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耿丹主编的《运动生物力学》基本宗旨有二:一是力求呈现21世纪初期的运动生物力学最新理论、研究方法及发展水平和动态;二是突出实际操作性和递进性,以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具体来说,本书在编写上具有以下三个特征:①系统性与创新性相结合。在教材内容选取上,注重传承经典教材的知识体系,在此基础上重点介绍了编者近期的创新性成果。如第二章的第五节“人体的平衡与稳定性”;第四章的第四节“表面肌电信号测试与分析”;第五章的第二节“人体运动的计算机数值仿真”及第三节“逆向动力学仿真”。②先进性与融合性相结合。注重吸取和引入国内外最新的与运动生物力学相关的研究方法和科研成果,如航天航空医学中的跳伞着陆问题,临床医学和康复医学中的骨质疏松问题、踝关节损伤的表面肌电研究问题。这不但体现了学科的交叉和渗透特性,而且有助于学生拓展学术视野,追踪学科发展前沿与动态。③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在保留经典运动生物力学原理与方法的基础上,增加了实际操作部分内容的比重,以更有利于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实验技能,发展学生的运动生物力学研究能力和研究水平。
胡耿丹主编的《运动生物力学》是依据“运动生物力学”研究生课程教学纲要,在荟萃最新运动生物力学研究方法和科研成果、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及借鉴国内外同类相关教材的基础上编写而成。全书分六章:绪论;人体运动生物力学基础;运动器系的生物力学与损伤;运动生物力学测量;运动生物力学建模与仿真;人体基本动作技术的生物力学分析。
《运动生物力学》可作为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体育教育专业的研究生和有较高要求的本科生学习“运动生物力学”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亦可供体育其他专业,康复医学、生物力学等相关专业学生选用,以及广大生物力学科技工作者、教练员及运动员参考。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一、运动生物力学的概念
二、运动生物力学的学科任务
三、运动生物力学的课程内容
四、运动生物力学的历史回顾与展望
第二章 人体运动生物力学基础
第一节 人体运动的基本形式
一、人体动作结构和动作系统
二、人体基本运动动作形式
第二节 人体运动学基础
一、人体运动器系的机能
二、人体运动的空间参数
三、人体运动的时空参数
四、人体运动的形式
五、人体运动方程
六、运动学参数的特性
第三节 人体运动中的力学原理
一、人体运动中的力
二、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
三、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第四节 人体运动中的功与能
一、功与功率
二、机械能
三、功能原理
第五节 人体的平衡与稳定性
一、平衡与稳定的概念
二、人体平衡
三、人体姿势稳定性
第六节 人体运动中的流体力学
一、流体力学基本知识
二、水对人体的阻力和动力
三、空气对人体的作用
第三章 运动器系的生物力学与损伤
第一节 骨的生物力学与损伤
一、骨的力学性质的结构基础
二、骨的生长及其与机械应力的关系
三、骨损伤的生物力学原理
第二节 关节生物力学与损伤
一、关节的基本结构与主要性质
二、关节的分类
三、关节结构的生物力学及其损伤
四、人体主要关节的生物力学
第三节 骨骼肌的生物力学
一、肌肉基本知识
二、骨骼肌的生物力学
第四章 运动生物力学测量
第一节 人体基本参数测量
一、人体基本参数概述
二、人体基本参数的测量方法
三、运动生物力学常用的人体惯性参数
第二节 人体运动学测量
一、直接测量技术
二、运动拍摄与解析技术
第三节 人体动力学测量
一、三维测力台测量
二、足底压力测量
第四节 表面肌电信号测试与分析
一、表面肌电信号采集
二、表面肌电信号分析
三、表面肌电信号测试与分析案例
第五章 运动生物力学建模与仿真
第一节 数字人体在运动生物力学中的应用
第二节 人体运动的计算机数值仿真
一、概述
二、理论分析步骤
三、系统动力学建模方法
第三节 逆向动力学仿真
一、概述
二、AnyBody Modeling System主要元素
三、肌肉冗余问题的解决方法
四、AnyBody力学计算原理
五、软件语言AnyScript与模型编写结构
六、AnyBody运动生物力学应用
第四节 有限元分析在运动生物力学中的应用
一、有限元法简介
二、生物力学中的有限元分析
三、运动生物力学中的有限元方法
第六章 人体基本动作技术的生物力学分析
第一节 动作技术的生物力学原理概述
一、动作技术生物力学原理的具体表现
二、动作技术生物力学原理分析的一般方法
第二节 走的生物力学
一、行走的运动学参数
二、步态分析
第三节 跑的生物力学
一、跑的动作技术阶段划分与结构特点
二、跑的生物力学特征
三、跑步的动力学
第四节 跳跃的生物力学
一、跳跃的动作技术阶段划分与结构特点
二、影响跳高高度和跳远远度的生物力学因素
第五节 投掷的生物力学
一、投掷运动的动作技术阶段及动作结构特点
二、影响器械投掷远度的运动学因素
三、空气动力学因素对投掷的影响
四、投掷运动的原理
五、投掷铅球的生物力学分析
相关学习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