷吃。最高兴的是去教堂,我总是穿上最好的衣服,享受教堂里的唱诗和服务,那会让我兴奋,让我痴迷发呆。我们大约中午回到家,家里人——妈妈和她的朋友们在一起吃一顿午餐。午餐总是有鸡肉吃。吃完饭后我们就出去闲逛,看着商店橱窗里的东西,买不起,但有遐想的权利。

每当看到别的孩子和爸爸妈妈牵手游逛我都会感到难过。唉,多希望自己也有个爸爸啊!我知道妈妈是很爱我的,总是尽力让我过得快乐,可她本人多数时候都是悲伤无助的,我敢确定地说这是因为她的生活中没有男人。每当想起这一点,我也很难过,我怎么就没有爸爸抱我、和我聊天、陪我玩、爱护我呢?

妈妈真的尽了全力,她在联合电影公司的一家实验室做软片剪辑工,每天工作到很晚.工资低又单调乏味。用眼过度。她一个人支撑一个家太难了,由于大多数时间都在上班,她不得不花钱雇人照顾我,有时候我只有在一大早或者晚上才能见她一面,这一切足以使任何一个妈妈精神崩溃,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只是从医院出出入入的她。

我从未责备过妈妈让我生活在别人家里,但要是有个爸爸爱我、照顾我该多好啊!

由于妈妈把大多数时间都用来工作养家,所以精神变得很是疲惫和紧张.生活对她来说太艰难了,这所有沉重的一切导致她精神崩溃了。我5岁的时候,她就被送到医院接受治疗,这使得我不得不辗转于几个不同的寄宿家庭。来吧,让我靠近你一点儿,向你娓娓讲述发生在一个孤独小女孩身上的令人心酸的故事吧!我先前住在我妈妈最好的朋友家里.然后她离婚嫁给了另外一个男人。房子突然变得很小,小到必须有人离开。你猜猜那个人是谁?

有一天,她那位朋友把我的衣服全部找出来,放在箱子里装好,开车带我离开了。她开了好长一段时间,并没有告诉我要把我带到哪里去,即使我问.她也闭口不答,目视前方就一直开啊开。最后,我们终于来到了一座三层的红砖大楼。

我拎着自己的小箱子,跟着她上了台阶。朝大楼的入口走去。一块标牌没有逃过我的眼睛,上面的字硕大无比。我的心一下子空荡荡的,然后开始心跳加速.再加速.出了一身冷汗。我开始惊慌失措大哭起来。泣不成声。标牌上写的是“洛杉矶孤儿院”。我哭啊,反抗啊,大声地请求她:“求求你不要把我留在这里,我不是孤儿.我妈妈还没有死。我不是孤儿。妈妈只是生病在医院无法照顾我,带我走吧。”然而怎么反抗都无济于事,我还是被她拖进里面去。当时我只有9岁,但是这件事我永远都无法忘记.我年幼的心因此而破碎。

这个把我送进孤儿院的女人是我妈妈最好的朋友,她们在同一家电影实验室工作,她曾向我妈妈承诺会一直好好照顾我。她的名字叫格蕾丝’戈达德.我称她格蕾丝阿姨,我后来才知道送我去孤儿院的那天她哭了一上午,她也确实向我许诺一有机会就接我回去。格蕾丝阿姨常常来看我。但是当一个小女孩感到孤独的时候,知道没人在意她、没人要她,这带给她的伤痛是永远都无法抹去的,一辈子都忘不了,。她要把我带出孤儿院的承诺在当时的我看来只是口头承诺,我真的很难相信她的话。

格蕾丝阿姨带给我的伤害,永远都无法弥补。这世界上我最想要的东西就是爱。被人爱,爱对我来说就是有人要,当时是这样,现在也是这样。我是没人要的孩子,就连妈妈最好的朋友也不要我。当时我的世界崩溃了!

事情总是出人意料。如果格蕾丝阿姨没有再婚,我会走一条怎样的人生之路呢?也许不会有在孤儿院生活的经历吧,那段经历是痛苦的。像个囚犯一样,人人都可以向我发号施令,一会儿让我做这个,一会儿又让我做那个,要是不做就惨了.饭后洗碗刷盘子等挣钱的事就没有我的份了,跟人玩耍也不准了,最要命的是电影也不让看了。

我并没有一辈子憎恨格蕾丝阿姨,当我意识到她对我所做的对她自己其实也是不小的伤害,而且她每次来看我的时候都感到内疚自责,我原谅了她。

进孤儿院的时候我9岁,当格蕾丝阿姨最终接我出去的时候我11岁。格蕾丝阿姨带我离开孤儿院后,并没有带我回家跟她一起生活,而是把我带到了范奈司,那是洛杉矶郊外的一个穷地方,让我与安娜-洛尔一起在那里生活。洛尔小姐62岁了。从未结过婚,住在一所破旧不堪的平房里,那附近住的绝大多数都是穷人——靠接受救济过活的穷人。

但是我永远不会忘记与安娜·洛尔一起度过的日子,我叫她安娜阿姨,她是对我的一生影响最深远的一个人。我深爱着她.这么深的爱只献给善良、慈祥、爱我的安娜阿姨。安娜阿姨对生活有她独特的、深刻的理解,她的人生哲学一直都在默默地影响着我。因为她的教导,我爱生活,热爱生活的平凡与美丽。

在爱默生中学读书的时候。有一次班里一个女孩因我穿的一件衣服而取笑我,我弄不明白她为什么要那样对我.很是伤心难过,哭着跑回家,难过极了。P13-17

序言

早在1954年9月我作为自由摄影师在一次拍摄工作中首次认识了玛丽莲·梦露。从那时起我就一直想跟她合作出一本书。她当时正在纽约进行《七年之痒》的外景拍摄。最初的时候我本想在接下来的几年里跟拍她的日常活动,以一系列照片配上她接受采访时的言辞来完成这本书。遗憾的是永远不会有这样的一本书了。不过。我相信您此刻正在读的这本书赋予了玛丽莲以新的生命。

在1954年初的时候,我就曾向一位编辑建议出一本关于玛丽莲的图文并茂的书,这位编辑就是已故的麦德龙集团的唐纳德·菲特而。由于玛丽莲当时已经是大红大紫、蜚声海外的明星,公众和她的粉丝都觉得有关她的读物太少,读起来不够过瘾。特别是有关她真实生活的报道和介绍更是少之又少。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所以菲特而当即就接受了我的提议并且建议照片多多益善。

我第一次看到玛丽莲的时候,是在她的身后.当时她正在摆一个电影造型。那是在曼哈顿东区上流社会聚居的61号大街的一座褐色砂石建筑里——她将身体探出窗外。当我拍下这如今已蜚声世界的美丽背影的时候,相机的快门声惊动了她.她迅速转身发现了我,笑了。我又拍了一些。我们两个都笑起来,尴尬顿时被打破了。玛丽莲确实是个很有幽默感的人。接下来的几天里,我跟着她又采访又拍照,和她一起工作真是太棒了!

玛丽莲最让我喜欢的是她的行为举止一点都不像一个高高在上、令人不敢接近的电影明星,她很自然。虽然她当时已经28岁了,可无论是她的长相还是她做事的风格都还像个十几岁的孩子。她虽然美丽性感,但却不乏孩童的真挚。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玛丽莲对片场上的任何人都优雅友善。绝不虚伪势利。

这听起来似乎令人惊讶——就在短短几天的工作时间里我和玛丽莲竟然成了朋友。我和她都是双子座,她6月1日出生,我则是6月14日出生,并且我们还有共同的喜好。和她聊天很轻松,当我告诉她想和她合作出一本关于她幕后生活的书时,她考虑了一会儿,然后睁大眼睛笑着说:“行啊,为什么不呢?找一天就开始吧!”

但直到1962年我们才得以认认真真地考虑制作这本书。之前她一直忙着一部又一部地接拍电影,并且很快成为一位耀眼的国际巨星。对于这一点我丝毫都不觉得奇怪,因为我早就料到了,我知道这一切本就是注定的,玛丽莲的绝代风华是根本不可能被掩盖住的。而在这一期间里.我也在世界各地自由自在地游历,同时在撰写我的小说。我们虽然不见面,却始终保持着电话联系。

1962年5月.我本打算为《时尚杂志》制作一期关于伊丽莎白·泰勒的封面故事。当时伊丽莎白正在罗马拍摄《埃及艳后》,她是第一个拿到100万美元片酬的女演员。电影的拍摄工作开始是在伦敦进行的,但是不巧的是,伊丽莎白突然问病得很重,甚至差点就死在了那里。因此,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也就是当时也雇用了玛丽莲的那个电影公司,把后续的拍摄工作从伦敦移至了罗马,原因是那里的气候温暖宜人,更有助于伊丽莎白的术后恢复,这样也使电影得以顺利地继续拍摄。然而,结果却是福克斯公司始料不及的.不仪伊丽莎白这位大明星的病情不见起色,同时整个电影的制作竟然也陷入了危机。一方面,这部电影的巨额费用使公司濒临破产:另一方面,这部影片从最初就没有一个完整的脚本,而是边拍边写的.这就直接影响到拍摄的流畅度。就在《埃及艳后》拍摄工作陷入危机的同时,伊丽莎白的私生活方面又绯闻频传。当时,伊丽莎白虽已嫁给歌星艾迪·费舍尔,但却又与理查德·伯顿有染.妻子的劈腿行为令费舍尔对于如何阻止这场婚外情感到不知所措。整个情况简直是糟糕透顶。一败涂地.在这种情形之下。我原本为伊丽莎白制作封面故事的计划自然只能中途搁浅。像逃避瘟神一样,我迫不及待地回到了纽约。

回到纽约后。我有一次和《时尚杂志》的编辑鲍勃·阿瑟顿一起吃午饭。作为自由摄影记者,我通常是靠向编辑推荐畅销的杂志故事来维持生计的。而恰恰就在那个时段。我的朋友玛丽莲·梦露正在制造新闻:开拍她的第三十部电影。这将是她与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签约以来的最后一部电影,这个时候做一期她的故事正是绝妙的时机。于是,我便向阿瑟顿提出了这样的想法:玛丽莲即将步入36岁。她的未来会怎样呢?她正在拍摄的电影片名Something's Got to Give(汉语译名为《濒于崩溃》,又名《双凤奇缘》),恰可用于诠释她现在的事业,她还能够在36岁的年龄继续出演性感美丽的年轻女郎吗?

阿瑟顿非常喜欢我的想法,立刻接受了我的建议.我们说好杂志封面用玛丽莲·梦露的相片,内容至少要占到8至10页。这个想法让我们两人都兴奋不已。以至于连饭都顾不得吃了。阿瑟顿问我什么时候动身去好莱坞,因为玛丽莲的那部电影已经在福克斯的片场开始制作了,我说事不宜迟。马上出发。

到达好莱坞的时候,我入住了日落大道上的日落塔公寓。第二天早上一觉醒来。我便乘坐电影厂的豪华轿车来到了福克斯影城和著名的第14舞台,玛丽莲就是在此地拍戏的。她愿意见我吗?见了面她还能够记得我吗?大明星们每天要见那么多人,对于前一天见过的人他们尚且难以记住,何况我们都几年未见了。

当我步入第14舞台的时候,玛丽莲立刻映入了我的眼帘。她是背对着我的。我走过去,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说:“你好,还记得我吗?”

她立刻转过身来。对我嫣然一笑,同时给了我一个真诚的拥抱:“好久不见了.你怎么样啊?”

“今天是6月1日,我觉得应该从纽约飞过来见见我的好朋友,注意啊:我说的是‘好’,不是‘老’啊。”我回答。

我义…次拥抱了她,她大笑着说道:“太好了,太高兴了!愿我们只拥有快乐的生日。”

接下来我便把来意告诉了她。我说:“玛丽莲。那本书我们构想了那么多年,是时候把它做出来了。”她欣然同意,说:“就现在吧。”

乔治·库克喊她回片场.玛丽莲让我在那里等她一会儿,之后再继续详谈。

玛丽莲似乎对那部电影感到兴奋不已。因为该片的男主角是她一直想与之搭档的迪恩-马丁。而她与另两个朋友合作得也不错,他们两位都是喜剧演员——西尔沃斯是一个电视节目的明星,考克斯多年前曾在电视上扮演皮伯斯先生。还有一个朋友赛德·查里斯在电影里扮演舞者。她是歌星托尼·马丁的妻子。

在下午五点半的时候,玛丽莲完成了她的拍摄任务。正要准备离场的时候。忽然有人喊了一声:“生日快乐,玛丽莲!”随后,便有人推出一个漂亮的生日大蛋糕,蛋糕的白色糖霜上印有玛丽莲穿着比基尼的性感素描像,并且用大字书写着“玛丽莲生日快乐”几个显眼的字迹,而在文字上面则是星光闪耀的7月4日。除此之外,还有玛丽莲本人非常喜欢的名贵香槟——唐·培里侬香槟王。

摄制组的全体演职人员都记着玛丽莲的生日.这不仅令她兴奋.更让她感动,刹那间,玛丽莲眼中泪光闪动。她招手示意我过去帮她切蛋糕。摄影师给我们拍照,其他人都在唱生日快乐歌,说实话,我还从未见到玛丽莲这么高兴过。

直到六点半的时候,玛丽莲才最终分完了所有的蛋糕和香槟,这时。她微笑着跟大家挥手告别,随后.她转过身来对我说:“我们周一早上8点左右在片场碰头吧!”  周一。也就是6月4日,很快便到了。我早早赶到了片场,可是却没有见到玛丽莲。实际上她已经一周都没有来上班了,她请人捎话说她患了重感冒在家,高烧、喉咙痛、胃痛。

玛丽莲生病一周的事,令福克斯的高管们开始惊慌了,公司濒临破产,他们还指望着靠这部电影起死回生呢。因此,他们不愿意相信玛丽莲真的病了。甚至还派了医生去当面验证,然而,当医生回来向他们汇报玛丽莲的病情的时候,他们仍然拒绝相信玛丽莲已经病到不能工作的地步。

根据公司高管的授意,宣传部门把消息透露给了新闻界,他们散布谣言说玛丽莲企图毁掉福克斯,暗示她视该电影的众多演职人员可能会因为她本人的拒绝出工而面临失业的局面而不顾,更无耻的是。就在6月8日星期五的时候,他们竟然向新闻界发布消息说,公司将起诉玛丽莲因误工而给公司带来的严重损失,向其索赔50万美元.不仅如此,公司还声称即将另请高明。这无疑意味着玛丽莲演艺生涯的终结。

玛丽莲听到这个消息大为震惊,她不敢相信这一切都是真的。她怒斥道:“福克斯的高管们有权生病休假在家。但是我玛丽莲.为什么连生病的权利都没有?那些王八蛋。我为他们赚了那么多钱,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对待我?”最后,福克斯高管决定把此事暂时悬起,搁置《双凤奇缘》的拍摄,接下来该怎么办再另行通知。

就在那一周的周末,玛丽莲和我开始工作了。我们需要先做杂志再做书,尽管这会让我们忙得不可开交。可是,我同时也希望她能因此而不再去想她那些烦心事。玛丽莲让我给她买拍照用的衣服,我还得再找一所房子,因为她的房子还未配备好家具,正在等待日前从墨西哥购置的家具运来呢。

为了能让玛丽莲喜欢我为她买的衣物,我专门去了她钟爱的两家商店,一家是位于贝弗利山庄的威尔希尔小道上的杰克斯百货(Jaks),在那里我为她买了漂亮的休闲裤和埃米利奥普奇大师设计的运动衫。另一家则是第五大道上的萨克斯百货(Saks),我在那家店里买了一件大毛衣、厚绒布做的连帽夹克衫——适合玛丽莲去海滩的时候穿,还有一条毯子、一块大浴巾,这是为了制造偷拍效果的时候使用的,最后是一套性感比基尼。我没给玛丽莲买内衣,因为她从来不穿。

我的朋友蒂姆·雷默特愿意让我们使用他在好莱坞山庄北部的房子,前提是我必须介绍玛丽莲给他认识。蒂姆的家装饰得相当漂亮,油画和雕塑全都价值不菲,花园露台又都宽敞绚丽,唯一遗憾的是缺一个游泳池,不过这个遗憾幸运地被弥补了,因为玛丽莲家里就有一个。凡此种种,令高质量的拍摄背景完全有了保证。蒂姆很明事理,他承诺在我采访拍照的时候,他不会在一旁打扰。

玛丽莲和我到蒂姆家的时候,我把她介绍给蒂姆和他的女仆路易丝。当她和路易丝握手的时候,路易丝激动得浑身发抖.她结结巴巴地说:“真的是你吗?我要是跟别人说见到了玛丽莲·梦露并和她过握手,没有一个人会相信我的,连我自己都很难相信,真的是你吗?”

玛丽莲大笑着回答说:“有时候我也简直不敢相信。”蒂姆信守承诺,没做任何打扰便离开了,不一会儿,仍然处于激动之中的路易丝也跟着离开了。

在6月9日到7月18日的那段日子里,玛丽莲和我都一直忙于工作。室内拍完室外拍,包括圣塔莫尼卡海滩的系列照,此外我还对她进行了详尽的采访。从始至终她都很配合,平易近人、不摆大牌架子。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认为她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漂亮健谈。在福克斯向新闻界传出那些谎言之后,我们要做好这本书就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了,因为那些新闻媒体就算是出于社会公德也应该讲出事情的来龙去脉,可恶的是他们并没有还给公众一个真相。  我于7月20日返回纽约继续完成书稿事宜,周末的时候与家人去乡下共度休闲时光。周日我开车带着姐夫去当地的杂货店买东西,正当我在车里等他的时候,只见他突然跑出来冲我大喊,告诉我刚才广播里说玛丽莲·梦露死了。年仅36岁。

玛丽莲死后,媒体疯狂地向我猎取我对她所做的采访记录,这些在她死前不久和她面对面采访的资料在这时对他们来说似乎有着无限的价值。我惊恐万分,不得不逃往巴黎躲避压力,在那里一待就是20多年。娶了法国演员希尔维·康斯坦丁为妻,并生下两个可爱的女儿——卡罗琳和史蒂芬妮。直到1982年我才偕家人回到美国定居洛杉矶。由于我的家人都希望能够亲睹玛丽莲埋香之地,我便带她们去了她的墓地。在她的墓前,我把她们介绍给了玛丽莲,大家都为她真诚祈祷,她成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为什么我要等待这么多年才决定出版这本书呢?这是因为玛丽莲的死使我受到了惊吓。我当时就是想把我们最后的谈话和这些照片珍藏起来,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变得睿智了,觉得玛丽莲是属于整个世界的.是属于她的万千粉丝的。

在最后的日子里.她其实心情很不错。充满活力,迫不及待地要开始下一阶段的事业。虽然她的前几任丈夫和朋友们都无一能带给她所渴望的幸福和快乐,但我永远都不会相信她是自杀的,我坚信她是被谋杀的。不论她是怎么死的。世界都早已失去了她。希望此书如玛丽莲·梦露一样带给您快乐。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4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