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我的黑白人生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从维熙
出版社 三联书店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多少年了,我想回到我落生的屋子去看看,因为那是一个生命与这个世界发生联系的起点。如果把人生比作一场长跑的话,呱呱坠地时的婴儿啼哭,可以视为他已跨人人生跑道。任何人——不管他后来成了帝王将相,还是布衣布履的庶民百姓,那生命第一声啼哭,就是开始了人生旅程的自鸣钟声。因而,穿越了二十世纪大半个世纪的我,一直想回到我呱呱坠地的老屋,去倾听一回我的婴啼,俯视一次我生命摇篮的胎记。

尽管生我养我的故园,离北京只有一百多公里,县委的同志又常常拉我回到县里,让我去体验一下老家的变化。但我始终没有去过母亲生下我的那间老屋。之所以如此,它对我不仅有一层神秘的图腾色彩,不想随意就破坏了神圣的感情;更为重要的是,人之初的那几间老屋,会勾勒起许多沉重的记忆。我走过太多太远的风雪驿路,我怕自己承受不了那巨大的感情冲击。因而每次县委的同志提议,要开车带我到生我养我的山村去看看时,我都说:“不忙,先去其他乡镇,下次来再去看生我的那间老屋吧!”其实,我的故园离县城不到二十公里,乡间的公路早已四通八达,不需多少时间,汽车就能开到我的故宅了。直到二十一世纪的第一个春天,县委再次来京城接我回县,说是老家的电视台也想做一个“少小离家老大回”的紊情节目——我无法推辞,才有了这次回访故园去朝圣之行。

按说,我的生活阅历,早已死了许多人生情愫,但是当汽车离开县城,驶上通往山区的公路时,我仍然心跳起来。我对自己说:别!你都是七十的老翁了,哪还有那么多的浪漫细胞?说归说,理性此时还是成为负数,很快被感情的洪水冲塌淹没了。汽车飞驰过的平坦公路,在我记忆中是一条弯弯曲曲的山石小路,孩提年代的我,坐着家里那辆铁瓦大车,曾无数次走过这条山路,到县城里找中医看病。我是从氏大家族中的长孙,在老人眼里是传宗接代的根,但我年幼多病,因而爷爷常带着我进城看病。记得,大车要穿过一个叫老爷岭的山口,每次大车走到山口上的“老爷庙”时,爷爷都要下车对着庙中的关老爷的泥塑雕像弯腰鞠躬;也不管车轴缺不缺油,车把式一定要跳下车来,用油刷子往车轴里抹上黑黑的车油,然后才能挥动鞭子,驱动骡马拉着的大车继续上路。这都是为了一句古代流传下来的民谚:“车行千里路,人马保平安。”此时,我用双眼寻找那座“老爷庙”时,不仅那庙宇消失了踪影,就连那座山口.似也随着时光的流逝,而被岁月冲刷成了一马平川。

汽车开进村子,正逢家乡集市。过去小山村是没有集市的,记得爷爷买一盒火柴,都要走很远的路,尽管按阶级分类,我家属于地主阶级,但在我的记忆里,常常看见爷爷用火镰打火燃点屋里的油灯。只有我在天津北洋大学上学的爸爸和在北京辅仁大学求学的叔叔,放假回到故园时,带回来手电筒,才给我的童年生活带来充满奇异的光亮。对我来说那小小的手电筒,简直若同梦幻一般,我不知它为什么会发光,更不知那光亮来自哪里。此时,在家乡的集市上,不仅摆放着各色彩灯,有的小贩还把二手电视、电脑搬运到了集市,让我顿感难以寻觅到流逝了的童年的感觉。唯一得以自慰的是,那些叫卖声是我从小熟悉的燕山乡音,我从那乡音中,还能认知这是我曾经生活过的土地。

陪同我来的县委小李问我:“从老,您怎么不说话?”

我两眼含着泪水,回答说:“怕是难以找到我的从前了。”

“你家的宅院没有变,我帮您找!”说着他昂起头,从人头蠕动的集市,想把我的故宅指给我看。我说:“别,让我自己来辨认吧。”虽然时光流逝过去六十多年了,我相信我还能找到我的生命之根。目光所到之处,昔日的小学学堂,已然消失了踪迹,但我还是很快辨认出了阔别了多半个世纪的老宅。尽管昔日青砖的门楼以及围墙已不复存在,但内院里那几间青砖老屋,还容颜未改地站在那儿。在我的幼童年代,我曾顽皮得像猴儿一般,在房前屋后奔跑,有时又安静下来,仔细地端详那穿堂门上的木雕。我从那些木雕上知道了“八仙过海”、“送子观音”等古老神话。尽管这些木雕的颜色,已被世纪风雨洗刷得失去了原有的色泽,但那些曾经勾起我童年无数幻觉的图像,还依然完好如初。P3-5

书评(媒体评论)

才子浪情,赌徒挥金,自古有之,并都自认为那是一种别样风流。我已劳改二十年,一无金银可挥,二无才情可以浪掷;我的生活体察和感情积累,不允许我“玩弄文字”,只允许我向稿纸上喷血。——从维熙

目录

自序:泅渡者言

童真岁月三题

 老屋手记

 少年时,不懂爱情

 觅故记趣

冰雪驿路八忆

 驴车马车闹京城

 芦花魂

 书殇

 人与“狼”互变的往事

 “黑鬼”白描

 浪人传奇

 寄往天堂的书简

 “四书生”四十年祭

 生命绝唱五响

 犹记柳暗花明时

 男起解

 晋善晋美

 母亲的“马拉松”

 绿为媒

文苑万象九描

 文学百年的悲与欢

 走笔胡适故居

 香消玉碎的咏叹

 永远的“巴金星”

 荷香深处祭孙犁

 悼祖光

 蒲柳雨凄凄

 别了,江南秀士

 梦里梦外忆浩然

夕阳唱晚两首

 朝花夕拾

 秋赋

序言

一位西方的哲人,说过如是的两句名言:“人类爱大海,因为身后有岸。”

记得,我读到这两句哲言时,还是刚刚涉足文坛的青年,并没觉得这两句话有什么智慧含量。直到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我重返文坛后与诗人张志民、评论家顾骧等几位文友,应海军之邀出访西沙群岛时,才唤起我对那两句哲言的思考——因为在海上遇到了十级强台风。

当时这艘两千吨级的舰艇,在海上如同醉酒般上下起伏,巨浪冲上舰艇甲板,有的作家晕眩,有的作家呕吐;历经二十年苦难生活磨砺的我,虽没有出现文友们的病态,但当舰艇夜里在台风眼中不能行驶、不得不抛锚在大海,锚链随着上蹿下跳的巨浪碰撞,在舰底发出一声声巨响时,我内心突然升腾起了对海的恐惧。直到第二天黄昏,舰艇终于在暴虐的台风中驶到了西沙的永兴岛,上岸之后我才猛然明白了那位西方哲人两句话的深刻内涵,并反问自己道:“大海是非常美,但如果没有岸,还有人会对大海一往情深吗?”

如果把这个感悟,在时间上向前推移延伸到中国历史上的混沌年代,许多受难的中国知识分子,表演的不也是一曲曲浪与舟的悲歌吗?不同于我在海上遭遇强台风的是,一些身陷囹圄的文化人,在风浪中没有坚韧的舰艇甲板和厚厚的救生衣用以白保,而如浪中一叶叶风帆或一片片轻飘的浮萍,任凭“文革”年代的东西南北风吹来吹去。因而从这次出访西沙开始,海与岸的感知告诉了我,对自己经历的黑白岁月,应该有一个系统的回顾,不然不仅愧对昨天的历史,更愧对改革开放后的今天。

也算是文化的机缘吧,2012年底我才把《我的黑白人生》整理完毕,2013金蛇之年的新春,三联书店总编李昕先生便冒着寒风带着一位编辑亲临书斋取稿。此举让笔者感触良深。我之所以有如是的感悟,实因文化中商业因子不断膨胀之故,有些文学书籍的出版单位,便以“金钱”二字当成出版的终极目标;而我笔下的文字,是“以真为镜以史为魂”的沧桑文字,三联总编亲来登门索稿,让我在蛇年伊始,似又看到了出版界的一线曙光。因而我特意给三联来取稿的伯乐,沏了一壶浓香的铁观音,在边饮浓茶边畅谈出版界当前百态时,李昕先生道出了三联的出版标准:“只要是号准中国历史脉门之作,无论是喜歌还是悲歌,都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强国之梦有利,因而只要是书写历史真实之作,都在我们三联的出版视野之内。”

我说:“只有将月残和月圆都纳入文化视野,才是中国历史的全圆。沉溺于歌舞升平者误国,卧薪尝胆者兴邦。祝三联在实践中华民族强国梦中,百花吐艳,硕果满仓。”这不仅是对三联的美誉,也是对文化出版界的期冀。故而以此“泅渡者言”为《我的黑白人生》书序,在以励国志的同时,并慰藉那些昔日在历史台风中,因落水而仙逝的众多知识界的英魂。

2013年5月下旬于书斋

内容推荐

《我的黑白人生》为从维熙回忆性文章的合集,是其八十年坎坷人生的纪实。全书共五个部分。“童真岁月”三篇,是作者回忆少年往事的文字。“冰雪驿路”八篇,侧重回忆在“反右”和“文革”时期,作者本人及患难友人的坎坷经历。“生命绝唱”五篇,是对母亲及昔日文友的纪念。“文苑万象”九篇,是作者回忆几位文学前辈的纪念文章,包括萧红、刘绍棠、陆文夫、浩然等。“夕阳唱晚”为诗歌两首,感叹生命匆匆。《我的黑白人生》条理明晰,文字精炼,在感悟人生的同时为后人留下了真实的历史记录。

编辑推荐

从维熙编著的《我的黑白人生》内容包括:童真岁月三题;老屋手记;少年时,不懂爱情;觅故记趣;冰雪驿路八忆;驴车马车闹京城;芦花魂;书殇;人与“狼”互变的往事;“黑鬼”白描;浪人传奇;寄往天堂的书简等。本书条理明晰,文字精炼,在感悟人生的同时为后人留下了真实的历史记录。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2:5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