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教育专家、国际母乳会哺乳指导小巫倾情作序推荐!
云香编著的《那些母乳喂养的日子:职场妈妈母乳育儿手记》从宝宝出生开始,讲述了整个哺乳期会遇到的大大小小的问题,教所有准备母乳喂养以及正在母乳喂养的妈妈如何应对和渡过哺乳期遇到的困惑,并穿插着讲述了在哺乳过程中如果人性化地教育孩子,让读者明白母乳喂养对培养出身体、心理都很健康的宝宝有着很重要的影响。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那些母乳喂养的日子(职场妈妈母乳育儿手记) |
分类 | 生活休闲-育儿早教-育儿百科 |
作者 | 云香 |
出版社 | 中国妇女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儿童教育专家、国际母乳会哺乳指导小巫倾情作序推荐! 云香编著的《那些母乳喂养的日子:职场妈妈母乳育儿手记》从宝宝出生开始,讲述了整个哺乳期会遇到的大大小小的问题,教所有准备母乳喂养以及正在母乳喂养的妈妈如何应对和渡过哺乳期遇到的困惑,并穿插着讲述了在哺乳过程中如果人性化地教育孩子,让读者明白母乳喂养对培养出身体、心理都很健康的宝宝有着很重要的影响。 内容推荐 这是一个伟大的母亲。难产五天五夜后不得不行剖宫产;术后极度虚弱,却在产后十几分钟就不断用颤抖的双手抱着宝宝哺乳;天生乳头凹陷,在饱受种种痛苦之后依旧坚持母乳喂养;工作期间坚持背奶长达八九个月;到目前为止,孩子已经两岁九个月,还在坚持母乳喂养,并决意坚持到自然离乳! 云香编著的《那些母乳喂养的日子:职场妈妈母乳育儿手记》是一个母乳喂养的母亲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的母乳育儿历程:从对母乳喂养的认识误区、母乳喂养初期的迷茫,这些新妈妈们都会遇到的问题开始,慢慢成长为一个强大的妈妈,教你如何正确面对产后抑郁、从容应对乳腺炎,以及如何面对哺乳期的种种困难、职场妈妈的喂养难题等,让你看到一个普通妈妈用心、用爱蜕变的过程。 目录 教育始于母乳喂养——为《那些母乳喂养的日子》作序 我为什么选择母乳喂养 新生宝宝哺乳经 初生宝宝会饿吗 宝宝对乳头的神奇记忆 下奶真的很难吗 新生儿的喂养需求 新妈妈的哺乳难题 如何减少婴儿期的乳头混淆 纠正乳头混淆的正确方法 痛并快乐着的哺乳 正确的哺乳姿势可以减少乳房疼痛 中西结合坐月子 坐月子谁来照顾好 如何应对情绪动荡的月子期 中西结合坐月子 笨拙新妈妈好过完美月嫂 天价月嫂之我见 别让产后抑郁缠上身 生命中最灰暗的时光 产后抑郁缠上身 5招走出产后抑郁 关于新爸爸的产后抑郁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家里没有司令员 男人也会产后抑郁 吸奶器是把双刃剑 对吸奶器爱恨交加 如何防止漏奶 多余的奶需要吸吗 吸奶器是把双刃剑 职场妈妈的母乳喂养经 拒绝隔代寄养 上班以后如何喂养宝宝 背奶妈妈 母乳如何储存 第一次出差 周岁后的母乳喂养 对母乳喂养的认识误区 我的奶不够孩子吃 我的奶质量不好 6个月以后母乳就没有营养了 母乳喂养会导致乳房变形 母乳喂养期间妈妈饮食太麻烦 正视哺乳期的困难 辛苦是最大的考验 关于吐奶 宝宝长牙期咬乳头怎么办 如何解决夜间哺乳的难题 孩子怎么忽然恋奶了 说说夜奶 出现回奶现象后如何追奶 断奶的时机和方法 带着孩子出远门 从容应对乳腺炎 哺乳期患乳腺炎的原因 乳腺炎的正确应对方法 患乳腺炎什么情况该看医生 如何应对乳腺炎反复感染 患了乳疮怎么办 患乳腺炎后可以母乳喂养,而且应该继续哺乳 健康宝宝育儿经 育儿从胎教开始 拒绝按月份育儿 什么样的睡眠方式最好 辅食添加有讲究 宝宝生病,妈妈别慌 生理性腹泻不是病 遭遇肛欲期 哺乳期妈妈健康也很重要 放松心情做个好妈妈 附录:关于母乳喂养 参考文献 后记 试读章节 那怎样判断宝宝吃饱了没有呢?国际母乳会建议我们从3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看尿布。观察尿布可以帮助判断宝宝是否得到了足够的母乳。对于足月的宝宝来说,他吃进去东西之后总要排出来一些。因此,看排泄量是估计食量的好办法。起初,排泄量很少,在分娩后1~2夫内,他能弄湿1~2片尿布,排出一点儿墨绿色膏状胎粪,这就说明他得到了足够的初乳。等到第三天,你能看到大便的颜色发生了变化,从墨绿色变成了绿色的。在出生第三天到1周左右,他每天排出至少3次绿色的过渡性大便,尿布可能湿6~8片。但也有可能没有这么多湿尿布,因为他排出的任何一次大便都有可能伴随一些尿液。等到出生6天以上,奶量开始根据宝宝的需要增多,宝宝能排出3—5次稀软的金黄色的大便,尿湿6~8片湿尿布。6周后,奶量丰沛,一些宝宝的大便次数可能很多,也有可能很少,这都是正常的。 关于湿尿布,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大约在宝宝出生第三天,尿布上可能出现橙红色的沉淀物。这种沉淀物常被误以为是割包皮的男婴出血或者女婴由于妈妈的孕激素影响而出现的正常的阴道流血。其实,这是由于没有得到充足液体而产生的高浓缩尿液。这种现象对于母乳喂养的宝宝来说非常正常,因为产后第三天妈妈的奶水还没下来,等奶水一下来,这种现象就消失了。如果宝宝出生5天后仍能看到这种沉淀物,尤其是一天宝宝大便少于3次时,就要去看医生了。 其次,看体重增长。在出生后头3~7天,宝宝的体重会下降,最多的时候下降幅度可达到出生体重的7%。一旦你的乳汁分泌量变得更加充足,宝宝会开始增重,他应该在出生10~14天左右恢复到出生体重,其变化就像是一个微笑的嘴型,体重减轻的一边趋势向下,,体重增加的一边趋势向上。一般来说,3个月以内的宝宝,每周增重150克左右;4—6个月的宝宝,每周增加120克左右;6~12个月的宝宝,每周增重90克左右。 如果医生说宝宝体重增长太慢,首先要确认一下数据。让宝宝每次穿着相同或者类似的衣服在同一个体重秤上称重,同时饥饱程度相似,需要避免的是:这次称的是吃饱了的宝宝,下次称的是饿着的宝宝。 如果数据准确,就要问问医生用的评估标准是专门针对纯母乳喂养宝宝的,还是包含了配方奶粉喂养的宝宝。与配方奶粉喂养的宝宝不同,母乳喂养的宝宝有自己的体重增长曲线。世界卫生组织在2006年4月采用从世界各地超过8000名儿童所得到的数据,颁布了新的儿童生长标准,其研究的是那些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以及在满6个月后适当添加辅食后仍继续坚持母乳喂养的宝宝。 最后,看宝宝的表现和发育程度。宝宝的气色怎么样?他看上去是不是胖乎乎、圆嘟嘟的?当然,如果他是早产儿或是低出生体重儿,可能要过几个星期才会有那种胖胖的模样,而情况良好但增重缓慢的宝宝通常都有圆圆的脸蛋、丰满的大腿。 宝宝的皮肤是不是紧实、有弹性?如果喂养情况良好,腿和胳膊上像刚出生的小狗一样松弛的皮肤会在1周左右消失。 宝宝有没有长胖、长高?头围有没有增大?宝宝精神状态怎么样?是不是很活泼?他在吃完奶后有没有至少几分钟是很满足的?他是否出现了微笑、伸手抓东西等发育指标?他很有活力吗? 如果宝宝是按需喂养,想吃多少吃多少,你的哺喂是交流互动式的,宝宝看起来胖胖的,健康,活泼,兴高采烈,发育达标,只是体重增长缓慢,应该怎么办呢?或许什么也不用做,标准是由体重增长多的宝宝和体重增长少的宝宝平均而来的,这可能只是你的宝宝正常的生长模式。研究表明,在出生后第一年里处于百分位数最低端的宝宝在以后的智力和身体发育方面与那些处于百分位较高位置的宝宝没有什么差别。(《母乳育儿全书》国际母乳会著,荀寿温译,第八版) 有些妈妈会以为宝宝没有吃饱,而实际上宝宝得到的母乳是充足的,以下是一些让妈妈们焦虑的错误警报: 乳房变软了。如果你觉得乳房忽然变软了些,或者两次哺喂之间乳房不再渗出奶水,这并不表示奶量减少了,只说明你的奶量已经和宝宝的需求达到了平衡。 宝宝哭闹。许多宝宝一天中总有某个时候爱哭闹,但他们并不饿。有的宝宝需要很多外界刺激和活动,有的需要额外的安抚,如果喂奶能安抚宝宝,那就让他们吃吧,但这并不说明宝宝没有吃到足够的母乳。 宝宝忽然频繁吃奶或者刚吃完母乳又显得很饿。在大约3周、6周和3个月时,宝宝时常要经历一个猛长期,这期间要尽量多喂母乳,因为你的奶量正在追赶宝宝的需要。 P14-16 序言 教育始于母乳喂养——为《那些母乳喂养的日子》作序 小巫 云香央我给她的书写序,我没多想就应承下来了。其实,请我写序的人很多,大部分作者我都不认识,也没有时间看他们的书稿,所以一律不敢答应。但云香是母乳妈妈,写的是母乳喂养,这个序我无论如何也要写。 然后云香就开始了漫长的等待。我给人家写序,是要完完整整看过书稿之后才敢动笔的,是要在清静安宁的心绪下才能想好怎么写的,是要找到与众不同的切入点才写得出来的。我不想写套话、官话、八股话,而是想写实话、真话、大白话。云香很早就把书稿给我了,但我一直没有找到时间来认真阅读,也一直没有找到写序的切入点。 终于有一天,我闲下来了,把云香的书稿从头到尾看了一遍。看的过程中有一个奇怪的感觉,就是好多话看上去很熟悉,好像是我说过的话。我查了一下自己写的书,果然,云香“引用”了不少我的文字。 我给云香打电话,告诉她我的发现,和她说,引用我的文字没有问题,但是需要标注出来,不然会引起读者对她的误解。她说,原先稿件里是标注过的,但可能是出版社排版的缘故,发给我的书稿里没有包括进来。她还说回家好好查查,把应该标注的重新整理一遍。 第二天,我收到云香这样一条短信:“小巫老师,我发短信是向您道歉的,我昨晚仔细对比了咱们俩的书,结果把我吓着了,我的书稿确实和您的书有雷同的地方,但我之前竟然不知道,而且我从未翻开您的书抄袭。您相信吗?原来我曾经反复看过您的书,尤其在哺乳之初,只要遇到困难我就看《让孩子做主》,以获得内心的力量,我可能看了不下十遍,不知不觉都能背诵了,所以在我自己写文章时,那些文字就从心里流淌出来了,而我完全没有意识到!谢谢您的提醒,我会尽量修改并标明出处,后面也会附上参考文献。如果有我不自觉的引用而我又没有发现的,请您见谅。真的很感谢!” 看到这条短信我哈哈大笑。一笑天下居然有比我还熟知我的文字的人,二笑我终于找到序言的切入点啦! 云香以为她无意间“抄袭”我的文字,是因为看我的书看了太多遍,“背诵”下来的结果。其实不然,她绝非在背诵我的书。 综观云香的母乳喂养历程,可谓登峰造极的艰辛:难产了5天5夜后行剖宫产;由于试产过程过长,在手术台上,她浑身发抖,麻醉师不得不请两个人按着她才把麻药打进去;术后她浑身乌青、极度虚弱,却在产后十几分钟就用不断颤抖的双手抱着宝宝哺乳,而同病房的妈妈没有一个人做到这一点;她天生乳头凹陷,虽然产前想尽了一切办法,但在哺乳之初还是饱受乳头皲裂的痛苦;她工作期间多次出差,背奶时间长达八九个月! 云香遇到的这些困难,放到任何一个妈妈身上,都会给母乳喂养造成巨大障碍:顺产不成、剖宫产、身体虚弱、乳头凹陷、乳头皲裂、上班、出差……每一个困难都足以导致母乳喂养半途而废,更不要说这么多困难一股脑儿横亘在一个人面前。但神奇的是,云香居然闯过了每一个困境,(至截稿日)坚持母乳喂养近3年,并决意坚持到自然离乳。 云香说过多次,是我的书给了她力量。但我认为,我的书顶多起到拉拉队的作用,真正的力量其实来自云香的内心;两者的有机结合,支持她在母乳喂养道路上披荆斩棘。如果没有内在力量,我的书无异于一件没用的摆设。 的确,云香拥有强大的意志力和坚定的信念,她笃信母乳喂养,并且一往直前地实施,无论遇到什么样的险境,她都不动摇、不怀疑、不退败——做到这一点其实很困难,而这又恰恰是她成功进行母乳喂养的必要前提。 正因为她亲历了这一切的艰难险阻,我书里的文字在她内心引起共鸣,她将与自己体验相匹配的观念内化兼个体化,能够自如地与他人分享。 换句话说,云香的“抄袭”恰恰体现了教育和学习的最高境界——如果学习者能够达到这个境界,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将一切生吞活剥进去,考完之后就抛之脑后了;而是将受到的教育付诸实践,通过反复的亲身体验心领神会,潜移默化,转化为自己内在的一部分;当她开始向其他人传播时竟早已忘记了这些“知识”的来源,而是自然而然地“从心里流淌出来”,那么她就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真正意义上的智慧。 进一步来看,如果教育者能够达到这个境界,不是照本宣科,像搬运砖头一样,把“知识”直接投递给对方;而是出于热爱,将想传授的一切化为自己内在的一部分,带着灵魂的温暖,“从心里流淌出来”,那么受教育者就得到了最好的滋养。 这样来看,无论作为学习者(母乳喂养实施者),还是教育者(本书作者),云香都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可能有人会问:不是在讲母乳喂养吗?怎么扯上教育和学习了? 如果我们对母乳喂养的理解仅仅停留在给孩子输送更好的物质营养这一浅表层面,那么我们很难拥有足够的力量去做好这件事。鲁道夫·史坦纳说,母乳是灵性物质,是大自然的杰作,是人类婴儿接受到的初始教育。换言之,我们可以说——教育始于母乳喂养! 妈妈通过母乳传递给宝宝的,从来不止于物质营养,而是母亲内在的一切。如果云香的宝宝将来成长为一个信念坚定、坚忍不拔、毅力和行动力超强的人,我一点儿都不惊讶,因为云香已经通过母乳,把她灵魂中最本质的一切输送给孩子,而且是直接输送进孩子的灵魂。这是任何替代品都无法做到的。未经母乳喂养的宝宝,不仅在物质营养方面留下缺憾,更大的缺憾则留在了心灵成长方面。如果他们成年后有幸意识到这种缺憾,则需要通过艰难的努力才能修复和弥补。 十多年来,我接触过大量的母乳妈妈。可以说,每一个母乳妈妈的故事都是一首动人的歌,都能写成一部感人的书。母乳喂养不是一门看看教科书就能应用自如的课目,母乳妈妈们分享她们的亲身经历,往往比书本来得更实用,也更能从心理上提供支持。国际母乳会的模式就是“妈妈对妈妈”的帮助,而不是“专家对妈妈”的说教。 云香的书,从很多方面补充了我的书,如乳头凹陷、上班背奶、出差挤奶,孩子过敏等。这些都是我自己没有亲身经历过的,只能从理论上说明,而云香则亲历了这一切。过来人的故事,往往比单纯的理论更具价值。 《那些母乳喂养的日子》这样的书,越多越好! 2013年8月28日 后记 两年多前,我成了一名纯母乳喂养的新手妈妈。在母乳喂养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遇到了很多困难。在我急需帮助时,却发现很难获得社会和家人对于母乳喂养的支持,当时支撑我的就是书籍和国际母乳会每个月一次的母乳喂养聚会。随着我母乳喂养的时间越来越长,解决的困难越来越多,我产生了强烈的倾诉欲望。可是由于周围很少有支持母乳喂养的人,我找不到倾诉的对象,自然而然,爱好文学的我,开始用文字的方式记录自己的母乳喂养历程和感受。 有一次,我将文章发给了一个在母乳喂养中遇到困难的朋友,没想到她看完后激动地说我的文字鼓励了她,并决心要向我看齐。于是,我们一起约定坚持母乳喂养到自然离乳。 慢慢的,我的文字传播得越来越广,越来越多的妈妈都从中受到了鼓励。有人从混合喂养转变为纯母乳喂养,有人增强了母乳喂养的信心后奶量大增,甚至有一个妈妈断奶两个月后又重新哺乳。与此同时,她们鼓励我将这些文字整理成书。当初我记录自己哺乳育儿的经历纯属偶然,而今能出版成书离不开这些妈妈的支持。我想,这就是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最好诠释吧。 如今,我在母乳喂养的道路上经历了将近一千个日日夜夜,让我从一个诚惶诚恐的新手妈妈变成一个自信满满的成熟女人。而本书的写作也陆陆续续地进行了近三年的时间,书稿忠实地记录了我母乳喂养过程中的点点滴滴。这是我在与孩子一起成长的过程中锻炼出来的,也是母乳喂养带给我的。感谢孩子,感谢成长,感谢母乳喂养! 我还要感谢国际母乳会一直以来在推广母乳喂养方面所做的努力。正是这种努力,让我们周围越来越多的妈妈认识到了母乳喂养的重要性,让我们的母乳喂养环境越来越好。 感谢著名儿童教育专家小巫。她是我母乳喂养之路的引路人,同时她独特的育儿理念对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感谢资深时尚媒体人,原《虹》杂志总编辑曹作兰老师。她一直以来以忘年交的身份鼓励我写作,并为此书提出了诸多有建设性的意见。 感谢我的朋友,资深出版人黄海龙。他给了我很多有用的建议,并鼓励我一直写下去。 感谢中国妇女出版社为本书出版所做的努力,编辑陈经慧老师更是为本书的出版倾尽了心力。 感谢我的父母养育我成人,并教我做一个乐观坚强、永不言弃的人,感谢他们在当时农村大家都反对的情况下,坚持送我读书到硕士毕业。感谢我的爱人一直以来的支持。这些年不管我做什么,他总是一句话:“只要你快乐就好。”就是这种无条件的支持让我在孩子一岁多时义无反顾地选择辞职,成为一个全职妈妈,并且是一个拥有丰富多彩生活的全职妈妈。感谢我的儿子,宝贝,谢谢你引领我和你一起成长,谢谢你给我带来的快乐与幸福,我也把爸爸的这句话送给你:只要你快乐就好。 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引用了诸多文献,绝大部分我都表明了出处,但还有一些因为疏忽或者其他原因没有标出来,在此一并致谢。 云香 2013.9.27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