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岩编著的《琅嬛书梦(精)》共分三卷分别是:唐宋文史散论、古籍出版杂感、文化评论与随笔等内容。实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推动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力的重要举措。实施这一工程,旨在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政治坚定,与党同心同德,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一流的思想理论家、一流的记者编辑主持人、一流的出版家、一流的作家艺术家。为集中展示“四个一批”人才的优秀成果,发挥其示范引导作用,“四个一批”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决定编辑出版《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作品文库》。《文库》主要收集出版“四个一批”人才的代表作,包括理论专著论文、新闻出版、文学艺术作品等。
卷一 唐宋文史散论
盛唐学术文化的社会学解释
唐代区域文化析论
唐代人才群体的特征及其局限
唐代文化的发展趋势
三教争衡与唐代的学术发展
唐代文献典籍构成类析
论盛唐文化的发展与变异
罗香林唐代文化史研究述略
陈寅恪先生治学散论
宋代诸晁学术考略
卷二 古籍出版杂感
古籍整理研究技术手段现代化刍议
中华书局出书指向试析——读《中华书局图书目录(1949一1991)》赘言
中华书局历年出版物的数量分析
竞争激烈的台湾出版业
延续中凸显个性——中华书局丛书套书试析
追求出版个性——谈学术著作出版
走常销之路——再谈学术著作出版
特定需求与定向销售——三谈学术著作出版与发行(上)
特定需求与定向销售——三谈学术著作出版与发行(下)
古籍出版:追求个性化
关于出版业未来走向的思考
出版业呼唤经营管理
要使书比人长寿——品牌图书及其他
出版单位之间的竞争战略选择
我们要成为什么样的出版社
中华书局要成为海内外最具影响力的传统文化内容提供商
中华书局品牌构建常销“中盘”
中华书局:梦想与超越
推进出版业的创新发展培育全民族的人文精神
《于丹(论语)心得》中文版权输出的启示
新中国古籍整理出版六十年述要
出版人须牢记文化使命和文化责任
坚持体制机制改革、做好文化内容创新,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
坚持传统开拓创新——写在《文史知识》创刊三十周年
中国古籍出版数字化展望
古籍图书的结构调整与市场扩容
百年岁月 时代芳华——中华书局一百周年寄语
关于《政府工作报告》三点建议
百年企业的文化理念在于激情与超越——总经理寄语
学习六中全会精神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书局的精品战略与实践
在香港中华百年纪念会上的致辞
守正出新追求卓越为全民提供赏心阅读的精神佳品
卷三 文化评论与随笔
丰厚的奉献 ——从一本书的视角旁观北大
以作家的视角关注历史——品评《李国文说唐》
《宋代藏书家考》书后
谈“年谱丛刊”的整理出版
读《笔祸史谈丛》断想
“学术笔记丛刊”陆续出版
昭示传统与现代的结合——读中华版《中华文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一部思想家编纂的清史资料集——魏源编《清经世文编》附记
商业气息与文化意味——访台随笔
读书与读书目录
往事可待成追忆——记顾颉刚先生与中华书局的交往
学术传统的群体雕像——小记《我与中华书局》
附录访谈存真
靠饱学也靠营销——访中华书局总编辑李岩
论传统文化出版心得——与中华书局总编辑李岩一席谈
文化创新发展信步走向未来——访十七大代表李岩
新知培养转深沉——李岩谈国学热
直面困难积极调整寻求胜机——访全国古籍出版社联合会会长、中华书局总经理李岩
古籍社:在数字化进程中寻求新发展——访中华书局总经理、古联会会长李岩
对话李岩——中国硬派出版人的梦想
立足品牌做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提供商——访中华书局总经理李岩
李岩:愿为推动全民阅读贡献一点力量
李岩:我向总理献“三策”
“中华”百年基业的声名不能辱——专访中华书局总经理李岩
编后赘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