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把孩子培养成财富
教孩子学会关心学会爱
尊老爱幼,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早在2000多年前孟子就说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意思是说,尊敬自己的老人,并用这样的态度对待别人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孩子,并用这样的态度对待别人的孩子。
今天,我们的国家已经悄悄地进入了老龄社会,老年人生活中面临的困难越来越多。社会上更多的人在关注孩子,却忽视了对老年人的关注。让孩子学会关心,不仅要让他们学会关心同龄的有困难的小伙伴,更要让他们学会关心身边的老年人。
作为晚辈,应该如何关心自己的长辈呢?
我听说,有个女孩子从小娇生惯养,妈妈买了好吃的,总是第一个给她吃。一天,姥姥来看外孙女。妈妈又买来了好吃的,这次是先给了姥姥,这个孩子便大哭大闹起来,甚至骂姥姥“贪心”。姥姥很伤心:自己含辛茹苦养大了女儿,又带大了外孙女,如今却得到这样的结果。
过年过节,是最能考验孩子们对老人们的爱是不是真诚、是不是深刻的时候。
一次,我应邀参加中央电视台《相约夕阳红》节目的录制,讨论的话题是“压岁钱”。
在场的大部分是老年人,还有少数的年轻父母和孩子。
谈起小时候得到压岁钱的情景,许多老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一位老奶奶说:“小时候盼过年。年三十晚上,当我们睡着了的时候,爸爸妈妈就把一枚铜板(当时流通的货币)用红纸包上,压在我的枕头下。大年初一的早上,我睁开眼睛就能摸得到。钱虽不多,却饱含着长辈的期望。”
但是,谈到今天孙子孙女要压岁钱的情景,许多老人充满了痛苦和焦虑。“唉,现在的压岁钱变味了!”一位老奶奶说,“我的小孙子才4岁,大年初一来拜年,匆匆鞠了个躬,就大声说:‘奶奶,拜年给钱!’瞧他妈妈怎么教的!”
还有几位老人说:“现在孩子用压岁钱的多少来衡量老人的好坏,孙子把给钱多的叫‘好爷爷、好奶奶’,把给钱少的叫‘抠门爷爷、抠门奶奶’。”
“现在一过年,我们做老人的就十分紧张!”
一位老奶奶流着泪说:“过年前,我的孙子对我说,奶奶,过年您给的压岁钱一定要给‘四个脑袋’(第四套面值为100元的人民币),不是‘四个脑袋’的您就别往外掏了。我有5个孙子,只好拿出了500元钱,可第二个月我就没有生活费了,因为我的退休金只有500元!”
老年人,是对我们这个社会作出过贡献的人,在他们有能力的时候,他们把自己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我们的国家,共和国的大厦正是用他们辛勤的劳动甚至是用生命建造起来的。今天,他们年纪大了,没有劳动能力了,全社会就应该关心他们,有能力的人就应该照顾他们,让他们幸福地度过晚年。
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都是每个家庭的功臣。没有他们的养育,就不会有我们及我们的子女。现在,我们长大成人,并目有了自己的孩子,而我们的父母却已经年老体弱,需要我们的关心和照顾了。
带着我们的孩子,去关心照顾我们的老人,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教孩子懂得回报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该让孩子懂得这个道理。
人们都说,父母是最无私的,不要求孩子回报。我觉得,对于今天的独生子女,父母应该要求回报,并教会孩子怎样去回报自己的家人,怎样去回报社会。
中国有句古话:“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问题是,我们今天有许多在家人溺爱中长大的独生子女,从未有过回报的实践,于是也未产生过回报的意识。他们认为,别人为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不需要感谢,更不需要回报。一家人围着孩子转就好比地球围着太阳转一样,是自然规律。
妈妈做好了饭菜,孩子不问这饭菜是怎么来的,不问妈妈为这顿饭菜付出了多少辛苦,也不管长辈们是否吃过,上桌就吃;吃得不顺口,还要大喊大叫闹“绝食”。
妈妈给的零用钱,孩子理所当然地收下,还不时说着:“怎么才给这么点儿,抠门儿!”
花起钱来,孩子大手大脚,一次可以买十几串羊肉串、几十瓶饮料请客。孩子从未想过,爸爸妈妈挣来这些钱有多么不容易。
孩子为什么不珍惜父母的劳动,为什么不珍惜钱和物,因为他们不知道这一切是怎么来的,以为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一切都来得容易,他享用是理所当然的。
一年春节过后,我们报社一位年轻能干的女记者从外地探望母亲归来,对我讲了一番话,使我大为感动。
她说,这次回去探家,她特地问起自己小时候的事,自己是怎么出生,怎样长大的。没有想到,在自己眼中一向豪放并不怎么细腻的妈妈,却把她小时候的事情讲述得十分细致。P1-3
进入新世纪,家长和孩子的矛盾是不是应当得到比较合理的解决?
卢勤同志的这部作品,就是为解决这样的矛盾所做的努力。
卢勤同志有独到的长处。她信任孩子,她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积极因素,她热情鼓励孩子树立自信,她重视培育孩子的责任感。
这些宝贵的认识在她的这本书中随处可见,而且有许多实际事例为证,便于广大家长结合孩子的实际吸取。
——原中宣部常务副部长、中国家庭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徐惟诚
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我按您说的去引导孩子,她要做的任何事情,我只对她说明利害关系,然后我就装着睁一只限闭一只眼,由她自己看着办,现在我发现女儿乖多了,初一上学期她通过竞选当上了副班长,初一下学期她又当上了班上的团支书,她顺利地度过了青春叛逆期。谢谢您!
——上海读者
读书会感动,作者写的一个故事,一个细节,一句话会让你感动得热泪盈眶;写书也会感动,读者说的一句话,一个反馈,一个问候,也会让你心热热的,眼酸酸的。
“您好!您是卢勤吧?我认识您,您的书我全买,出一本买一本,我们全家都爱看您的书!”在马路边,在商场里,在飞机场,在火车站,在有人群的地方,常常会有人认出我,向我微笑,主动向我打招呼,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地方几乎说着同样的话。
遇到这样的场面,作为书的作者,谁都会被感动。
一次,我去超市买东西,东逛西逛,六神无主,不知买点什么好。忽然一位女售货员走过来,她像发现了新大陆:“哇i您是卢勤吧?我看过您的书!我和女儿都是您的粉丝,我给您说个事。”我随她走到一个清静的地方。
“我女儿上五年级。一天,她拿回一本书,认真地对我说:‘妈,今天老师给我们留了作业,让我俩共同看这本书中的一个故事,我看过了,您也看看吧!’我一看正是您写的《把孩子培养成财富》,其中有一页折了一个角,我急忙读起来,读着读着我眼泪就流出来了,后来竟大哭起来。书中讲的是一位妈妈,她始终对被列为差生的儿子充满信心,不断地鼓励。最终,儿子考上了清华大学。儿子把录取通知书交到妈妈手里,大哭起来,边哭边说:‘妈妈,我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就是您一直相信我行!’我明白了,女儿让我读这个故事,是希望我多鼓励她。她在学校很优秀,可我老瞧不上她,觉得她不如别人,女儿很委屈,我知道了教育孩子鼓励比指责重要……”说到这,这位妈妈哭了。
一个月后,北京电视台《悦读会》栏目请我去以“把孩子培养成财富”为主题做节目时,我邀请她们母女俩参加了。当主持人问女儿为什么要让妈妈读这本书时,女儿趴在妈妈肩头哭了。
泪水常常是感动的心河里流淌出的精华。人被理解的时候最容易被感动。聪明的女儿对母亲无端的责怪有意见,但她却没有直接表达,而是用一本书,一个故事为自己说话。效果出奇好,没有正面冲突,没有直接对抗,而是“借力”达到对话与沟通的目的。
这就是书的魅力,这也是我写书的动力。
其实,我不是作家,我只是一个记者,获得过韬奋新闻奖的记者。我在《中国少年报》工作近三十年,是广大孩子与父母让我拿起笔写书的。
作为《中国少年报》的知心姐姐,我几乎天天都在与家长和孩子打交道。我了解爸爸妈妈的苦衷,我知道爷爷奶奶的心情,我懂得孩子们的心,我知道他们需要什么。这些年,我去了全国许多地方,一次又一次登上家教讲台,面对成百上千的满脸焦虑的家长,我强烈地感受到做父母的多么渴望了解孩子,多么渴望家教新知,多么渴望看到好书!同时,我也走进一所又一所学校,面对成千上万的充满困惑的孩子,我同样强烈地感受到孩子们多么需要理解信任,多么需要鼓励肯定,多么渴望与成年人沟通,多么需要有人替他们说话!
正是这火热的渴望,正是广大父母与孩子日益增长的需求,逼着我拿起笔,从1994年开始,利用业余时间写书。十几年里,我撰写了《写给年轻妈妈》《写给世纪父母》《知心姐姐告诉你——做人与做事》《告诉孩子,你真棒!》《告诉世界,我能行!》《好父母,好孩子》(《把孩子培养成财富》等书。其中三本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一本获得国家图书奖,还有一本被新闻出版总署推荐为“百种爱国主义教育图书”。
有需求便会有市场。多年来,我撰写的几本书总发行量超过700万册。有几百万读者做你的后盾,你说能不感动吗?
可我也有困惑。
这几年大量盗版书、假的文集和精华本出现在市场上。每当签名售书时,我只要发现了盗版书,都会用新书去换回来,因为那些书错字连篇,误人子弟。
一次,一位妈妈拿了一本厚厚的《知心姐姐卢勤家教精华四合一》让我签字,我拒绝了,我告诉她这是一本盗版书。她请求我说:“你就帮我签个名吧,这本书很方便,我需要。”最后我用了五本正版书,才换下她手中的盗版书。
从中我看到了,匆忙的父母们需要文集和精华本,于是这套书诞生了。
感谢编辑们满足了我的心愿,正式出版并再版这套精华本;感谢曾经为我这个非作家出版书的各家出版社给予我的帮助;更感谢长期以来信任我、支持我、爱我的读者,没有你们就没有这些书,我爱你们。
您怎样教育孩子?是肯定,赞扬,还是指责,抱怨?卢勤编著的《给知心父母(实践篇知心姐姐关于教出好孩子的方法》系统介绍了怎样爱孩子,怎样教孩子,如何与孩子进行良好沟通,家庭人文环境的熏陶对孩子如何产生影响,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和信心,如何帮助孩子开发潜力、提高学习效率……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而怎么夸孩子是有学问的。智慧与经验在本书中随处可见,作者通过一些案例提出了许多重要的观点,大量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可以给家长很多启迪和思考,很多父母因此彻底改变了教育方法。
《给知心父母(实践篇知心姐姐关于教出好孩子的方法》中有很多至理名言,很多成功教育的经典案例,强烈震撼了千万父母的心灵,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大的反响。家长们用书中的道理对照自己,及时调整自己的做法,取得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读书会感动,作者(卢勤)写的一个故事,一个细节,一句话会让你感动得热泪盈眶;写书也会感动,读者说的一句话,一个反馈,一个问候,也会让你心热热的,眼酸酸的。
《给知心父母(实践篇知心姐姐关于教出好孩子的方法》系统介绍了怎样爱孩子,怎样教孩子,如何与孩子进行良好沟通,家庭人文环境的熏陶对孩子如何产生影响,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和信心,如何帮助孩子开发潜力、提高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