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皇帝也是人(富有个性的隋唐帝王)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范捷
出版社 故宫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隋唐两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鼎盛的时期,是中国版图及文化的真正奠基者,隋唐两朝,共有二十四位帝王(含武周王朝)登基加冕,其性格各异,功业不同,有的开创盛世,享誉古今;有的业绩平平,无多声名;有的昏庸无道,背负骂名。范捷编著的《皇帝也是人(富有个性的隋唐帝王)》试以常人的视角审视他们的人生。

内容推荐

隋唐两朝是中国史上最为鼎盛的时期。隋结束了自魏晋南北朝以来三百余年的分裂局面,建立起统一的大帝国,其存活时间虽短,但平突厥、创科举、实行三省六部制、开凿大运河等,对后世影响很大;唐在隋朝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唐随隋制”,经济发展,疆域广阔,民族团结,文化灿烂,四方来拜,出现了闻名于世的“贞观”、“开元”盛世,有人评价,“李唐一代之历史,上汲汉、魏、六朝之余波,下启两宋文明之新运。而其取精用宏,于继袭旧文物而外,并时采撷外来之菁英。两宋学术思想之所以能别焕新彩,不能不溯其源于此也”。“作为中国版图和文化的真正奠基人,唐王朝彪炳千古。”

隋唐两朝,共有二十四位帝王(含武周王朝)登基加冕,其性格各异,功业不同,有的开创盛世,享誉古今;有的业绩平平,无多声名;有的昏庸无道,背负骂名。《皇帝也是人(富有个性的隋唐帝王)》试以常人的视角,通俗幽默的语言勾勒出二十三位帝王(隋恭帝略)或伟岸或平实、或激昂或惨淡的一生。

《皇帝也是人(富有个性的隋唐帝王)》由范捷编著。

目录

隋代(581-618年)

一“雄才大略”的杨坚

(隋文帝·开皇·仁寿·在位二十四年)

生于乱世,代周自立

稳定局面,躬行改革

生性猜疑,传嗣失当

二 “枉负骂名”的杨广

(隋炀帝·大业·在位十四年)

少从军旅,谋得帝位

大兴土木,四方征讨

任意挥霍,毁于叛臣

唐代(618-907年)

一“乘势而起”的李渊

(唐高祖·武德·在位九年)

出身豪爵,将门虎子

晋阳起兵,长安称帝

统一全国,无奈退位

二“明达干练”李世民

(唐太宗·贞观·在位二十三年)

战功显赫,喋血禁门

武功盖世,文治耀邦

一世英明,晚年缺憾

三 “绵里藏针”的李治

(唐高宗·永徽·显庆·龙朔·麟德·乾封·总章·成亨·上元·仪凤·调露·永隆·开耀·永淳·弘道·在位三十四年)

宽仁孝友,天赐机遇

承父教诲,勤以补拙

力主换后,皇权他享

四“窝囊透顶”的李显

(唐中宗·嗣圣·神龙·景龙·前后在位八年)

得幸继位,月余被废

密召回京,重登帝位

放纵韦后,结局悲惨

五“巧于周旋”的李旦

(唐睿宗·文明·景云·太极·延和·前后在位共八年)

悍母专权,命运多舛

二次登基,小有作为

两权相争,禅让退位

六“冷酷残暴”的武则天

(武周皇帝·光宅·垂拱·永昌·载初·天授·如意·长寿

·延载·证圣·天册万岁·万岁登封·万岁通天·神功·

圣历·久视·大足·长安·在位十五年)

为取后位,所用其极

排除异己,手段残忍

重用酷吏,豢养男宠

七“随性而为”的李隆基

(唐玄宗·先天·开元·天宝·在位四十四年)

年少英飒,果敢干练

任用贤能,开创盛世

痴于恋情,安史之乱

八“命运悲苦”的李亨

(唐肃宗·至德·乾元·上元·在位六年)

险夭腹中,继封太子

为求自保,两次婚变

灵武称帝,内忧外乱

九“中兴乏力”的李豫

(唐代宗·宝应·广德·永泰·大历·在位十八年)

历经风险,荣登帝位

姑息藩镇,吐蕃入侵

感情优柔,处事寡断

十“自相矛盾”的李适

(唐德宗-建中·兴元·贞元·在位二十六年)

决意削藩,适得其反

泾原之变,“罪己”救亡

疑心过重,一改前行

十一“苦于等待”的李诵

(唐顺宗·永贞·在位一年)

少为太子,受教才臣

病中登基,推行改革

遭遇反扑,被迫禅位

十二“处事果敢”的李纯

(唐宪宗·元和·在位十五年)

年少有志,迅即登基

平乱藩邦,拒纳贡奉

忘乎所以,遭弑丧命

十三“沉于享乐”的李恒

(唐穆宗·长庆·在位四年)

生母强势,三子继位

用人失当,藩镇复叛

游猎无度,信用小人

十四“玩心甚重”的李湛

(唐敬宗·宝历·在位三年)

年少失教,贪于玩耍

不视朝政,举国混乱

专意游乐,死于非命

十五“有道无才”的李昂

(唐文宗·宝历·大和·开成·在位十四年)

兄薨弟及,勤于朝纲

有心兴政,掣肘藩宦

“甘露之变”,抑郁而死

十六“灵光乍现”的李炎

(唐武宗·会昌·在位六年)

阴差阳错,入主宫禁

知人善任,御寇平叛

革除弊端,饮丹丧命

十七“韬晦威权”的李忱

(唐宣宗·大中·在位十四年)

屡遭磨难,太叔继统

彰显真容,从容理政

目光如炬,律己律人

十八“昏庸无道”的李漼

(唐懿宗·成通·在位十四年)

纨绔继嗣,痴于享乐

危机四起,内忧外患

贪慕虚荣,崇仰佛教

十九“浑噩痴玩”的李儇

(唐僖宗·乾符·广明·中和·光启·文德·在位十五年)

废长立幼,权落阉宦

义军逼近,出逃四川

几经磨难,气数当尽

二十“生不逢时”的李晔

(唐昭宗·龙纪·大顺·景福·乾宁·光化·天复·天祜·

在位十六年)

兄终弟及,逐杀宦官

头脑发热,败于藩镇

沦为傀儡,死于非命

二十一“命运悲惨”的李枧

(唐哀宗·天祐·在位三年)

生于衰乱,命运使然

忍气吞声,提心吊胆

被迫禅位,客死曹州

试读章节

在世人心目当中,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鼎盛的时期,经济发展,疆域广阔,四方来拜。但史学界流行有这样的话,叫“唐随隋制”,意思是说唐朝是在隋代所制定的规制、刑律的基础上发展而成,或者说隋对唐的生成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人们总将“隋唐”并称。尽管隋存活的时间不长,但它对唐以及后世朝代的影响很深,特别是在官制、科举、刑律、经济及文化等方面。而这要归功于一个伟大的人物——隋文帝杨坚。

杨坚是北周的官员,世为西地的贵族。他代北周自立,实际上是整合了当时割据、分裂的国家资源,实现了华夏的统一;他兼具汉族及胡人的背景,实现了多民族的融合,被尊为“圣人可汗”。因此,他在西方人眼中是华夏最伟大的帝王,声誉甚至超过秦始皇、汉高祖、唐太宗等。

杨坚是从旧朝廷官员中分化出来的,本身是贵族。所以,他创立国家,并非像刘邦、朱元璋等“草根”皇帝那样一上台便诛杀功臣,藩封弟子;也不像元朝、清朝等少数民族政权掌权后即大肆杀戮,震慑异类,他着眼的是建立规制,颇有些依法治国的味道。在这点上与后来的宋太祖赵匡胤颇有些相像,经历也极为近似。当然他建制的内容是封建的,对功臣最终也未能免俗,但总比强权和血腥要高出一筹,这也是西方人看重他的原因。

生于乱世,代周自立

讲别的开国帝王一般只说到其父母,而讲杨坚则得介绍一下他的家族。杨氏家族祖籍弘农华阴(今属陕西),被称为“弘农杨氏”,世代为官,是汉、魏、北朝以至隋、唐著名的门阀世族之一。先祖为东汉太尉杨震,其八世孙杨铉任北平太守,铉之子杨元寿在北魏任武川镇(今属内蒙古)司马,全家迁居于此;元寿之子杨惠碬任太原太守,孙杨烈任平原太守,曾孙杨祯任宁远将军;杨祯的儿子杨忠即杨坚的父亲。杨忠十八岁时曾东游泰山,碰上南梁军北伐,被俘,在江南生活了五年,又回到了北方。西魏大统三年(537年),杨忠追随独孤信投靠在西魏专权的宇文泰。大概在东游时,杨忠娶了妻子吕氏,即杨坚的母亲。吕氏小名苦桃,济南人,家境贫寒,属于平民,二人门不当户不对,是以感情为基础,这也使得日后杨坚兼具有贵族与平民的双重性格。

西魏大统七年(541年)六月,杨坚出生于冯翊(县治今陕西大荔)般若寺。为什么出生在寺庙?按照当时的习俗,王公贵族都到寺院生子,那既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也有托神灵保佑的成分。据说杨坚出生时寺院内“紫气充庭,神光满室”,这当然是出于杜撰,是想告诉世人当时天有异象,杨坚绝非凡人。

杨坚的相貌与众不同,史籍称“为人龙颔,额上有五柱入顶,目光外射,有文在手曰‘王”’。说他天生一副龙像,下颚修长,前额有五根柱子直通头顶,眼光外射,手纹成一“王”字。有个来自河东的尼姑,见到他说道:“此儿所从来甚异,不可于俗间处之。”于是将他抱至一另外的房间,悉心照料。一天,杨坚的母亲吕氏抱着他,忽见他头上长出两根犄角,遍体布满鳞甲,大惊失色,失手将他摔到了地上。这时尼姑从外面进来,说:“你这一摔让孩儿受了惊吓,做皇帝肯定要晚上几年。”

因为家庭的背景,杨坚很小便到为王公贵族开办的学校里读书。他平时不苟言笑,据说连跟他最亲近的孩子也不敢随便跟他开玩笑。他学习成绩并不优异,甚至很差,以致后世多讥讽他不学无术,他也自称“不晓书语”。这不知是由于他不够聪颖还是不愿意去学习那些枯燥、乏味的课程,似乎应当出于后者,否则他称帝后建纲立制则解释不通。

杨坚及父杨忠所处的北周,前身为扫平五胡十六国一统北朝的拓跋魏,即北魏。北魏衰落后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两魏的皇帝都是傀儡,背后实际由两大军阀掌控,即东魏的高欢和西魏的宇文泰。后来二人都从幕后走到了台前,高欢之子高洋废东魏为齐,史称北齐,都邺城;宇文泰之子宇文觉废西魏为周,史称北周,都长安。

杨忠即在宇文泰的手下任职,因功勋卓著,位至柱国、大司空,被赐普六茹姓,封随国公。杨坚十四岁因父爵而被授予散骑常侍、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等荣誉职衔。宇文泰对他很赏识,说:“此儿相貌异常,不似经常能出现的人物。”次年,又升为骠骑大将军、加开府;周明帝继立,再封大兴郡公;周武帝继位,十九岁的杨坚被任命为随州刺史。杨忠所追随的鲜卑大贵族独孤信看到杨坚颇有潜质,遂将自己十四岁的闺女嫁予他。独孤信是北周的重臣,长女是周明帝的皇后,杨坚娶了独孤氏的千金,地位更为提升。北周天和三年(568年),杨忠死,杨坚继承了随国公的爵位。建德六年(577年),北周灭北齐,杨坚立下战功,进封柱国;次年,出任定州总管,不久转毫州总管。

杨坚一路看涨的行隋引起了有些人的忌恨。宇文泰去世,太子年幼,由宇文泰的侄子宇文护辅政。宇文护见杨坚实力日强,多次想除掉他,但未能得逞。宇文护的政治野心很强,干掉了少主,另立新君,即周武帝,意在独揽大权。但周武帝并不甘于做傀儡,暗中积蓄力量,欲夺回权力,两大势力的争斗一触即发。宇文护为了加强实力,看中杨坚的才能,向其示好,意在拉拢。

宇文护在朝中的势力占尽优势,要换别人肯定会“背靠大树”,但杨坚却很冷静,记住老爹在世时告诫他“两姑之间难为妇”的话,在皇帝与权臣间保持了中立。结果证明杨坚的选择是对的,不久周武帝采取措施,杀掉了宇文护,并将其党羽一网打尽。这次行动实际上很冒险,周武帝并不具备什么实力,可他受不了宇文护的跋扈,拼死一搏,竟成功了。杨坚没有受到任何牵连,周武帝还选了他的长女做太子妃,使他的地位进一步巩固。P14-16

序言

中华文明的历史悠长久远,底蕴丰厚,历经了数千年的风风雨雨,前后更替过大大小小数十个王朝。其间曾发生过无以计数的历史事件,涌现出众多各式各样的人物。审视这些事件和人物,历朝的帝王无疑是其中的主角,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引领着历史发展的潮流,主宰着一个时代的历史进程。他们中有的创造出辉煌的基业,有的则平淡无奇,有的甚至昏庸暴虐,但他们毕竟演绎出了一段段特定的历史,是不同朝代不可或缺的主人。

由于宫阙相隔,人们似乎总鲜见帝王们的真容,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将其“神化”,把他们想象得与众不同。实际上他们也同普通人—样,有着自己鲜活的性格,有着曲折的经历以及属于自己的喜好和情感。而这些个性化的内涵往往会不同程度地对历史进程产生影响,成为历史发展的—部分。本书即着眼于此,展现历朝帝王与普通人相同或相近的一面,让他们从高高的皇位上走下来,还原成一个个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的人,以此拉近与读者间的距离,为解读不同时期的历史增加新的视点。

把帝王作为普通人,并非要进行杜撰、演绎甚至编造,而是站在历史的高度,采取严谨的态度,在尊重史实的前提下融入哲学的思辨,采用平民的视角、通俗的笔法和适当的篇幅,关键是让普通人喜欢读。以往有关帝王的著述,大多集中于一些受关注的人物,以致造成了不同帝王间的信息不对称,多的过多,动辄洋洋数十甚至百万言;而少的又过少,造成衔接上的支离破碎。本书意在简明、兼顾、流畅上做些探索,并非要进行学术考证和研究,而是为了普及,给大众读者以阅读的兴趣。

本卷为隋唐卷,介绍了隋代的文帝、炀帝,唐代的高祖至哀帝共二十三位帝王。此前作者已在故宫出版社(原紫禁城出版社)先后出版了明代卷、清代卷以及宋代卷,三联书店(香港)出版有限责任公司购买了三卷中文繁体字版权,内容经适当调整后已在海外出版发行。最先出版的明代卷和清代卷(因最初是围绕故宫写的,书名为《皇帝也是人——富有个性的紫禁城主人》)被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选为2012年向全国中小学图书馆(室)的推荐书目。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22:5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