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浩淼、邱乐德编著的这本《基于身份的公钥密码体制的研究》提出了构造可验证加密签名方案的通用方法,并基于Gentry短签名构造了一个有效的可验证加密签名方案,在标准模型下严格证明其安全性。本书还基于Paterson等的基于身份签名方案,构造了第一个无随机预言机的基于身份的可验证加密签名方案。本书首次对密钥信息部分的逐渐泄漏过程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密钥信息泄漏过程模型,并根据模型较为准确地估计密钥寿命,从而可以设置合适的密钥更新周期,而合适的密钥更新周期将在密钥安全性和更新代价之间取得平衡。
第1章 绪论
1.1 基于身份密码学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基于身份密码学的研究现状和有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1.2.1 研究现状
1.2.2 有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1.3 与传统公钥密码体制的比较
1.3.1 基于证书的体制
1.3.2 比较
第2章 主要理论和技术
2.1 双线性Diffie-Hellman假设
2.1.1 BDH问题来源
2.1.2 BDH假设
2.1.3 BDH假设变体
2.1.4 构造BDH参数生成器
2.2 实践的可证明安全
2.2.1 完善保密性
2.2.2 可证明安全发展简介
2.2.3 可证明安全的含义
2.2.4 公钥密码系统及其形式化安全模型
2.2.5 面向实践的可证明安全
2.3 IBE的构造框架
2.3.1 全域Hash
2.3.2 指数逆
2.3.3 可交换的盲化
2.3.4 框架比较和建议
第3章 基于身份密码学的密钥吊销问题研究
3.1 基于证书的密钥吊销方案
3.2 基于身份的密钥吊销和更新问题的引入
3.3 交互式的基于身份的密钥吊销方案
3.3.1 Boneh-Franklin密钥吊销方案
3.3.2 加窗密钥吊销方案
3.4 非交互式的基于身份的密钥吊销方案
3.4.1 密钥进化机制
3.4.2 一个密钥绝缘的基于身份加密方案
3.4.3 前向安全适合于非交互式的基于身份密钥吊销
3.5 密钥泄漏建模和密钥寿命估计
3.5.1 预备知识
3.5.2 密钥信息提取和密钥安全熵
3.5.3 密钥泄漏过程模型和寿命估计
3.5.4 结论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前向安全的基于身份签名方案
……
第5章 前向安全的基于身份加密方案
第6章 基于身份的可验证加密签名方案
第7章 基于标准模型的不使用对的IBE
第8章 基于标准模型的简单复杂性假设下的IBE
第9章 可搜索公钥加密
第10章 总结
参考文献