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豫斌主编的《自然博物馆》是一本视点独特、文字流畅、图片精美、解构科学的青少年科普读物。其知识涵盖自然界的所有领域。物种起源、远古生物、鸟类昆虫、哺乳动物、植物花卉、濒危物种、海洋世界、地球地理、宇宙探索等等学科,包罗万有、精彩纷呈。
《地球月亮太阳系(彩图版)》为其中一本。独特的视点、流畅的文字、精美的图片、科学的解构!包罗万有,精彩纷呈,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寓教于乐,陶冶情操!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地球月亮太阳系(彩图版)/自然博物馆 |
分类 |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天文地理 |
作者 | 郭豫斌 |
出版社 | 东方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郭豫斌主编的《自然博物馆》是一本视点独特、文字流畅、图片精美、解构科学的青少年科普读物。其知识涵盖自然界的所有领域。物种起源、远古生物、鸟类昆虫、哺乳动物、植物花卉、濒危物种、海洋世界、地球地理、宇宙探索等等学科,包罗万有、精彩纷呈。 《地球月亮太阳系(彩图版)》为其中一本。独特的视点、流畅的文字、精美的图片、科学的解构!包罗万有,精彩纷呈,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寓教于乐,陶冶情操! 内容推荐 郭豫斌主编的《地球月亮太阳系(彩图版)》从青少年的阅读心理特点出发,对图书结构进行了精心设计。全书采用板块结构形式,共由四个板块组成。书中每个小节除了有介绍科普知识的主板块——“知识方阵”外,还有与之相关的辅助板块,如“大开眼界”(之最、珍闻等)、“趣味角”(包括趣闻、典故等内容,提高兴奋点)及“难不倒”(安排在小节结尾处,以提问概括小节要点强化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参与性,起到互动的良好效果)等,使读者能够多角度加强理解与认识,“知识链接”提示与本主题相关的其他内容。 《地球月亮太阳系(彩图版)》内容翔实,资料权威,深入浅出,版式新颖,寓教于乐,能使广大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过程中不断提升自我。 目录 人类的家园——地球 地球概况 地球圆形观念的形成 地球的内部结构 地球的表面 地球的自转 地球的公转 地球大气层 地球上的四季变化 地球上的昼夜交替 地球上的时区 极光 极昼和极夜 地球的磁层 地球的辐射带 地震 海洋潮汐 地球的忠实卫士——月亮 走近月球 月球的来历 月球的内部结构 月球的背面 月海 月脉 月谷 环形山 月面辐射纹 月球的运动 月球的圆缺变化 月食 月震 奥妙无穷的太阳系 什么是太阳系 太阳系的起源和演化 科学日心说的确立 太阳的秘密 太阳的结构 太阳的发光 太阳的公转 太阳磁场 太阳风 日食 太阳活动 太阳黑子 日冕 日珥 太阳质子事件 太阳电子事件 太阳的自转 太阳会熄灭吗 万物生长靠太阳 徒有虚名的水星 最亮的行星——金星 红面孔的火星 八星之王木星 太阳系家族的美人——土星 躺着旋转的天王星 笔尖上发现的海王星 矮行星——冥王星 奇特的轨道 行星家族的侏儒小行星 试读章节 人类的家园——地球 地球概况 地球是太阳系自中心向外的第三个行星,是太阳系中唯一适宜生命生存的星球,是人类的家园。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约为1.496×108千米。地球的形状是个三轴椭球体,两极稍扁,赤道略鼓。地球的赤道半径是6378.188千米,赤道周长是40075.510千米,质量是5.976×1024千克,表面积是5.096×108千米2,体积是1.083×1012千米3,密度是5.517克/厘米。 地球从内向外可分为地核、地幔和地壳3部分。地壳的表面分为陆地和海洋两部分,其中陆地占29%,海洋占71%。地球表面形状多种多样,有高原、平原、山地、丘陵、盆地,也有江河、湖泊、海洋等。 地球圆形观念的形成 人类对地球“圆”形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公元前350年左右,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通过观察月食,根据月球上的地影是一个圆形的事实,第一次科学地论证了地球是个圆形的球体。中国战国时期的哲学家惠施也曾提出地球是球形的看法。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5艘海船,用3年时间,完成了第一次环绕地球的航行,从而直接证实了地球是球形的。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通过多次的实地测量,人们最终认识到地球并不呈正圆形,而是一个赤道略隆、两极略扁的椭圆球体。 地球的内部结构 地球的内部结构从内向外分为地核、地幔和地壳三部分。地核的平均厚度约3400千米,分为外核、过渡层和内核三层。外核厚约2080千米,物质大致成液态,可流动;过渡层厚约140千米;内核是一个半径为1250千米的球心,物质是固态的,主要由铁、镍等金属元素构成。地核的温度和压力都很高,温度最高达5000℃,压力最大可达370万个大气压。 地核的外面是地幔,厚约2865千米。地幔是地球内部体积最大、质量最大的一层。地幔又可分成上地幔和下地幔两层。上地幔主要是橄榄石,顶部存在一个软流层,是岩浆的发源地。下地幔是具有一定塑性的固体物质。 地幔的外面是地壳。地壳上层为花岗岩层,下层为玄武岩层。地壳内的温度和压力随深度增加,每深入100米温度升高1℃。地壳岩石的年龄绝大多数小于20多亿年,而地球已有46亿年的历史,这说明构成地壳的岩石不是地球的原始壳层,是地壳内部的物质通过火山活动和造山活动形成的。 地球的表面 地球表面约70%以上的面积被水覆盖着,剩下不到30%的陆地上也分布着纵横交错的江河湖泊,地表以下的土壤和岩层间还有连续不断的地下水。海水、地表水和地下水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水圈,在太阳的控制下,大气水和地表水不停地循环,创造了人类生存的环境。地球上最大的海洋是太平洋,几乎占地球整个水域面积的一半。 地球的自转 地球的自转是地球自身的旋转运动。地球在环绕太阳运转的同时,自身也在不停地自西向东绕地轴旋转着,这种旋转运动就叫做“地球自转”。地球自转周期是1天,等于23.56小时。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白天黑夜的交替变化,都是地球自转的结果。地球自转时,赤道地区的线速度最快,为4.65米/秒,两极的线速度最慢,为零。由于赤道周长约是4万千米,地球旋转一周即是约4万千米。 地球的公转 地球的公转是地球围绕太阳自西向东所作的旋转运动。地球的公转周期为1年,等于365天5时48分46秒。每年的1月,地球离太阳最近,距离是14700万千米;7月,离太阳最远,距离是15200万千米。地球的公转产生了四季更替的现象。 地球大气层 地球的表面被一层厚厚的大气包围着。大气层没有明显的边界,上界可能延伸到离地面6400千米左右,越向上空气越稀薄。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分别占78.09%、20.95%,此外,还有约0.93%的惰性气体和0.03%左右的二氧化碳等。 地球大气从下往上可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和热层。对流层厚约10千米,是大气中最稠密的一层,大气中的水汽几乎都集中于此。这一层对地球的影响最大,风雨雷电等气象变化都发生在这里。对流层的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下降。 P1-11 序言 《自然博物馆》系列科普读物,是我们为广大青少年朋友精心准备的一套“文化大餐”。书中以独特的视点、流畅的文字和精美亮丽的图片,对广阔的自然世界进行了科学解构,它涵盖了物种起源、远古生物、鸟类昆虫、哺乳动物、植物花卉、濒危物种、海洋世界、地球地理以及宇宙探索在内的多个学科领域,堪称一部“自然世界的百科全书”。通过阅读本书,对于广大青少年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将有所裨益。 《自然博物馆》系列科普读物集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于一身,是一套理想的百科读物。书中从青少年的阅读心理特点出发,对图书结构进行了精心设计。全书采用板块结构形式,共由四个板块组成。书中每个小节除了有介绍科普知识的主板块——“知识方阵”外,还有与之相关的辅助板块,如“大开眼界”(之最、珍闻等)、“趣味小帖士”(包括趣闻、典故等内容,提高兴奋点)及“难不倒”(安排在小节结尾处,以提问概括小节要点强化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参与性,起到互动的良好效果)等,使读者能够多角度加强理解与认识,“知识链接”提示与本主题相关的其他内容。 《自然博物馆》系列科普读物内容翔实,资料权威,深入浅出,版式新颖,寓教于乐,能使广大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过程中不断提升自我。 由于我们的能力有限,书中肯定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希望广大的读者们批评指正。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