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莲华经语法研究》是笔者龙国富在博士后出站报告《(妙法莲华经)虚词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2005年)的基础上,增加句法部分的内容而完成。早在2004年,他曾出版过《姚秦译经助词研究》一书。这两本书都是关于汉译佛经语法研究的著作。《姚秦译经助词研究》是专题研究,此书则是专书研究。本书以佛教经典《法华经》为研究对象,运用梵汉对勘的方式,将所有语法现象进行描写。目的是为了从《法华经》人手,研究汉译佛经语法的面貌和基本特征,为魏晋南北朝汉译佛经语法研究和整个中古汉语语法史研究打下基础。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妙法莲华经语法研究/中古译经语法研究丛书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
作者 | 龙国富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妙法莲华经语法研究》是笔者龙国富在博士后出站报告《(妙法莲华经)虚词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2005年)的基础上,增加句法部分的内容而完成。早在2004年,他曾出版过《姚秦译经助词研究》一书。这两本书都是关于汉译佛经语法研究的著作。《姚秦译经助词研究》是专题研究,此书则是专书研究。本书以佛教经典《法华经》为研究对象,运用梵汉对勘的方式,将所有语法现象进行描写。目的是为了从《法华经》人手,研究汉译佛经语法的面貌和基本特征,为魏晋南北朝汉译佛经语法研究和整个中古汉语语法史研究打下基础。 内容推荐 龙国富专著额《妙法莲华经语法研究》通过对《法华经》中词法和句法的使用情况进行描写,展不《法华经》中词法和句法的语法特征。对于《法华经》中特殊的语法现象,本书列举部分梵汉对勘的材料,以此体现佛经翻译与汉译佛经语法之间的关系。 本书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介绍与《法华经》语法研究有关的基本情况,包括鸠摩罗什的经历、《法华经》梵、汉版本以及《法华经》语言特征等。第二个层次是对《法华经》中的词法和句法进行描写,同时运用对比的手法,将《法华经》与中土文献进行对比,以此展现《法华经》中的语法特征。又运用梵汉对勘的方法,将汉译佛经与其梵文佛经进行对勘,以此揭示汉译佛经中因为原典佛经翻译而产生的特殊语法现象的根源。还有,充分运用当代语法化理论和接触语言学理论,以此分析汉译佛经中因为语言演变和语言接触而产生的特殊语法现象的动因。第三个层次是对《法华经》中语法特征的归纳和总结。 《妙法莲华经语法研究》的写作方法:a.历史描写法。遵循语言的历史观,把《法华经》中的各语法现象放到历史语法演变的大环境中进行描写,客观地表现出《法华经》中各语法现象的历时地位。b.共时比较法。把《法华经》中的各语法现象与同期中土文献进行比较,展现《法华经》中各语法现象的共时特征。c.梵汉对勘法。将《法华经》中特殊的语法现象与其原典梵文进行对勘,探求其特殊语法现象产生的根源。d.理论指导法。以接触语言学理论和语法化理论为指导,对《法华经》中因语言接触和语法演变而造成的语法现象进行分析。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一 鸠摩罗什与《妙法莲华经》 二 从语言学角度看《妙法莲华经》的语言状况 三 从翻译和同经异译的角度看《妙法莲华经》的语言特色 四 本研究的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 第二章 代词 一 人称代词 1.1 第一人称代词 1.2 第二人称代词 1.3 反身代词 二 指称代词 2.1 近指称词 2.2 远指称词 2.3 特指称词 2.4 兼称代词 2.5 逐指称词、旁指称词和不定指称词 三 疑问代词 3.1 询问人 3.2 询问事物 3.3 询问原因和目的 3.4 询问状况和方式 3.5 询问数量和处所 第三章 数词和量词 一 数词 1.1 基数 1.2 序数 1.3 分数和半数 1.4 倍数 二 量词 2.1 名量词 2.2 动量词 2.3 数词和量词的表达 第四章 情态动词 一 真势情态 1.1 表示能力 1.2 表示可能 1.3 表示意愿 二 义务情态 2.1 表示必要 2.2 表示应当 2.3 表示许可 三 认识情态 3.1 表示当然 3.2 表示可能 第五章 副词 一 时间副词 1.1 表示时体 1.2 表示时长 1.3 表示时点 1.4 表示时速 1.5 表示时频 二 范围副词 2.1 表示总括 2.2 表示限定 三 程度副词 3.1 表示高程度 3.2 表示比较程度 3.3 表示低程度 四 关联副词 4.1 表示承接 4.2 表示类同 4.3 表示累加和条件 五 否定副词 5.1 否定叙述 5.2 否定判断 5.3 否定祈使 六 语气副词 6.1 表示肯定和强调 6.2 表示揣度和意外 6.3 表示疑问和意愿 6.4 表示祈使和反诘 七 情状方式副词 7.1 表示情状 7.2 表示方式 第六章 介词 一 介引时间和处所 二 介引对象、施事、受事和与事 三 介引工具和凭借 四 介引原因和目的 五 介引排除 第七章 连词 一 联合关系连词 1.1 并列连词 1.2 承接连词 1.3 递进连词 1.4 选择连词 1.5 目的连词 二 主从关系连词 2.1 让步连词 2.2 转折连词 2.3 条件连词 2.4 因果连词 第八章 助词 _ 一 结构助词 二 语气助词 三 其他助词 第九章 述补结构 一 述补结构的产生和判断标准 二 V+动词述补结构 三 V+形容词述补结构 四 V+趋向动词述补结构 4.1 V+趋向动词述补结构的产生 4.2 V+趋向动词述补结构的使用 第十章 判断旬 一 有标记判断句 1.1 也字式 1.2是/为字式 二 无标记判断句 三 特殊判断句 3.1特殊判断句的使用 3.2特殊判断句的来源 第十一章 处置式 一 以字句 1.1 广义处置式 1.2 带之字的处置式 二 持字句 2.1 广义处置式 2.2 带之字的处置式 三 取字句 3.1 广义处置武 3.2 狭义处置式 四 将字句 4.1 广义处置式 4.2 狭义处置式 第十二章 被动式 一 见字句 二 为字句 三 为所句 四 所字句 五 蒙字句 六 被字句 第十三章 疑问句 一 特指问句 二 是非问句 三 反诘问句 四 选择问句 五 特殊疑问形式 5.1 特殊疑问形式的使用 5.2 特殊疑问形式的来源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