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对决死神/中华自强励志书系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尹书君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对决死神/中华自强励志书系》编著者尹书君。

书君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奇妙的事实:在这个世界上,当一个痛苦发生的时候,就有可能,有另外的痛苦被克服、被关怀。痛苦,与其说是一种灰色的心情,不如说是一个温暖链条的第一环,这一个神奇的链条,将世间之爱“光电”一般迅速传播。

内容推荐

《对决死神/中华自强励志书系》编著者尹书君。

《对决死神/中华自强励志书系》以纪实手法,讲述作者自己由一位健康女孩,在新婚84天时突遭车祸而致高位截瘫的一级残疾,承受并克服巨大生理和心理痛苦,最终走出心灵泥泞,坦然面对生活,又以满腔热忱关爱和帮助他人的励志故事。

目录

第一章 突遭车祸,生比死难

 上班路上的塌天横祸

 我怎么就是睡不醒呢

 平生第一次进手术室

 一棵被人舍根砍断的树

 痛苦,理不清

 

第二章 我要活下去

 发烧像埋在我体内的定时炸弹

 降温行动大军

 打破纪录:一天不发烧

 距离死神只有一步

 “让头能在肩上竖立住”

 

第三章 可以痛、沉默,但不可以冷漠

 哥哥口中的励志故事

 除了哭,我还能怎样?

 “你实在憋屈得慌,可以写日记”

 日记,痛苦出口

 

第四章 一次次新挑战

 有意识地少喝水

 我要像婴儿般对待自己的身体

 练就内心的耐力和包容

 好心人带给我的感动

 一个伤口要搭上一条腿

 

第五章 “保命”是第一位的

 咬紧牙,做好自己

 朋友送来的励志书

 好日子会在后头吗

 截肢手术,没打麻药

 不敢亲眼去看仅剩下的一条腿

 不能辜负了截肢的本意

 终于接受了截肢后的腿

 

第六章 这一刻,我想哭!想笑!想蹦!想跳!

 病友相识,从互报伤病开始

 我对病号的安慰如同镇定剂

 第一次坐轮椅“走”出病房

 别人给我的帮助,我——记着

 日记里跳跃出的坚强

 

第七章 一条无形的鞭子

 出书,灰暗中找到一抹亮光

 深夜,那按捺不住的哭泣声

 书君的文章见报了

 我能自己换尿布了

 双臂支撑身体的一分钟

 

第八章 上帝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

第九章 心灵的按摩师

第十章 大爱之火,在心中燃烧

第十一章 爱于心,践于行

第十二章 亲情,给我生命铸光芒

后记 感恩的心,感谢有您

试读章节

结束谈话已近晚上十点钟,其实,大都是哥哥在说,我在听。哥哥离开后,我的眼泪仍然止不住,干脆任由泪水涌出。无声的泪水肆意地顺着耳朵浸湿枕巾,好久没这样痛快地哭过了。

自从我被车撞、被突然禁锢到病床上,一连的打击后,是长久的煎熬,使我变得沉默。我不愿意和别人交流,不知道怎么表述自己的心境。或许,我需要的不是表述,是抑制,是丁点的不能触碰。今晚,哥哥却谨慎地、义无反顾地触碰了它。

我自己的现实状况?就摆在这儿:高位截瘫,一直插着导尿管,而且一个翻身动作都要两个人帮我完成;颈部手术刚拆线几天,效果怎样?还是未知数;右膝的伤口发炎溃烂,一次次清创,总不见好;伴随着发烧、肺部感染;仍在不停地输液、输液,喝药、喝药。糟糕的状况,我都不能在头脑里一一悉数,我拿什么方式去面对?一直以来我承受、再承受,是我逃不掉,无法逃脱。

先前我总以为熬过在医院的日子,就可以恢复健康,在医院不管受多大的罪,总还可以盼着出院的日子。自从北京专家与我面对面答问后,我清楚了自己是脊髓损伤后的高位截瘫,以后只能背靠东西坐起来、头凭借颈椎支架的作用竖立住。

没有了盼头儿,“住院”与“出院”对我来说,是一样的。这就是现在及以后的我,我拿什么去面对?正因为我不知道如何面对,所以我沉默、我无奈,我不敢往深里想。

“哭,解决不了问题。”可是,除了哭,我还能怎样?

等我哭累了,眼泪流干了,再想一想:哥哥找出以往的旧报纸,几经周折传达给我的信息就是“有和你一样境况的人,她在你视线外的某一处,不但战胜了病魔、战胜了自己,还达到了健康人都难以达到的高度”。然后语重心长地引导我:“并不要求你像郭晖那样优秀,至少你和大家一起面对——多吃一口饭、多喝一口水、多和人交流、多做深呼吸。”何其的用心良苦?何其的可怜?可怜到用一个这么高大的例子,来鼓励我吃饭、喝水、交流、深呼吸?我又哭了,为哥哥这份心。

对我的要求确实不高,一个不谙世事的孩童都可以做到,是任何人都能够做到的。

如果这样做了,就是正确面对自己的病情,面对了现实?那么,事情又变得简单。我心里敞亮了些,开始设想按哥哥所说的那样主动去做。不要再无休止的输液、喝中药,能早点控制住病情,早些离开医院吧!  

我这样在医院,短期内亲人们轮流看护、尽最大力量照顾我,终是一时,不能是一世。我没有任何理由一直拖累着大家。回想起母亲一句心碎又无奈的话:“孩子,如果能替,我愿意躺在床上的是我,……你还这么年轻。”是啊,以后的路还长。r 我该怎么面对以后漫长的截瘫路呢?不能动、不能走、完全不能自理,该怎样去生存?我的脑子又开始乱了……,事情远远不像哥哥说的“多吃一口饭、多喝一口水、多和人交流、多做深呼吸”那么简单。

我一个人忽明忽暗地想着,反反复复,不但不敢正视自己的状况,也不敢正视尽心照看着我的亲人。在困难面前我胆怯,在亲人面前我愧疚。

夜已深,我断断续续地胡思乱想,时而被周围冒出的声音影响着。也许明天,我会开始多吃一口饭、多喝一口水;也许明天,我还是这样保持沉默。不知道,我真的无法把握我自己。一个清晰的大脑,没有了它亲密无间的灵动肢体,会变成怎样?

“你实在憋屈得慌,可以写日记”

我长时间的沉默,还是加重了父母亲人的担心。但是,他们小心翼翼的,不知道该如何改变这一局面。

终于有一天,哥哥坐下来极其随和地对我说:“这会儿,我没有要紧的事了,咱们闲聊聊,说说你最近想些什么?愿意说多少说多少,或者你也可以随意问我点什么。”我有些发懵……哥哥今天是怎么了?举动反常啊?而后,我想了想,没有什么要说、要问的,表情为难地说了一句:“我没有什么要说的。”

然后,哥哥告诉我:“咱娘私下问我:‘小君,是不是脑子也被撞傻了?总不说话,痴呆呆的,会不会憋出毛病来?”’哥哥安慰娘说:“她脑子没问题,回头我劝劝她。”

于是,哥哥排第一,随后,家人、同学、同事都时不时地开导我,“多吃饭、多说话,要有信心……”之类的话语,似乎千篇一律。我身边围着一圈的健康人开导鼓励我,我只是静静地听,却听不到心里去。反而会想,劝人的话我也会说,可是,谁能叫我回到正常人?

后来有一天,哥哥拿来一个日记本、一支圆珠笔,对我说:“笔和本先放在这里,你实在憋屈得受不了了,就写日记吧。怨谁、恨谁、甚至骂谁,都由你自己说了算。”我始终忘不了哥哥说这些话时的表情,是艰难无力后强装出来的轻松。

我没有反驳,也没有接受,静静地看了一眼半旧的棕色软皮本和圆珠笔。然后吐出几个字:“我知道了。”哥哥再叮嘱我一句:“就放在你床头了,你一抬手就能摸到。”

我嫌哥哥这样做有些多余,心里在想:“有了笔和本,我也不会写的。”长这么大,我并没有写日记的习惯。做学生时有几次心血来潮,精心地挑选一个精美的日记本开始写了,都是三分钟热度,不几天就中断了。而这个时候、这样的境况,我更不想写、不会写。所以,我并没把这当回事,一切照旧地过了一天又一天,笔和本一直在我床头放着。别人帮我往这边翻身,我偶尔看到时,也是视而不见的态度。

沉默久了,终究会爆发的。

母亲又在有意无意间劝我。她的唠叨,使我忍不住恶语相向:“能不能不说?您说的话,我都背下来了,管用吗?”我突然变得歇斯底里,也只有在母亲面前,我才会这样歇斯底里。可能,我把她吓着了,她连忙喃喃地说:“好了,好了,我不说了,你好好的……”此刻,我像一头困久了的狮子,严重受了伤,没抓没挠的,吼了两声,便泄了气,心里有隐忍的疼痛感……

过了一会,我又发烧了。医生对我说:“根据昨天的化验结果,你的体内血蛋白不足,需要补充人体血蛋白;伤口周围坏死软组织溃烂,明天要进手术室清创。”

伤病总不见好……医生的话、家人的话,句句在提醒着我现实就是这样的。不得不去想……我可以不说,可是不能不想。

累!脑袋昏昏沉沉的。我在极度疲惫的驱使下昏昏睡去……

我再醒来,已是夜里了。口干,想喝水,见看护我的亲人已睡着,就没去打扰。我四下看了看,不知道桌上茶缸里有没有水?伸手去够,没够着,心想算了。当我收回手臂时,又看到了床头的日记本。

我犹豫了一下,顺手拿起本子,夹在里面的笔掉到我胸前。我摸索着拾起笔,握住,握成写字的姿势,回想到自己有好久没写过字了。手指麻木又酸胀。我下意识地左手托住本子,右手翻页,歪歪斜斜地在本子上写下了几行字:“连续高烧了几天,有时高达40℃,浑身似散了架,晕晕乎乎的……”此刻的文字,是自言自语,是发泄,是白天昏昏的脑袋运转过的痕迹。

然后,我合上本子,悄悄地放回原处。P37-P40

序言

有人曾经问我,如果评价一下你的学生尹书君,你会怎么说?

我想说的是:她是一个从痛苦走向崇高、让我肃然起敬的人。

新婚84天,被逆行的轿车撞成高位截瘫,骨盆多发性骨折,双腿粉碎性骨折,颈胸以下没有任何知觉。做过四次大手术,五次病危,右腿截肢。

但是多年以后,她做了以下的事情:

以信件、邮件、博文的方式帮助上万人走出心灵阴影。

曾经感受巨大的痛苦,对他人的痛苦就更加敏感,并且直接进入他人痛苦的深处,在那里体会共鸣,帮助他人,则几乎成为一种本能。如果说,以上的公益事情许多人可以做到,那么,书君进一步做的,就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

为并不相识的遭受磨难的人呼吁捐款,呼吁来的费用将近百万元!

她写信、写博客为他人求助——

有时,一写就是六七个小时,从上午九点,不觉间到了下午四点。高速运转的大脑、停不下来的手指,拖着疲惫的身体,在一句一句地用文字讲述丽萍的痛苦、艰难、渴望。讲到动情处,泪水模糊了双眼……丽萍的痛,我懂得,可是,她重返医院的心愿,通过我的努力能实现吗?……这一刻,我急于求成地审视着电脑屏幕上的文字,感觉哪儿都不对头!怎么办?重写!

写的时候,她也在承受自己身体的伤痛——

我双手拄到身后,放松一下:紧绷的身体,再配合母亲换上干爽的尿布。湿尿布上模糊的红色血迹,不用说我也知道,是尾骨处的裂口渗出来的。“娘,一会儿我不坐了,趴着打电脑……”

书君心里,有着无比强大的意志:一定让这个人走出痛苦,我没有钱,可以呼吁;呼吁一次不行,就再次呼吁;我不能走,不能出门,但我的声音是健全的,我心灵的声音是健全的,更是宏大的,我要让世间听到我的——呼喊:请帮帮这个人。

不是所有人都能从痛苦走向崇高,书君做到了。而她说的是,要感谢无数帮助她的人,她只是把这种温暖传递出去。

是的,只有被帮助的人,才真正知道帮助他人的意义;才能提前感知他人心中可能出现的温暖;才能被那种温暖——魔力般吸引,一步步顽强走下去。甚至知道,哪怕没有任何结果,仅仅是付出这种关心,对方就能够得到安慰,一如当年病床上的自己。

书君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奇妙的事实:在这个世界上,当一个痛苦发生的时候,就有可能,有另外的痛苦被克服、被关怀。痛苦,与其说是一种灰色的心情,不如说是一个温暖链条的第一环,这一个神奇的链条,将世间之爱“光电”一般迅速传播。

这本书出版之后,我相信,必将会有身处痛苦中的读者在看的过程中——恍惚觉得:未来的某一天,自己也可能帮助一个人……如此想时,身心的痛苦就会淡化……如此妙不可言的变化,将随着阅读这本书的深入,越发清晰……

后记

2012年6月30日,睡梦中,我被一曲《献给爱丽丝》的钢琴曲唤醒,这是我设置的手机闹铃。立刻我按停闹铃,大声喊母亲:“娘,给我小桌、电脑。”

这个清晨,我背靠三个特制枕头,面向窗户的方向坐在电脑前,突然有一种时空转换的感觉……“对,今天写后记,写的是今天的时间,而不是以往书稿中的去年、前年或哪一年的哪一天……”这一刻,我在一字一句地敲打后记时,才敢正视——时间。好久以来,我每每面对电脑屏幕,习惯了沉浸在书稿提纲所特指的时空里,重复经历着那时那处的伤痛、抗争、坚持、感悟及种种。

终于,此时此刻,我回到了今天!用今天的时间点、今天的自己,回顾写书稿的过往,我紧靠枕头挺直腰板……我做到了,真的做到了!历时两年半的时间,在大诺老师的耐心指导下,完成了这部励志作品。

那是2009年年底,我有幸找到大诺老师并成为他的学生,一心想把我的特殊经历和心路历程完整地呈现出来。因为从“健康——车祸一一高位截瘫——坦然面对及帮助他人”几年来,“生比死难”的跋涉,我是怎么挺过来的?……我想给别人也给自己一个答案,使自己和更多的人在接下来的人生路上,更好地走好每一步。

之前,我在日记和随笔中也记录过一些,但那都是一时的有感而发,不是连续又完整的。当被陷于生命困境的人一次次地问起“你是怎么做到的”?我自感我的语言浅薄和苍白时,这个愿望就更加地强烈。但是对于初学写作的我,根本驾驭不了长篇的纪实作品。

幸好我遇见了立志于心灵关怀的张大诺老师,他旨在为中国8000多万残疾群体奉献40余本近500万字温暖励志精神食粮。当我信心满满地跟随老师向梦想出发时,却发现远远没有想象的那么顺利……

当我在老师一次次的电话指导下(每天下午的电话时间都在2小时以上),确立提纲,正式写作时,我发现这时的写作和以前写月记、写随笔不一样。它需要“镜头感”的细节和细腻的心理活动,我一遍遍地按要求写,稿子还是被退了回来。老师在电话里说:“书君,我们每写一个小节,不仅仅是写一个过程,而是突出一个重点,重点在于当时身体或心理的痛苦,你是怎样面对的?怎样克服的?……比如,这一小节,你提到等待每两小时的翻身,灼热难耐地坚持着每一分每一秒,究竟是怎样坚持的?”

“老师,我就是使劲忍着。”

“那是怎么忍的?具体的念头、内心的感觉、所对应的外在表现都是什么?想20分钟告诉我。”

“老师,我想出来了……”

“就按你刚才说的,形成文字补充到稿子里。”

就是这样,老师指导我一点点地挖掘内在的东西,挖出这本书的精髓和核心价值。日复一日,我按提纲完成一节,发到老师的邮箱,老师打电话告诉我修改意见,我再修改补充……按理说这样进行下去,不愁书稿完不成。但是我非常惭愧的是,半年多后,我却“掉队”了。写作的艰辛、身体的不适及一次次情景再现的痛苦,让我渐渐失去当初的热情和信心。面对书稿的提纲,我像……下油锅,打开电脑不写作,却在网上转来转去,当转够了,硬着头皮写稿时,已经没有了精力。

时间一天天地过去,我多少次想“归队”、想主动找老师解释,却写不出一节完整的稿子交给老师。突然有一天,我接到老师的电话,“……这些天,为什么不见你的稿子?”当我吞吞吐吐地“解释”后,老师说:“不但写书这一件事,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在强烈的愿望下持正确的态度去坚持,坚持去做!你自己想想看?

书评(媒体评论)

上苍对于一个女人如此地残忍,竟忍心将她推向痛苦的极致;上苍对于一个女人如此的眷恋,竟又将她从死亡的边缘拉了回来,让她更深地体悟人生的美好。

我认识尹书君很偶然,但认识了她让我感受到了人应该敬畏生命,敬畏生命的坚强。也正是书君的坚强,使她拿起了笔将自己对于生命的那份期盼一一娓娓道来。《对决死神》使我们认识了尹书君,也认识到生命的存在不仅仅是“生存还是死亡”那么简单。

——于芬(清华大学跳水队总教练,博士、清华大学教授)

我希望所有的人——哪怕你只具有最起码的阅读能力,都来读一读这本书。不是每一个人在自己的一生中都会经历这样一种绝望,都可能遭遇这样一种痛苦,都会和阴冷残酷的死神对决过,以至失去做人最起码的生存自理能力,而这一切都发生在新婚仅仅八十多天之际。怎么活下去?像一个真正的人那样活下去,活得有尊严,活得有信念,活得有大爱,活得像一个最美丽的女人和最健全的大写的人……她就是尹书君,所有这些事件的亲身经历者,一个让文字迸发出巨大生命能量的女孩。我真诚地希望你们都来读一读她写下的这些撼人心旌的文字。

——陆天明(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国家一级编剧,著名作家)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4 15:4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