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娟的《宋代经书注疏刊刻研究》通過對宋刻經書注疏傳本的全面考察,結合文獻記載與書目著錄,力圖釐清今存宋刻經書版本的類型、源流,各版本刊刻時地、體例演變,從而呈現出宋代經書注疏刊刻的全貌,揭示經書文本在宋代由經注本、單疏本向經注附釋文本、纂圖互注重言重意本、注疏合刻本演變的歷程。
张丽娟的《宋代经书注疏刊刻研究》通過對宋刻經書注疏傳本的全面考察,結合文獻記載與書目著錄,力圖釐清今存宋刻經書版本的類型、源流,各版本刊刻時地、體例演變,從而呈現出宋代經書注疏刊刻的全貌,揭示經書文本在宋代由經注本、單疏本向經注附釋文本、纂圖互注重言重意本、注疏合刻本演變的歷程。
《宋代经书注疏刊刻研究》通過各版本之間以及各版本與今通行本之間的文本比勘,揭示宋刻經書注疏各類型、各版本的體例特點與文字差異,考察各版本間的相互關係,並發掘其文獻校勘價值,為經書注疏新的校勘整理工作提供版本依據。
序一
序 二
緒 論:
第一節 宋以前儒家經典的傳播
一、經數的擴展
二、注疏的衍生
三、從書於竹帛到雕版印刷
第二節 宋代雕版印刷事業的繁榮與經書注疏的刊刻
一、宋代雕版印刷事業的繁榮與經書注疏的刊刻
二、宋代刻經的經數
三、宋刻經書文本類型的演變
第三節 前人研究情况
一、清代以前
二、清代學者的相關研究
三、近現代學者的相關研究成果
第四節 選題意義與研究思路
一、選题意義
二、研究思路
第一章 單經注本
第一節 北宋國子監刻《九經》與南宋國子監重刻本
一、五代國子監刊刻《九經》
二、北宋國子監重刻《九經》
三、南宋國子監重刻《九經》
四、關於南宋國子監刻本《爾雅》
五、國子監本經書的特點及影響
第二節 南宋撫州公使庫刻《九經》
一、現存撫州本經書諸傳本
二、撫州本經書的刊刻
三、撫州本經書的修補
四、撫州本《禮記》原刻與補版之比較
第三節 南宋興國軍學刻《六經》
一、興國軍學刻《六經》傳本
二、興國軍學本《六經》的刊刻
三、從《春秋經傳集解》看興國軍學本的文獻價值
第四節 蜀刻大字本經書
一、蜀刻大字本經書的傳本
二、蜀刻大字本的特點與價值
第五節 其他單經注本
第二章 經注附釋文本
第一節 《經典釋文》的單刻與附入
一、《經典釋文》與儒家經書
二、“興國于氏”刻本《九經》與“鶴林于氏”本
《春秋經傳集解》
第二節 建安余仁仲萬卷堂刻《九經》
一、今存余仁仲萬卷堂刻《九經》的傳本
二、余氏萬卷堂與《九經》的刊刻
三、余仁仲本《九經》的修訂與後印
四、余仁仲本《九經》的校勘價值
五、余仁仲本《九經》對後來版本的影響
第三節 廖瑩中世綵堂刊刻《九經》
一、廖瑩中世綵堂與廖刻《九經》
二、《九經總例》
三、廖氏《九經》的翻刻本
四、廖刻《九經》與其他附釋文本的比較
第四節 蜀刻中字附釋文本及其他
一、蜀刻中字附釋文本
二、其他經注附釋文本
第三章 纂圖互注重言重意本
第一節 宋刻纂圖互注重言重意本的傳本
一、十一行“纂圖互注”本
二、十二行“纂圖互注”本
三、九行十七字巾箱本
四、十行“監本纂圖”本
五、十一行“京本”
六、十行“婺本”
第二節 纂圖互注重言重意本經書的版刻與體例
一、版刻特點
二、體例特點
三、各系統版本間內容體例的差異
第四章 單疏本
第一節 宋刻單疏本的傳本
一、《周易正義》
二、《尚書正義》
三、《毛詩正義》
四、《禮記正義》
五、《春秋公羊疏》
六、《爾雅疏》
七、《周禮疏》
八、《儀禮疏》
九、《春秋穀粱蔬》
十、《春秋正義》
十一、其他
第二節 宋代單疏本的刊刻
一、北宋國子監校刻《五經正義》
二、北宋國子監校刻《七經疏義》
三、南宋初重刻單疏本
第三節 單疏本與通行注疏合刻本卷次體例之比較
一、通行注疏本改易單疏本原本卷次
二、通行注疏本改易原本體例
三、通行注疏本綴合失次
第四節 單疏本的校勘價值
一、以《春秋公羊疏》為例
二、以《春秋穀梁疏》為例
第五章 越州刻八行注疏本
第一節 今存越州刻八行注疏本的傳本
一、《周易注疏》
二、《尚書正義》
三、《周禮疏》
四、《禮記正義》
五、《春秋左傳正義》
六、《論語注疏解經》
七、《孟子注疏解經》
第二節 前人有關注疏合刻本起源及八行本刊刻時間的
探討
第三節 越州刻八行注疏本的刊刻與修補
一、高宗紹興後期刊刻《周易注疏》、《尚書正義》、《周禮疏》
二、南宋紹熙三年刊刻《禮記正義》、《毛詩注疏》
三、南宋慶元六年刊刻《春秋左傳正義》
四、南宋嘉泰開禧間刻《論語注疏解經》、《孟子注疏解經》
五、越州刻八行注疏本的修補後印
第四節 越州刻八行注疏本的體例特點與文獻價值
一、越州刻八行注疏本的體例特點
二、越州刻八行注疏本的文獻價值
第六章 建陽坊刻十行注疏本及其他宋刻注疏本
第一節 南宋建陽坊刻十行注疏奎
一、宋刻十行注疏本的傳本
二、前人對“十行本”的認識
三、宋刻十行本與元刻十行本版刻之比較
四、宋刻十行本與元刻十行本文字之比較
五、其他各經情况
第二節 其他宋刻注疏本
一、蜀刻本《論語注疏》
二、宋魏縣尉宅刻本《附釋文尚書注疏》
第七章 白文本
結語
附錄 今存宋刻經書注疏版本簡目
主要參考文獻
圖版目錄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