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没有去过扬州,你一定要去,因为扬州是那么古老。
如果你曾经去过扬州,你一定要去,因为扬州在不断更新。
韦明铧所著的《二十四桥明月夜》从不同的方面,介绍了扬州的风物、掌故、重要的人文景观、历史人物等。本书引经据典、说东道西,内容丰富,有些文章考辨源流,有一定的学术内涵。本书图文并茂,对深入了解历史文化名城扬州有一定的帮助。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二十四桥明月夜/城市文化丛书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韦明铧 |
出版社 |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如果你没有去过扬州,你一定要去,因为扬州是那么古老。 如果你曾经去过扬州,你一定要去,因为扬州在不断更新。 韦明铧所著的《二十四桥明月夜》从不同的方面,介绍了扬州的风物、掌故、重要的人文景观、历史人物等。本书引经据典、说东道西,内容丰富,有些文章考辨源流,有一定的学术内涵。本书图文并茂,对深入了解历史文化名城扬州有一定的帮助。 内容推荐 韦明铧所著的《二十四桥明月夜》是城市文化丛书系列之一。扬州是一座座大的博物馆和精彩的游乐场,唐人张祜《纵游淮南》诗云: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看神仙。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本书就带领你去读一读扬州这部奇书。 目录 序 巷城赋 浪漫扬州 见证扬州城 南柯寻梦 二十四桥仍在 重访梅花岭 白塔传说 小秦淮风情 苏唱街漫步 寂寞丛书楼 沧桑测海楼 琼花新说 扬州花事之一 芍药异闻 扬州花事之二 茉莉飘香 扬州花事之三 关于扬州盐商 关于扬州瘦马 关于扬州优伶 关于扬州八怪 关于扬州学派 包家灯 扬州风物摭拾之一 女儿红 扬州风物摭拾之二 黄鱼脚 扬州风物摭拾之三 狮子头 扬州风物摭拾之四 周制 马师 柳麻子 袁豁嘴 瘦西湖船娘 遥想安家当年 个园主人之谜 伍少西毡铺 扬州老字号钩沉之一 戴春林香店 扬州老字号钩沉之二 梁福盛漆号 场州老字号钩沉之三 惜馀春茶肆 扬州老字号钩沉之四 陈恒和书林 扬州老字号钩沉之五 二分明月情结 品味《扬州气》 扬盘 苏意 关于扬州、苏州与江南 侬自阊门来 扬州俗语札记 《高妈》不姓高 《莲子》是什么 略谈《门槛里》 杂忆《一人两只眼》 话说《一步两个桥》 闲谈《四盘一暖锅》 漫话《一山不出头》 释《扬州人没耳朵》 解《高邮人黑屁股》 清明不看牌,死了没人抬 “苏州片,扬州刀” “柴龙水虎粪阎王” “有钱到处是扬州” “扬州虽好,不是久恋之家” “上扬州,拢湾头” “锅不热,饼不靠” “扬一益二”考 “波斯献宝”考 “北安西亢”考 “南马北杏”考 《鹿鼎记》中的《辣块》 《南歌子》里的《紧干》 关于《老鸦语》 关于《流儿言》 朱自清故居寻踪 邵伯埭情思 天宁街掠影 弥陀巷逸事 南皮市杂俎 琼花观寻梦 禾稼巷旧闻 东关街揽胜 安乐巷散记 跋 再版后记 试读章节 我常常独自漫步在扬州的深巷之中。我喜爱它的曲折与幽邃。都市和喧嚣是分不开的,独是这一座古城,要在喧嚣中寻些个静谧的所在,似乎还不费力。 人们往往偏爱平坦笔直的大街,那是因为他们不了解小巷。小巷自有小巷的风情。这里民宅鳞次栉比,百姓比屋而居。有时候,不知从哪里隐约飘来咿咿呀呀的二胡声,教你依稀记起《牡丹亭》里唱的“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有时候,在小巷的两侧有两位老妪各自坐在自家门口拉家常儿,又使你油然想到元微之的“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这儿邻里和睦,老少怡然——它最能让你体会风俗民情的淳厚。早些年,一般住宅的墙都用青砖砌成,讲究的人家用水磨砖砌成门楼。门楼雕以花卉,门板髹以黑漆。那水磨砖的砌法是极有学问的,有规矩者为藻井纹,横斜者为象眼纹,八方者为八卦纹,半斧者为鱼鳞纹,参差者为冰裂纹,上嵌梅花者为冰片梅,各种砌法似乎在不动声色之中比试着高低——它最能教你得到民间建筑艺术的真髓。小巷中有一些特别的文字。植于拐弯处的石碑,上面刻的是“石敢当”或“泰山石敢当”。陶南村《辍耕录》云:“居户正门,当巷陌桥道之冲,恒立一小石将军,或植一小石碑,镌其上日‘石敢当’,以厌禳之。……敢当,所向无敌也。……则世之用此,亦欲以为保障之意。”可见此制已古。一些人家的门对面设有照壁,照壁也用水磨砖砌成,或为八字形,或为一字形,其中央也常常有砖刻的字,日“福”,日“禄”,日“寿”——它最能使你了解平民百姓的愿望和追求。砖墙蜿蜒伸向前方。那墙头是青青的茅草,墙根有唧唧的鸣虫,墙中间是用青瓦砌成的花窗。透过花窗,可以看见院中的芭蕉、玉兰或者藤萝,正给小巷平添着无限生趣——此情此景,又最能令你领略扬州人的审美趣味。 在扬州的小巷中漫步,是能够产生情节的。时有山穷水尽的惶惑,时有柳暗花明的欣喜。忽而如临空谷,心驰神往;忽而误入庭院,粥香人语。当举头望见红杏出墙,马上觉得春意扑面;当俯首发现绿苔遍地,又顿时感到秋气逼人。墙脚孤井,累累绳迹,似乎饱含着岁月的艰辛,欲言而又无语;门头砖刻,栩栩如生,仿佛阅尽了人间的春色,世故而又漠然。方砖垒壁,何等严丝合缝,整饬险峻;乱石铺地,却又潇洒落拓,漫不经心。屋边寸地,人必莳花;门檐小隙,鸟或为巢。在现代都市中,这是极为难得的人与自然的统一和谐。斯虽陋巷,何陋之有? 小巷是历史的杰作。它引人入胜,予人启迪,使人深沉。它是美的。这是一种幽静的美,小巧的美,变化的美,富于人情味和哲理性的美——又是被人们忽略和遗忘了的美。 它绝不浅薄。它用自己的语言顽强地申述:世界上没有绝对直的路,人必须经过曲折才能到达目的地。它有时跟人开玩笑——在急躁鲁莽的人面前,它是迷宫,你本来要到这个房间,结果却走进了另一个房问;在聪慧从容的人面前,它是捷径,能尽快地引你走向新的广阔天地——如同一位睿智的哲人。……P2-3 序言 如果你没有去过扬州,你一定要去,因为扬州是那么古老。 如果你曾经去过扬州,你一定要去,因为扬州在不断更新。 扬州是很古的,遥远的九州中就有她的名字。如果从春秋时吴王夫差在此筑邗城算起,扬州至今已有将近二千五百年建城史。 扬州又是很新的,战争的烽火几度摧毁了她,她又重新在废墟中崛起。现存的唐城、宋城、明城等遗址,是扬州自强不息的证明。 扬州是一座庞大的博物馆和精彩的游乐场。在扬州,看的、吃的、听的、玩的,都可以让你满意。 你在扬州能够看到最美的园林。这里的园林不像北京园林那般厚重,也不像苏州园林那么纤细,她兼有北方之雄和南方之秀。你在扬州能够看到最有文化内涵的名胜古迹。从春秋时代的运河邗沟到隋炀帝杨广的陵墓,从唐代高僧鉴真修行的大明寺到明末孤忠史可法埋葬衣冠的梅花岭,数千年沧桑变幻尽呈眼底。你在扬州能够看到最富于传奇色彩的古树名花。无论是南柯一梦的古槐、天下无双的琼花,还是四相簪花的芍药、八方飘香的茉莉,都教你浮想联翩,流连忘返。 你在扬州能够吃到最香的肴馔。维扬菜是中国最有名的菜系之一,从乾隆皇帝享用的满汉席,到曹氏家族特有的红楼宴,显示了扬州美食的取材之广和烹调之精。你在扬州能够品尝到最道地的扬州风味。譬如雅俗共赏的扬州狮子头和风行天下的扬州蛋炒饭——听着这名字也会教人垂涎。你在扬州能够吃到最为平民化的扬州小吃。来到扬州,你才知道周作人笔下的烫干丝、朱自清文中的小笼点心、曹聚仁提到的绿杨邨、丰子恺难忘的小觉林,这些扬州的名吃名店果然名不虚传。 你在扬州能够听到最具有乡土气息的戏剧。还有什么剧种像扬剧那样,既保留着两百年前清代乱弹的遗响,又吸收了扬州农村中的民歌和市井问的小调呢?你在扬州能够听到最古老、最生动的说书艺术。还有什么曲种像扬州评话那样,从明朝末年的柳敬亭到现代的王少堂及其弟子们,四百年问一直不断地在讲述着同一部《隋唐》、同一部《水浒》呢?你在扬州能够听到最深沉、最优美的琴筝演奏。还有什么比广陵琴派弹奏的《樵歌》、《渔歌》、《流水》、《白雪》等古曲更扣人心弦和动人幽思呢? 扬州的玩就更不必说了。李白说“烟花三月下扬州”,徐凝说“二分明月在扬州”,表明无论春夏秋冬都是游玩扬州的季节。扬州的玩是多层次的。在扬州的浴室里洗澡,让助浴的师傅在背上捶出许多带节奏的声响来,这是一个层次。在瘦西湖的游船上躺着,看船娘撑篙的优美姿势,听船娘说话的流啭‘方音,这又是一个层次。在工艺品商店里买一面漆屏、一尊玉雕或一函剪纸,把玩其构思的巧妙和手法的精湛,这或许是更高的层次。 扬州的历史文化,大抵是由若干个层面累积而成的。以最粗略的眼光去看,扬州的文化至少可以划分为技术、艺术、学术等三个层面。在这三个层面中,我们领略到的是各种不同的风光,谁都能够毫不费力地从中寻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如扬州的美食与园亭,扬州的戏曲与工艺,扬州的八怪与学派等等。还有什么比到扬州去更愉快的事呢? 唐人张祜《纵游淮南》诗云: 十里长街市井连, 月明桥上看神仙。 人生只合扬州死, 禅智山光好墓田。 所以,你一定得去扬州,亲自读一读扬州这部奇书。 二〇〇〇年十月 后记 扬州真是一个文化渊薮,理由是文章怎样做也做不完。密密匝匝的小巷,袅袅婷婷的古桥,林林总总的老字号,斑斑驳驳的大宅门,还有别处没有的种种风物,像琼花、八怪、白塔、盐商等等,都容易使人产生自豪、怀旧和感慨的情愫。 这本书里的文章,是十多年中陆续写出来的。有些文章,至今还记得写作时的情形。例如,十几年前《扬州文学》创刊,要求写一篇美文,内容必须关系到扬州,这就有了书中第一篇文字《巷城赋》。现在重翻这篇文章,才发现文章提到的一些小巷已经在城市改造中不知不觉地消失了,像明代贵妃田秀英住过的田家巷、民间流传着故事的黑婆婆巷等,重读这篇文章时的心情也就多少变得有些帐惘。几年前济南的《藏书家》创刊,编者希望写点扬州藏书楼方面的东西,恰好那时扬州的测海楼正面临拆除的命运,就立即写了一篇《沧桑测海楼》进行呼吁。也可能是因了《藏书家》的影响,测海楼不但没有拆掉,如今反而整修一新,成了旅游者的去处,倒是《藏书家》杂志在最近出满了十辑之后不得不停刊了,令人顿生人琴之叹。书中有一组关于“扬州花事”的文字,其实最先只写了琼花、芍药两篇,因为近年来民歌《好一朵茉莉花》成为扬州的市歌,这才补充了一篇谈茉莉花的文字。 扬州历史上有一些非常出名的人群,比如盐商、瘦马、优伶、八怪、学派等。几年前,在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过谈扬州人群文化的几本书,即《两淮盐商》、《扬州瘦马》、《维扬优伶》——那时本来还想写扬州的工匠,后来因为兴趣不大,就作罢了。收在本书中的几篇相关文字,是那几本书的绪言,因为自己觉得写得还算好,也就收集在一一起。后来又写了《关于扬州八怪》,因题材相近,也一并收在书里。这次补充的一篇文字是《关于扬州学派》,原为《扬州文化通论》的一节,也因内容相近,舍不得割弃,便收入本书。 扬州的风物,真很丰富而且隽永,但没有人能够写得很好。不是眼光只盯着一些浅俗的东西,就是笔力停留在旅游解说词的层次。能够找到埋藏已久又深有意义的题材,已属不易。舍得花力气从各种故书杂记中钩沉那些琐细史料的人,更是凤毛麟角。更不用说眼力、观点和趣味了。总之,材料、趣味、文字俱佳的不多。我稍稍感到欣慰的是,收在本书里的“风物摭拾”与“老字号钩沉”两组文章,庶几合乎自己的要求。写扬州的“包家灯”、“女儿红”、“黄鱼脚”、“狮子头”等风物,“伍少西”、“戴春林”、“梁福盛”、“惜馀春”、“陈恒和”等老字号,还有《周制》、《乌师》等等一些文字,自信都是既有兴味而又未经人道的。至于《品味“扬州气”》和《扬盘·苏意》两篇文章,刻意从文化批判的角度去谈扬州传统文化,也颇敝帚自珍。其中的是非得失,我想自有识者公论。 《二十四桥明月夜》原由上海古籍出版社于2000年出版,这次由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重新出版,非常感谢。书中文章的调整情况,特说明如下:原书中《邂逅三白》和《寻找芸娘》两篇,因为不久前收入苏州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扬州掌故》一书,故这次删去;新补充的儿篇文章是:《浪漫扬州》、《见证扬州城》、《重访梅花岭》、《寂寞丛书楼》、《茉莉飘香》、《关于扬州学派》、《侬自阊门来》七篇。图片大部分更换了,其中有不少扬州著名摄影家王虹军先生和周泽华先生等老朋友的作品,特此致谢。 二〇〇五年五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