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百年图强(从鸦片战争到澳门回归)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浦启华//彭立兵
出版社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1793年9月。大清帝国的首都北京。

9月份,北京开始进入她一年中最好的季节——秋季,金秋的北京,天高云淡,金风送爽。在度过了漫长的闷热潮湿的夏季之后,京城里的芸芸众生顿觉气朗神清。

9月份,对于乾隆朝的大清帝国来说更具有特别的意义,因为83年前正是在这个季节,当今天子降临人世,并于26年后开始统治帝国的万里江山,于今已57年了。9月份是大清帝国皇帝陛下的寿诞之日,能不举国欢庆?

和中国历史上的皇帝相比,乾隆皇帝不算是个坏皇帝。继位以后,他继承先辈们打下的千秋江山,励精图治,大清国在他的手下,顺着康熙大帝创下的赫赫威势,强盛为当世东方第一大国,可谓四海晏然,国泰民安,睥睨宇内,乾隆皇帝能不傲视万物,气吞八荒?

既然大清帝国是如此的强盛,既然帝国的皇上是如此的圣明,那么,皇上的寿诞喜庆定然也就非同寻常的热闹和隆重。这一年一度的贺庆大典已是大清帝国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重要的一页,牵动着举国上下的政治神经,甚至连帝国周边的藩国也无不为乾隆皇帝的寿诞而精心地准备着。

事实上,9月份还未到,大清帝国的上上下下已在为皇上的寿庆而紧张地忙碌着。官员们在搜肠刮肚地精心起草庆贺皇上的寿表,国学高手们已把庆贺的寿联拟就,帝国的驿道上奔跑着敬献寿礼的车辆人马,四海奇珍,齐献京都,臣民们无不希望以此博得皇上的欢心。

早有准备的帝国的东方藩国也纷纷派遣自己的贡使前来祝贺,进献方物。

而就在此时,远在万里之遥,隔着茫茫大洋,一个岛国,也早已把目光盯在了乾隆皇帝寿庆之日。

1792年9月,英国朴茨茅斯港。

一支庞大的船队经过精心准备,从这里出发了。单从船的性质来说,这实际上是当时世界上装备最先进的一支舰队。其中的“狮子”号装有74门大炮。当然今天这支船队不是去打仗的,而是奉英王乔治三世之命前去给中华帝国的皇帝乾隆祝寿。为首的特使马戛尔尼爵士,是都柏林大学三一学院毕业的硕士,曾任英国驻俄公使,代表英王统治印度的东印度公司的官员;副使斯当东,是英国皇家学会会员,牛津大学法学博士;在他们带来的近百名随员中,有各方面的科学技术专家和军事家;随从卫队则一律手持毛瑟枪和连珠枪。在紧随“狮子”号的“印度斯坦”号战舰上,装有整整600箱经过精心采办的皇家礼品,其中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地理仪器、光学仪器、铜炮、榴弹炮、毛瑟枪、连珠枪、望远镜、钟表乐器等等。

祝寿显然只是个由头,这个从规模到行程都可称得上空前的外交代表团,还带着一项特殊的使命:“平等地”与乾隆的帝国互派使节,谈判并签订两国贸易协议。

同古老的东方国家中国比起来,大英帝国此时虽然称得上是西方的第一强国,但也只能算是一个年轻的后生。经过资产阶级革命的洗礼,特别是工业革命的兴起,这个岛国正如日中天,充满着强烈的进取劲头,更带着几分疯狂、贪婪,世界各地凡是有阳光的地方就有他们的身影,故有“日不落帝国”之称。有了这样的国力,有了这样的科技力量,大英帝国的目光早已环伺全球。南北美洲、非洲、东南亚,全球各地到处都有它的殖民地,东方的印度早已成了英国东印度公司管辖的殖民地。对于中国,大英帝国早就虎视眈眈,要把这个巨大而广阔的市场纳入到它的殖民体系中去,但毕竟那时的大清帝国还处在康乾盛世,这样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庞然大物,英国人尽管虎气冲天,也还略带几分崇敬和畏惧。

可是巨大的市场诱惑和攫取财富的冲动,终于使西方第一强国向东方第一大国走来了。

P1-2

目录

一 迷蒙的天朝

二 虎门销烟

三 百年国耻——割让香港

四 圆明园,罪恶的火焰

五 贪婪的北极熊

六 甲午,决战岂止在战场

七 椎心之痛——《马关条约》

八 沙皇的美梦:黄色俄罗斯

九 瓜分狂潮

十 义和团的悲剧

十一 租界——国中之国

十二 世纪之初,阴霾仍然沉重

十三 大漠阴谋——外蒙古独立

十四 痛失唐努乌梁海

十五 一战与“二十一条”

十六 巴黎和约,中国说“不”!

十七 还我山东

十八 收回租界

十九 挑在刺刀上的傀儡——伪满洲国

二十 开罗,历史的遗憾

二十一 废约

二十二 雅尔塔,中国被出卖

二十三 战胜了,但喝下的是苦酒

二十四 收回香港,中华民国无能为力

二十五 时机一步步地成熟

二十六 主权不是可以讨论的问题

二十七 谈判桌上的交锋

二十八 五十年不变

二十九 雪山之上的争夺

三十 红旗插上喜马拉雅山

三十一 反击,打出30年和平

三十二 南中国海——流动的国土

三十三 钓鱼岛,日本别干蠢事

三十四 俱往矣,中苏较量

三十五 澳门,世纪回归

序言

大概在1996年左右,当时正值香港回归前夕,中国整个社会爱国热情高涨,街谈巷议往往都是香港回归这方面的话题,我们自然也是如此。回想近代以来的中国从山河破碎到江山一统,从任人欺凌到自立自强,这个过程的复杂、艰辛和曲折既波澜壮阔,又峰回路转、回味无穷。基于这个想法,我们就想尝试专门就百年来中国人为赢得国家统一、主权独立、民族尊严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写点什么。于是就有了本书的写作。

中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5000年的文明历史,曾经拥有过汉唐盛世那样的辉煌,在长达1000多年的时间内,中华文明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对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到了近代,中国落后了。文艺复兴后,西方经过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生产力一日千里。而古老的中国,却仍旧沉浸在康乾盛世的落日余晖下沾沾自喜而不能自拔。1840年传来了鸦片战争的隆隆炮声,自此,西方列强凭借坚船利炮迫使中国割地赔款,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陷入了苦难的深渊。当历史的画卷翻到20世纪初叶时,更是一片惨淡。当时离鸦片战争才过了半个世纪不久,也就是在这半个世纪多一点的时间里,中国从人类文明历史的峰顶一下子跌入谷底。当时的中国任人宰割,任人欺凌。中国的土地上有租界,有外国驻军,外国的炮舰在中国的内河湖海横冲直撞,外国人的铁骑在中国的土地上任意践踏,国家的海关、税务、铁路等掌握在外国人的手里,国土也遭到外人肢解。20世纪前期中国到底有多弱?我们只要看看究竟有多少国家,究竟是什么样的国家在中国获得了治外法权就可见一斑。据统计,总计有20多个国家在中国获得过不同程度的治外法权,这些国家不全是西方列强,其中竟有巴西、智利、玻利维亚、墨西哥、刚果、印度、尼泊尔等一些亚非拉国家,当时这些国家中有的甚至自身也是西方列强的殖民地。中国之弱到最后,差一点被中国人曾不屑地称之为“小日本”的蕞尔岛国给灭了。可以说,20世纪的前半叶,中国的国运离万劫不复也就一步之遥。  血与火的考验可以让一个民族彻底沉沦和灭亡,也可以让一个民族警醒和再生。中国正是在血与火的炼狱中经受无数次的摔打而走向再生。也就是从那时起,无数仁人志士为了国家兴盛、民族独立、领土完整和人民解放,不畏艰难,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虽然屡遭失败,但是愈挫愈奋,千难万死,终于废除了所有的外国人强加在中国头上的不平等条约,废除了外国在华的所有特权,收回了租界,打败了日本,20世纪末又收回了失去百年之久的香港、澳门。

当然,百年来也有中国人心中也许是永远抹不去的痛,我们失去了一些我们以后很难再夺回来的东西。

百年来的中国留给我们太多的东西,有苦难,也有自豪;有血泪,也有欢笑;有失败,也有胜利。但历史留给我们最宝贵的是教训和警示。

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告诉我们,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狂妄自大、故步自封、闭关锁国只能招致落后。落后就要挨打。我们必须紧跟时代前进步伐,顺应世界潮流,在坚持民族固有的优秀文明成果的同时,不断修正错误的和丢弃糟粕,必须勇于创新,用开放的胸怀和气魄积极学习借鉴和消化吸收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以不断丰富和光大中华文明。

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告诉我们,国家只有自强方可自立。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作为战胜国战而不胜的屈辱,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的虚弱。因此,必须建立以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为支撑的强大的经济实力,这是我们的根本。同时,更加注重国家实力的综合、全面和科学发展,尽快建立强大的现代化工业、农业、科学技术和国防,使国家的综合实力雄视世界。

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告诉我们,挨打不仅仅是因为落后,政府腐败、官吏贪渎、民心涣散、国家内乱纷起也要挨打,且挨打之后还无力还手,也无心还手。近代以来中国的所有苦难都可以印证这一点。因此,国家要强大,就必须做到政府清正廉洁,民族团结互助,人民威武不屈,培养自强自信的强悍的民族精神,必须振兴凛然不可侵犯的大国雄风。  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告诉我们,要想国家统一、领土完整、主权独立就必须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以爱国主义凝聚民心,以爱国主义积聚民力,以爱国主义激发民志,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势力以任何借口、任何方式分裂我们的国家、分裂我们的民族。

今天,历史已然告别20世纪进入21世纪,21世纪的中国正在崛起,正在复兴。但是,作为中国人,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国至今仍没有实现国家的完全统一,仍与周边国家存在复杂的领土和领海纠纷,与当今世界的超级强国相比,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的综合国力仍将处于落后状态。而且,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作为一个新兴的大国,当今中国正面临着一系列的新挑战。因此,作为中国人,我们仍要对自己国家的安全保持十分的清醒,对自己国家的稳定和发展作出应有的努力,为国家强大、民族团结做出自己的贡献,敢于并善于同挑战中国核心利益的行为作坚决斗争。我们要自觉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自信,用我们的聪明智慧,用我们的勤劳辛苦把祖国建设成一个美丽的国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本书在写作过程中查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参阅了许多历史书籍,由于数量太多,本书无法一一列出,在此,我们向所有我们曾经借鉴,曾经给我们启发的学者、专家表示敬意和谢忱,也向为本书的出版给予无私帮助的黑龙江出版集团副总经理丁一平、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的汪明华社长、以及为本书一版和再版付出辛勤汗水的编辑同志们表示感谢。本书由作者分工合作完成,第一至十一、二十七、二十八、三十五由彭立兵撰写,第十二至二十六、二十九至三十四由浦启华撰写。今年7月,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联合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的百种优秀图书,本书是其中之一。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希望再版,借此机会,我们又对书中的部分篇目稍作补充修改。由于我们的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疏漏错谬之处,也在此诚恳地希望学界同人,读者朋友对此提出批评指正。

作者2013年10月8日于北京

内容推荐

《百年图强(从鸦片战争到澳门回归)》一书从历史的角度出发,以写实的笔法生动地再现了自1840年鸦片战争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百余年间中华民族仁人志士救国图强的可歌可泣的壮举,丰富了我国百年历史发展进程中的民族精神——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是我们建党立国的最宝贵财富,激发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爱国热情。

《百年图强(从鸦片战争到澳门回归)》由浦启华、彭立兵编著。

编辑推荐

浦启华、彭立兵编著的这本《百年图强(从鸦片战争到澳门回归)》是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三部委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的100种优秀图书之一。本书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鼓舞青少年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激励广大青少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本书围绕领土和主权这两个国家生存的基本条件,对鸦片战争以来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作了全景式的描述,真实、生动地展示了百年来中国所经历的错综复杂的政治、军事和外交斗争。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11:3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