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马克斯·韦伯传/大师传记馆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德)玛丽安妮·韦伯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那个时代给他脑子里装满了条顿民族的理想和自由的理念。他从那时起就开始收集关于古代德国语言文字的文献古籍,用古德语给自己的儿子起了名字,仇恨一切跟罗曼语国家有关的人和事,他在社交场合中总是直言不讳,十分坦率,并且“毫不掩饰自己的乖僻执拗”。

从战场归来后,他感到十分痛苦,因为这场战争在政治上一无所获。此外,就他个人而言,他难以忍受的是普鲁士政府的忘恩负义,尽管国王有过许诺,但是普鲁士政府并没有为解甲归来的士兵提供适当的就业机会。所以,当1815年战争再度爆发时,他第二次参军就随部队去了巴黎,在那里的宪兵部队谋得了一个报酬颇丰的职位。他平生第一次可以舒一口气,享受一下生活了。他习惯了贫困生活,现在有了钱便陶醉于大手大脚地赠送礼物。他的爱妻在家度日维艰,连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都不足,可他给她寄去了银制餐具、丝绸衣服、摩洛哥拖鞋,以及被他叫做“废旧便宜货”的东西,例如给他最年幼的儿子买的银质拨浪鼓。这表明他的性格充满矛盾。一位女性朋友曾这样描述过他:“毫无疑问,很多人了解的只是他自负和严厉的一面,但任何与他相知甚笃的人都会觉得,自己是沐浴在真挚和丰沛的爱里。他最为贫穷之日,也就是我看到他那颗美丽的心灵最为富有之时。”对于贫困者,他一生都慷慨解囊,乐善好施。与此同时,他在日常生活中也一生都俭省得出奇,就跟他生活困难时不得已而为之的时候一样。例如,在他拥有一所漂亮住宅后,他仍然不让在家里烘烤点心,甚至连给客人做都不行。

1816年,他去杜塞尔多夫出任政务秘书,成了一名敬业敬职、兢兢业业、勤奋不怠和富有献身精神的模范雇员。他随时准备着用自己超常的精力去做远远超出自己职责范围的公益事业。因此,人们很快就把一副极为沉重的工作担子压在了他的肩上:身为秘书,他也只拿秘书的工资,做的却是政务委员职责范围内的事情。他的上司对他出类拔萃的才能、不竭的精力和他的多才多识赞不绝口。“他具有纯种赛马的好胜心和旺盛精力,像它们那样竭尽全力,崩溃而后已。”(格维努斯语)

尽管如此,他却遭到柏林部里的轻视和蓄意冷落。他没得到提升,薪水微薄,以至于随着家里人口增多,他不得不在日常工作之外从事写作。何以至此呢?原因之一是他的民主倾向和自由派观点。他看到了“时代精神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走进所有民族和文明,这种精神有如欢乐的上帝之子和快乐的自由之子,有如那个走在摩西前面的上帝”。因此,他醉心于公民获得平等的权利,同雅恩及他的同道一起竭力反对保守派。不过,他还有其他令当局不快的地方。他在一篇措辞激烈的檄文中批评了政府的举措,这篇充满火药味的文章抗议将一份国有地产赠送给一位法国贵族。为此,他甚至向德皇呼吁,反而因此遭到起诉。他虽然未被判罪,但仍然受到贬谪的威胁,只是因为他的上司一致抗议,他才得以免遭被贬黜的厄运。自此以后,柏林方面就一直对他心存芥蒂。工作上几次遭受故意冷落后,他感到愤然,准备移居他乡,以摆脱这种做“奴仆”的状态。等到能够舒一口气时,他感到自己的存在是一种“忙于苦差事的可悲生活”,因而感叹道:“如果上帝不能让我过另一种生活,但愿他能让我摆脱我现在的感受。”1832年,尽管他在政府已供职十四年,人们还是对他进行了考核,考核之后他才获得了一个相称的职位,担任了科布伦茨(Koblenz)行政专区顾问。

迁居科布伦茨之前,他经受了一场可怕的打击:他失去了无时无刻不让他充满幸福感的爱妻。妻子给他留下一大堆未成年的孩子。这个激越狂躁但又情感丰富的人如I临深渊。他的孩子(其中几个被他送走了)将可能受到这个变得阴郁的父亲比以前更为严厉的管束。其实他们本来就很难躲过他的压制。这位吕措兵团的老兵是个严厉的道学家,无条件相信无所不能的意志力,相信“你能够,因为你应该”的定言令式。因此,他常常气得额头上青筋暴突。尤其是对儿子们,他是一个严厉的、要求很高的父亲。小姑娘们则像所有的弱者一样,通常觉得他温和宽厚。不过,即便是对她们,他也时常用今天看来野蛮的教育方式来达到磨炼她们的目的。例如,为了给孩子治头疼,他会一大清早就亲手把孩子的脑袋摁在水泵前冲凉水;冬天,小姑娘们在外面走动时,他不让她们穿暖和的内衣;夏天,在火炉一般的烈日下,他也不让孩子们戴帽子。饭桌上,他的管教格外严厉。他给孩子们盛上大盘他们不大喜欢的食物,要是他们不吃得干干净净,那可够他们受的!对撒谎的惩罚是相当重的体罚,即使是年幼的女儿也不例外。不过,女儿对父亲还是爱戴多于惧怕。

相反,儿子们一旦有可能就会摆脱父亲的管束:其中三个儿子去了海外,另一个也悄然逃离家中。父亲此后再也没见到过他们。弗里德里希·法伦斯坦给其中一个要在教堂受坚信礼的儿子写过一封信,从信中可以看出,他是何等坚信自己对孩子们在道德伦理方面的严格要求能够影响他们的成长,他以何等的勇气和严厉态度来批评他们的不足。在这位父亲看来,青少年只能在两条路中选择一条:要么“勇往直前”,要么沉沦。亲爱的奥托:

你附在姑母信中的几行字给我带来了虽出乎意料却令人欣慰的消息,即你将要受坚信礼。现在想必已经受过了。孩子,但愿上帝让你真正理解你生命中这一篇章的重要意义,让你为自己现在和将来的利益而做的打算和下定的决心,以及你在圣坛前做出的保证和许诺能够持久并得以兑现。你一生一世都要谨记上帝,谨记一个正直的德国人的荣誉。对自己的良心、对基督要保持真诚和忠实,要有信念,这样你立身处世就会有信心和安全感。尽管你表现出一些令人遗憾的陋习,但让你父亲感到欣慰的是,你是一个忠实、真诚、勤奋和心地善良的人。保留这些品质,逐渐改掉陋习,尤其是不讲礼貌、脾气暴躁、自以为是等坏习惯。孩子,你要在达到自己生活目标的努力中更加勤奋。尤其要记住,一个人若非出类拔萃或做出优异的成绩,他就会微不足道或一文不值,就会一事无成。凡事都要向最好的、最高的、最优秀的看齐,不管做什么事情,平庸都不足取,都有愧于荣誉和生命。你尤其要保持真诚和道德上的纯洁,这样,你就可以无愧于我们,就可以依赖于上帝,就能做到不想、不做也不会容忍任何不光彩的事物。言谈须谨慎,但行事得坦荡敞亮。你耻于被人看见的东西,在上帝那里也一定是罪恶的东西。谨守你的信仰,要乐于助人,尤其应当怀有感激之心。忘掉你自己,但绝对不能忘记对你和你家人友好的以及帮助过你们的人。保持你的清纯无邪,不要对别人心存不敬。不要行不义之事,但也不可忍受别人有意对你行不义。要永远记住三件事:敬畏上帝、尊重女性和爱你的邻人。要记住的第四点就是,我宁愿看到你做鬼,也不愿听到有人骂你是无赖和懦夫。除上帝之外,不要敬畏任何人;憎恶邪恶、谎言和不纯正的思想。为你母亲的缘故,也为了使你自己防患于未然,你在思想和行动上都要尊重女性。要爱你的邻人。要记住没有谁只是为自己而存在,每个人都为他人而存在,因此,最大的爱和忠诚莫过于为自己的弟兄献出生命。要全心全意地恪尽职守,千万不要忘记这一点。与忠诚、真实和勇敢带来的荣誉相比,任何世俗所获都微不足道。我亲爱的儿子奥托,愿这些话成为你生活道路上的伴侣,愿这些话能使你想起你的父亲、死去的母亲和你的继母。只要你无愧于他们,他们都会爱你,想念你。你知道别人给我造成了多少苦恼,你可别对我做出类似的事情来。你的姓是法伦斯坦,我给了你一个为人所敬重的姓氏,不要玷污这个姓氏;相反,要让人们因为你而尊敬这个姓氏——上帝保佑——永远不要因为你而使这个姓氏受到诅咒和责骂。你应当为此而尽心和生活——甚或献出你的生命!……P3-5

后记

韦伯研究在国内外都早已成为显学,在此毋庸赘述。作为韦伯研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关于韦伯的生平与著述的文章和专著自20世纪60年代以降也为数颇多。不过,其中优秀者严格说来都只能算是思想史,真正的传记寥若晨星;而仅有的几种传记也多是毁誉参半,亦不乏为世所诟病者。可以说,韦伯遗孀玛丽安妮于1926年发表的《马克斯·韦伯传》至今仍无能出其右者。

玛丽安妮的《马克斯·韦伯传》初次发表时,德国社会学家阿尔贝特·萨洛蒙(Albert Salomon)就曾写道:“这部传记必将对所有未来关于韦伯的阐释和描述产生决定性的影响。”80多年后的今天,美国社会学家卢茨·克尔贝(Lutz Kaelber)仍然认为:“今天的实际情况仍然是,要了解韦伯其人,我们基本上还得依赖于玛丽安妮关于她丈夫的传记。”这部传记的意义还不仅止于了解韦伯。诚如其英译者左恩(HarryZohn)所言,身为学者和社会活动家的玛丽安妮在书中描绘了“一个多世纪里德国和欧洲生活的一幅壮观的全景图”。不过也不应讳言,玛丽安妮作此传是抱着高山仰止的心态,“要使韦伯不朽于世”,因而对某些材料,诸如曾让雅斯贝尔斯(Jaspers)感到“偶像坍塌”的韦伯个人情感的纠结,作者似无意涉猎。

玛丽安妮的《马克斯·韦伯传》共有三个德文版本:第一版于1926年在韦伯逝世6年后由摩尔[J.C.B.Mohr(Paul Siebeck)]出版社出版;第二版于1950年在玛丽安妮去世前4年由施奈德(Lambert Schneider)出版社出版;第三版系1926年初版的重印本,于1984年由刊行初版的摩尔出版社出版。作者在第二版中对原文稍有删节,略作了校正,并将19章与20章合并为一章。这一版还增加了人名索引和韦伯著述索引。人名索引出自一位牧师之手,既不完全,也多有纰漏。在第三版中,马克斯·韦伯一舍费尔对人名和著述索引作了充实和订正,并增添了年表和一个姓名密钥表,披露正文中作者当时有意用缩写隐去的真实姓名。

本书根据摩尔出版社1984年第三版译出,同时参考了哈里·左恩的英译本,阎克文先生等从英文转译的中译本也有参考价值。(我国台湾李永炽先生曾从日文译本转译过此书,不过似乎只有上册出版。我没有看到过这个译本。)德文原文段落太长,译文参照英译本将段落重新划分,并把大段的引文和信件采用缩进的方式与叙述文字区别开来。德文原文中有不少人名地名拼写错误。译文中有的在脚注中纠正,有的在人名索引中作了说明。译文只是在有特殊需要的地方酌情添加注释或援引英译注。译文中的德国人名使用德语姓名的通用汉语译名,但如果在中文里已有人们熟悉的习惯译法,译文则采用后者。例如,Schopenhauer、Jaspers和:Moltke在德汉词典里通常被分别译作“邵彭豪尔”、“雅斯佩尔斯”和“莫尔特克”,本书采用中文习惯译法译为“叔本华”、“雅斯贝尔斯”和“小毛奇”。译文中在页边标出了德文原文页码以备检索。

值此付梓之际,感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刘汀先生和徐德霞女士的协助。

目录

第1章 家世

第2章 父母与少年时代

第3章 大学生活与服兵役时期

第4章 崭露头角

第5章 家中生活与个人发展

第6章 婚姻

第7章 青年教师与政治家(1893年秋—1897年)

第8章 精神崩溃

第9章 新阶段

第10章 著述的新阶段

第11章 拓展

第12章 历经世事与论辩诉讼

第13章 美好生活

第14章 旅行散记

第15章 母亲

第16章 为国效力

第17章 革命前夜的政治家

第18章 间奏

第19章 革命后的政治家

第20章 教师与思想家

第21章 生命的最后乐章

书中提到的韦伯著作索引

马克斯·韦伯年表

人名缩写和真实姓名密钥

人名索引·注释

译后记

序言

承蒙马克斯·韦伯的朋友和同事为这部传记提供了韦伯写给他们的信件。只有将无数的信件内容融入叙述之中,才有可能让韦伯自己在书中现身说法,才能生动地展示他对日常生活以及对他那个时代的思想和政治运动的反应和产生的影响。

本书作者感谢各位,尤其感谢那些在同韦伯争论中收到韦伯书信的朋友和同事,感谢他们提供了这类信件并授权作者将其摘录发表。

本书作者还要特别感谢她的朋友们,他们的至诚关切和提供的咨询给了作者无法估量的帮助和鼓励。

内容推荐

《马克斯·韦伯传》是第一部从德文原文译出的中译(《马克斯·韦伯传》。

马克斯·韦伯是当代社会科学领域影响最大的思想家、社会学家和政治经济学家之一,他的妻子玛丽安妮·韦伯的《马克斯·韦伯传》是这位伟大的德国学者的权威传记。作为韦伯的妻子,作者以她独特的视角生动感人地记叙了韦伯天才横溢而又饱受疾病折磨的一生;作为学者和韦伯的学生,她忠实而简明地阐述了韦伯深刻和富有开创性的学术思想。

作者通过韦伯的生活、学术和政治活动以及广泛的游历给读者描绘了一幅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上半叶德国和欧洲生活壮观的全景图。《马克斯·韦伯传》中引用了大量的信件和其他原始资料,叙述和描写细腻、生动、充满深情而富有文采。该传记自1926年问世以来一直是了解韦伯其人以及研究韦伯的学说和思想不可或缺的必读书。

编辑推荐

《马克斯·韦伯传》从马克斯·韦伯的祖先、童年开始,玛丽安妮·韦伯向我们详尽地描绘了韦伯的学生、战士、律师以及大学教授的生活,并大量引用了其卷帙浩繁的通信。在对韦伯生活的独一无二的观察中,玛丽安妮掺入了她自己对韦伯生活主要思想与理论的陈述。通过这些以及对他所交往的学者、社会改革家、政治家与诗人的极富洞察力的描述,玛丽安妮向我们展示了韦伯时代欧洲知识分子的生活的清晰图景,并对他对我们的生活所做的巨大贡献进行了全新的评价。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8 5:0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