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知民编著的《家庭美德课》从九个不同角度,用具体的事实、感人的事例,全面系统地阐释了家庭美德对每个家庭和整个社会的意义。强调家庭是一个人坚强的后盾,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只有把家庭关系处理好,才能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作为党员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提高自身家庭道德修养,从细微处做起,从身边做起。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家庭美德课/共产党员人生讲堂 |
分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党政读物 |
作者 | 周知民 |
出版社 |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周知民编著的《家庭美德课》从九个不同角度,用具体的事实、感人的事例,全面系统地阐释了家庭美德对每个家庭和整个社会的意义。强调家庭是一个人坚强的后盾,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只有把家庭关系处理好,才能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作为党员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提高自身家庭道德修养,从细微处做起,从身边做起。 内容推荐 周知民编著的《家庭美德课》将家庭美德建设用课堂讲述的形式从九个不同的角度,用具体的事实、感人的事例全面系统地阐释了家庭美德对每个家庭、整个社会的重大意义。家庭是一个人坚强的后盾,只有把家庭关系处理好,才能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当中去。目前我国正处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转型时期,因此对党员干部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要在八小时内认真负责地工作,还将其拓展至八小时以外的家庭、作风等生活细节上;不仅要遵章守纪,更要在监督机制相对不够成熟的家庭作风问题上严格要求自己,培养良好的家庭道德。作为党员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提高自身家庭道德修养,从细微做起,从身边做起。更加全面地理解和把握道德的标准,通过共产党员家庭的小和谐促进社会的大和谐,促进经济社会的科学稳步发展。《家庭美德课》体例新颖别致,内容权威,有很强的可读性,能使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了解和掌握修养家庭美德的必要性及其具体方法途径。 目录 第一课 孝亲敬老——百善之行孝为先,赡养老人尽本分 疾患勤照顾,孝是人伦之根本 当效跪乳情,知悔常常亲不待 冷暖细操持,孝道谱写和谐歌 亲在不远游,百善唯有孝为首 应尽反哺义,不孝天理不相容 孝道无小事,点滴之中见孝心 第二课 男女平等——男女各顶半边天,重男轻女太封建 回看过去,寻男女不平等根源 聚焦今日,看男女平等的现状 更新观念,正确看待男女平等 端正态度,实现家庭男女平等 生男莫喜,生女也能壮门楣 第三课 夫妻恩爱——相敬相爱互尊重,夫妻情结百年长 平时互敬重,夫妻情意百年长 个性多有异,互相忍让多商量 夫妻莫猜忌,婚姻美满幸福长 意见勤交换,真诚沟通暖心房 量小恨绵长,度大天地宽又广 第四课 善育子女——宽严相济培养后代,溺爱子女贻害无穷 以身作则,率下须先自身正 爱而不溺,有爱无教害无穷 严而不苛,有严无宽弦易断 慈严并重,有慈无严器难成 因材施教,不拘一格育人才 第五课 兄弟和睦——亲人不睦家庭必败,兄弟同心其利断金 遇困施援手,有难更要相照应 同处一家中,兄弟姐妹骨肉情 兄弟若同心,泥土也能变黄金 兄弟情谊深,宽容方能更久长 家事莫较真,糊涂一点也无妨 第六课 勤俭持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勤劳节俭家道昌 勤为修身本,俭约则是善德源 勤俭昌家道,淫逸却是败家根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上难 勤俭是美德,优良传统不可丢 心动不如行动,勤俭观念重落实 第七课 文明生活——讲究生活质量,提升家庭品位 乐观向上,时刻保持积极的心态 自得其乐,拥有适合的业余爱好 摆脱忙碌,给自己的心灵放个假 有张有弛,慢生活提高生活品位 劳逸结合,工作与休息缺一不可 低碳生活,营造清新的生活环境 第八课 家庭民主——摒弃封建家长作风,凡事共同协商 处理 平视孩子,放下父母的架子 信任孩子,做孩子的好朋友 提倡民主,多与孩子做协商 尊重孩子,给孩子自由空间 忘记身份,不把家庭变教室 第九课 邻里团结——邻里和睦相处,遇事互相帮扶 邻里和为贵,远亲不比好近邻 遇事多沟通,邻里交往要真诚 相处多礼让,宽容大度邻里和 相助解困境,助人为乐传美德 相处莫猜疑,彼此信任化恩仇 试读章节 应尽反哺义,不孝天理不相容 网上有过这样一段视频:说的是农村麦收季节,大人都下地农忙了,只有六十多岁的老太太在家照看小孙子。吃过午饭,孩子玩性大发,非要到毒辣的太阳底下玩,奶奶怕孩子受热,就把他抱到荫凉处,小孩子嘛,我们都知道,你不让他往哪儿去,他偏往哪儿去。奶奶刚把他抱过来他又跑了出去,来回几次,老人没有办法只好由着他,但又担心孩子晒着,于是就躬着身子为孩子遮太阳。孩子走一步,奶奶跟一步,如影随形,寸步不离。毒热的太阳下,孙子玩得兴致勃勃,而老人却满身是汗。 这段视频看了不禁让人感动!我们的长辈就像一棵古树,绿叶如盖,枝蔓一直伸到天边,枝头挂满甜果,任由晚辈在树上攀玩,品尝美味,毫无怨言。 的确,最让我们感动的,往往是最近的、常常不被人所重视的亲情,当我们已习惯于长辈的付出和给予时,当我们一天天长大而无视长辈的衰老时,为人子女的你是否忘记了你最应该尽的义务——孝敬长辈。这不仅是为人子女的义务,更是做人之本。 孝,我们的老祖先造字的时候已经为它定了义:上为老,下为子。也就是说,上辈父母的义务是抚养、教育子女,对于下辈的子女,孝敬上辈也是自身的义务。孝敬父母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人之天性,更是每一个为人子女者应尽的义务。 还有一则故事:说在一所公寓里,住着四个国家的人,有美国人、法国人、犹太人,还有中国人。有一天,公寓突然失火了,美国人冲进去首先救出了他的妻子,法国人冲进去抱出了自己的情人,犹太人首先搬出了保险箱。中国人呢,也冲了进去,背出来的却是自己的老娘。这故事不管是否属实,却足以说明中华民族的孝文化。中国的孝文化早在殷商时期,就有了相关的记载;从孔子时就开始提倡忠孝,历朝历代都以孝为中心,孝也成了规范人们的思想和行动的标准之一。 父母长辈,养育了后代晚辈,自然应受到后代晚辈的孝顺尊敬。但是,现在社会上不尊重老人、不孝敬老人的现象却时有发生,“养子不孝”、“久病床前无孝子”已不是个别现象;辱骂、侵犯老年人合法权益,自己心里不痛快就拿父母出气,这样的人不但在成年人里有,而且在现在的年轻人里也不占少数;有的甚至为了向父母要钱可以昧着良心对父母大打出手。在北京市通州区张家湾镇张辛庄村就发生了令人发指的一幕: 年逾八旬的老人柴老太去世了。法医的鉴定结果让人惊愕,您猜都猜不出来,老人竟然是饿死的。也许有人会问了,老太太是不是没有儿女呀?错,大错特错,老太太有四个儿子。可是面对这样的结果,柴老太的四个儿子各执一词,而几乎所有村民都认为:“他们都是不孝子,怎么能把老人活活饿死!”如今,四个儿子中,除了老四,都已经被通州法院以遗弃罪判处两年到三年不等的有期徒刑。“该!拉出去毙了才好呢!”兄弟几个被判刑的时候,不少人这样说。这样说虽然有点过,可也是有一定缘由的。 柴老太老伴死得早,上个世纪60年代那会儿,孩子们都还小,日子过得很清苦,为了让孩子吃饱,她借豆腐渣做饭,就那样的饭她自己都舍不得吃一口。后来她看到村后面有片荒地,便开始在荒地上种起花生、萝卜。等到作物成熟,就背着菜来到路边向村民兜售,挣些钱维持家庭生活。 母爱是伟大的!中国从古到今历朝历代从来都不乏伟大的母亲,她们为了儿女,可以舍命相救,为了儿女,可以甘愿受辱。为了养活这些孩子,这位柴老太不知吃了多少苦,然而这一切却没有让这些狼心狗肺的儿子永远记在心上。争夺老人的房产,互相推卸赡养老母的责任。我想老太太怎么也想不到那么难都过来了,四个儿子长大成人、成家立业后,自己会被饿死。这难道是为人子女能做出的事吗? 孔子云:“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羊羔有跪乳之恩,乌鸦有反哺之育,连犬马都懂得赡养父母,一个人如果做不到,真是连禽兽都不如,这种恶行是法律不容、道德不容、天理不容的。 我国有句俗语说:天作孽,尤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尤其是在我国这样一个以孝为核心的国家,如果为人子女不孝,天理不容。 传说在我国宋代有个太学生叫罗巩,他的父母亲在两年中先后因病去世,棺柩停在屋中三年多的时间还没有人土安葬。在这三年之中,他不管父母却经常为了自己的前程向神明祈祷,希望自己仕途顺利,前程似锦。终于他的做法惹怒了上天,在一天晚上神对他说:“你已经得罪了冥王,最好赶快回家,不要再问前程了!”罗巩不明白就问其原因。神回答说:“你的父母已过世三年,延误至今仍不能下葬。这是大不孝的行为,冥王已经记下你的罪过,你马上就要受到惩罚了。”他听了很不服:“我还有一位哥哥,父母遗体没有安葬,我哥哥也要负责任,为什么只归罪于我?”神大怒:“你哥哥不过是位庸庸碌碌的凡夫俗子,不足深责,而你却是一个读过孔子圣书的人,应当明礼知义,知而不行,罪加一等。”罗巩醒来,大为惶恐,在回家途中,溺水而死。 这个故事虽说有点神话色彩,但是也足以说明,只有孝敬父母才能得到别人的帮助,别人才会相信他,你才能真正地走向成功,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也正是我们所说的“百善孝为先”。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一种本能,从十月怀胎到抚养、教育,直至孩子成人。为了孩子,父母受尽千辛万苦,不惜付出自己的一切,乃至性命。但是在父母渐渐地把你养大成人的时候,你又是怎样对待你的父母的呢?养儿为防老是多数人的思想,也正因为如此,父母总是倾尽所有,把爱都给了儿孙,唯一的要求就是能够依赖子女度一个安详的晚年。可面对越来越多的不肖子孙,许多的父母却只能享受心灵的那份孤寂与痛苦。俗话说:万事孝为先,父母即是家庭中的老人、长者,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尊重、不孝敬,怎能做到上车为老人让座,看病让老人优先,购物请老人先买,乘电梯请老人先走,这样的人又怎能成为爱国之才,怎能奢望他们为国家奉献力量呢? 家家有老人,人人有老时,老辈的今天就是自己的明天,我今不敬老,我老谁敬我。孝敬老人,不仅是责任,更是义务,千万不可做出不孝这样天理难容之事啊!共产党员是党和民族的先进代表,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更是社会行为规范的风向标,他们的行为、他们的思想境界与道德情操,直接影响着一个单位、一个区域风气的形成。 P15-18 序言 远望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诞辰,是中国共产党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时间节点。为使中国共产党顺利地度过百年生日,并能更健康、更长久、更有活力和朝气地成长与发展,就必须加强全体党员的道德素质教育和培训工作。这是因为,党员的道德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党的性质能否保持,党的领导作用能否实现,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能否贯彻到底,党群关系能否巩固。这是因为,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活动的主体,党员队伍建设是党的建设基础工程。党在十八大修改的新的《章程》中强调指出,中国共产党要领导人民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抵御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扫除各种社会丑恶现象。这是党和人民对每一位党员提出的神圣任务。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带头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倡共产主义道德是每一位党员义不容辞的义务。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之所以能够在各种政治力量中脱颖而出,从小到大,由弱到强,成为执掌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胜利地走过了90多年的历程,主要是由于党始终能够与时代发展同步伐,与人民群众共命运,勇于坚持真理,不断修正错误,以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赢得了人民的拥护。我们也只有切实提高党员的思想道德水平,让党的领导干部成为全党的道德典范,全体共产党员成为全社会的道德典范,才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大而稳固的组织保证,才能保证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永不动摇,永不变色。 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一系列深刻的变革,我国社会正处在发展过渡期和转型期。社会面临着新旧意识形态的斗争和交替,在这种情况下,各式各样的诱惑与利益驱动,诱发了严重的浮躁情绪,且必然会反映到党的队伍中来。少数党员干部思想道德防线的崩溃,导致其理想信念动摇,脱离群众,脱离实际或贪图安逸,追求享受,搞特殊化,甚至以权谋私,蜕化变质,最终跌入腐化堕落的泥坑。这充分说明,一个党员的道德水准和精神追求,决定着他们的行为取向。党员队伍中的贪污腐败分子,都是因为思想道德和操行上出了问题,走上了一条因放弃思想改造而导致道德沦丧的蜕变之路。 因此,党的各级宣传部门和组织部门,只有不断加强党员的道德素质教育和培训工作,加强党员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不断提升每个党员的道德修养和水准,充分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才能在全社会倡行良好的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和和谐的社会氛围,才能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才能与广大人民群众同舟共济、同心同德,以满腔热忱投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来;每个共产党员只有不断加强自身学习和道德修养,在理论修养中不断提高自己,在实践修养中不断锤炼自己,在“慎独”修养中不断战胜自己,用良好的道德修养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更好地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职责,才能从根本上增强抵制各种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经受住执政党地位的考验。 由此说来,在中国共产党即将迈入百年之际,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国内形势,加强党员的道德建设、不断提升党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更显得尤为重要。党在十八大报告中向全党同志郑重提出,抓好道德建设这个基础,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模范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以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基于以上因素,我们组织编撰了这套《共产党员人生讲堂》系列丛书,旨在让广大党员通过阅读加强党性修养,落实党性分析,增强党性锻炼,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努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共产党员人生讲堂——道德素质必修教材》系列,包括《共产党员人生讲堂·社会公德课》、《共产党员人生讲堂·职业道德课》、《共产党员人生讲堂·家庭美德课》、《共产党员人生讲堂·个人品德课》四个单册;《共产党员人生讲堂—政治素质必修教材》系列,包括《共产党员人生讲堂·信仰课》、《共产党员人生讲堂·哲学课》、《共产党员人生讲堂·廉政课》、《共产党员人生讲堂·责任课》四个单册,每册15万字左右,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科学性、深刻性、教育性和可读性。可以说这是一套党的宣传部门、组织部门和各级党校进行党员教育轮训的好教材,也是每个党员加强自身学习,提升自身修养的必备读物。 本册是《共产党员人生讲堂·家庭美德课》,将家庭美德建设用课堂讲述的形式从九个不同的角度,用具体的事实、感人的事例全面系统地阐释了家庭美德对每个家庭、整个社会的重大意义。家庭是一个人坚强的后盾,只有把家庭关系处理好,才能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当中去。目前我国正处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转型时期,因此对党员干部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要在八小时内认真负责地工作,还将其拓展至八小时以外的家庭、作风等生活细节上;不仅要遵章守纪,更要在监督机制相对不够成熟的家庭作风问题上严格要求自己,培养良好的家庭道德。作为党员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提高自身家庭道德修养,从细微做起,从身边做起。更加全面地理解和把握道德的标准,通过共产党员家庭的小和谐促进社会的大和谐,促进经济社会的科学稳步发展。本书体例新颖别致,内容权威,有很强的可读性,能使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了解和掌握修养家庭美德的必要性及其具体方法途径。 此套丛书由现任中共中央党校报刊社社长兼总编辑,教授,博士生导师,原中共中央党校中共党史教研部副主任谢春涛先生不吝时间予以全面审读,他为此套丛书的付梓出版付出了大量心血,特此表示感谢。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