舶来的律师,于中国而言,不啻为异物,难免让老大帝国时有不舒服的感觉。简单的办法,是将它“拿掉”,把这个讨厌的东西还给西洋鬼子。然历史已经证明,律师缺位法治则不健全,当然也就没有国泰民安,一如人缺了牙齿,必多后患。另一种办法,是对律师进行改造,让这个桀骜不驯的职业变得服帖起来,以顺应中国的国情。——似乎这正是目前的做法,律师正在“被中国特色”,究竟效果如何,有待观察。至于第三种办法,是中国不曾尝试过的,或许也是最好的,营造一个适宜律师生存的法治环境,还律师以本真,让这个职业在法律框架下自由发挥。——倘果真如此,那许多的排异反应,恐怕早晚得消失了。孙渝主编的《舶来的律师(中国律师的前世今生)》将告诉你这个职业的来龙去脉,一起去了解下吧!
《舶来的律师(中国律师的前世今生)》的作者是孙渝。
《舶来的律师(中国律师的前世今生)》:
如同火车、邮票、沙发之类的物什一样,律师职业,也并非华夏帝国固有的东两,它是西学东渐风气下的舶来品更确切地说,它是在洋人律师身体力行的演示与带动下,先于立法而自然生成的一种职业。
清末一季,为应“千年未有之变局”,“修律变法”的呼声日盛。、而慈禧太后恪守的准则是,“师爽之长技”可以,惟“祖宗之法不可变”,然而,洋枪洋炮太让人刻骨铭心,历经逃亡之旅后,慈禧太后痛定思痛,意识到非变法不足以“与列国争”,决心实行“修律变法”,并预备立宪?于是,律师制度写进了又一部“新法”之中。可惜,历史不再给予清政府以机会,“新法”未及颁布,清廷却轰然倾覆,已然白纸黑字的律师制度也随之胎死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