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建筑物无损检测技术
分类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理论与文化
作者 郭晓潞//施惠生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目录

第1章 概述

 1.1 混凝土建筑的无损检测技术

1.1.1 回弹法

1.1.2 超声法

1.1.3 超声回弹综合法

1.1.4 钻芯法

1.1.5 拔出法

1.1.6 冲击回波法

1.1.7 雷达法

1.1.8 红外成像法

1.1.9 磁测法

 1.2 混凝土建筑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

1.2.1 混凝土建筑无损检测方法的发展

1.2.2 混凝土无损检测仪器的更新

1.2.3 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标准的变革

1.2.4 混凝土无损检测学术交流的强化

 1.3 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应用途径与发展趋势

1.3.1 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应用途径

1.3.2 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发展趋势

第2章 混凝土强度无损检测技术

 2.1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

2.1.1 概述

2.1.2 混凝土回弹仪

2.1.3 回弹法检测技术

2.1.4 回弹法测强曲线

2.1.5 混凝土强度换算及推定

2.1.6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因素

 2.2 超声脉冲法检测混凝土强度

2.2.1 概述

2.2.2 混凝土超声检测仪

2.2.3 超声测试及声速计算

2.2.4 超声法测强曲线

2.2.5 声速换算法

2.2.6 混凝土强度的推定

2.2.7 超声脉冲法检测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因素

2.2.8 各影响因素的显著性分析

 2.3 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

2.3.1 综合法原理及参数选择

2.3.2 超声回弹综合法的基本依据

2.3.3 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技术

2.3.4 超声回弹综合法测强曲线

2.3.5 混凝土强度的换算及推定

2.3.6 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因素

2.3.7 回弹法、超声法、超声回弹综合法的比较

 2.4 拔出法检测混凝土强度

2.4.1 概述

2.4.2 拔出法检测装置

2.4.3 预埋拔出法

2.4.4 后装拔出法

2.4.5 拔出法测强曲线

2.4.6 混凝土强度换算及推定

第3章 混凝土缺陷无损检测技术

 3.1 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

3.1.1 概述

3.1.2 混凝土裂缝深度检测

3.1.3 不密实区和空洞检测

3.1.4 混凝土结合面质量检测

3.1.5 超声法其他应用

 3.2 冲击回波法检测混凝土内部缺陷及厚度

3.2.1 概述

3.2.2 测试原理

3.2.3 试验装置及试验流程

3.2.4 波形采集及采样参数

3.2.5 冲击回波法的应用

第4章 混凝土弹性和非弹性性质的动态测量

 4.1 概述

 4.2 共振法

4.2.1 共振法的原理

4.2.2 杆状试件固有频率ω0与动力弹性模量Ed的关系

4.2.3 共振频率的测量装置

4.2.4 试件的支承

4.2.5 激振换能器与接收换能器的安装

4.2.6 共振法的应用

 4.3 敲击法

4.3.1 脉冲力激振的试件振动

4.3.2 敲击法动弹模量测定仪

4.3.3 阻尼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及敲击法的适应范围

4.3.4 敲击法与共振法测量精度的比较

4.3.5 敲击法的试验条件和计算方法

4.3.6 敲击法的应用

 4.4 振动衰减

 4.5 阻尼系数的测量方法

4.5.1 频率响应曲线品质因数法

4.5.2 激励和响应相位差法

4.5.3 共振峰值法

4.5.4 阻尼自由振动的对数衰减率法

4.5.5 共振与敲击综合法

 4.6 混凝土脆性性质的动态测量

4.6.1 混凝土振动滞后回线与应力应变曲线的类比

4.6.2 Bd值与振动衰减参数之间的关系及其测量

4.6.3 Bd与混凝土抗压强度f的关系

第5章 钢管混凝土与混凝土灌注桩的质量检测

 5.1 钢管混凝土的质量检测

5.1.1 概述

5.1.2 缺陷判断

5.1.3 使用方法

 5.2 混凝土灌注桩的质量检测

5.2.1 概述

5.2.2 混凝土灌注桩超声检测的原理和方法

5.2.3 检测数据的处理与数值判断

5.2.4 数值判据的判断实例

5.2.5 其他判断方法

5.2.6 桩身混凝土强度的推定

第6章 火灾混凝土建筑物损伤检测技术

 6.1 火灾结构混凝土损伤检测技术

6.1.1 火灾对钢筋混凝土的危害与损伤特征

6.1.2 火灾混凝土损伤机理研究进展

6.1.3 火灾混凝土损伤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6.1.4 火灾混凝土损伤程度评估体系

 6.2 红外热像电化学综合分析技术

6.2.1 红外热像检测技术原理及分析模型

6.2.2 电化学检测原理及分析判据

6.2.3 钢筋机械性能及其与混凝土黏结强度的损伤推定

6.2.4 综合评估模型

6.2.5 检测评估程序

 6.3 混凝土损伤层超声法检测技术

6.3.1 基本概念及原理

6.3.2 测试方法

6.3.3 数据处理及判断方法

第7章 建筑外墙饰面质量检测技术

 7.1 拉拔法检测技术

7.1.1 外墙饰面砖黏结强度的检测

7.1.2 建筑外墙基层与保温材料黏结强度的检测

7.1.3 黏结强度拉拔试验检测过程

 7.2 红外热像检测技术

7.2.1 概述

7.2.2 基本原理

7.2.3 常用仪器

7.2.4 外墙饰面检测

7.2.5 检测实例

第8章 建筑物节能体系检测技术

 8.1 建筑外墙保温隔热体系质量检测技术

8.1.1 外墙保温体系及其缺陷

8.1.2 缺陷对外墙保温体系的影响

8.1.3 现场检测技术

 8.2 建筑节能红外热成像检测技术

8.2.1 红外热成像基本原理

8.2.2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建筑节能检测中的应用

附录

 附录A 非水平状态检测时的回弹修正值

 附录B 不同浇筑面的回弹值修正值

 附录C 非泵送混凝土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表

 附录D 测区泵送混凝土强度换算表

 附录E 超声回弹综合法测区混凝土抗压强度换算

参考文献

内容推荐

  无损检测技术不仅具有非破损、原位检测的特性,且简便易行、快速高效,是工程检测的实用技术,也是提高建筑物质量的保证和构建节约型社会的重要环节。

郭晓潞、施惠生编著的《建筑物无损检测技术》围绕混凝土建筑物中的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针对其原位检测和现场检测,系统介绍了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混凝土强度无损检测技术、混凝土缺陷无损检测技术、混凝土弹性和非弹性性质的动态测量、钢管混凝土与混凝土灌注桩的质量检测、火灾混凝土建筑物损伤检测技术、建筑外墙饰面质量检测技术、以及建筑物节能体系检测技术等。

《建筑物无损检测技术》可供建筑工程设计、施工、监理、检测、管理等各类技术人员参考使用,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学参考用书。

编辑推荐

随着我国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的加强,无损检测技术的作用日益明显,从而也促进了该项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仅已有的检测方法更趋成熟和普及,而且新技术日新月异、新方法不断涌现,无损检测技术标准、规范相继更新和颁布。

为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与时俱进,郭晓潞、施惠生编著的《建筑物无损检测技术》在广泛吸收国内外建筑物无损检测技术最新成就的基础上,重视传统检测技术,吸纳新兴的先进检测技术及国内外最新标准,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实用性、新颖性和规范性。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4:1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